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

“官家今年就十一了。”

韓岡今日押班,退朝後,從文德殿轉去垂拱殿的路上,忽然就聽到同行的蒲宗孟小聲說道。

韓岡擡起眼,等待他的下文。

“一轉眼就這麼大了。”

蒲宗孟感慨着。

“小孩子,長大也是一轉眼。我家的幾個小子,之前連走路都不穩,一轉眼,都能出去遊學了。”

還有六年。

天子大婚一般是在十七歲,之後就可以親政了,最遲也不該超過二十歲。不過有章獻皇后和仁宗的例子在前,向太后一直執政到她去世都可以——章獻明肅劉皇后便是在真宗駕崩後一直垂簾聽政,等到她過世,仁宗親政時,都已經二十四了。

“若說遊學,天下哪有比得上京師的?相公可真放得下心!”蒲宗孟悠悠說道。

兒子可以丟到外面去,小皇帝就必須約束在宮中,只要趙煦不能聽政,當然放得下心。

“哪裡能放得下心?”韓岡停了一下,嘆道,“出門半日就開始擔心了。但都那麼大了,總不能留在家裡讀死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多走走,多看看,也難成材。而且去的也是橫渠書院,就跟自家一樣。”

“原來相公家的大公子去的是橫渠書院!”蒲宗孟驚訝道。

韓岡將兒子送去橫渠書院讀書,而不是安排進國子監,京城中有幾個不知道的?虧得蒲宗孟能裝得出一副才聽到的驚訝模樣。

氣學宗師韓岡做了宰相,士人們都在猜測他什麼時候將國子監中的教科書給改掉、將禮部試中的科目給換下。士林中,爲此而開賭的不計其數。

韓岡即使再大度,也沒人相信他會不在乎兒子拿不到一個進士頭銜。既然他把兒子都送去了橫渠書院,那他改變科目是遲早的事,至少在他兒子能夠參加進士科考試之前,肯定會改掉。

“橫渠書院是先師明誠先生和韓岡的心血所寄,若是犬子不去,那還有誰會去?”

“相公真是一片苦心啊。”蒲宗孟長嘆道。

話題從皇帝身上,給韓岡強行扭轉到了他出外的長子身上。蒲宗孟知道韓岡不想多談這個話題,不過他不信韓岡不介意。

深得太后看重的大臣,在趙煦的朝堂中肯定找不到位置。若是現在的皇帝親政,肯定會打着紹述熙豐之法的名義,趁機將韓岡的黨羽清洗出朝堂。

現在還有幾年,甚至十幾年,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變了天。

小皇帝一天天長大,韓岡怎麼可能放心得下?今天不想提,明天也得提。只要等着就行了。

不過蒲宗孟不想等。

有些事,等一下,就徹底錯過了。

事不過三,親自提出廷推之法的韓岡,絕不會允許下一次的廷推再沒有結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此二句出自於《九域》,想不到相公也看此雜書。”

《九域遊記》雖是佚名,可有幾個不知道這是他寫的?韓岡淡淡瞥了蒲宗孟一眼。

這位老資格的翰林學士承旨,在玉堂中的時間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開國以來前三名,現在雖然在笑着,臉色卻有些發白,有些緊張。

一張清涼傘,竟然如此掛懷?

韓岡知道若是自己把心中的想法給說出來,立刻就能成爲滿朝文武憎恨的對象。不是每個人都像寇準、韓琦還有他韓岡這樣,進入官場不久,便被視爲宰相之備,之後一路順風順水。絕大多數朝臣,能夠拿到清涼傘的機率近乎於零。就是蒲宗孟這等已經熬老了資歷,距離兩府只有一步之遙的臣子,也對橫攔在兩府與朝臣之間的那巨大的鴻溝,望而興嘆。

“閒來無事。我不善詩文,一下就少了多少文集打發時間,總不能天天讀經。”

蒲宗孟哈哈笑了兩聲,道:“相公說的是,讀史讀經是打發時間,看話本也一樣是。以《九域》爲肇端,才幾年工夫,市井中話本之類的雜書越來越多了,還有雜劇,也多有所謂劇本在流傳。”

“哦,是嗎?”韓岡饒有興致地問道。

“宗孟豈敢胡言亂語?現在就有《鶯鶯傳》改的雜劇本子,前日在玉堂,宗孟聽說烏臺有人上表,說是誨淫誨盜。或許……”蒲宗孟頓了一頓,壓低聲線道:“或許日後的劇本就不只是誨淫誨盜了。”

不是或許,是已經有了。

“是《許止傳》?”韓岡直接挑明瞭。

當今天子,乃是弒父弒君之人。這讓十一歲的小皇帝,在天下士民的心目中,絕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們可以用感慨的口氣說這是宿世冤孽,但絕不代表他們會否認對小皇帝弒親弒君有罪的判定。

甚至成爲帝師,都已經不是朝臣和大儒們目標。程顥都回了洛陽——新學依然盤踞在朝堂上,而氣學則擠佔了剩下的所有空間,不想成爲帝師,又沒有辦法在京城士林中站穩腳跟,他也只能回去。

天下士民都覺得這個皇帝不合適,爲大慶殿中的那個位置而動心的人自然就不會是一個兩個。

有人能夠想到用話本來傳播目標,自然也會有人用雜劇來達到目的。

京城的各大瓦子中,上演雜劇的舞臺沒有一日停歇。在九域遊記出現之前,就已經有抨擊時事的新出劇本,逆王趙顥在市井中的名聲,便是一出出雜劇給毀掉的。在《九域遊記》出現之後,越來越多的劇本開始從目連救母之類的神鬼故事中脫離出來,開始貼近現實,影射現實。或許現在就是雜劇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許止傳》主要內容就是許止弒君,另外還摻雜了另外的一些傳奇故事,由此敷衍成篇。許止的結局也不是歷史上的逃亡國外愧疚而死,而是改成了許止自盡,臨死前自訴的那一場,算是很催淚。如果用後世的話說,是現實主義悲劇中的傑作。

不過這部傑作,不必多有見識,看過了就知道是直指御座上的小皇帝。只是幕後黑手,還是撲朔迷離。

“正是《許止傳》。”蒲宗孟見韓岡不再繞彎子,精神頓時一振,“這一部,必是有心人所著。”

“傳正意爲何人?”

“宗孟看《九域》,其中有林沖斷案一節。其中有一句說得最爲合意:誰得利最多,誰嫌疑最大。”

濮王一系,自英宗後便成了宗室中最爲尊貴的支系,後繼者當然有可能從他們中挑選出來。但更名正言順的繼承者,雖是濮王系,卻不是出自濮王府。

“嗯?”韓岡不說話,只用鼻音表示詢問之意。

蒲宗孟咬咬牙,低聲道:“三大王的兒子最多,不是他,還有誰?”

韓岡笑了。

終於說出口了。

回頭再看蒲宗孟,卻像是剛剛經歷過一場大劫,額頭上皆是冷汗,臉色亦是蒼白。

“三大王重病已多日了。”

已經開了頭,蒲宗孟完全不怕了,直言道:“英宗皇帝被選爲皇太子時,濮安懿王早已不在人世。”

這其實就是濮王一系爲何能出一個皇帝的原因。能開枝散葉,可保皇祚不絕——英宗家中排行十三,而英宗的親兄弟,有二十一個之多——同時,生父不在人世。否則新帝以繼子登基,置生父於何地?

趙頵這兩年身體欠佳,從年前到現在,所有的朝會都缺席了。按太醫局方面的回報,趙頵已時日無多。

趙頵喜好醫術,還組織人手編訂醫書,近兩年沉湎於生物分類學中,完全不理世事,宗室中有賢王之名。但他最大的問題,是喜歡自己給自己開藥方,太醫給他開過的方子,都要自己過目,很多時候,都會添減一二。日常飲食,包括養生的飲子,都出自己心。

缺乏經驗、只抱着醫書的醫者,比點着的火藥包還危險。

高太后所誕四子之中,除了甫出生、尚未賜名便告夭折的那位皇子,以幼子趙頵的體質最弱,比他的兩位兄長都要差,總是愛在日常用藥上折騰,在韓岡看來,其實就是自殺。

但他的兒子多,而且是很多,趙頊只有一個兒子;趙顥有三個,皆貶做了庶人,至於趙頵,時至今日已多達八人,如果他恢復健康的話,這個數量還會繼續增長。八個兒子中,就只夭折了一個。

這也是多虧了醫學的進步,因爲牛痘的出現,以及護理學的進步,皇室嬰幼兒的夭折率一下降到了不到十分之一,普通百姓也降低了許多,也許在後世,千分之一百的幼兒死亡率絕對是駭人聽聞的慘劇,可在此時,已經可以被世人視爲奇蹟。而趙頵夭折的那個兒子,是他的長子,正是病夭在牛痘出現之前。

天子年幼,又無幼弟,依照血緣關係的遠近,趙頵的兒子中,排在後面幾位的都有可能成爲帝位的繼承人。可以說,如果趙頵不是重病纏身,他必然會被視爲這段時間以來,在市井中散佈謠言攻擊天子的幕後黑手。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趙頵近期病死,皇帝的繼承人基本上就確定了。

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五)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二)第二百零二章 火箭(十)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無妄(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十四)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四)第二十二章 聲入雲霄息烽煙(上)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二十九章 君意開疆雪舊恥(中)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五)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三)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六)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八)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九)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三)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下)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九)第二十一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二)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終吉黃龍鎖(上)第一章 鞏州(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變遷(五)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二十一章 虛實(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九)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議(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六)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八)第五十章 南北(十)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五)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二)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中)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上)第四十章 雁度長空跡不彰(上)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議(十)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九十九章 微雨(六)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一)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一)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七)第八十九章 塵囂(二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五)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五)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六)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九)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三十七章 青山聲碎覷後影(四)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一)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三)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六十六章 宴火(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一十七章 觀婿黃榜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