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用意

本來按照衆人的猜測,聽到這長堤是范仲淹修築,那張方平心中不爽,肯定不願久留,匆匆離去,沒想他卻悠悠閒步,每遇亭臺石橋,或者望見湖中景色脫下,就駐足欣賞,表現得有些反常。

ωwш★ ttκā n★ ¢ 〇

走了許久,就差幾步回到岸上時,卻見張方平回身說道:“楚知縣,本官怎麼聽人說,修築這條長堤是出自你的主意?”

怎麼感覺這位知州特別關注自己,楚質心中有一些迷惑,連忙上前說道:“下官只是提議而已,真正落實修建的卻是。”

“很好。”開口打斷,張方平笑道:“可謂巧思,值得稱讚。”

識趣不提范仲淹,楚質謙虛道:“知州過獎,下官惶恐。”

“居功不傲,可以,但是自己的功勞,別總是往外推,免得人家受益匪淺,自己卻沒撈得一分好處。”似乎有挑撥離間的嫌疑,張方平輕飄飄說道:“對了,這條長堤是爲何名?”

聽懂了張方平的意思,楚質笑了笑,應聲道:“還未起名,不過堤上有六橋,所以百姓稱之爲六橋堤。”

“庸俗。”張方平淡淡評價,隨之沉吟片刻,毫不客氣說道:“本官覺得,行走於堤上,輕風拂面,柳樹依依,頓覺春意盎然,知曉春之到來,不如稱爲春曉堤吧。”

好,旁人稱讚連連,且拋開阿諛奉承的嫌棄,張方平起的堤名確實有幾分詩意。

名字而已,楚質也不在意,范仲淹更是視之爲浮雲,不然當初長堤建成,早就在堤上立碑爲記了,畢竟名字再好聽,卻不如百姓的口碑,可以代代相傳下去。

過了春曉堤,還有一段距離纔回到杭州城中,漫步郊野,張方平興致大發,說起了一則趣事:“一年,那時本官纔是一方知縣,一日,新任主簿曾於某夜三更時,急切敲打本官的房門,本官只當非火即盜,驚惶而出,不料卻聽主簿說道:吾夜尋思,四月份裡,百姓忙於耕種,又兼顧摘桑養蠶,累矣。”

聽到這裡,旁人紛紛點頭,特別是深知農事的士紳官吏,更是深以爲然,悄悄地琢磨着張方平話裡是否另有深意,紛紛仔細聆聽。

“本官聞之,以爲他有什麼好辦法,連忙請教。”張方平笑意濃郁:“沒想那主簿卻向本官建言:可讓衙門出一張告示,使百姓四月種田,十月養蠶,即可一舉兩得。”

衆人一聽,稍微細想,頓時鬨然而笑,十月份,秋高氣爽,正逢桑葉枯黃脫落之時,還拿什麼喂蠶啊。

當然,人羣中也有幾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士人,見到旁人笑得如此開懷,聰明機靈的,裝成明白其意,在旁附笑,愚笨老實的,悄聲向人打聽,瞭解之後,在人家鄙視的目光中,羞愧掩面而去。

“所以,農桑稼圃,乃是衣食之本,學校風化之原,爾等切記,且莫要棄本而務末。”末了,張方平斂容告誡身邊官吏,似有所指。

片刻之後,望着張方平的身影,衆人恍然大悟,說白了還是看范仲淹不順眼,暗諷他修堤之舉是不務正業。

這麼斤斤計較,如此小器,以後須要小心謹慎,莫要得罪於他,腦中浮現此念,士紳連忙追上張方平,更加熱情的迎奉起來。

“看來,這位知州大人,怕真是不好伺候啊。”久不作聲和張元善忍不住唉嘆起來。

“噤聲,認了吧,誰讓咱們在人家手底下聽差呢。”楚質苦笑道,也沒有別的辦法,官大壓一級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

說起來還是在范仲淹比較容易應付,只要認真執行命令,別的事情根本不用擔心,因爲人家範公絕對不會因爲個人私怨刁難於誰,而攤上這位,誰知道他突然看你哪點不順,暗地裡難爲你一下,那就有冤無處申啦。

楚質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宴會之後,僅是兩天,張知州便帶着一幫官吏,興致勃勃的到鄉間視察春耕情況,而且不愧是自稱略通農桑稼圃,每到一處,隨口就能說出果樹莊稼的名稱習性,甚至能與鄉村老農,滔滔不絕的交流耕種技術。

這點楚質尤爲佩服,要知道直至現在,除了能分辨得出稻麥粟豆等有數幾種常見農作物之外,楚質連桑榆樹木還要仔細打量才勉強認得出來,更加不用說各類作物的起芽、生長、收穫情況了。

然而,不懂也不要緊,自己身爲知縣,就是讓士農工商各司其職,安守本分,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望着一片片農田裡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青苗,楚質心中不免有幾分成就感。

在錢塘縣、仁和縣兩地仔細巡察幾個時辰,直到黃昏之前,張方平率隊返回州衙,感嘆說道:“百姓甚苦,農桑不易啊。”

“知州言之甚是。”旁人附聲道。

“既然如此,那你們爲何增加百姓負累。”突然之間,張方平拍案而起,勃然怒喝道:“真是豈有此理,堂堂官衙,不爲百姓着想,居然放錢取息,無視民間疾苦,可還記得陛下恩澤,朝廷訓令。”

一怔,楚質一顆心頓時沉了下去,暗歎還是躲不過這劫。

“什麼青苗良法,呸。”張方平怒形於色:“明知道正是青黃未接之時,百姓窘迫,居然還弄什麼貸谷與民,出息以償,分明是趁火打劫,與害民又有什麼差別。”

沒有人辯駁,因爲張方平沒給他們爭辯的機會,發泄了一通之後,拍案說道:“青苗法令,實爲百姓之累,依本官之見,不可存之,儘早廢除,方是正理。”

種種表現,再加上一些流言,州衙上下官吏,都清楚張方平與范仲淹有矛盾,沒有想到怨恨之深,已經達到這種地步,只要是涉及到范仲淹的事物,他就要表示反對,而今不過是借題發揮罷了。

一時之間,衆人誰也不敢出聲,真有些噤若寒蟬的意味,畢竟,不是哪個都有敢拿自己身家前程直言不諱,得罪頂頭上司的勇氣。

心中發涼,似寒入骨,憑着僅餘的點點良知,楚質弱弱說道:“張知州,若是廢了青苗法令,那百姓怕是。”

“百姓怎樣,定然歡呼雀躍。”張方平哼聲道:“本官與某人不同,不負皇恩,心寄百姓,不敢忘記朝廷之常平法、惠民倉,既爲接濟百姓,直接送與他們有什麼不好,何須放貸取息。”

“那知州之意是?”楚質微怔問道。

“即日,將各縣放貸契約全部燒了。”張方平斷然說道,又問了句:“你們覺得如何?”

還能如何,立時,一片頌揚之聲,齊聲稱讚張知州體察百姓之苦,下此命令,百姓必然感激涕零,這倒是沒錯,不管誰下這個政令,百姓都會歡迎感激,讚揚歌頌。

易地而處,楚質覺得自己也非常喜悅,問題在於,站在官員的角度,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聲:“知州此舉,自然深得民心,但是如此一來,來年時候,常平、惠民倉卻缺空無糧,若是又逢災年,只怕。”

要知道現在貸給百姓的錢糧,就是常平惠民倉的收藏,暫時借出,百姓收穫時歸還,才能保證倉庫錢糧豐裕,反之,倉庫真的就空了。

“不必多言,常平之法,本就是爲了惠民,空缺之時,自有朝廷補全,不用爾等操心。”張方平不耐揮手,吩咐說道:“顧通判,明日你就張貼告示吧。”

“下官領令。”顧可知應聲,也知道有些不妥,但是隻要沒有引起民沸,保全了眼前,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看見張方平堅持,楚質也不再開口,乖乖退了下去,反而已經盡了自己本分,而且沒有傷害到百姓利益,反而是減輕了他們負擔,還有什麼好說的。

說起來張方平這手真是厲害,就是知道他是爲了反對范仲淹,但是人家打着體恤百姓的幌子,硬是誰也說不了半個不字,就是百姓,恐怕也更加感激這位知州多些,至於以後,所謂的長遠打算,恐怕沒有多少人會在意吧。

解決這件事情,張方平沉默了下來,旁人見了,立時識趣告退。

“且慢,楚知縣留下。”

卻聽張方平淡然聲音,楚質只好在衆人驚愕的目光中止步,與之交好的紛紛給他使了個眼色,讓他小心說話,事不關已的當然快步走開,免得牽連自己,轉眼間,大堂就變得空蕩蕩的,只剩下兩人。

“不知張知州有何吩咐?”楚質拱手,心裡有點兒惴惴,難道張方平心胸真是狹窄如斯,連一絲絲反對意見也聽不得。

“隨本官來。”不鹹不淡丟下句話,張方平徑直往州衙後面走去,片刻便來到內宅院落,腳步卻是不停,繼續向內走去。

再跟就是私人宅第了,腦中居然閃現林沖攜刀走入白虎堂的情節,遲疑了下,楚質連忙叫了起來:“張知州,下官。”

“莫舌噪,別磨磨蹭蹭的,快些跟上來。”

張方平罵了句,猶豫片刻,楚質只好亦步亦趨,須臾來到廳中,落坐,沒有出現想象中的刀斧手,楚質悄然鬆氣,開始尋思着張方平此舉用意。

“剛纔本官要廢除青苗法令時,你明明反對,爲何沒有堅持下去?”

第51章 酒樓品茶第80章 指教第68章 白礬樓第76章 冥思苦想第362章 成就感第84章 推官第446章 爲誰而來第168章 趣聞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276章 退意萌生第266章 對策第18章 端午印象第343章 惡客上門第90章 近水樓臺第271章 責任第196章 散財第4章 善意謊言第433章 刺繡第25章 驚喜第153章 身陷重圍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66章 喜慶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138章 宋祁第160章 題詩第207章 上門第155章 揮之不去第206章 銘記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223章 緣分第118章 舉薦第64章 長兄歸來第370章 貌似悲劇第30章 茶百戲第405章 問路第393章 心態第320章 斷橋第336章 禍害第119章 邀請第383章 遊聚第99章 雁邱詞第244章 下鄉視察第63章 再遇第74章 躍躍欲試第329章 算賬第369章 衝撞第394章 大功第89章 祈福第406章 館職第365章 熱議第356章 私鹽第398章 好官第101章 曹家雙姝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7章 前因後果第222章 幫忙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342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36章 斷案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359章 說重點第273章 直諫第45章 酒醒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92章 立契第407章 聲歌逸樂第158章 殿試第382章 緣故第399章 思念第21章 妻與妾第328章 真改行了第295章 格物致知第347章 嚴打第378章 驚歎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77章 機會來了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95章 格物致知第230章 事了第56章 時光如水第189章 翩翩風度第444章 初兒妹妹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334章 伏法第84章 推官第383章 遊聚第386章 宿怨第60章 情趣第237章 起程赴任第60章 情趣第209章 答謝第362章 成就感第445章 掐指盤算第267章 指示第87章 癡情第271章 責任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275章 獻策第115章 童子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