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

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

佔便宜歸佔便宜,但終究不是正道。

張溪的這個計策,可以讓劉備哈哈一笑,掃去一些內心的不爽,但對大漢,卻沒有任何好處的。

劉備終究是一個成熟的君主,一個政治人物,這種小伎倆嘛,可以搞,但對大漢無益的話,其實搞不搞的,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因此,劉備對這個建議,並沒有表示要採納的意思,而是繼續問策,詢問諸葛亮。

正式詢問諸葛亮了,那就代表着劉備是要尋求實際的利益了,對這點,諸葛亮知道。

因此諸葛亮琢磨了一下,建議道,“可與江東重訂盟約,約定互市,互相保護沿江商道。”

嗯,這個纔是正理。

先不管孫權稱帝的合法性如何,劉備承不承認孫權確實已經實質上稱帝了。

一旦稱帝,就可以明確的建立關卡收稅,如果孫權非要不讓蜀中的物品運送到江東,或者對蜀中商品徵收重稅,其實也是說的過去的。

以前吧,因爲戰亂的關係,也因爲大家都還在大漢的這個名義的盤子裡吃飯,所以不管是從蜀中運送蜀錦,鹽,紙張這類的東西去江東,還是劉備集團通過江東世家收購糧草運往蜀中,這都是正常的事兒。

大不了就是疏通一下當地官府的關係而已,這點只要有當地世家背書,那基本就沒有任何問題。

可現在,孫權稱帝立國,有些事兒就不是一個條子能解決的,國與國之間的交易,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章程才行。

否則一旦孫權閉關自守,劉備集團的蜀錦再好,也送不到江東境內。

所以諸葛亮提出了“互市”和“保護商道”的建議。

當然,這個建議也不是隨便提的,這裡面有個前提——大漢對江東,得是貿易順差才行。

雖然諸葛亮不懂“貿易順差”這個詞兒,但並不妨礙諸葛亮去理解這個意思.或者說稍微正常一點的人都能理解,畢竟沒好處的事兒,誰幹吶。

事實上,季漢不管是對江東,還是對北面的曹魏,一直都是貿易順差,不管是蜀錦,紙張,還是鹽,甚至是走私鐵器,都能給季漢帶來大量的錢糧收入。

“互市”其實是對季漢有利的。

季漢輸出不能吃的蜀錦,紙張等物,換回來的可都是糧食不然就靠蜀中和荊州兩地,怎麼撐的起這連年的征戰?!

曹魏那邊因爲政治因素的關係,免不了的還得是走官方走私這一條路線,這種路線雖然能帶來高利潤,但並不能大量出貨,有很多的顧忌。

但在江東這邊,如果能談下“互市”的條件,不僅能靠貿易順差帶來大量的收入,還能制定“市監稅”,通過收稅名正言順的擴充國庫。

而站在孫權的角度上來看,蜀中的蜀錦也許他可以不需要,但紙張,鹽,甚至是鐵,那孫權是希望多多益善的。

這是一條能讓孫權接受,同時也能收割江東財物的好辦法,屬於是陽謀。

諸葛亮一提出來,劉備的眼睛就亮了,然後趕緊命人去把劉巴給請回來,一起商量這個互市的事兒該怎麼做。

而劉巴嘛還沒到家呢就被劉備給重新叫了回去,一聽說要互市,腦仁快速運轉起來。

這是劉巴的本職工作,這段時間也一直在琢磨這個事兒,只是怕劉備覺得不合適,所以才一直沒提。

現在諸葛亮提出來了,他也就沒有顧慮,趕緊把自己的想法給說了一遍。

除了互市外,劉巴還建議劉備,蜀中方面所有的結算不要通過以物易物的形勢進行,而是要用五銖錢作爲媒介結算。

當今天下大亂,五銖錢在市面上很少,也就是劉備這兒仗着銅礦大開發能敞開了足額的鑄造,其他地方不管是曹魏還是江東,都沒有足夠的五銖錢流通。

一旦交易過程中以五銖錢作爲中介交易貨幣,江東世家們肯定是沒有那麼多五銖錢用來交易的,他們必須先出貨一批諸如糧食等物來換取五銖錢,再用五銖錢來交易蜀中運送過去的貨物。

這一來一回的時間,不僅可以讓大漢提前獲取自己需要的貨物,同時還能讓江東習慣使用來自蜀中的五銖錢。

而要命的是,不管是曹魏還是江東,法定貨幣都是五銖錢.孫權都沒有任何理由禁止江東百姓和世家不用蜀中的五銖錢。

一旦等到江東的人習慣使用蜀中的五銖錢之後,劉巴就可以進行下一步,那個在他腦海裡存在,但還沒有付諸實施的計劃——人爲製造錢荒,引發通貨膨脹。

前面的計劃沒啥特別出彩的地方,劉巴的建議,只能說是補足了諸葛提議中不太完善的地方,這計劃只要諸葛亮稍微多思考一些,也一樣能想出來。

但後面那個人爲製造錢荒的計劃一提出來,別說劉備等人了,就是張溪都目瞪口呆。

劉巴想幹啥?!提出劉巴計劃?!建立大漢森林體系?!

原來這年頭就有人懂用經濟槓桿來撬動一國經濟了麼?!

這個劉巴是真的會坑人啊。

也不對,劉巴已經不是在坑人了,他是在坑國。

這計劃可比自己那個佔便宜的小打小鬧要有效的多,是可以從底層撬動孫權統治的辦法。

這,纔是劉備現在需要的計劃。

作爲一名君主,劉備不缺長遠的眼光,張溪那種佔便宜的辦法雖然能出氣,但對大漢沒有好處。

但劉巴這個,雖然看着沒啥大不了的,但掌握一國經濟命脈,不僅能給自己帶來大量收益,同時還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引發對方國家動亂.這纔是國之重策。

爲了這個事兒,諸葛亮等五人一晚上沒回家,全部留宿皇宮,徹夜跟劉備討論這個計劃,不停的商討,不停的完善。

這個是長久的國策,這件事,劉備肯定是要推行下去的,必須制定的更加完美,更加隱秘,越晚被江東察覺,這條計策的威力就越大。

不僅僅是針對江東,這條計策也被劉備拿來針對曹魏,尤其是關中地區。

對於關中長安,劉備一直心心念唸的不忘,畢竟那是大漢的舊都,政治意義不同凡響。

現在季漢已經完成了斷隴,在褒斜道口也建立起來了突破口,這兩個地方可以從西側和南側同時威脅長安,如果不是糧草跟不上,劉備現在就可以出兵進攻長安了。

有些事只是無奈之舉,並不代表劉備已經忘記了。

隨着孫,劉,曹三家同時稱帝,天下局勢勢必會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三家都需要時間來消化因爲稱帝帶來的內部結構變化以及可能存在的隱患和動盪,同時也需要發展國力,因此短期內,不太可能會有太大的征戰。

但劉巴的這個計策,好就好在他不是一個真刀真槍的戰鬥,是一場看不到硝煙的戰鬥,這個策略如果運用得當的話,一樣可以獲得跟出兵征討相同的後果。

因此,對劉巴的這個策略,劉備是非常看重的,跟諸葛亮等人詳細制定了好幾天,這才定出一個初步的方案。

北面關中地區,由劉巴親自負責實施這樣的計劃.北方是大漢在國家層面欽定的叛逆敵國,不存在任何外交渠道,只能走官方走私渠道去佈置這些事情,如果沒有劉巴這個策略提出者親自操盤的話,誰都不放心。

而東面的江東嘛,因爲暫時不打算翻臉,也有外交渠道可以操作,同時也不需要像北面關中地區那麼急切,所以只需要進行前期的佈置,之後慢慢再操作也可以。

這事兒,劉備交給了諸葛亮去談,反正現在江東的使者是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這層關係不利用一下,實在有些浪費。

至於其他人,除了對這個策略保密外,平時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

張溪繼續處理兵部公務,馬上年底了,各州郡因爲募兵制招募的士卒,他們的軍餉也該發了。

這事兒,得催着點劉巴。

沒辦法,募兵制的優點很多,但缺點也很明顯用錢糧招募來的士卒,忠誠度和戰鬥力基本就是跟錢糧掛鉤的。

你要是欠餉,那事情就很容易失控,士卒們輕則逃亡,重則譁變,這事兒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而劉巴嘛現在的劉巴,看見張溪就覺得有點頭大。

年底了嘛,確實是用錢的時候,這點劉巴是理解的。

比如工部,年底也要對各工程進行結算,要支付一些材料費用,也要支付將作監佐吏的工資。

比如吏部,各州郡大小官員的俸祿,食田收益也到了發放的時候。

可不管是簡雍還是秦宓,都沒有張溪來的那麼勤快的一天沒事兒來三次,有你這麼催錢的麼?!

都說了會按照各部提交的規章辦事了,也不是不發錢.至於呢嘛。

一天強調三遍兵部工資不能拖欠,難道其他部的就能拖欠了?!

劉巴現在看到張溪是真心的頭疼,再加上這段時間劉巴的事情也多,不僅僅是年底對財政進行結算的問題,還要對明年戶部錢糧做出提前的安排,哪些錢可以話,哪些錢不能花,都要提前做好準備,還有要在關中主持官方走私的事情劉巴真的忙不過來。

而看到張溪沒事兒一天來三趟戶部,劉巴看着都嫉妒。

合着你這個兵部尚書,天天閒着沒事兒幹是吧?!

(本章完)

第227章 和談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37章 一顧茅廬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374章 滇馬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741章 教子第437章 街亭第1005章 勸降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41章 箭傷復發第292章 軍令狀第623章 進攻和撤退第257章 成本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053章 水戰(一)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534章 陳倉道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661章 潼關路第685章 考題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326章 關興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778章 舌辯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072章 丁口第1209章 變數第1086章 搶攻第657章 疑兵計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1章 求職第487章 佔便宜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1058章 過江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1046章 東征南征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706章 拖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665章 突圍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509章 臧霸的決斷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1178章 追擊和破城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1018章 陸凱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54章 劉備歸來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02章 大昌集搏殺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76章 鄧艾去留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85章 守城方略第37章 一顧茅廬第851章 潼關之戰(六)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43章 調整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361章 和談條件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456章 反攻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85章 應對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397章 分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