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父母是兒女的港灣

第3章 父母是兒女的港灣

等李曉峰到家以後,劉雪霞早已經做好了飯菜,就等着他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這段時間,老爸李永林都是在魚排上幫人幹活。

由於魚排離岸邊比較遠,需要開着船過去,來回都要燒油。

所以魚排的主人都會管一頓午飯,李永林一般中午是不回來吃飯的。

中午只有母子兩個人吃飯,四菜一湯,很豐盛。

一盆蒸的熱騰騰的大青蟹,海鮮的鮮香鋪面而來;

一盤用自己家菜地裡長的小米椒爆炒的螺肉,又辣又開胃;

一盤用菜油炸的兩面焦黃的青佔魚,焦香撲鼻;

一盤是自己家菜地裡摘的西紅柿,加上白糖一拌,酸甜可口;

另外還有一盆他們江洲人永遠少不了的湯,用的是自己家裡晾乾的野生幹鮑魚加上野菜煲出來的。

劉雪霞又給李曉峰拿了一小碟自己家做的海鮮醬。

扯掉已經蒸紅的螃蟹外殼,沾了點家裡秘製的醬料,嚼着嘴裡鮮香的蟹黃,舒服!

李曉峰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這麼可口的飯菜了,笑着對劉雪霞說:“媽,還是你做的海鮮好吃,比外頭飯店做的好吃多了!”

劉雪霞笑着說:“你啊,就會哄我開心。我的手藝怎麼能和人家飯店的大廚比呢?好吃,那你就多吃點吧。”

一頓飯吃完,李曉峰的肚子都微微的鼓了起來。

還是家裡的飯菜香啊!

在外頭如果想吃到這麼新鮮的海鮮,可不太容易。

不過李曉峰也知道,劉雪霞和李永林兩個人在家,可是絕對捨不得這樣吃的,也就是他回來纔有這伙食。

吃完飯以後,劉雪霞就拿着工具準備出門趕海了。

現在是禁漁期,漁民都不能出海打漁。

雖然李曉峰也想跟着,但是奈何劉雪霞就是不同意,認爲他的傷還沒養好。

最後李曉峰只能無奈妥協。

躺在自己家的院子裡的躺椅上,看着遠處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聞着清新中又帶着幾分大海鮮腥的空氣,李曉峰覺得自己這一段時間鬱悶的心情,都好了很多。

李曉峰家的房子是由三間正屋,一間偏房,一間廚房,加上一個長長的院子構成。

院子門口,就是村裡修的一條水泥路。

院子裡還有一個面積不小的菜園,園子裡種植了一些常見的蔬菜,像辣椒,茄子,西紅柿,黃瓜,小蔥之類的,靠近牆邊上還種植了一顆花椒樹。

另外半邊的院子,種植了幾顆荔枝和枇杷樹,這些果樹可是小時候李曉峰三姐弟的最愛了。

可惜的是,房子已經蓋了十五六年了,已經顯得有點落寞陳舊了。

尤其是現在村裡很多人家都蓋起了2層,3層的小洋樓,他們家的房子在這一羣樓房之中,更顯得有幾分落寞!

李曉峰一邊在躺椅上養神,一邊思考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其實這次李曉峰迴來,也是經過仔細考慮的。

他準備用探測器來試着看,能不能尋找到海面下的魚羣,這也是李曉峰暫時能想到的唯一利用它的方式。

如果能用來探測到魚羣,那就看這個漁季能不能多賺一點錢,到時候再加上他手裡的錢,付個首付,貸款買一艘大一點的遠洋漁船。

下午五點多,劉雪霞才拎着桶回來。

桶裡不過是幾斤不值錢的蛤蜊,蟶子,還幾隻不大的石頭蟹之類的。

總價值應該也就在40多塊錢。

這還是劉雪霞作爲一個在海邊生活了幾十年的經驗豐富的趕海人才有的收穫。

其實這纔是現在海邊趕海的常態,現在出海都捕不到什麼魚,更別說在海邊趕海了。

有時候在網上看到一些趕海的視頻,看着主播左一個大螃蟹,右一條大魚,李曉峰都不由得嗤之以鼻,這也就能忽悠忽悠,那些沒有在海邊生活過的人了。

當然,趕海既看經驗,也看運氣。

如果確實是運氣爆棚,也有可能一次收穫很多,但是這也只是偶爾會發生一次,而不是常態。

更多的真正趕海人,是每次都收穫不多,也就能夠個家裡油鹽醬醋的錢。

而且趕海還受到天氣的限制,颱風,大潮,大雨都是不能夠出去趕海的。

天快黑的時候,李永林才滿身疲憊的回來。

說起來,李曉峰已經有半年左右沒有見過爸爸了,上一次兩人見面還是過年回來的時候。

對比過年的時候,生活的重擔,使得李永林彷彿又蒼老了幾分。

在魚排上幹活可不是什麼輕鬆的活,風吹日曬就不說了,一箱鮑魚都是幾十斤,一天不知道要搬多少箱。

由於今天趕海的收穫不多,劉雪霞索性就沒有拿去賣,都做成了晚上桌子上的菜。

三個人圍着桌子上熱騰騰的飯菜,一邊吃,一邊溫馨的聊着天。

李曉峰知道,家裡平時只有爸媽兩個人在家,他們是寂寞的。

李曉峰雖然是姐弟三人,但是都不在身邊。

姐姐李曉梅已經結婚,在江州市裡的小學做老師,一般只有寒暑假纔有時間回來;

自己以前在離家幾千裡的明陽市上班,一年更是難得回來兩次;

弟弟李曉強也是在省城東州市打拼,每年回來的次數比自己多的也有限。

看着別人家兒孫滿堂,兩個人不寂寞纔怪呢!

小時候由於李曉峰的身體不好,學習卻是三個孩子中成績最好的,嘴巴又比較甜,所以李曉峰從小就最受劉雪霞的偏愛。

那個時候李曉梅和李曉強兩個人私下裡可沒少抱怨媽媽偏心,當然他們兩個當面是絕對不敢說的。

對了在李曉峰家,都是劉雪霞在當家!

劉雪霞一輩子都是一個很要強的人。

以前家裡三個孩子讀書,條件很困難,很多人都勸她說李曉梅是個女娃,以後是別人家的人,不需要讀這麼多書。

但是劉雪霞硬是咬住牙,和李永林兩個人拼命的出海打漁,把三個兒女都供了出來。

那個時候,一個漁民家庭,想供三個孩子上大學太難了!

每年三個人的高額學費,住宿費,生活費……

而且當時在他們這個村子,學風也不怎麼好。

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上完初中就下學不念了,早點出來早點給家裡賺錢。

晚上吃飯的時候,因爲兒子回家,興致不錯的李永林和劉雪霞還喝了幾杯白酒。

海邊的捕魚人,不管男女,很多人都有在不忙的時候,喝幾杯白酒的習慣。

這主要是因爲他們工作的環境和居住的環境溼氣大,白酒又有促進血液循環的緣作用。

(本章完)

第230章 第三次分紅二第296章 瘋狗浪第65章 富貴險中求第355章 熱鬧的銅川鎮第304章 血硨磲二第210章 滿載而歸第188章 海上大霧第1章 成年人的不容易第236章 帶着親人蔘觀別墅第19章 放延繩釣和螃蟹籠第242章 培訓結束,漁船下水第158章 改造粘網第141章 一條傍大款的魚第55章 價值萬金的海螺第309章 捱打的玳瑁第330章 龍的私生子海馬第326章 途徑南沙第360章 碼頭卸貨第153章 喝醉酒第38章 以暴制暴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 針魚第117章 壞消息好消息第192章 後悔的船員們第245章 搬家第250章 進行了一半的約會第361章 轉移寶藏第242章 培訓結束,漁船下水第220章 海洋魔怪**鱔第279章 自帶飯碗的白瓷蟹第255章 閩南第一魚二第355章 熱鬧的銅川鎮第300章 美麗的西沙第263章 價值百萬的海蔘第88章 買船記二第73章 跟風者第315章 恐怖的沉船第213章 繼續北上第182章 新船員見面會第191章 四大名螺之萬寶螺第53章 被人扔掉的海螺第326章 途徑南沙第41章 別墅動工第116章 一條回本魚第268章 夜釣東沙四(完)第60章 被寄生的小海龜第338章 停靠新加坡第312章 淹死的海龜第34章 被割斷的漁網第268章 夜釣東沙四(完)第271章 終獲龍宮翁戎螺第102章 夜捕魷魚一第107章 流浪貓第97章 下海摸扇貝第313章 暗礁區第85章 李永林的生日第200章 再遇大黃魚二第164章 大風大浪出大魚一第83章 禮多人不怪第212章 賣魚換錢第64章 探險遇險第267章 第兩百六十七 夜釣東沙三第31章 天價的黃瓜魚第115章 水中獵殺黃鰭金槍魚第134章 一路向南第15章 抽水坑一第301章 刺豚第82章 又一筆鉅款第85章 李永林的生日第204章 深海刺客第167章 海洋巨獸間的戰鬥第293章 小島修整第244章 認慫的李曉梅第118章 第一百一十八 三個老兵的創業第133章 爆籠了第315章 恐怖的沉船第34章 被割斷的漁網第231章 發完獎金衆生相第102章 夜捕魷魚一第229章 第三次分紅一第287章 龍珠二第131章 魚中惡霸和魚中之王第63章 千金難買雙頭鮑第267章 第兩百六十七 夜釣東沙三第289章 “鑽襠狂魔”隱魚第245章 搬家第222章 氾濫的海膽二第4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63章 千金難買雙頭鮑第338章 停靠新加坡第115章 水中獵殺黃鰭金槍魚第81章 古玩店之行第28章 鰻魚釣第333章 海上移動水果攤第300章 美麗的西沙第320章 蝦皮加工第70章 圍網捕魚一第60章 被寄生的小海龜第30章 抓黃瓜魚二第206章 一鍋燉不下的帶魚第143章 流動的金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