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再徵漠永樂敗瓦刺 重回鄉建文悉後人

永樂十一年五月,蒙古瓦刺部落首領馬哈木殺本雅失裡,立孛兒只斤·答裡巴爲可汗,謊稱答裡巴爲本雅失裡的弟弟,實則不然,孛兒只斤·答裡巴乃阿里不哥的後裔。阿里不哥是成吉思汗鐵木真第四子拖雷的第七的個兒子,公元一二五九年八月十一日,拖雷嫡長子蒙古國大汗蒙哥在重慶合川的釣魚城遭流矢所斃,旋即鎮守漠南的拖雷第四子忽必烈先發制人,在新築不久的開平城宣佈即大汗位,不久鎮守漠北的拖雷第七子阿里不哥亦在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被蒙古貴族們擁立爲大汗,隨後兩位大汗展開了四年之久的汗位之爭,最終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成功問鼎蒙古國的大汗之位。並後來攻滅大宋,建立元朝,遷都燕京,也就是元大都,將原來的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更名爲上都。忽必烈及其子孫成功的統治中原近一個世紀,成爲蒙古國歷史上有名的黃金家族。一三六八年,朱元璋派大將徐達、常遇春領兵攻陷大都,建立大明,元朝最後一任皇帝元順帝妥懽帖睦爾逃往上都,旋又至應昌,結束了元朝對中原的統治,也開啓了中國歷史上的北元時代。一三七零年四月順帝駕崩,皇長子愛猷識裡答臘在應昌繼位,是爲元昭宗。五月明大將李文忠領兵奇襲應昌,愛猷識理答臘領數十騎突圍而逃,其長子買的裡八刺被明軍俘獲,太祖賜爵崇禮侯,並於一三七四年送還,封爲太子,更名爲脫古思帖木兒,一三七八年愛猷識理答臘去逝,脫古思帖木兒嗣位,乃元益宗也。一三八八年藍玉在捕魚兒海大敗元軍,脫古思帖木兒和長子天保奴等數十騎逃脫,次子地保奴和妃主五十餘人、渠率三千、男女七萬餘、牛羊駝馬十萬餘及大量的印章、圖冊、兵器、車輛等成爲明軍的戰利品。脫古思帖木兒及其長子天保奴逃至土拉河,遭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襲殺,也速迭兒以脫古思帖木兒第三子的身份登上帝位,自稱卓裡克圖汗,終結了忽必烈黃金家族的帝位傳承,也速迭兒在位四年,逝後其子恩克繼位,恩克逝後無子,帝位再度落入忽必烈家族手中,爲愛猷識理答臘之子額勒伯克得位,額勒伯克死後傳位其子坤帖木兒。坤帖木兒爲其部屬鬼力赤所篡弒,乃去帝號稱可汗,去國號稱韃靼,宣告了北元歷史的終結。韃靼知院阿魯臺以鬼力赤非元裔,殺之,迎元后裔坤帖木兒弟本雅失裡立爲可汗。拒通明廷,縱掠寇邊,毀敕殺使,淇國公邱福往徵,敗績。永樂皇帝御駕親征,敗本雅失裡和阿魯臺,本雅失裡西投瓦刺,阿魯臺東附兀良哈部。瓦刺首領馬哈木以本雅失裡爲阿魯臺所立,卒難控制,遂殺之,立孛兒只斤·答裡巴爲可汗。謊稱其爲本雅失裡的弟弟,實爲阿里不哥的後裔。馬哈木擅權,領兵越過飲馬河,言攻阿魯臺,實爲窺視中原。阿魯臺遣使貢馬,言歸明廷,欲爲故主報仇,請永樂皇帝發兵徵瓦刺。永樂皇帝召集衆大臣商議徵瓦刺,皆言阿魯臺非真心,爲勢所迫耳。永樂皇帝道:“阿魯臺勢窮來投,拒之爲敵,必爲瓦刺添翼,勢更難控矣。”遂決意親征。封阿魯臺爲和寧王,命各邊將嚴加戒備,並命應城伯孫巖備禦開平,調陝西、山西、河北、山東、遼東各都司衛所分兵入北京,全國徵調糧食三十五萬石儲開平。永樂十二年三月,以安遠侯、神機營都統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亨領中軍;遊擊將軍劉江爲先鋒,都督朱榮爲副;寧陽侯陳懋爲左哨,都督胡原爲副;豐城侯李彬爲右哨,都督曹顯爲副;成山侯王通爲左掖,都指揮滿都爲副;都督譚青爲右掖,左軍都督府僉事薛貴爲副;帥兵五十萬,從北京出發,浩浩蕩蕩往徵瓦刺。由太子監國,皇太孫隨軍歷練。四月到達興和,閱兵誓師,頒賞罰令,設傳令記功官,命隨軍尚書、光祿卿、給事中等爲督陣官,察將士用命與否。六月初首遇瓦刺遊騎,前鋒劉江縱騎擊敗之。續進兵至忽蘭忽失溫,馬哈木親帥三萬騎兵,依託山勢,分三路阻擋住明軍的去路,永樂皇帝命前鋒遊擊將軍劉江組織騎兵去突擊瓦刺軍的中路,兩翻突擊皆無功而返,永樂皇帝聚衆商議破敵之策,先鋒劉江道:“瓦刺騎兵所依者乃山勢也,引其離開,方可擊破之。”永樂皇帝道:“諸位誰有辦法引其離開?”蒙古降將、偏將軍垛兒織金道:“可命步兵往攻辱之,必能激起蒙古騎兵的殺戮,待其衝下山來,再用鐵騎突擊之,蒙騎必破。”永樂皇帝嘆道:“將步兵置於蒙騎鐵蹄之下,可活者能幾人?然爲勢所迫耳,不得不出此下策。”遂命兩翼加強戒備,命副先鋒朱榮組織五千步兵往攻瓦刺軍中路,後置火銃軍,凡後退者殺無赦。五千步兵知進亦是死,退亦是死,遂拼命往攻,雖被瓦刺軍的箭矢、滾石傷的殆盡,但仍有數百人在朱榮的帶領下成功衝進了蒙騎陣中,近身相搏,山勢的優勢轉而爲劣,人可以依山順勢騰挪躲閃,專砍馬腳,刺馬腹,馬哈木面對幾百大明步兵反而莫可奈何,感到了奇恥大辱,只得下令往攻明軍,鐵蹄飛踏,把那幾百明軍踩爲了肉醬,副先鋒朱榮藏於一可容身的石窟倖免於難。馬哈木帶着中路的一萬騎兵衝到明軍陣前,遭到柳升所領火銃軍的一頓猛射,死傷近半,然而蒙騎並未懼退,亦沒慌亂,依然有序的向前猛攻。馬哈木知道明軍中路置有火銃軍,便將收集到的阿魯臺遭遇明軍火銃軍打擊存活下來的百餘匹馬用作穩定之用,竟然收到了奇效,那百餘匹馬在火銃聲中臨危不亂,奮力前突,其它馬匹跟着向前,一下突破了火銃陣,沒給大明火銃軍第二次發射的機會。永樂皇帝親自組織了一萬精銳騎兵突擊隊,在火銃軍之後,欲戰阿魯臺那樣等瓦刺騎兵在大明火銃軍的打擊下自亂之後,再引騎突擊,不想瓦刺騎兵並未自亂,依舊井然有序的攻擊而來。永樂皇帝立即下令投入戰鬥,馬哈木所領的瓦刺騎兵是整個瓦刺部落最爲精銳的騎兵,他們經常參與部落間的戰爭,常年馳騁在廣袤的大漠,彪悍而勇猛,面對迎面倍多於己的大明騎兵,他們毫無懼意,而是奮勇突擊。兩軍面對面你死我活的慘烈殺戮,永樂皇帝朱棣見得太多了,捕魚兒海之戰、滹沱河之戰、鄭村壩之戰、夾河之戰、東昌之戰、鐘山之戰、阿魯臺之戰,哪一場不是硬碰硬的血拼?鄭村壩與李景隆對壘,不是南軍將士不用命,而是未經戰陣的李景隆的怯場,才使南軍敗走,讓自己獲得了關鍵之一役之勝利。他知道此刻將帥的意志將決定戰場的勝負,而不是由軍隊的多寡來決定,他忘掉了自己的帝位之尊,忘掉了帝位之下的無尚權力與榮光,他只知道此刻的自己只有拼命向前,退卻帶來的將是萬劫不復的恥辱。大明騎兵們見自己的皇帝尚且拼命,何敢再惜自己的那卑賤之軀?大家只管拿着命去與蒙騎相拼。馬哈木見大明騎兵的那種拼命陣勢,知哪怕是戰成一人一騎,他們也不會退卻,知自己敗局已定,便尋機擺脫廝殺,帶數百騎成功逃脫,其他的全被大明騎兵分割圍殲。

永樂皇帝見馬哈木逃脫,親帥騎兵追擊,有後軍快馬來報,說大營裡不見了皇太孫,永樂皇帝大驚,趕緊收兵回尋太孫。兩翼的廝殺還未結束,永樂皇帝命遊擊將軍劉江和武安侯鄭亨各領一隊騎兵增援兩翼,自己帶了一隊騎兵各營尋找皇太孫,有哨馬來報說左掖外數裡處有兵馬廝殺,永樂皇帝趕緊帶兵往救,見百餘瓦刺騎兵在一瓦刺大將軍的帶領下正與數百大明騎兵廝殺,皇太孫被數百大明騎兵緊緊的護在中間,永樂皇帝和所領騎兵立即投入戰鬥,瓦刺大將軍見有增援,擺脫廝殺逃走了,其他瓦刺騎兵也紛紛的擺脫廝殺逃走。原來皇太孫朱瞻基隨大營行動,大營主將柳升領火銃軍前往參戰去了,大營裡除一位同知是武將外,其餘全都是文官,朱瞻基隨一羣文官大營外觀戰,火銃的劇烈爆炸聲,令朱瞻基的坐騎受驚,朱瞻基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控制不住受驚的坐騎,周圍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亦嚇的只有驚慌失措的份。朱瞻基騎着受驚的馬繞過左掖向側面遠方跑去,被左掖副將都指揮滿都看見,立即帶了三百騎跟了上去。正在攻打左哨的是瓦刺輝特部首領把禿孛羅,他望見側前方一漢族少年騎着受驚的馬狂奔,後面有三百騎追逐而去,知那少年定是皇室的孩子,他拼命的從側面撕開一個口子,好在只百餘騎衝出那口子跟隨,迅即便被大明騎兵堵上了。滿都等剛救下皇太孫,便見一瓦刺大將領百餘騎追來,滿都高呼保護好皇太孫,自己上前捨命相搏,與把禿孛羅大戰三十餘合,終因體力、武藝皆不濟,被把禿孛羅一槍刺落於馬下。三百大明騎兵死死的把皇太孫團在中間,任憑把禿孛羅怎麼帶領瓦刺騎兵衝殺,都沒有讓他撕開口子擄走皇太孫,直到永樂皇帝領騎前來。救回皇太孫,兩翼的廝殺也已經結束,兩翼沒有火銃軍的支撐,在與瓦刺騎兵的廝殺中始終落於下風,中路馬哈木敗走,又有遊擊將軍劉江,武安侯鄭亨的兩路騎兵增援,纔打敗了兩翼的瓦刺騎兵。清點下來,兩翼的死傷超過了瓦刺,中路雖是大獲全勝,但卻是以五千步兵爲的餌。統兵將領除都指揮滿都戰死外,還有幾位千總和數十位百戶喪身,永樂皇帝深痛代價之慘烈。衆將皆言趁瓦刺新敗,宜縱兵追擊之,永樂皇帝道:“兵法曰‘窮寇莫追’,況大漠曠野,路途遙而自身露,敵未獲而陷於險也。”遂以捷班師。過韃靼阿魯臺部,諭阿魯臺覲見,阿魯臺遣使言疾,不見。衆將憤,紛紛進言發兵征討,永樂皇帝息衆怒而嘆。曰:“吾欲邊安耳,非是窮兵黷武。”遂好言撫慰阿魯臺使,賜銅錢一吊,並賜啊魯臺戰馬兩百匹,糧食三千石。於七月還師北京,大宴羣臣,賞出征將士,並以大敗瓦刺詔告天下。

張繼白、沐鳳嬌夫婦受雲南都司同知沐昂所託,入蜀問建文等人安好?見建文帝等人落地有根,且進身高貴,甚是安慰!蜀郡遊歷數月,臨行張繼白勸建文帝暗養軍士、蓄存武庫、修好黔公。以待時日好逐鹿中原,恢復帝位。建文帝一聲長嘆。曰:“兵者,兇也。乃不得已而爲之。今國家已安,人民遂業,何可因吾一人之得失而再興兵者也?”故不採繼白之言。張繼白、沐鳳嬌夫婦亦告辭回黔打點黔國公沐晟的食邑去了。

舒家場通西大橋修好後,霍良見手頭還有多餘的銀子,便以霍家客棧爲起點,在太洪江西岸向北修了一條街,叫北向街,北向街修好後,吸引了許多人來開設商號和選擇定居。舒家場人丁鼎盛,遂亟需修一學堂,霍良、程濟等一合計,覺得建文帝以劉楨嫡長孫婿來修學堂,可進一步彰顯其身份,爲世人所接納。於是以皇甫文之名向江北縣府衙遞交了申請,得到批覆後,將天堡寨上原霍良家的倉庫房進行改擴建後,設成了一學堂,叫天堡寨學堂。一下招了百餘學子,程濟、霍良又瀘州府招了三個落魄秀才,都是與那劉楨有着千絲萬縷關係的人,有三人所言爲佐,建文帝爲劉楨嫡長孫婿的身份進一步爲世人所接納。然建文帝顱頂頗偏,其身份雖爲世人所接納,可其相貌亦易爲世人所銘記,況今名下設了學堂,便不得不和衙門的人打交道,朝廷覓他之鷹犬遍於全國,和衙門的人打交道就更易於暴露,故每次有衙門的人來訪察學校,都不得不叫程濟來爲他做精心的易容。這日建文帝正學堂裡接待江北縣教諭的巡視,管家葉希賢匆忙趕來,悄聲對建文帝道:“五寶兵站之鎮守長官安千戶來了家裡,說是找你有事,也不知所爲何事?那安千戶見到我,面現詫異之色,亦不知他是否認出了我等曾經的僧人身份?”建文帝聽說,心裡忐忑,怕是那安千戶爲察身份而來,便用銀兩打發走了教諭,和葉希賢趕了回家,在前堂偏廳見到了安千戶,建文帝忙躬身施禮。道:“將軍找我所爲何事?”安千戶慢呷一口茶,道:“閣下不就是中原雲遊之高僧應文和尚麼?何以就成了劉楨嫡長孫婿皇甫文了呢?”建文帝見安千戶認出了他曾經的和尚身份,反到是坦然了,道:“吾高祖皇甫鑑,和蜀郡瀘州府的劉楨,爲元同期進士,且相爲友善。吾高祖元時爲濠州參政,逝祖父襲官,降明降定遠縣丞,濠州定遠乃胡惟庸家鄉,祖父因而涉胡惟庸案問斬,致家道中落,吾父因家貧,又嫌我體弱多病,故送我寺廟出家,拜在天柱山玉泉寺普濟大師門下,法號應文。吾清修多年,雲遊入蜀,悉劉楨後人瀘州開枝散葉,富甲一方,故頓生俗念,得蒙劉楨後人不棄,招爲嫡長孫婿,資以置地結宅,此乃人生之機緣巧合耳!”安千戶道:“汝既是書香門第之後,又爲官宦人家子弟,有此機緣,亦不足怪也。”建文帝道:“謝將軍有此宥人之念。”安千戶道:“吾此來見先生,是有事相求。”建文帝道:“所求何事?”安千戶道:“吾之兵站那些該上學堂的孩童,來先生的學堂最爲方便,望先生接納且給予優惠。”原來五寶兵站的駐軍並不是在五寶場上,而是在離五寶場數十里外的玉峰山上,那玉峰山高出周邊山巒百餘米,有一種居高臨下之勢,山頭上正可觀察周邊情況,且向各個方向往救方便。明玉珍建立大夏國之前,那玉峰山上只是個有十幾個駐軍的軍用瞭望塔,大夏國時因其優越的地勢位置,設爲一千戶所的兵站,受銅鑼峽兵營所節制,爲了對外迷惑,用數十里外的小鄉場五寶街爲其命名,叫五寶兵站。並在五寶場上設了一個小驛站,用來對外聯絡,驛站自然爲五寶兵站所轄。明徵大夏後,依然保留了該兵站且沿用其名。蜀郡地廣人稀,兵站的部分參議、百戶等軍官將家遷來周邊的山間,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一批孩童落地生根,雖不屬於兵站,但到底是和兵站有了些關聯。以前那些孩童都是去五寶場上的學堂上學,五寶場在河的另一面,雖有渡船,但終歸是不太方便且不安全。玉峰山比鄰銅鑼山,走銅鑼山來天堡寨的學堂,要比去五寶場的學堂更近且更加的安全。建文帝見是安千戶親來說情,道:“既將軍來說,吾自當接納,且比其他學子便宜一半,將軍可覺滿意乎!”安千戶道:“甚是滿意!以持蓋有軍營圖章的介紹爲憑。”建文帝道:“如此甚好。”送走安千戶,建文帝、葉希賢舒家場來見程濟,建文帝道:“安千戶知我等三人的僧人身份,朝廷遣使密尋我等蹤跡,終將在各地衙門、軍營傳開,到時必疑,不難察出我等的真實身份,爲今如之奈何?”程濟道:“陛下所憂甚是。”沉吟片刻,道:“黔國公沐晟交趾平叛,數戰不勝,損兵折將,必補員額,可說之湊明朝廷,蜀郡調兵,囑其調走安千戶,方可解未來之隱憂。”建文帝道:“沐晟遠在交趾,如何說之?”葉希賢道:“可雲南告知沐昂,其意自可達於沐晟。”建文帝道:“吾欲雲南點蒼山悼念數忠久矣。”於是將天堡寨的學堂歸於霍良名下,免得建文帝等人頻於與衙門的人打交道露出破綻來。建文帝、葉希賢、楊應能依舊以雲遊僧的身份,法號應文、應賢、應能,一路雲遊去了雲南,暗會沐昂,說之所請。沐昂遂以雲南代領都司的身份,上湊朝廷蜀郡調兵,以防邊番乘虛寇滇,得準後以千戶安載喜名含喜慶,拔爲都指揮,調了雲南瀾滄江衛鎮邊去了。

建文帝一行去了點蒼山蘭若寺,點蒼山雖然又是鬱鬱蔥蔥,但依舊掩映不住蔥鬱下那曾經的淒涼,山中隨處可見燒焦的樹枝、草垛、藤蔓、石塊,讓人不難想象那場大火下的慘烈。蘭若寺正在恢復重建,規模比原來小了一大半。來重修蘭若寺的是餘十舍。餘十舍帶三位高僧去到側後的七僧墓前,焚香祭拜!因七忠焚身成灰,無法相分,人們便將他們合葬在了一起,叫做七僧墓。餘十舍來重修蘭若寺,便在墓前立了一碑,上書‘七僧墓’三字,再沒有任何的的題額落款。建文帝等人慾就雲南白馬寺裡住錫一些時日,餘十舍道:“吾正要回鄉處理所餘家產,莫若一同往遊江南,看煙籠水鄉,聽絲竹歌語,怡情移性,歷另一翻人世之境,豈不妙栽!”建文帝道:“甚善!”建文帝等三僧隨餘十捨去了江南,特意去看了沈萬三的老宅。沈萬山的老宅十分宏大:前後三堂,左右兩廂,中有亭臺、樓閣相與連通,其房屋間數不下三百。現爲吳江布政司使張戢所擁有。當年太祖以勞軍之罪將沈萬三發配雲南時,張戢還是長洲縣主薄,因與沈萬三第三子沈旺交好,有沈旺的重金支持,張戢得任長洲縣知縣。洪武十九年,恩將仇報的張戢利用沈旺的信任,得便篡改沈旺家田賦,誣其隱瞞,致沈旺和兩個兒子沈至、沈莊下獄,沒其家產,家人發配潮州,張戢因揭發之功升任平江路參政,後又通獄將沈旺父子三人折磨至死,使沈旺一房慘絕無後了矣。然沈萬三其他後人依舊是富甲一方,極具實力之人。爲防報復,處心積慮的張戢一直都想尋機扳倒沈萬三的其他後人。洪武三十一年,終於讓他逮住了一個機會。時藍玉案發,牽連日廣。沈萬三的二女婿顧學文與鄰縣同裡鎮的一位貌美如花的有夫之婦梁氏發生姦情敗露,被夫家告發,顧傍沈家財大氣粗,想要以勢壓人,而對方見顧涉沈家富有又漫天要價,一時糾扯不清,因案涉兩縣,均爲平江路所轄,案子就自然轉到了平江參政張戢手中,張戢一看是沈萬三女婿的案子,心中狂喜,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戢唆夫家告以通謀藍玉,遂逮捕嚴訊,以謀反入罪,叛滅九族,顧妻沈氏族二,將沈萬三兒孫兩代八十餘人悉數問斬,抄沒家財田產,不屬殺戮者亦悉皆抄家,發配充軍。致吳江郡內再無沈萬三後人了矣。沈萬三老宅兩易其手後,落入了張戢手中,張戢還因此案平步青雲,升任吳江布政司使。沈線陽因出家爲僧之故,得免。餘十舍往尋線陽,知已焚身,蜀郡告建文等人後,回鄉變賣田產,去重修蘭若寺。此次回鄉欲將家宅出售,等蘭若寺修好後就在那裡出家爲僧,再不回江南。餘十舍家宅不甚宏大,因久不住人有些破敗,建文帝等權且在那裡住了一夜,便辭別餘十捨去了安徽的鳳陽,那裡是建文帝的家鄉。

太祖生於濠州鍾離,登基爲帝后更鐘離爲鳳陽,設鳳陽府,直屬中央,大興修城,並在鳳陽城中修建了朱氏豪宅,用着回鄉祭祖之用,平時只一羣下人在裡面居住管理。建文帝等三僧鳳陽城外尋了一個小寺廟住下,並以化緣僧的身份數次進到鳳陽城,一直想設法進入建文帝府上,但因守衛森嚴沒能成功。這天淅淅瀝瀝的下着小雨,半上午光景,一蓑衣斗笠老翁來見建文帝等人,道:“今日下雨,府上守衛都屋內躲雨,正可邊門進入,三僧隨我來吧。”蓑衣斗笠老翁正是朱府的守門人,葉希賢暗使銀子,讓帶入府。老翁帶了三僧去到城外一戶農家,換上布衣、斗笠、蓑衣,各挑了一擔菜,來到朱府,大門敞開,兩個衛士果站大門裡面,老翁帶了三人邊門進入,徑直帶到後面的廚房,有夥計收了菜,出來見朱府空空蕩蕩,唯左後的一棟房子,被十幾個持槍衛士守的嚴嚴實實。建文帝知道那是太祖劃歸父親的房子,他和父母回鄉祭祖曾在那裡面住過。建文帝見那房子的匾額上寫着‘廣寒宮’三字,問老翁道:“何以那棟房子外有這麼多的守衛?裡面關了什麼人?”老翁道:“不過一個孩子,大家都叫他‘建庶人’。”建文帝一聽‘建庶人’,便知那裡面關的是自己的孩子,一時間心如刀絞,但不知關的是大兒子文奎?還是小兒子文圭?當年京城陷落,他的大兒子文奎六歲,小兒子文圭二歲,匆忙間焚宮出城,沒顧得上兩個兒子,還以爲陷於大火,或被那朱棣斬草除了根了。原來還有個兒子沒死,被那歹人朱棣關在了這裡。建文帝扔下籮筐就要向那房子衝過去,讓葉希賢、楊應能給死死的拽住,葉希賢道:“你去不是父子一同送死了嗎?”建文帝遂熄滅衝動。老翁嚇的夠嗆,趕緊帶了三人出城,去那戶農家,三人換回僧衣,臨別老翁道:“城北鄉下有一書生,每月都要帶一摞書來給‘建庶人’,但沒有一本書給到了‘建庶人’的手上,都讓那些守衛們給私吞了去,但那書生依然故我,從不間斷,爾等欲知‘建庶人’之詳情,可往問焉。”因老翁並不知道書生家住城北何處,三僧便化着雲遊,於城北要道之處等候,數日後果見一書生提了一摞書走來,建文帝一看是史彬。便上前打躬相問:“先生送書是與何人?”史彬見三僧路上閒走,並未在意,及至相問,細看乃建文帝也。顧往來行人,遂躬身道:“此鳳陽府郊,耳目衆多,恕臣不能行君臣之禮!請隨吾往。”史彬字仲彬,又字文質,號清遠,吳江黃溪縣人。建文即位,以山林才德士詔,授翰林院侍書,建文四年授翰林院侍讀學士。當年燕軍入城,宮中火起,史彬執笏欲往抗燕,爲監察御史尹昌隆所阻,又聞建文帝已從通濟門的水道出,遂趁亂出城。因位卑未入奸臣錄,然仍不敢回鄉,只以水月先生遊走於蘇、浙鄉間,後聞建文後人關於鳳陽府,知必獨幽,故來此居住,蓋欲送書使建文後人識理明德。史彬居於城北一半山腰,名‘水月觀’,山下置一亭,曰‘清遠軒’,平日裡‘清遠軒’收徒授書,若遇官兵來查,便居‘水月觀’自稱‘水月道人’,推‘清遠軒’乃周邊書生修來閒聚之亭,民亦相與掩護,竟十餘年得以安居。史彬帶三僧去‘水月觀’,向建文帝施以君臣之禮,建文帝扶起,道:“鳳陽城所關是文奎?還是文圭?”史彬道:“乃二皇子文圭!”建文帝道:“文奎今何在?”史彬道:“聞京城陷落當日已爲燕王所殺。”原來京城陷落當日,文奎身邊宮女抓了文奎燕王面前請賞,被燕王下令一併梟首,文圭身邊宮女抱了文圭東躲西藏,三日後被搜出,燕王下令將二人拖出斬首,文圭宮女緊抱文圭,怒斥燕王,道:“無恥武夫,他還是個不懂世事、不會說話的兩歲孩子,殺之何益?”遭到宮女怒斥的燕王朱棣想到了建文帝的那句‘毋使朕有殺叔父名’,亦不願再落殺親之罵名,遂命毒啞宮女,幽禁二人,不許與語。旋又轉鳳陽城來長期羈押。建文帝今聞兩個兒子下落,哭的悽慘,衆勸的住。建文帝道:“文圭何罪?竟要獨自面對空屋高牆,不如老身京城去求朱棣,以老身換取文圭自由。”說吧起身,欲出門往南京。建文帝會否去往南京換回文圭的自由來呢?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三回:殺書生燕王篡帝位 北受阻建文向西行第十四回 置交趾二將封國公 開埠市三臣立商號第二十回 涉立儲解縉遭雪埋 出中原程濟露行蹤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八回 尋帝蹤給事宣密詔 使巧計主錄陷囹圄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十二回 耀海外鄭和弄韜略 躲盤查薛通沉弓箭第二十回 涉立儲解縉遭雪埋 出中原程濟露行蹤第十六回 徵漠北五將同戰歿 隱帝跡七忠共殞命第十三回 會貢使永樂揚弘德 尋安身建文歷名剎第十八回 通重洋太監縱奇兵 謀逐鹿書生獻妙策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十一回 徵安南永樂失愛將 阻追兵建文得忠臣第三回:殺書生燕王篡帝位 北受阻建文向西行第十七回 固北陲永樂議遷都 得資助建文始結宅第四回:慘殺戮震懾緘民口 蜀道難西南有祥瑞第七回 息將怒永樂追封賞 謀復國建文設柳營第十八回 通重洋太監縱奇兵 謀逐鹿書生獻妙策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十七回 固北陲永樂議遷都 得資助建文始結宅第五回:存忠義永樂斂猖狂 入黔地建文落困厄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十四回 置交趾二將封國公 開埠市三臣立商號第六回 思前朝蘇州現寨令 厚親恩西平閃用兵第六回 思前朝蘇州現寨令 厚親恩西平閃用兵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第七回 息將怒永樂追封賞 謀復國建文設柳營第二十回 涉立儲解縉遭雪埋 出中原程濟露行蹤第九回 敕番邦永樂言加兵 離險境建文北入蜀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第十七回 固北陲永樂議遷都 得資助建文始結宅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五回:存忠義永樂斂猖狂 入黔地建文落困厄第十六回 徵漠北五將同戰歿 隱帝跡七忠共殞命第四回:慘殺戮震懾緘民口 蜀道難西南有祥瑞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十九回 再徵漠永樂敗瓦刺 重回鄉建文悉後人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十四回 置交趾二將封國公 開埠市三臣立商號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第七回 息將怒永樂追封賞 謀復國建文設柳營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十七回 固北陲永樂議遷都 得資助建文始結宅第六回 思前朝蘇州現寨令 厚親恩西平閃用兵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第十六回 徵漠北五將同戰歿 隱帝跡七忠共殞命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第十九回 再徵漠永樂敗瓦刺 重回鄉建文悉後人第十三回 會貢使永樂揚弘德 尋安身建文歷名剎第十九回 再徵漠永樂敗瓦刺 重回鄉建文悉後人第一回:破京城燕王呈兵兇 焚宮殿建文忙出走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第八回 尋帝蹤給事宣密詔 使巧計主錄陷囹圄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九回 敕番邦永樂言加兵 離險境建文北入蜀第十九回 再徵漠永樂敗瓦刺 重回鄉建文悉後人第九回 敕番邦永樂言加兵 離險境建文北入蜀第十三回 會貢使永樂揚弘德 尋安身建文歷名剎第八回 尋帝蹤給事宣密詔 使巧計主錄陷囹圄第六回 思前朝蘇州現寨令 厚親恩西平閃用兵第六回 思前朝蘇州現寨令 厚親恩西平閃用兵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一回:破京城燕王呈兵兇 焚宮殿建文忙出走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十六回 徵漠北五將同戰歿 隱帝跡七忠共殞命第十四回 置交趾二將封國公 開埠市三臣立商號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二十回 涉立儲解縉遭雪埋 出中原程濟露行蹤第十五回 忍憤怒永樂悼公主 惜傷悲建文祭愛妃第八回 尋帝蹤給事宣密詔 使巧計主錄陷囹圄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十八回 通重洋太監縱奇兵 謀逐鹿書生獻妙策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二十一回 躬垂詢永樂釋溥洽 親修卷建文助慧一第十三回 會貢使永樂揚弘德 尋安身建文歷名剎第十二回 耀海外鄭和弄韜略 躲盤查薛通沉弓箭第二回:假帝屍厚葬淆視聽 喬北上陷危遇忠臣第六回 思前朝蘇州現寨令 厚親恩西平閃用兵楔子:多地名顯建文足跡 幾家譜藏惠帝血脈第十六回 徵漠北五將同戰歿 隱帝跡七忠共殞命第十回 下西洋占城助徵夷 遇劫匪江邊重操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