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魔道

當亦楓看到仙術樓內陳列的萬千圖書時,已經被其的數量給嚇到了。然而當華三豐爲其打開只有貴賓才能閱覽的地下書庫時,他已經徹底呆了。

書庫中典籍如山,但卻錯落有致,一排排,一列列,碼放的整整齊齊。

亦楓在如海洋般的書庫中略過詩歌,略過星卜,略過醫學……徑直來到了標有地域以及修仙的書庫門前。望着裡面近萬冊的藏書,他一陣頭暈,這麼多的書他何年何月才能夠看完,這也太多了吧。

然而這地下書庫內的圖書雖然多,然而大多都是記載一些平凡的典籍,上面記載的大多是許多地方的人文地理,風俗民情,亦楓雖然對於自己所生活的這個世界並不熟悉,但他也不會將世間花在這上面。

一連十餘天,他都是生活在仙術樓的地下書庫內,而華三豐也是好酒好肉地招待着自己,所以他也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專心地撲在各類想要找尋的書冊上。

經過十餘天來的翻閱,亦楓也多多少少找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

首先是關於這個世界的介紹。

如亦楓所知道的修仙世界一樣,這裡存在六界。而對於這個世界的過去歷史,也有了個大概的瞭解。

六界則爲人、鬼、仙、妖、神、魔。

最初,天地處於“混沌”狀態,有“盤古”生於其間。盤古身體不斷成長,原來的混沌狀態不能容納其身體而分裂,“清氣”上升爲天,“濁氣”沉降爲地。盤古死後,其精、氣、神分化成三位大神,分別爲伏羲、神農、女媧。被稱爲“三皇”。原本蘊藏在盤古身體內的“靈力”逸散,分解爲水、火、雷、風、土“五靈”,散於天地之間。而盤古之心懸於天地之間成爲連接天地的紐帶,並與天界清氣所鍾之地連接,因清濁交匯而生“神樹”,成爲天界生命之源。

因天地間生靈太少,三皇分別以不同形式創造生靈。伏羲以神樹吸收神界清氣所結的果實爲軀體,注入自己強大的精力,創造出“神”。由於神樹果實來源稀少,因此神的數量極少,但靈力強大。神不耐大地濁氣,因此居於天,形成“神界”。神雖然有男女之分,但交合繁衍後神本體會失去靈力逐漸死亡,並不能增加神的數量,因此被嚴禁交合繁衍。

神農以大地土石草木爲體,灌注自身氣力,創造出“獸”。因神農注重數量和能力,因此獸的種類、數量很多,且能力多樣,但是心智沒有開蒙。

女媧以土、水混合,附以自身血液和靈力,用楊柳枝條點化,依自己模樣塑造,造出“人”。人體態優美,富有智慧,但體力較遜,雖然沒有特別的能力,但領悟力極強。

關於神界:

神居於天,人、獸居於地,另有“鬼界”作爲人、獸等生靈的輪迴中轉之所。數萬年來相安無事。後因人、獸過度繁衍,時有衝突。    因盤古身體崩解而形成的神界,居於天,分爲聖域四天,四梵天,無**四天,**十八天,欲界六天共三十六層。神生存於其間,無肉體無慾求,擁有永恆的生命。

永生不老,有男女之分而無男女之事,森嚴等級之下全無溫情可言。無盡的生命難以排遣,總有癡男怨女衝破禁錮,爲情而拋卻一切,瀟灑人間。據說,甚至神界的最高主宰“天帝”也曾赴人間留下過一段往事……

關於魔界:

和神界完全對立的魔界,存在於天上與神界平行的反世界,空間與時間錯亂,有‘巴別之路’和神界相通。魔生存於其間,無秩序,無目標,無慾而無不欲。

無思無想無慾求,無生無死無秩序。任性而爲的魔,偶爾會因爲長久的相處而漸悟,因爲意外的觸動而頓悟,瞭解到一點點人間情感,即使不明白那是什麼,卻執着地想要擁有。於是,魔已非魔……

關於仙界:

分佈在大地名山之間,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仙爲人修煉而成,是成神的必經之途,壽命長而有盡,肉身有而無涯。

徘徊在人與神之間的族羣,面對仰之彌高的神界,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漫長修煉才能到達,也不知道能否到達,俯視藐小的人間萬靈,更不捨自己多年的修爲。謹慎、保守、患得患失而不徹底,不知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由自己本心而行事,不再顧忌其他。

關於妖界:

禽獸草木修煉可成妖,在大地表面、鬼界、仙界和魔界都有生存,是無秩序分散的存在,有弱肉強食的傳統。但其實真正的妖界,似乎隱藏在黑暗之淵!

原本無知無識的走獸草木,因靈光一現,或是偶然的機緣而幻化成妖。始終是異數,不被原來的同類接納,也不是人,與人爲善的結果總是悲慘的,於是就和人爲敵,於是就有了人妖之戰,有了斬妖除魔,有了在平凡百姓口中輾轉不滅的狐精花妖的傳說。

至於人界:

生存於大地,爲女媧所造,壽命短,有國家、社會制度、道德等約束。

最平凡也最不尋常的族羣,一段紛爭與殺伐過後,是一端平和無爭。不知有其他六界,就狂妄地封自己爲萬靈之首。所謂鬼神,就在信與不信之間成爲茶餘飯後的消磨。唯一能傲視六界的,就是人間有情,柔上而剛下,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關於鬼界:

輪迴的終站和起點,存在於大地內部,包括一個鬼門關、一座奈何橋、六座曹官府、十座閻羅殿、十二座司官府、十八層地獄。   亡人爲鬼,鬼入輪迴而投身六界。這是人生的終站,也是人生的起點。多少人捧着一腔血茫然而來,多少不甘願也只能化做一回眸。過奈何橋,喝孟婆湯,六道輪迴之後是冤屈的第一聲啼哭,三生石上,又被刻下深深一筆,記下該了的債,該還的情……

看過有關六界的描述,讓亦楓的腦海陷入一片極爲混亂的境界。因爲這上面所記載的東西與亦楓所知道的關於上古的傳說是如此的相似——盤古、伏羲、女媧、神農......這些世人早已耳熟能詳的神人竟然也真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然而關於神、魔、妖、鬼、的記載極爲稀少只有大概的介紹,不過其中有一些東西卻吸引了他的目光——這便是有關魔道的記載。

魔道,源於魔界,可說他們是魔族之人卻又不算完全對。因爲魔道中人大多爲普通的人類,並非是魔,他們乃是當年更隨魔族與神族對抗的少數人,神魔之戰後,魔界雖然落寞,但繼承了魔界意識的魔道依舊肩負起抗爭代表神族的正道。用着也就釀成了數千年來的正魔對立的局面。

然而不同於正道口中代代相傳的魔道嗜殺成性,邪魅猖獗,事實上它和道佛也是殊途同歸的,道講天人合一,佛講超脫輪迴,魔講自在由我。

正所謂:

大道唯我,無論道佛,一心爲本,自在由我。

天即蒼蒼,地亦茫茫,以餘渺渺,得法自然。

天爐地火,以煉本心,堅之固之,何畏荊棘。

大道未期,以笑得之,自然萬法,容之納之。

欲得真法,以勤爲先,以智爲基,以恆爲本。

不求仙聖,只問本我,日月磨礪,上下求索。

求而索之,實則踐之,益則得之,害則舍之。

以生之本,步步進之,身合天地,自有乾坤。

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時時問之,以善吾法。

不爭而爭,不得而得,問我何名,謂之爲魔。

此乃魔道之道義。

第四章 雲海仙榜現第二十四章 觀雲臺第十八章 幽冥谷第十九章 天燹第八章 絕色第十章 試劍第十七章 深入第二十三章 受封大會第二章 七闕劍宗第三十九章 不願離去第二十五章 靈品珍賣會第二十七章 木牌第一章 怒第三十六章 挑戰(下)第二十六章 試煉第十三章 石像第六十六章 弦蒼第二十三章 頂峰之戰第二十七章 木牌第二十四章 鐵片的來歷第二十四章 觀雲臺第十章 榜內之爭,榜外風雲(上)第二十三章 再遇張小牙第三十一章 親人第十二章 高山城第十一章 榜內之爭,榜外風雲(下)第二十九章 幽冥之地第十九章 戰四像第七章 等價交換第九章 問劍廬第六十章 心痛序章 楔子第二十六章 交易序章 楔子第十五章 真崖,魔化!第二十五章 靈品珍賣會第二十四章 觀雲臺第三章 巧合?註定?第一章 黑石鎮第二十二章 穿越?幻境?第三十三章 三教戰魔獸第五章 借刀殺人第七十一章 相神第十三章 骨海邪地第八章 絕色第三十九章 古戰場第六章 目的第二十五章 三宗匯第二章 邀請第四十四章 宿敵來臨第十二章 姬家的來歷第十四章 前輩高人第十八章 仿仙兵戰妖兵第十七章 少年第十七章 劍決六強第九章 妖兵戰妖兵第三十八章 何爲狂傲第十九章 戰四像第三章 入門大會第十九章 戰四像第二十二章 琴殤道天機第三十五章 三邪魔戰第九章 妖兵戰妖兵第九章 易通之證第三十三章 三教戰魔獸第三十一章 親人第二十九章 選師第六十四章 第一個通過的人第三十四章 伏羲戰天第十一章 戲蛇第三十五章 魔之僕從第三十章 淑世之道第十五章 姬天第三章 巧合?註定?第六十五章 小人第六十六章 弦蒼第二十章 意爲何?第二十七章 木牌第二十一章 妖兵戰魔器第二十八章 是她!!第十八章 殘酷的真相(下)第十四章 友情之斷第十九章 天燹第二章 七闕劍宗第二十二章 琴殤道天機第七十一章 相神第二十四章 鐵片的來歷第十章 試劍第一章 黑石鎮第四十六章 築基序章 楔子第二十七章 拜師第二十二章 意外的人第七章 妖界之主第三十三章 修仙界第六章 亂葬崗第二十四章 五仙教第二十七章 小試身手第八章 絕色第二十五章 無雙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