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山悲憤的道:“大明軍隊裡好些官兵不能打仗,不能保家衛國,又想發財,於是幹起了禍國殃民的勾當。”
有人道:“可不是嗎?遇敵時,官兵比百姓還逃得快。等倭寇燒殺搶掠一番之後走了,這些官兵就會返身回去,搶了百姓的財物,然後嫁禍給倭寇;殺死百姓,砍下他們的頭顱,謊稱是倭寇的頭顱,拿去冒功請賞。”
有人道:“這個我知道,嚴嵩門下那些用錢買官當的將領帶出來的士兵,大都是這個樣子!”
有人怒道:“這就是嚴嵩父子賣官鬻爵給大明百姓帶來的禍患!”
有人道:“俺答帶兵入侵,破應州四十多堡時,時任總督楊順不敢開戰,又怕朝廷怪罪,只得派出官軍大肆追殺那些逃避戰亂的大明百姓,砍下他們的頭顱,冒充敵人首級論功請賞。當時錦衣衛經略沈煉寫的《感懷》,揭露的就是楊順任宣大總督時,經常殺良民冒功。就因爲這樣,楊順夥同嚴世蕃,設下毒計害死了沈煉沈大人!”
有人感嘆道:“堂堂宣大總督,不是殺敵立戰功,而是靠殺良民冒功,想起來着實讓天下人心寒啊!”
唐志山深呼吸了一下,朗聲道:“我再念一首打油詩……昨日到城廓,歸來淚滿襟。遍身女衣者,盡是讀書人。”
有人道:“這種現象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讀書人不好好的讀書,打扮成嬌豔的女人模樣獻媚取寵、招搖過市。”
有人道:“好些讀書人在父母那裡要了買書的錢,沒拿去買書,都拿去買胭脂水粉了。”
有人道:“讀書人不好好的讀書,而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成羣結隊的四處遊山玩水,要麼躲在妓院押妓,要麼跑到野外逗小姑娘。每天早上起來,沒把心思用在讀書上,而是用在塗脂抹粉上。”
唐志山長嘆一聲,道:“這樣的讀書人要是當了官,絕對是晴天怕太陽曬到他的皮膚,雨天怕雨水淋溼他的衣服,吹風怕臉被吹起風霜,下地怕泥土粘上鞋子,吃五穀雜糧可能還擔心吃壞了腸胃。如此這般,如何深入民間?如何體察民情?如何能做一個好官?”
有人道:“這樣的鳥官,怎麼能指望他爲民作主?怎麼能指望他像海瑞海大人一樣爲民爭利呢?”
唐志山環顧衆人,道:“各位朋友,東南倭患長達兩百年,屠殺大明軍民多達百萬之衆!提到倭寇在大明境內犯下的種種惡行,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有人悲憤地道:“不忘國恥!”
有人悲憤地道:“血債血償!”
有人悲憤地道:“終有一天,咱們一定要報國仇家恨!”
有人悲憤地道:“咱們一定要像戚家軍一樣殺倭寇!”
“好一句‘不忘國恥’!”唐志山環顧衆人,“唐某想問大家!東南倭患長達兩百年,你們可知倭寇入侵大明境內多少次嗎?”
衆人一怔,一時無語。
唐志山一臉悲痛之色,沉聲道:“我表兄是一位史官,我從他的口中聽到一些令人痛心疾首的數字!”
衆人瞧着唐志山,等他說下去。
唐志山幾乎是一字一頓的沉聲道:“洪武元年到洪武三十一年,倭寇入侵大明共四十四次!
“從永樂元年到永樂二十二年,倭寇入侵大明共二十七次!
“洪熙年入侵一次!
“從宣德元年到宣德九年,倭寇入侵大明共六次!
“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六朝,倭寇入侵大明共二十二次!
“嘉靖二十一年之前,是倭寇的零星發生時期,這一時期的倭寇,只是對個別地區的不時進犯,多在海上,並未形成規模。
“從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二十八年,倭寇入侵大明境內共八次!
“從嘉靖三十一年到嘉靖三十六年,倭寇入侵大明多達一百六十九次!
“從嘉靖三十七年到嘉靖四十四年,倭寇入侵大明多達九十次!
“光嘉靖三十三年的一年時間裡,倭寇就入侵了大明就多達二十九次!”
衆人聞言,一臉動容,一陣痛心。
唐志山道:“大家說說,嘉靖年間,倭寇爲什麼打得大明軍民那麼慘?”
有人道:“因爲嚴嵩父子結黨營私、貪贓納賄,導致朝廷腐敗、國力衰弱!”
唐志山道:“嚴嵩父子把持朝廷,胡作非爲,是不是因爲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造成的。”
有人道:“是這麼回事!要不是嘉靖皇帝長期不理朝政,嘉靖年間也不會那麼腐敗無能了!”
唐志山道:“嘉靖皇帝不理朝政,是不是沉迷於修玄?”
有人道:“是這麼回事!
唐志山冷峻了下來,沉聲道:“中原武林不能再發生類似的悲劇!”
衆人聞言一怔。
唐志山環顧衆人,大義凜然的道:“反正我已經活了一百多歲,是泥土已經淹到下巴的人,十三名門頭上的那塊遮羞布沒有誰敢捅破,就由唐某來捅破吧!”
好些人心想,十三名門有什麼遮羞布呢?
唐志山乾咳一聲,道:“長期以來,中原武林人士大都認爲自己身懷絕技,一定比軍隊中的將士厲害。
“受這種觀念的影響,軍隊中的將領也認爲中原武林人士有過人之處。
“幾年前,戚繼光將軍曾經誠意邀請我們‘十三名門’裡十三個名門大派的掌門人到戚家軍的軍營裡去傳授戚家軍武功。
“萬萬沒想到,十三位掌門人在軍營裡展示出各派的絕學之後,戚將軍發現十三位掌門人的武功已經從以前‘練爲戰’的實戰武功變成‘練爲看’的花式武功了,中看不中用。
“正如戚將軍在《紀效新書》所說,習武必須講究實用,真正做到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練一件熟,便得一件之利。
“如果平時所學所習,通通是一個虛套,與臨陣時的真法、真令、真營、真藝,原無一字相合,那是拿自己的性命當兒戲。
“只有平時所學的都是殺敵的真正本領,戰時才能保國衛民。
“當時,戚將軍並沒有留下十三位掌門人中任何一位在軍營傳授將士們武功。”
有人道:“戚將軍平時是很重視練兵的!聽人說,戚將軍強調,練兵一定從實戰要求出發,戰時怎麼打,平時就怎麼練。不論是單兵訓練,還是營陣訓練;不論是操練金鼓號令,還是操練兵器技藝,其目的都是爲了殺敵,不是做給官府看的,也不是藝場上比花槍、花刀、花棍、花叉之法,必須講究實用,能夠殺敵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