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

初更的時候,章惇正在王安石府上。

雖然說西府之長其實並不方便拜見平章軍國重事,兩府宰執相互走動都是被禁止的。可一來,王安石已經辭官,只差朝廷批准,二來,現在掌權的是太上皇后,不必擔心御史臺會使壞。

而最重要的,是章惇現如今已經被安排爲兩府與王安石溝通的渠道,朝堂大小決定,都要通知一下王安石,免得溝通不暢而出了亂子。那樣的話,高興的只會是下面想要將兩府取而代之的一批人。

“有關吉甫和玉昆的安排,惇已與子華相公、持正相公商議過了。”

章惇對王安石說着,他來之前,已經在宮內和韓絳、蔡確匆匆商量了一下,呂惠卿和韓岡的位置,要儘快做出決定。

“是宣徽使?”王安石雖是在問,口氣卻很篤定。不會有其他可能。

能安排兩人的職位就那麼幾個,不給宣徽使,難道還能給中太一宮使或景德宮使的職位嗎?他們還沒到要養老的時候。

章惇點點頭,王安石猜到這個結果並不讓他意外:“吉甫是宣徽南院使,玉昆則是宣徽北院使。”

“原來的王君貺和張安道呢?”

“王拱辰加檢校太師,復爲中太一宮使,張方平則是西太一宮。”

宣徽使有其職司:“總領內諸司及三班內侍之籍,郊祀、朝會、宴饗供帳之儀,應內外進奉,悉檢視其名物。”也就是總領宮內諸司,並掌管三班內侍的檔案,然後就是郊祀、朝會的朝廷典禮上檢視器具之類等雜事。不過視情況,也不一定掌實職。

其地位略同於執政。武官可做,文臣也可作,但多爲文官。執政卸任後,也有就任此職的例子。除此之外,要麼是給老資歷卻差一步沒進兩府的元老。又或是得天子信重的外戚。如果是闕員,則一般是樞密副使兼任。其實就是那種在朝堂事務上可有可無,卻可以安排重臣的閒差。

舊年仁宗的溫成張皇后,曾想爲伯父張堯佐要一個宣徽使。仁宗皇帝幾次在御前提議,但每次都被羣臣駁了回來。有一次,溫成皇后在早朝前提醒仁宗不要忘記——“撫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滿口答應——“上曰:得得。”。可當他上朝提起,就又被包拯頂了回來,口水都噴到仁宗的臉上——“大陳其不可,反覆數百言,音吐憤激,唾濺帝面”。等到仁宗回返宮中,溫成皇后再問,仁宗終於發作了,用手指着臉,“殿丞向前說話,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豈不知包拯爲御史乎?”其貴重如此。

現如今,十九歲時狀元及第、曾任御史中丞的王拱辰,前參知政事張方平,正分別就任宣徽南北院使,時間也不短了,讓韓岡和呂惠卿分別替代他們兩人,也正好合適。

王安石靜靜地聽着兩府的安排,不置可否,而是問道:“記得熙寧九年曾有詔,宣徽使班序視同籤樞。呂吉甫爲樞密使,西府之長,如今統領西軍,破北遼、復靈武,卻視同籤書樞密院事,豈非有功而貶?日後又如何激勵後人忠勤向國?”

舊時,宣徽使的地位相當於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和同知樞密院事,具體高下,就得看哪一個先上任。直到熙寧四年,才規定在參政、樞副和同知之下,但只要上殿,還是站在兩府的班列中,與籤書樞密院事等同。

“子華、持正二相公已經準備上書太上皇后,請頒特旨,讓呂吉甫合班時,在知樞密院事之上就行了。”知樞密院事的章惇說得毫不在意。

宰相,樞密使,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樞密副使,這是兩府排位的次序。只要章惇不介意,太上皇后下詔就可以給呂惠卿一個體面。這樣的詔書,歷年來不知頒佈了多少,只是安撫那些資歷老卻沒能就任高位的重臣。

僅僅是個面子問題,章惇並不放在心上,還補充道:“玉昆也是,位在樞密副使上。”

“不要就此成爲故事就好。”

不過是排位問題,也許有人很在意,但章惇只會覺到好笑。手中掌握的權力纔是要緊的事,一點虛名算得了什麼?禮儀上佔點便宜,能更靠近天子兩步,除此之外呢?哪裡比得上手握實權的西府之長?

“平章也不必擔心。呂吉甫那邊不好說,玉昆處多半會上書,不會佔那點便宜。”

王安石默然點頭。

韓岡若不肯接受特旨改變班序,那麼呂惠卿也不會去接受,到時候又是麻煩。不過這就是要兩府去勸說呂惠卿接受安排,以呂惠卿的性格,這還真難說。

“實差呢?”王安石又問。

“吉甫是判大名府,兼掌河北兵馬。至於玉昆……”

章惇笑了一下,不用多說了。雖然韓岡在京中,但他無意就任實職,只想發揚他的氣學,就讓他繼續做老師好了。跟王安石繼續打擂臺。這翁婿二人,看起來都不把官職放在心上。

這是放眼未來,並不爭於一時。

韓岡既然表現出來了這樣的態度,其餘宰輔當然也不會與他爲難,不管日後韓岡能憑藉他此時的佈置做到何樣的成就,可眼下既然不爭,還有必要去招惹這樣的一個敵人?

也許日後韓岡可以憑藉他的名望、地位,甚至是籍貫,漸漸將許多士人收編在門下,甚至日後在明法科外,再加一個明道科也說不定,可日後的事,就日後再說。要頭疼,也是王安石頭疼纔是。

王安石也是默然良久,宰相招女婿,越是才高越不省心。富弼、馮京都是例子,自己偏偏糊塗。

過了好一陣,他又才問章惇:“這幾件事,已經報與太上皇后了嗎?”

章惇搖搖頭:“還沒有,明天會由子華、持正兩相公跟太上皇后提。答不答應,還要看太上皇后的心意。如果有別的安排,到時候再說。”

朝廷高層的人事安排,宰輔們議論一下,是正常的。不過直接說哪個該做什麼官,那就不合適。上奏太上皇后給個意見,等太上皇后回覆後,東西兩府再做決定。這已經比過去趙頊在時乾綱獨斷要好得多,宰輔們暫時都不想繼續得寸進尺。太過咄咄逼人,縱然很痛快,但危險就在其中,遲早會出大亂子,惹禍上身。給太上皇后必要的尊敬,可是萬萬少不了的。

除此之外,章惇已經寫好了奏本,要論西域之功,給王中正以褒獎。向皇后自是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其晉升河西節度留後一事,想必能就此定了下來。另外章惇還想將劉仲武、李信調回京城,不論是內城、外城,都有位置安排他們——京營必須逐步整頓,方可使得無人敢起異心——這兩人都曾是在他麾下聽命,才能、膽略都不消多說,必要時可以作爲依仗。

李信先有功,之後又有過,攻遼大敗,然後郭逵力主,給了他改過的機會——如果不是因爲他背後有韓岡在,怎麼可能讓他戴罪立功——又稍立功勳,可總體算來,跟河東、陝西的將領們沒法兒比。現在一口氣降到了諸司使中最低的供備庫副使。韓岡現在退下去了,給他表兄一個機會,也算是示好了。

不過這些都不需要對王安石細說了。

“玉昆,打算設立火器局吧?”喝了兩口茶,王安石又開口詢問。

“是。”章惇點頭。

“玉昆也說了,那是比霹靂砲尤勝一籌的軍國重器。玉昆的爲人,你我皆知,從不妄言。可知當不在板甲、神臂弓之下。不可不嚴加守備。區區一個指揮實在太少了。”

章惇靜靜聽着,等待王安石轉入正題。

“呂吉甫曾給老夫寫信,在信中也提過火器。”王安石悠悠說道,看着驚訝之色在章惇臉上一閃而過,“並且還說火藥十分危險,要在空曠地方設置工場。要安排一部分在城外,必須要得力之人看守。”

章惇沒想到呂惠卿那邊也要用什麼火器,難道是在軍中同時有發現,還是說軍器監內最近有什麼發明,被兩人在監中的耳目偵知。

不過王安石並不是再說火器局,章惇好歹明白這一點:“平章心儀何人?”

“李信。”

章惇驚了一下:“李信?!”

“李信有才有德,難得良將,只是運氣不好。”

王安石難得稱許武將,章惇點頭:“的確是運氣。既然平章也看好他,那章惇回去就上表請太上皇后調回李信。”

新設的火器局,當然會讓蘇頌去管。韓岡只是提個意見而已,既然不擔任實職,就只能交給接替他的蘇頌。具體的章程,就是章惇也知道該怎麼做,拿幾個官職在那邊做懸賞。一個從九品的武職,能讓那些大匠打破腦袋。成功應該不難。

等韓岡的新式火器研製成功,李信就可以憑藉這一功勞掙回些許臉面。領軍守護火器局,一爲護衛,另外也可以作爲輔助。

王安石這是因爲攔了韓岡的推薦,想要給他一點補償?

章惇不打算多想,王旁這時走了進來,對王安石輕聲說了兩句。

王安石擡起頭,對章惇道,“是望之來了。”

第二百三十章 變故(二十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七)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三百二十五章 反擊(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變遷(十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四)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五)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下)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八)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變遷(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九)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九)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一)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二)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七)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四)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七)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三)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下)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五)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上)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六)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帝(下)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十二)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九)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八)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二)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中)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六)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二十)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八)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九)第六十九章 宴火(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一十五章 一筆定黜陟(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說服(下)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三)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九)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三)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八)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四)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二)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變故(十)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八)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