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奉上……一週的三更終於如期完成。這一週對士兵來說是個考驗……因爲碼字慢,所以這一週來幾乎就是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是碼字,終於把這一週給熬過來了!再次感謝各位兄弟的支持,容士兵休息一段時間……當然,休息並不代表不更了,而是照常兩更。養精蓄銳之後再三更雹,請各位書友繼續支持士兵!謝謝!
因爲戰士們根深蒂固的思想……所以這兩天我們在戰場上也有了些傷亡。
當然,這些傷亡並不僅僅是因爲迫擊炮……有的是因爲高射機槍,有的則是因爲高射炮……
這些裝備的陣地都有相似之處,就是用於隱藏它們的坑道都是採用類似的弧形……這其中以高射炮的傷亡最大,一共傷亡了7人……原因是高射炮這東西躲藏起來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它的重量達兩千六百多公斤的玩意……就算是有輪子這推起來也十分不方便,於是就有幾名戰士在搶救高射炮的時候壯烈犧牲了,這其中甚至還有兩名戰士在知道搶救不了高射炮之後……就抱着與炮同歸於盡的心理,在最後時刻還指揮着高射炮打出了一排炮彈。
雖然說戰場上總是會有傷亡的,而且我軍戰士的這種個位數的傷亡應該說已經是很小了,但這卻並不能讓我滿意……因爲我知道這種傷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也是不值得的。所以我打定主意戰後一定要讓教導員好好給戰士們做一下思想工作!
所以在我軍的這種戰術下,蘇軍的武裝直升機可以說對我軍的迫擊炮毫無辦法……一個是我們的迫擊炮陣地分佈十分零散,而且往往還是構築在視線良好的制高點,直升機過來的時候老遠就能看見了。另一個則是迫擊炮拆裝方便,甚至輕型迫擊炮根本就不用拆裝……幾十斤重的東西抱着就跑。
直升機來了咱們就在坑道里頭躲着,直升機走了咱們又把有炮擡出來繼續打……充分發揮了“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的游擊戰的打法,只弄得蘇軍那一架架米24是飛到這邊那邊炮聲就響,飛到那邊……這邊又開打了,怎麼防都防不住。
而迫擊炮又可以說是步兵的殺手……再加上這些迫擊炮在戰前就已經計算好諸元甚至都已經試射過了。於是打起來那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似的往蘇軍進攻的人羣裡鑽,只打得蘇軍慘叫聲一片……對五號山口的衝鋒還沒兩下就被打回去了。
這其實也是蘇軍的戰鬥決心不夠強……哪有一個連隊衝上來才被炸死了十幾個人就退回去的,那這麼來來回回的衝……最終的結果還不是導致傷亡更大?
不過這似乎也不能怪蘇軍……幾十年沒打過仗的部隊嘛,再加上蘇聯的生活條件又好,養尊處優的已經有點富二代的樣子了。更重要的是……這一場戰爭對於普通的蘇聯士兵來說意義不大……這如果是哪個國家入侵蘇聯……那我想蘇軍這些戰士打起仗來就會是另一個樣子了。
但戰場就是戰場,戰場上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事實就是蘇軍的衝鋒只需要一片炮彈就可以把他們壓下來……他們退下來後也不是考慮是不是打得不夠堅決,而是一再強調火力掩護、直升機掩護……似乎只要火力掩護足夠強大,那麼他們這些步兵就只需要端着槍走上去就可以把敵人陣地佔領似的。
這種打法要是對付普通游擊隊還行……畢竟阿富汗游擊隊也不會考慮那麼多工事方面的問題,甚至大多數游擊隊都沒有構築工事的習慣……按他們的說法。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工事拿來幹什麼?辛苦了老半天構築好的工事……都頂得住蘇軍的飛機、大炮嗎?
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因爲游擊戰不應該打成防禦戰,打防禦戰對游擊隊也沒什麼好處。
但是……如果想守住某個重要的地方,比如根據地。再比如我們這個希傑奧山谷……那就非得構築工事不可了。
就像我們現在這樣,如果沒有工事的支持……想要跟擁有大批直升機和坦克的蘇軍打那基本可以說是不可能的。
於是這場仗就一直從凌晨打到了中午時分……整整打了四個小時也沒能把這五號山口給拿下來……按蘇軍的打法能拿下我們這樣防守的山口才怪了。
最後沒辦法了,蘇軍只能乘着中午休息的時候呼叫空降兵……他們把今天進攻的失利歸結於沒有空降兵在另一面實施兩面夾擊……
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
因爲……05號山谷與別的山谷有些不一樣……05號山谷特別狹長彎曲,寬度只有七、八百米,而且兩側還是高高的峭壁,就像刀削一樣的平整,蘇軍的直升機機羣若是想在這個山谷裡傘降的話……那就會掉入我設下的另一個陷阱,針對直升機的陷阱!
這就是我之所以下令死守五號山口的原因……我的目的其實並不是蘇軍步兵,而是他們的直升機!
“營長!”沒過多久我就聽到趙敬平報告道:“南面發現敵情。是蘇軍的直升機機羣,一共有三十架……”
“嗯!”我點了點頭。
又是一個營……以營爲單位傘降似乎是蘇軍空降兵的一個習慣……不過這也不奇怪,空降兵常常要面對的是敵人的包圍,如果人數太少的話只怕根本就撐不了多久。那種以連、排級進行傘降的打法……似乎只有特種兵纔有辦法做得到。
這一次蘇軍是學聰明瞭……他們在米8機羣到達傘降區域之前,先是把那十餘架米24在05號山谷偵察了一番。上上下下的都飛了一遍,確保這05號山谷沒有用於隱藏高射機槍和防空炮的坑道……他們這是在擔心我們會故技重施再一次居高臨下的給他們直升機機羣造成慘重的損失呢!
但這一次我們顯然不能再用這種方法了……因爲這段山谷大多是峭壁,那兩側就連站着幾個人都難,更別說是弄上一挺高射機槍或者防空炮上去了。
我想這也是蘇軍敢放心的在這裡頭再一次計劃傘降的原因,只不過他們很快就會發現這一次他們又錯了,而且錯得比上一次還要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