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文欽和陳式兩人在前軍展開不要命的衝陣對決後,張溪其實就很緊張。
真的很怕郭淮有樣學樣。
現在兩軍陣前的人數實在是太少了,張溪這邊滿員才100人,現在又已經傷亡了二十多人了,大部分的人還要負責擋住郭淮的軍卒進攻留在張溪身邊護衛的兵力,撐死了只有一個小隊十個人而已。
張溪確實一向都很注意對自己本陣的保護,但這個人數的對決,這個數量的護衛,郭淮真的要衝過來的話,以郭淮的武藝,一個打十個,也不是不可能。
然後郭淮就真的衝過來了。
張溪那叫一個無語的還真的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不過也說得過去。
如今張南已經率軍夾擊了,只要張溪這邊能繼續擋住郭淮的進攻,兩面夾擊之下,郭淮是必敗無疑的。
換成張溪在這個時候,也會發動衝陣,只不過張溪沒有這個武力值而已。
千人級別的對陣,戰場就這麼大點地方,戰場上發生了什麼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一旦張溪選擇暫避郭淮的鋒芒,大家看到後會怎麼想?!
因此,在郭淮的概念中,他就是拼着身中兩箭,也要快速靠近張溪,趁着張溪無法提速的劣勢,直接一槍刺倒張溪。
面對這樣的防禦陣型,郭淮是不可能依靠個人的力量硬衝的,哪怕自己提速後,戰馬的衝擊力足以沖毀軍卒設立的盾牆,但長槍這一關,無論如何和過不去的。
可郭淮真的沒得選。
沒錯,說的就是那個死魚頭,諸葛孔明。
可張溪依然坐在馬上一動不動,既沒有接過長兵器,也沒有抽出配劍,似乎根本沒有意識到郭淮即將衝殺過來。
這四個盾牌兵一字排開,擋在了郭淮的衝擊路線上,而盾牌兵的目的,就是依靠盾牌來減緩郭淮衝擊的速度。
但凡手裡能多一個小隊的機動兵力,張溪都不用擔心郭淮會單騎衝陣。
而且這年代,戰場規矩都改了很多了,非要去追究是不是符合貴族精神.郭淮可沒有這個閒心。
其次呢,張溪趕緊下令,然護衛自己的小隊,按照戰前準備的那樣,開始結陣。
爲了應對這種有可能的危險,張溪問諸葛亮借用了一樣東西.雖然諸葛亮覺得這東西還不算成熟,並沒有太大的實戰意義,但用來防身,張溪覺得應該是足夠了。
因此,郭淮不得不在突擊的過程中,操控戰馬轉向,暫時躲開這個簡易鹿角的阻攔。
所以,張溪最先,也是最要緊的應對,就是不能後退,必須冷靜下來,在原地迎接郭淮的這一波衝陣。
可不管怎麼說吧,張溪至少是想過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的,所以也不算慌亂。
張溪覺得,這樣應該就已經足夠了。
這是最常見的,對抗騎兵衝擊的步卒軍陣。
這是目前郭淮能想到的,獲勝可能最大的一種方式。
一旦郭淮選擇保持速度而讓戰馬繞圈,那張溪可能就會及時調整中軍,讓中軍暫時回援,堵住自己再次衝陣的機會。
然後吧,事情就開始變得不對勁起來。
也不知道是誰先不講武德的。
倒是張溪身前的兩個軍卒,雖然配備了苗刀,這時候也依然沒有拔刀出竅,反而端着兩張機弩,對準了郭淮。
而這是個盾牌兵的身後,則是四個長槍兵。
長槍兵將長槍尾部抵住地面,斜四十五度放置,越過盾牌前方,組成了一道簡易的鹿角。
雖然這次只有郭淮一人衝陣了,但對面的是張溪和兩個步卒而已,這點場面要是應付不來,郭淮就不可能在涼州打下如此大的赫赫威名。
可如今的千人對陣,戰場還被人爲的分成了三塊,發生什麼事兒,簡直是一目瞭然。
戰前的時候,張溪也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但兩軍對陣,主要是主將的排兵佈陣的臨陣指揮,真正遇到衝陣危險的時候,其實真的很少。
親自帶領三十人的親衛發動對軍陣的攻擊,仗着自己的武勇在前面開路,親衛從後跟進一番廝殺後,郭淮確實帶領着至少十幾個人的親衛突破了張溪軍正面的堵截。
這樣的突陣,不是軍陣突陣,要撕開缺口全靠個人武勇,本身難度大不說,能衝過來的士卒也不會太多。
同等兵力下被兩面夾擊,很少有不潰敗的可能,現在郭淮要獲勝,就只能豁出命去,依靠個人武勇爭取勝利。
郭淮對自己的武勇,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郭淮雖然是突陣,但本身他帶來的士卒也不多,大部分都被張溪的中軍阻擋在了陣前,郭淮的這次突陣,最多也只能帶領少量的親衛,以自己作爲“箭頭”,爭取打開一條通道而已。
然後郭淮就遇到了第一股攔截士卒,是四個盾牌兵。
從級別上來說,郭淮跟張溪是匹配的,但從能力上來說郭淮這樣的勇將如果跟張溪這樣的智將提出單挑,那纔是郭淮丟人現眼,沒有貴族精神呢。
而郭淮呢確實,有一說一,當郭淮想要依靠個人武勇發動衝陣獲取勝利的時候,就已經無法對戰局進行有效的掌控了。
張溪的護衛小隊,構成跟前面在作戰的普通士卒不太一樣.十人的護衛隊中,盾牌兵高達四人,長槍兵也是四人,苗刀兵僅有兩人。
這種衝陣對決的時候,你丫居然不出陣單挑,反而讓人放弩箭?!
還有沒有點貴族精神了?!
張溪是不知道郭淮這時候的想法,但凡知道一點,估計也能忍不住破口大罵.伱但凡要有點貴族精神,也不該對我發動衝陣。
在春秋時期,領軍大將之間的單挑,那可是很神聖的,也是要挑對手的,必須是雙方的級別,能力相匹配,才能進行的。
突破張溪的軍陣後,還能剩下十幾個人的親衛,郭淮已經非常的滿意了,畢竟眼前的張溪將旗附近,也就是十個人左右的護衛力量而已。
剩下的親衛倒不是都戰死了,只不過是被人纏住了,堵住了,暫時過不來而已。
突破軍陣後,郭淮並沒有就此停下,重新指揮士卒先進攻.突陣,講究的就是一鼓作氣,因此郭淮毫不猶豫的繼續以自身爲箭頭,衝向了張溪的本陣。
一個小隊的防禦兵力,目的也不是要跟敵將爭鋒,只是擋住一波攻擊後坐等自家士卒回援應該夠了。
郭淮已經衝擊到距離張溪十餘丈的距離了,這個時候,最正常的應對,張溪也應該手持長兵器,催動戰馬提速,進行回合對決了。
在配合好自己的親衛,纏住這些長槍兵和盾衛之後,郭淮再次擺脫糾纏,重新起速,想張溪衝了過去。
到這個時候爲止,郭淮覺得,自己的這次衝陣,還是非常順利的。
這個距離上,要想躲開弩箭的攻擊,其實挺難的,郭淮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把身體貼合馬背,降低被攻擊的面積,儘量的躲開弩箭的攻擊。
這個距離上,要躲避弩箭的攻擊確實很難,但同樣,這個距離,弩箭也只有射一次的機會。
所以.其實張溪還是有點信心,能擋住這一波郭淮的衝擊的。
因此,張溪雖然有做過預案,給自己安排了護衛,但,現在人數這麼少,也確實有些出乎張溪的預料。
如果是幾萬人的戰場,只要主將旗幟不倒,主將本人是在哪兒,是不是在躲避突襲部隊,大家都看不到,只要看到將旗還在,那仗還能繼續打下去。
要想正面突破張溪指揮的軍陣,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而張溪的身邊,郭淮也意識到肯定還有人護衛可這些問題,在郭淮眼裡,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
雖然這麼做,會讓郭淮的衝擊速度下降,衝擊力變弱,但考慮到張溪身邊就剩下兩人的護衛,這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代價。
郭淮沒辦法,只能採取另一種方式.減緩自己的衝擊速度,配合自己帶來的親衛,讓親衛隊纏住這八人的盾牆組合,自己再繞過這個盾牆,重新發動衝陣。
只是這麼一來,郭淮如果要保持戰馬速度的話,就必須稍微繞一下圈子.高速運動中的戰馬要想掉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戰馬可不會玩漂移。
張溪這個穿越者雖然沒有在穿越的時候攜帶什麼外掛,但張溪的身邊,有個在歷史上就經常製造外掛的人在。
郭淮頓時大驚特麼對面的武將居然不講武德。
第三嘛.其實張溪也不是沒有自保的手段。
這年頭,講究的就是一個“將爲兵膽”,你主將都退了,還能指望下面士卒給你拼命麼?!
這個配置,擺明了不是尋求進攻和近距離搏殺的,純粹就是立足防守,拒敵於外的配置。
好一點的結果,郭淮能領個十幾個人衝出來,最差的結果,可能就郭淮一個人衝過來而已。
雖然張溪的武藝是稀鬆平常了一點,只是因爲飲食結構更加合理,比這年代的普通人稍微強壯一點而已但張溪到底是穿越者啊。
首先呢,退是不能退的。
郭淮做好了覺悟,但.事情卻出乎了他的預料。
眼看着距離張溪只有不到十丈的距離了,郭淮突然聽到了一陣連續且密集的弩箭破風聲,緊接着,他就聽到了自己的戰馬一陣悲鳴嘶吼。
再然後,郭淮感覺整個人都失去了平衡,一頭栽倒在地。
而栽倒的一瞬間,郭淮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張溪這個卑鄙小人,居然敢射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