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

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韓岡將之前已經寫就的草稿修改了一番,以札子的形式進呈給了趙頊,條陳編修藥典,並以厚生司的名義設立醫館,醫治在京軍民兩事。

對於韓岡的申請,趙頊那邊自不用說,御筆一揮,便批覆給了政事堂。而政事堂也沒有耽擱半點,十分順利地就讓韓岡拿到了幾位宰輔的簽名。

而且趙頊爲此還特地責成翰林院的醫官們,讓他們全數聽從太醫局和厚生司的調遣。只是以韓岡如今在醫學界的聲望,基本上每一名御醫,都沒膽子跟他的吩咐頂着來。

錢乙在翰林醫官中算是很大牌了,是天下有名的小兒科名醫,一部《小兒藥證直決》,乃是如今兒科診療的圭臬。六皇子的健康問題,都是由他來日常看護。

但韓岡說是要在醫館中設立小兒科專科門診,讓他選派門下弟子參與,同時,還讓他在醫館成立之後,每隔十天就抽出一天來參與醫館的工作,對此錢乙都沒有二話就答應了下來,而且還畢恭畢敬地遞了帖子請求韓岡接見。

且不說醫館少不了他這個小兒科專家,就是自家兒女日後若是生病,也還要靠他來診治,沒有慢待的道理,韓岡很快地就出面接見了他。

一般來說,能學醫的都少不了攻讀詩書。不爲良相便爲良醫的說法,也讓許多在儒學上無法成就的讀書人,轉投醫術的天地。錢乙這個名字雖然跟那一干沒名字只有排行的平民百姓一樣,但出現在韓岡面前的這位五十上下的兒科權威,完全就是一名溫文有禮的儒者。

錢乙是翰林醫官,同時在太醫局中也有一份差事。作爲下屬來拜見韓岡,他的表現比起一干卑躬屈膝的官僚,更讓韓岡欣賞。

太醫局有教學的任務,其下分爲九科,相當於內科的大方脈科,兒科的小方脈科,外科的瘡腫兼傷折科,專治風疾的風科,連婦科一起包括在內的產科,看名字就知道其治療手段和範圍的口齒及咽喉科、眼科、鍼灸科,最後,還有使用祝由術、幾近於巫術的金鏃及書禁科——這是用符水來醫治病人的專科,雖然韓岡對這一科嗤之以鼻,但有些病症,比如心病,用符水往往比鍼灸藥石更管用。

就在去年,朝廷還準備成立第十科——免疫科,但給時任判厚生司的安燾頂回去了。在他看來,免疫學是厚生司的禁臠,如何能讓太醫局插手進來?此事遂不了了之,但韓岡準備在太醫局中成立此科。

太醫九科中的每一科,都設有一名教授,下面教着一班弟子。錢乙便是小方脈科的教授。瘡腫兼傷折科的教授則是韓岡的舊識雷簡——他在西北軍中多年,最近才調回來。

基本上,太醫局就是一座將教學、研究和醫療融爲一體的綜合性醫學機構。從制度上說,已經有了後世的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雛形。韓岡如今要做的,不過是讓其規模更大,更加貼近後世而已。讓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皇親貴戚才能得到的醫療,同時也將御醫和他們的學生們的醫術水平加以磨鍊。

對於韓岡的設想,錢乙沒有半分難色,而且是十分的歡迎:“舊歲錢乙尚在鄆州時,官宦寒門無分高下,皆醫治如一。可自從入了京,上門問診率爲公侯子弟,不見寒門素戶。在鄉間,醫治的多是疑難雜症,但到了京中,則都是頭疼腦熱。太醫局生更是歷練不足,多有學醫數載,卻不辨脈象的。”

韓岡對此很是讚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天下的學問皆是如此,醫術何能例外?光讀書不能叫做博學,學醫的不多練一練手,如何能出師?”

從錢乙開始,韓岡逐一接見過幾名在太醫局中有教授職位的翰林醫官,向他們交代自己的構想。並根據幾位專家的意見,對初期的構想加以修訂。

醫館的制度,經過韓岡與醫官們多日的交流已經確定得差不多了,而與此同時,醫館的位置和設施,韓岡也都一一安排妥當。他與開封府和樞密院兩家商議過,就是將京城中原有的四座療養院加以改建擴建,由此設立面向所有京城百姓的醫館。

將大體的框架搭建出來,剩下的瑣事,當然就不需要韓岡來做了。

厚生司中的吳衍是韓岡的老朋友,也是韓岡的恩人。在厚生司創立時,被韓岡推薦給王珪,在司中做判官,算是司中老人。

兩年來,他的官位沒有變,遠比不上當初同做判官的蔡京在官場上的順暢。不過也讓他能夠順利地紮根在厚生司中。韓岡想要以厚生司和太醫局主導成立醫館,自然就選了吳衍作爲助手。

吳衍是官場老人,向韓岡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錢,“敢問玉昆,這醫館是由朝廷撥款,還是要靠診金來維持?教授、醫師和醫生們的俸祿又怎麼算?”

“當然是要靠診金和藥費來維持。至於俸祿,在太醫局中掛名,本來就有,不需要另外給付。不過出門診一次,當計人頭,另給貼職錢。”

吳衍又問道:“教授、醫師,和太醫局生,診金是不是應當不一樣?”

“自是當然。”

韓岡很清楚,光靠善心,任何事業都是不可能長久的。收養棄嬰,安置鰥寡,安葬無名死者,從法度上說,官府都有責任。但這種只管花錢的政府福利制度,早已是名存實亡。朝廷的錢糧劃撥得本來就少,加上一干貪官污吏,哪裡還有實際的效果?真要說起來,寺院都比官府做得好。

朝廷曾有規定,各縣每逢夏日,每個月都有兩百貫藥錢,用來向百姓散發避暑藥。但除了很少的一部分官員還能記得這件事,絕大多數不是沒有劃撥,就是劃撥了之後給人貪了去。

恩澤百姓不是不好,但有名無實,朝廷損失錢糧,百姓得不到實惠,最多一兩年就會名存實亡,就毫無意義。韓岡是現實主義者,不會一聽到福利就高潮迭起,要想善政能讓朝廷維持下去,而不被日後各種各樣的藉口裁撤,就必須有一定程度上的盈利能力,至少要能做到不會虧本。

吳衍是老官僚了,在中下層的官場混跡多年,朝廷的善政到了下面,多半會成爲地方官吏漁利的手段,這一點哪有不清楚的?所以直截了當就發問。

得到了韓岡的回答,吳衍心中有了底。不過韓岡還是提醒他,若是急症,還是得以救人爲先,收錢得放在後面。

讓吳衍主管醫館組建,而醫生們也都安排好了人選,等到四處療養院改建完成,就可以正式接待京城百姓了。

將醫館之事丟給吳衍,剩下的就是醫典的編纂了。

說到醫藥之學,大宋立國以來就十分重視。別的不說,太宗皇帝就是最愛玩毒藥的,御藥院裡不知藏了多少毒藥方子。毒與藥向來不分家,這醫藥從太宗皇帝開始,也一直重視有加,士大夫少有不研習醫術的。

仁宗的時候,朝廷更是成立了校正醫書局,將古代流傳下來的各色醫書,一一加以校正、修訂、出版。

醫家最重要的幾部醫經——《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的整理和考訂,都是校正醫書局的功勞。如《傷寒論》、《金匱要略》、《脈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臺秘要》,這一干醫書,校正醫書局也都一一加以編修。

不過校正醫書局是個臨時性的機構,要修書時往裡面塞人,不修書時就裁撤,當前兩年將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修訂完畢後,便沒有動靜了。

說起來韓岡前些年因爲療養院而聲名鵲起的時候,也有讓他參與修訂孫思邈醫書著作的提案,畢竟傳言說他是孫思邈的私淑弟子,但韓岡基本上都在外擔任實職,不可能回京中任差編書,這個提議也就不了了之。

現如今,趙頊既然將編纂藥典的差事交給韓岡,理所當然的,韓岡是必然的主編,而輔佐的助手,就要從校正醫書局的舊人中找尋。

林億、高保衡,都是曾經在校正醫書局中做事的官員,雖不是醫生,但皆是精通醫術,對醫書也知之頗深。韓岡第一個就點了兩人作爲自己的助手。但還有一人,是韓岡想要的,卻有些難處。

“其實要不是蘇子容名位已高,他其實是最合適的。”韓岡與章惇喝酒時還提起此事,“他前些年在校正醫書局參與修訂《神農本草經》,又編寫《本草圖經》,說起醫藥,韓岡是瞠乎其後。”

韓岡很想借助蘇頌在醫藥上的才幹,但蘇頌的地位不低,資歷又老,官階上跟韓岡相差無幾。調他來做編纂藥典的副手,乃是屈尊,朝廷那邊也很難通過這項提名。何況韓岡出言批評《本草》,對蘇頌也有些不好意思。

章惇倒覺得韓岡的顧慮太多了,“只要蘇子容自己願意,朝廷又豈會攔着?玉昆你何不寫信問一問蘇子容,相信他也是願意回京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梳理(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二百三十九章 新議(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四)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一十九章 城門相送轍痕遠(上)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六)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一百零六章 微雨(十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第二百七十六章 長風(十三)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中)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下)第二十五章 阡陌縱橫期膏粱(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三)第二章 鞏州(中)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八)第七十七章 塵囂(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消息(下)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悖(三)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四)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一章 劫後夢醒世事更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七)第二十二章 虛實(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變故(二十)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八)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七)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第一十八章 諸士孰爲佳(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七)第四章 異世緣從天地成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二)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新議(十七)第一百一十四章 慶雷(上)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六)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九)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二)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長風(五)第一十九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梳理(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慶雷(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遷(八)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三百二十七章 東行(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議(十八)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四)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一)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四)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權相(上)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三)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上)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六)第五章 月滿完舊諾(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八)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