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氣接瑤臺驂帝御(下)

被發現了!

被看破了!!

儘管全身都蜷縮在溫熱的被褥中,但趙煦的心在一陣劇烈跳動後就冷了下來,渾身冰冷。

還能聽見母親在強辯,可趙煦很清楚,太醫們已經認定是自己主動服下了炭粉。

“但凡給人下毒,都肯定會弄得看不出異狀,這樣才能讓人安心服下。但炭粉就是摻進湯藥中,顏色上雖看不出來,可也是沉在藥碗下面。官家日常服藥,也不會有見到藥渣還喝下去的道理。以臣看來,此事甚爲蹊蹺,當請有司詳查。”

雷簡放言要請外臣來詳查,區區一個御醫就敢如此放肆,本應是大發雷霆的趙煦,卻羞惱地發現,自己竟然一點怒意都沒有,而是在發抖。

是的,趙煦在害怕。

他無法想象,當宰相們發現他是在僞裝中毒,而且打算以此來構陷時,究竟會做出什麼反應來,是勃然大怒,還是欣喜欲狂?

但不管是什麼反應,他們會做的事可能就只有一件了。

幸好他們沒有入宮,至少不用現在就面對他們。

趙煦甚至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慶幸,就像逼上門的債主又多寬限了一天,吃過了斷頭飯後又被告知行刑的日子又向後延了一日。儘管時間短暫,但在趙煦看來,能多拖延片刻都是一樁幸事。

不!

一個可怕的念頭突然在趙煦腦海中閃過。

宰相們沒有入宮,不是因爲之前自己所猜測的小心謹慎、不願冒險,而是因爲他們早已清楚這件事的底細,根本就不想參與到這樁鬧劇中來!

毒藥爲什麼會變成了炭粉?

服藥的時候,趙煦就覺得奇怪,爲什麼所謂的毒藥會是一種黑色的粉末,而且還不溶於水,事後費了好一番工夫才把杯子收拾乾淨。

現在想來,這件事根本就是個陷阱。自己和太妃都給人戲弄了。

不……不是戲弄,是警告!

是最明白不過的警告!

母子二人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性命操之人手,就是想服毒,砒霜都能變成石灰。

想到這裡,趙煦渾身發冷,不由自主地蜷縮起來,可這樣的動作也無法給他半點暖意。

“請有司就不必了。既然不是毒藥,就不必如此大陣仗,鬧得外面人心惶惶也不好。”

王中正平穩的聲音,讓趙煦騰起了一陣希望。

王中正是不是代表了宰相在說話?

要是宰相也希望這件事就這麼結束,那可就太好了。

“誰說不是毒藥?!”太妃的尖叫,就像是石頭砸碎玻璃一般,擊碎了趙煦的幻想,“怎麼會是炭粉?是你們給掉了包!”

難道要自己硬說吃下去的不是這個炭粉,而是另外一種毒藥?

趙煦在被褥下,死死強壓下跳起來呵斥親生母親的打算。

王中正依然平靜,“李氏三日前入宮,不知送了什麼給太妃?”

太妃的尖叫聲戛然而止,首先出現在她臉上的是驚駭,而後是便是恐懼。

發自內心深處的恐懼,讓她陡然失聲。

不僅僅是太妃,宮中所有人都是一副受到驚嚇,來不及有所反應的表情。

看着太妃踉蹌地退了兩步,軟軟地坐倒在御榻上,甚至都沒人上去攙扶一下。

之前的一幕幕,稍稍有點頭腦的宮人,都看出了大半真相。但王中正當面挑破事實,依然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上下之序,尊卑之分,至少在現在,已經被王中正給無視了。

拆穿了謊言,指明瞭真相,讓太妃和皇帝都下不了臺來,但王中正沒有半點憂慮。

天子“服毒”這樁公案的實情,雖說屬於機密,可宮中就有太后和他清楚,外面更是通報給了所有的議政,以及執行相公們命令的幾位密探。

既然有這麼多人知道,也就不能稱其爲秘密。

即便相比起宮中的內侍宮女,一干議政的嘴都可算是嚴的,同時對掌握機密的優越感,也讓他們不會太過疏口。但妻兒親眷問一句,難道他們都能滴水不漏?

也許接下來的幾天裡,流傳在外的消息,也就僅僅是天子偶有不適,最多也不過是誤服炭粉。但再過些日子,真相必然外泄。

何況透過宮中傳出的消息進行挖掘、闡發、聯想,這是京師軍民的獨有才藝,過兩天,肯定是各色謠言紛飛於世,出現貼近事實真相的謠言也完全不足爲奇。

所以繼續隱瞞完全沒有必要。如果直言拆穿,能夠讓太妃和天子就此認命,不再折騰來折騰去,王中正又何吝於一句話?

楊戩在旁已是看得兩眼放光。

王中正的地位,一向是宮中所有內侍羨慕嫉妒的焦點。

有軍權,有地位,有聲望,還有聖眷。

在大宋朝做宦官,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到了頂了。

這些日子,王中正在宮中一手遮天。

有傳言說內侍省和入內內侍省將由他一人總管,又有傳言說他即將晉身三衙管軍,類似消息在宮內盡人皆知。

楊戩還曾聽說,王中正其實也算是議政中的一員,擁有舉足輕重的一票,只是爲避人言而沒有公佈罷了。

因而有着如此威勢的王中正,才能在面對太妃的詬罵時,還能依然平靜。

“好個狼心狗肺的奴才,若非先帝提拔,你連條狗都不如。現在吃飽喝足,連門都看不好,幫着外人來欺主了。有本事的,你們就殺了我們母子啊!”

朱太妃只稍稍恢復平靜,就開始撒潑,王中正卻沒有半點動搖。

“太妃是主,老奴是奴。太妃怎麼看老奴,老奴也只有受着,但太后和外面的幾位相公可就不一定了。”

朱太妃的詬罵聲猛地一滯,王中正已經戳到了她心中最恐懼的地方。

一句話堵上了太妃的嘴,讓她不敢再撒潑。

還是有怕的人啊,王中正不無嫉妒地想,宰相們的聲威的確是越來越重了。

但王中正知道,這件事宰相們都樂見其成,否則不會那麼簡單就放過送毒藥入宮的太妃親眷。

所以有些話,王中正覺得有必要對天子和太妃說一說。

“其實相公們從沒說要廢官家,太后更沒想過換皇帝。當年先帝駕崩,要換就是太后、相公的一句話,但最後怎麼着,二大王都造了反,太后和相公還照樣保着官家。再怎麼說,官家也是先帝唯一血脈,不扶他扶誰?但當真鬧得難看了,太后和相公們都不耐煩了,那時候……官家才當真危險了。太妃,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楊戩瞪大眼睛看着王中正,想把王中正此時的英姿給牢牢記住。

他聽說過李輔國和楊復恭,但他從來沒想到有一天可以親眼見識,能與這兩位相媲美的權閹。

大宋不是大唐,任憑哪位大貂璫都不可能有唐時宦官廢立帝皇、門生天子的風光。

對楊戩來說,生爲御藥院都知,死後追封觀察使,於願足矣。

但看到王中正的風光,他不由得心動了。

如今宰相們連同一衆重臣聯手架空天子,外臣無法直接操控宮內,必須有內侍居中呼應。王中正手握重兵,也最得外面的相公和議政信任,權高位重,即使宰相都要以禮相待。

但他的年紀已經老了,剩下的大貂璫,要麼就是宮中勢力不夠,要麼就是軍中威望不足,如果要交替,任選新人也是一條途徑。

楊戩正幻想着日後的風光,卻聽見王中正說,“還望官家能夠好好想一想。明天相公們入宮探問,到底該怎麼說話。”

君不爲君,臣不爲臣,事到如今,對這位皇帝也沒有必要太多尊敬了。

……

到底該怎麼說?

這件事讓趙煦在牀上輾轉反側了一個晚上。

早上的朝會沒有開,宰相們入宮來探問,直到蘇頌、章惇、韓岡三人同時出現在福寧殿,趙煦也沒有考慮出一個頭緒,更不清楚他們會怎麼處理自己。

“臣等拜見陛下。”

若是前幾日,三位宰相里面最多也只會來兩位,至少會留一個在外——任何時候,三人都不會同時出現在宮中。

趙煦曾暗嘲過他們的膽怯,可今日,看見三人齊至,被褥下的身子,就不由得顫抖起來,“卿……卿家平身。”

在禮數上,韓岡三人都沒有任何闕失的地方,拜禮後依言起身,可平淡如常的舉止之外,說出的話卻讓猶心存幾分僥倖的趙煦魂飛魄散。

章惇虎着臉,一字一頓,“昨日之事,臣已悉知。”

趙煦一下結巴了起來,“朕……朕……這是誤會。”

章惇雙眉一軒,厲聲道:“欲用秘藥以污太后與臣等,這叫誤會?!”

趙煦低下頭,“朕實……實不知。”

韓岡登時沉下臉:“臣等非是在審案,也不是要給陛下定罪,只想陛下能夠有所悔悟。陛下若再加搪塞,只會讓臣等更加失望。”

蘇頌亦道:“君子聞過則喜,臣不求陛下能如子路,但求一個敢作敢當。”

趙煦的頭幾乎要壓到了膝蓋上,連嘴都回不了。

皇帝瑟縮在牀榻上,三名宰相怒目相向,楊戩在旁看着,只覺得大宋的皇帝像是被三頭惡狼逼到牆角的小狗崽,從尾巴尖到耳朵,就沒有不抖的地方。

“當然,臣等也都知道,此事主謀非是陛下,而是太妃。”

韓岡忽然緩了口,趙煦卻猛地擡頭,驚叫道:“不……”

但對上韓岡的眼睛,他又心虛地低下頭,“太妃不是存心的,她……她也是爲奸人所誘。”

“太妃是否爲奸人所誘,另當別論。臣所在意的,是陛下不知是非對錯!太妃讓陛下做的事,是對還是錯?!”

韓岡怒聲質問,趙煦垂頭喪氣,像是個被先生訓斥的學生,“是錯。”

“父母有過,爲子者當諫諍,而不是事事依從,何況還會傷及己身?此非孝也。”

蘇頌盯住了趙煦,口氣倒是比韓岡、章惇和緩一點,趙煦連連點頭,“平章說得是。”

“陛下,老臣希望從此以後,不要再發生類似之事。”

趙煦唯唯諾諾,滿口應承。

韓岡與章惇對視一眼,同時搖了搖頭,他們從趙煦的態度中,完全沒有看到誠意。

“陛下,可知這一次有多險?”韓岡說道。

“相公請講。”

宰相們不再咄咄逼人,趙煦也終於緩過氣來,稍稍放鬆了一點。

“陛下自幼體虛氣弱,與常人截然不同,胡亂吃些沒有經過認真檢驗的食物,乃至毒物,常人或許無事,但陛下卻未必會無事。這一回,若非換成了無毒無害的炭粉,太后與臣等或許在稗官野史中會被污爲弒君之人,但陛下可就要去見先帝了。”

韓岡大大方方地坦露實情。

發現太妃計劃後,僅僅是將毒藥掉包,而非出手阻止,坐視太妃和皇帝演出了一場鬧劇,這一番內情,他全然不加隱瞞。

當年熙宗趙頊還在位的時候,他卡着趙頊怕絕後的心思,一些事雖說做得肆無忌憚了點,但終究還是遵從着臣子的本分,再怎麼說,皇帝也是掌握着生殺予奪的權柄,臣子自然不能太放肆。保了皇帝安全,卻讓他丟了臉,遇上熙宗,性命多半難保,但今日終於可以不用擔心了。

“果然是被掉包了!”

趙煦先是怒起,繼而又安心了不少,這幾個亂臣賊子終究還要用他。

先給個下馬威,再說兩句和氣話,最後一示恩德,一整套收買人的招數真是做得一板一眼。

雖是對面前的三人銜之入骨,可確認了自己的安全之後,他心中剩下的就只是慶幸了。

“朕年幼無知,真真是多虧了有諸位相公的護持,方得保無事。”

趙煦擺出一副誠誠懇懇的模樣,打算先將三人應付過去。今日的賬,日後有的時間可以算。

蘇頌看着趙煦道謝的樣子,挺直了有些佝僂的腰背,臉上甚至帶了點笑。

若在往日,不謙卑的低垂視線,而是帶着嘲笑的表情注視着皇帝,少不了一個君前失儀的罪名。可時至今日,宰輔們已經不需要在皇帝面前,壓抑自己的心情。

“陛下既然知錯,那麼,老臣敢問陛下,太妃當如何處置?”蘇頌和和氣氣地問道。

他平素很給皇帝面子,但必要的時候也絕不留情面。

“平章!”趙煦大驚,他沒想到宰相們都示恩了自己,竟還要追究太妃的罪,“太妃是爲奸人所誘啊,非是存心如此。”

韓岡道:“若現在去聖瑞宮中,說不定還能從太妃寢宮中找出寫着太后生辰八字的俑人,當然,還能找出五通神的神主來。太妃日夜詛咒太后,這件事,陛下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但太妃唆使陛下服藥,以陛下之智,不可能不知道事後太后將會揹負多少污名。生母是母,嫡母亦是母,陛下不想辦法和裕兩宮,卻坐視生母陷害嫡母。陛下之過,臣等現在可以不追究,但太妃之罪,今日卻不能再放過!”

章惇也冷然道:“若依元祐敇,婢僕害主,斬立決,未遂減二等。行巫蠱之術,斬監候。太妃屢屢以術謀太后,太后如今病重,陛下可以告訴臣等,這樁案子該如何判。”

宰相們再次羣起相逼,趙煦,他的頭一點點擡了起來,掀開了被褥,穿着一身單薄的短衣坐在牀沿。坐得端端正正,就像坐在大慶殿的御座上一樣。

大宋天子一個字一個字地從牙縫裡擠着話,“朕絕不會坐視太妃受刑,爾等想要處置太妃,那就先廢了朕!”

他終於忍耐不下去,十餘歲的少年本就叛逆,被三位宰相當衆訓了一遍又一遍,哪裡忍得住,何況依他的猜測,幾位宰相都還要用他做幌子。既然對方有所求,就沒有必要退讓。

“廢了朕之後,再換個一歲小兒上了。到了十五六歲親政,至少十幾年的時間。其中再出些意外,還能再立新君。這如卿家之意了吧?”

趙煦冷笑着說話,只是在楊戩看來,這就像看着小狗崽衝着惡狼汪汪狂叫。

“陛下誤會了,臣等乃是大宋忠臣,豈會妄行王莽之事。”

“但朕怎麼就沒見你們忠心於朕?!”趙煦猛地嘶吼起來,但轉瞬間,又突兀地轉怒爲笑,他一拍掌,“啊,是朕說錯了。君非國也。一國之中,生民最重,社稷次之,君上最輕。所以各位相公爲民爲國,忠心耿耿,卻不必忠心於朕。”

“陛下錯了,臣等也是忠心於陛下的。”章惇喜怒不形於色,“但天子有過,爲臣子者不諍諫,天子行惡,爲臣子者不阻止,非是忠良,乃是奸佞。”

趙煦給氣了個倒仰,就章惇這樣子,還敢自稱忠良,“若以臉皮厚薄定官位,相公還是能做宰相。”

小皇帝徹底拉下臉來,一切顧忌都給放棄了。

章惇卻沒理會他,只瞥了韓岡一下,這一位的麪皮其實更厚。

韓岡也像沒聽到趙煦的諷刺,道:“見天子有過,稍加勸諫便辭官歸鄉,彰天子之過,博一己之名,那是詐忠;見天子之非,只知叩首苦勸,被不白之罪,只會引頸受戮,則是愚忠。陛下若是希望臣等是詐忠、愚忠之輩,那就大錯特錯了。”

趙煦笑了起來:“朕還從來不知道比干竟是愚忠。”

韓岡反問:“比干就戮,殷商遂亡。留名亡國,非愚若何?”

“那就請相公告訴朕到底哪位忠臣不愚?”

“依陛下之見,武侯忠否?”韓岡反問。

趙煦張口結舌,他自幼聰慧,但也僅僅是個沒多少經驗的少年人,以一對三的鬥起口來,又怎麼會是一干老狐狸的對手?

“惟有無論天子賢與不肖,皆能使上下悉安,內外皆定,這纔是真正的忠臣。臣等一人自不如武侯,不過合議政之力,倒是能稍居其上了。”韓岡道,“唯一不如武侯之處,就是宮中不安。”

章惇亦道:“太后垂簾十載,內服強梁,外鎮頑寇,戶口倍於熙寧,軍力更勝元豐,文治武功皆遠超先代,如今大宋天下,就只有宮中最亂!”

蘇頌緊接而上,“太后垂簾十載,殫思竭慮,不負先帝,不負陛下。陛下不思修德,卻視太后爲寇仇。己身不孝,還指望臣子能忠心事君?”

三位宰相羣起而攻,趙煦怒氣勃發,“朕命天授,年紀即長,理應親政,久不撤簾,何來不負?”

蘇頌道:“陛下無功於社稷,卻能得登大寶,非爲天命,乃是依靠父祖之功。以大地幅面之廣,大宋所據不過百一。地之於天,亦微不足道,彈丸而已。以天之大,又如何會垂顧一人?不過是有先人之力,積數代之功,臣等方屈膝於陛下。如今陛下才不足以服人,智不足以安衆,德望不彰,不思嫡母深恩,以修道德,反爲中山之狼,如何讓臣等安心奉太后撤簾?”

蘇頌之語,趙煦怒極而笑:“朕早就知道了,你們就是這樣的忠臣。”

話已至此,君臣已形同決裂。

與章惇交換了一個眼神,韓岡長嘆了一口氣,對趙煦道,“有些病症是可以隔代相傳的,英宗皇帝即患心疾,難保陛下不會染上。早在陛下登基之前,臣等就已經擔着一份心,若陛下一直循規蹈矩,臣等還能安心,可這十幾年來,陛下所行卻一一印證。如今陛下罔顧太后深恩,不孝不義,昏亂失德,臣就只能借用一下富弼的名言了——”

韓岡前趨半步,目光灼灼,“千古百辟在廷,豈能事不孝之主?伊尹之事,臣能爲之!”

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六)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七)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三)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十)第一百六十六章 暗潮(一)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七)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火箭(三)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絕遲(一)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權相(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三百章 不悖(四)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三)第四十章 敗敵逐遠山林深(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九)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下)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九)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五)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六)第三十二章 營中紛紛難止休(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議(十九)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梳理(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六)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二)第三十八章 天孫漸隱近黃昏(中)第四十五章 樊樓春色難留意(二)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七)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梳理(二十一)第二十三章 誰言金瘡必枉死(上)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一)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飛信(上)第三十九章 銅戈斑斑足堪用(上)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九)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二)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長風(二)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下)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三)第七十九章 塵囂(十)第七十五章 塵囂(六)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四)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四)第七十五章 塵囂(六)第二十三章 內外終身事(上)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九)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四)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七)第一百四十六章 梳理(十六)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三)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八)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