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

“孫衙內還沒來?”

當羅安民第三次繞到朱子昂身邊時,他這樣問道。

朱子昂早被太陽曬得蔫了下來,有氣無力,“要來早來了。”

他擡起眼,羨慕地看着身姿依然挺拔的羅安民,又幸災樂禍地說,“或者被抓了。”

“要抓早抓了。”羅安民抓了把摺扇給自己扇着風,“第一天不抓,第二天不抓,第三天才抓?都堂要是講究事不過三,京師地面上不會看不見乞丐。”

“那就是怕了。”朱子昂蹭着羅安民的涼風,呼呼地出着熱氣,像條老狗,“這麼熱的天我都怕,明天再這麼熱,我也不來了。”

羅安民把扇子拿得遠點,“抓着扇子不用,怪得誰?”

“有力氣會不用?”朱子昂抻着脖子,追逐涼風,不滿地問道,“你要繞到什麼時候?坐下來不好嗎?”

羅安民反問:“坐在這裡不熱?”

“熱。”朱子昂白眼看去過,“看見你走來走去就更熱,晃眼。”

淺灰色的水泥地面反射着陽光,白花花得炫人眼。水泥砌起的廣場上沒有樹木,沒有建築,沒有任何可以遮陰的地方。

僅有的擺設,就是兩尊銅炮。那是當初遼國使者抵京時,爲了震懾他們,而特意鑄造的巨型火炮。

兩門火炮華而不實,陣上排不上用場。被安放在都堂門前後,此刻正被兩隊神機營士兵護衛着。每天早中晚,兩門火炮都會發射空包彈,向全城通知時間。

黝黑的青銅炮管在陽光下似乎都要熔化了。朱子昂眯着眼,不遠處的宣德門城樓都在蒸騰的熱浪中模糊了棱角。

都堂前的廣場,直接與御街相通,比起宣德門由東西闕樓括起的門前廣場要小了許多。

不過皇宮中原本屬於外朝的建築羣,自都堂建立之後,便被徹底空置,所有的衙門都從皇宮中搬了出來。東西兩府的舊址多年無人使用,據說都有狐狸出沒其間。

如今朝臣們也不再上朝,宣德門和左右掖門,現在都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了。

而都堂這裡,日常人來人往是不用說了,現在被國子監的學生們佔據了大半,就更加熱鬧了。

羅安民跟着朱子昂遠近望了望,東一簇,西一簇,放眼望去全都是人,“今天還不抓,明天全監的學生都能來了。”

“只要不下雨。”朱子昂抹了抹脖子上的汗,現在他真盼着能下一場透雨,“要是監裡的學生都來了,怕是廣場都能站滿。”

“哪可能?”羅安民搖頭,“東西八十步,南北兩百步,正好四千平方丈,全都來了,一平方丈站一個人,也站不滿。”

“算學好啊。”朱子昂翻着白眼,“那你怎麼不數數這裡有多少人啊?”

“剛纔是八百一十七。”

朱子昂愣了,小聲地問,“……數過?”

羅安民面不改色,“隨口說的。”

“……你個鳥貨。”朱子昂又愣了一下,罵了一句。

羅安民大笑,笑過後正色道,“不過現在的人真的比早上少多了。”

早上出門時浩浩蕩蕩。到了中午,就只剩下一半的樣子了。

“都去吃飯了吧。”朱子昂猜測道,又問:“你餓不餓?”

“還好。”羅安民道。

“那就再等等。”朱子昂道,“我等公車上書,朝廷該有個迴音了。”

羅安民搖頭,“我看是難。”

朱子昂一下就激動起來,“失土之臣,難道不該嚴懲?敗軍之將,難道不該治罪?軍國事,事關天下,匹夫可言,我等太學生難道還不能上書嗎?”

“只是這一點還好說。你還知道……”羅安民扇子唰地一收,指了指遠處的兩堆人羣,“他們私下裡又加了兩封奏疏。”

朱子昂望過去,眉頭一皺,“江南會和洛黨?”

江南會是籍貫江南的學生自組的社團,而洛黨則是國子監中偏近舊黨的學生集合,因爲總是聚在一起抨擊都堂結黨營私,把持朝綱,國子監看不慣他們的人就反過來說他們是結黨,他們拿出了歐陽修的朋黨論,自詡是君子黨,反以爲榮。因其多出自洛陽,就自稱洛黨。

那兩處聚集的學生不是人數最多的,卻是最喧鬧的,此刻正有人站在人羣中,似乎正發表着什麼演說。

朱子昂的臉上帶起鄙夷的笑容,“前面拐過去就是宰相府,真要有膽子,何不往那邊去堵門。何必蹭機會。弄得好像我們跟他們是一班呢。”他哼了一聲,“他們又要做什麼了?”

“江南會那邊說是國子監中進士和貢舉的名額太少,要朝廷加贈。”

“就知道……”朱子昂冷哼一聲,“他們做夢呢,哪有這麼容易?”

各地的貢舉數量,每一個增加的名額都是當地父老拼命爭取來的。尤其是在江南、兩浙、福建的軍州,每一科多也只有十幾二十個貢舉名額,多一個都是天大的喜訊。過去且不論,如今各地軍州的貢舉名額增加,都是當地出身的官員與都堂和學政幾經扯皮的結果。

前兩年福建南劍州的一位知州,把當地雖不能說颳得天高三尺,卻也是剝了好幾層皮,但他的官聲在當地士林卻頗爲不惡,只因爲他能耐頗大,爲南劍州多爭取了三個貢舉資格。

貢舉資格如此,就更不必說進士的名額了。

國子監上舍生能夠在正科之外成爲進士,這一點本來就頗受詬病,就算人數不多都是被罵的,要是聽說這種非正途的進士還會更多,各地士林還不炸了。

東京國子監說要加名額,那南京、北京、西京的國子監難道還會安坐着不伸手——進士要不到,貢舉的名額總得給幾個吧?要是四京的名額增加了,其他軍州呢?

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各地士林爲此鬧起事來,都堂也坐不安生。

都堂諸公,不糊塗的哪個會給自己挖坑?根本不可能同意他們的要求。

“還有更不容易的。洛黨要棄邪說、除異論,跟氣學爲難,這不是讓韓相公臉面上難看嗎?你說都堂可能答應嗎?”

“當真?”朱子昂訝聲問道,不過他也沒等羅安民的回答就站起身來,“走吧。”

“當然是真……走?”羅安民訝然,“這麼幹脆?”

那一邊把氣學說成是邪說異論的同窗,固然是開罪了那位相公,但這種話國子監裡面不止一個人說過,對氣學抱有敵視的學生,人數並不算少,甚至當初何執中新上任,有教授當着他的面說過這話,可也沒有被治罪,照樣在學校裡教課。

“沒必要吧。”他吶吶地說道。

朱子昂站起來,撣了撣外袍上的塵土,就徑直往外走去,“他們要找死,我可不奉陪了。”

他之前就覺得情況有些不對,又熱得難受,只是心念上書纔不肯走。

聽說前天昨天都還有聽到消息跑來圍觀的閒漢,今天朱子昂出來卻一個看熱鬧的都沒看見。頭頂上太陽的確熾烈,但也不至於一個都沒有。

如果說京師里人與京外有何區別,那就是他們更會看朝堂風色了。京師之中官員遍地,一塊石頭丟出去,就能砸中幾個吃皇糧的。京師百姓自幼浸淫其中,自然對政治變動極爲敏感。

京裡的人都躲着不來看熱鬧了,都堂更不會有迴音,他還在這裡留着曬太陽幹嘛?

“有句話說得好,京裡的耗子,都能分得清朱紫青綠,更別說人了。”朱子昂道,“我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不敢說到底會不會發生,但我可不想冒風險。今天熱鬧算是趁過了,也沒什麼意思,還是回去好了。”

羅安民乾笑道:“你是怕熱吧?”

朱子昂斜睨着看羅安民,沒好氣地點頭,“是。”接着又正容道,“不說笑了,還是早點走比較好。”

有件隱憂朱子昂他沒說出口,按照國子監中江南和洛陽的學生的德性,以及都堂的行事作風,再這樣下去,黨錮之禍說不定就在眼前。

萬一都堂當真下定決心要清洗國子監,朱子昂京師都不想待了,還是跑回家裡最爲安全。

朱子昂大踏步地往前走,羅安民匆匆忙忙跟在後面。

突然間,朱子昂停住了腳,羅安民差點就撞上了他。

“怎麼了?”羅安民站穩了問。

只見朱子昂側過臉,向都堂正門處望過去,“現在是正午了吧?”

“嗯,差不多……哦!”羅安民反應過來,“該放炮了。”

正說着,一陣整齊的腳步聲從都堂正門處傳了過來,吸引了廣場上所有人的目光。

都堂前崗哨換崗和號炮,算是京城中的一道景緻了。

京城之外的軍營沒有這一換崗的規矩,衙門的門房更沒有,都堂設立之前,莫說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就是宣德門,都不見如此宛如會操的換崗儀式。

更重要的,每天早中晚,還有三次燃放通告時間的號炮。

朱子昂上京一年多了,只在剛剛住進國子監中時,被朋友帶着過來看過。之後入城的時候都不多,過來都堂這裡就更少了,今天還是第二次。

朱子昂不走了,翹首以待。許多聚在一起議論的學生也停了下來,帶着期待地望着正門。

任何時候,火炮這種代表當世最強武力的武器,總是更能吸引心懷出將入相之念的年輕學生的關注。

“要有膽子,現在就往門裡衝。”朱子昂望了望江南會和洛黨的位置,說了句風涼話。

羅安民無意識地應了一聲,專注地望着門內。

噠噠噠噠,整齊的步履帶着節奏,踏着同一個步點,一隊四五十名身形矯健的士兵從門中走了出來。

他們分作五列,隊列如同界尺畫出來一般的整齊。側面四隊扛着裝好刺刀的長槍,中間的一隊則空着手,身上有着炮兵的徽章。

同擡腿,同舉步,不論高矮胖瘦,每一人每一步的步幅都一模一樣。

厚實挺括的對襟長褂,或者按照裁縫店的說法叫風衣,被皮帶勾勒出挺拔的身形。雖然這些士兵並沒有班直們普遍六尺以上的大個子,但要不然怎麼說人要衣裝。日日操練出來的矯健身姿,再戴上范陽軟帽,披掛上風衣皮帶,穿上長筒皮靴,一個個猶如勁竹般英氣勃勃。

京裡的婦人、小娘,經過都堂門前,看到守門和操炮的士兵,總會多打量兩眼,至少也是飛快貪婪地一瞥。

每天固定的放炮報時的規模還算小,到了每月月初輪戍都堂的神機營指揮交替的時候,更是如同會操,兩個指揮上千兵馬在廣場上交接,那個規模就算是京師的百姓,都會過來看個熱鬧。

穿過大門,最外側的兩隊士兵停了下來,與把守都堂門口的衛兵交接,而中間三隊繼續向前。

兩隊士兵,在衛兵們的面前停下,靴底踏地,發出整齊的一聲,站得筆直,如同路邊的兩排白楊。再左右轉身,鞋跟頓地,啪的一聲,依然整齊劃一。

朱子昂眼睛一眨不眨。他家在淮東,附近就有座軍營,裡面士兵多有偷雞摸狗之徒、欺行霸市之輩,軍官中也有孔武有力的,能在慶典的相撲比賽上爭奪頭名,但即使把那些武藝高強的軍官拉出來,與眼前的士兵們一比,簡直就是土雞瓦狗一般。

兩隊士兵口號雄渾,中氣十足,交換過口令,兩隊交錯而過,又交換了位置。轉身相向,嘩的一聲齊響,兩隊衛士齊齊舉槍致禮。

朱子昂下意識地攥緊了手裡的摺扇,心中熱血沸騰。

願爲腰下劍,直爲斬樓蘭。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一首首遠行萬里、封狼居胥的詩句從心口咕嘟嘟地冒出來。

這裡的每一個步驟,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將神機營的英武之風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難怪那麼多人趨之若鶩想進神機營。”

朱子昂想起鄉里的軍漢,再看看眼前是神機營,這差別果然是天壤之別。跟神機營猛如熊羆的壯士比起來,鄉里的軍士宛如乞丐。

“除了班直,如今哪個營頭能與神機營比?上四軍都不如。”羅安民小聲說,“神機營是都堂的兵,都不歸三衙管。”

朱子昂點頭,只看神機營能夠輪班守衛都堂,就知道其地位。舊日軍中,班直第一,上四軍其次,爲何如此?還不是因其守衛禁中。

據說神機營的俸祿都是從都堂的堂庫中開支出來,而不是走正常的政事堂和樞密院定額,各地轉運司劃撥的流程。

朱子昂聽自己的同學憤然說過,不管神機營是不是隻聽都堂中某一位大人物的話,反正他們是不姓趙了。

好吧,提攜玉龍爲君死這一句,朱子昂覺得都堂是肯定不記得要教給神機營的兵了。

說話間,銅炮旁,炮手也全數就位。

因爲是神機營各部輪換戍守都堂,放炮的炮手並不是班直之中專門訓練出來的樣子貨,據稱是真正能上戰場的神射手。

依照條令操炮發射的炮兵們,行動間充滿了一種莫名的韻律。在他們的操縱下,本是爲了震懾遼人而特意鑄造的巨型銅炮,也在這時候煥發了生機。

轟。

轟。

轟。

地動山搖,巨炮炮口噴出的火焰帶來滾滾熱浪,讓人不禁去想,天下萬邦,到底有誰能夠抗拒如此巨炮爲他們帶來大宋的正義?

朱子昂放下捂着耳朵的手,三十步開外火炮發射的轟鳴,即使他堵上了耳朵,還依然被震得嗡嗡作響。

兩分鐘之內,兩尊銅炮各自開了三炮,每一發都準準的卡在同一個時間點上,沒有半點錯開。

這應該是第一流的炮兵了。

從報紙、期刊和閒談中得到的一點粗淺的火炮學常識,讓朱子昂心中暗暗下了判斷。

炮手整隊,與之前換崗的守衛同時離開。新替換來的衛兵抖擻精神,在烈日下站得一絲不苟。

一排如同他們守護的銅炮一般紋絲不動的衛兵,羅安民長吐了一口氣,盡是感慨,“昨天夜裡監裡還有妄人說,該多了那兩尊銅炮,轉過來對準都堂放上兩炮,如此才能驚醒朝堂中裝睡的芸芸諸公。”

“誰?”朱子昂驚問。

“都說是妄人了。”

朱子昂眉眼一跳,“……孫……”

羅安民微微一笑,一副你我心照的表情。

朱子昂冷然一笑,“也只有那位孫衙內了。”

那人不姓孫,卻是總是喜歡把自己是某位大人物的曾孫的身份表現出來,故而在監中就多了一個雅號——孫衙內。說起來他這幾天的表現,倒是讓人改觀了不少,可惜只持續了三天,正應了那一句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炮聲猶在迴響,煙霧尚未散盡,位於廣場邊緣的都堂側門洞開。

先是一對騎兵自門中步出,緊接着又是一對,之後還是一對,一對一對的騎兵首尾相隨,前面已經走上了御街,後面還有騎兵繼續從門中出來。每一位騎手,都身着同樣款式的衣袍,騎着一色純黑的健馬,單手控繮,另一隻手扶着插在鞍韉上的旗牌。

就跟前面出來換崗的神機營士兵,整齊劃一的騎兵隊列,隔着大半個廣場,依然氣勢迫人。

當一面面旗牌隨着騎手離開都堂,一輛馬車在騎兵的護衛下也從側門中離開,十二匹高頭大馬拖曳着巨大的車廂,緩緩行駛在廣場的水泥地面上,後面又是一對對的騎兵,緊緊跟隨。

幾十對騎手護衛左右,百餘名健兒前呼後擁,這是宰相才能擁有的儀仗。

朱子昂屏住了氣,靜靜地看着,直到憋悶到胸口發痛才劇烈的呼吸,清晰地聽到身邊羅安民粗重的呼吸聲。

望着車馬儀仗遠去,朱子昂低聲道,“那一位回府了。”

羅安民沉默地點點頭。

都知道是誰,但那個名字他們都不敢隨意宣之於口。

跟在那一隊之後,儀仗一隊接着一隊,執掌大宋的都堂宰輔,除了值日的成員,全都離開了都堂。

廣場上的監生們沉默地望着,羨慕、嫉妒、痛恨,眼中透露出來的情緒不一而足。

宰輔們各自返回家中,廣場上人頭涌涌,卻沒有人敢上前去阻攔。

“快點走吧。”朱子昂將手裡的摺扇晃了晃。

只是爲了等待宰輔們出行,就在太陽底下多站了十幾分鍾,走得最早的那一位,都能回到府中了。

羅安民點點頭,宰輔們的儀仗再一次讓他確認了自己的目標。

兩人沿着廣場的邊緣向外走去,接近車水馬龍的御街,朱子昂身子突地一震,然後纔有如同鞭炮一般清脆的響聲。

朱子昂的胸口上多了一個血窟窿。可他毫無所覺。只是看見好友羅安民滿面驚容地衝着他大聲叫喚。他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一切全都模糊了,天空也黯淡了下來。

天黑了?

他疑惑地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四)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一)第一十七章 夜顧茅廬訪遺賢(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三)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四)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下)第一十二章 廟堂(三)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一)第二十章 千山紅遍好憑欄(下)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一百零三章 微雨(十)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五)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二)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五)第四十五章 仁聲已逐春風至(中)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五)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五)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五)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中)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上)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一)第三百零七章 崩塌(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八)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權相(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二十七章 片言斷積案(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故(二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上)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四)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上)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八)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四)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一)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下)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一)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三)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四)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二)第二十八章 虛實(八)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一章 坐忘渭水岸(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二)第四十五章 千里傳音飛捷奏(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六)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一)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六)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九)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