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定都曾聽說過“曝光效應”:人們往往對熟識的事物,產生更多好感。隨着頻繁的接觸,就會對這些事物更加喜歡。
尤其是曾經發生過的一些事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時會不斷地想起,如果這種感覺不是那種令人厭惡的,而是偶然的,或是有一點點隨緣的,即使不是特殊的刺激,只是重複這份刺激,也會因此產生親切感,會逐漸開始醉心。
心理學上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又叫做多看效應、純粹接觸效應,社會心理學定義爲熟悉定律,指的是人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是人們在熟悉陌生事物後產生的結果。我們對經常暴露在我們眼前的人、事物會有好的印象,隨着熟悉程度的增加,我們也會加深對他們的喜歡。
蕙如來到公司已有一個多月了,和子龍每天朝夕相處,也在頻繁的暗中觀察與接觸中,逐漸熟悉了他的一切。他爲人真誠,待人平和,在事業中努力,還有着一份堅持的信念,有時說不出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面對她的調笑時,他也會面紅耳赤,像個孩子一般天真可愛;而投入到工作中時,又會變的勤奮及專注。當他兢兢業業的忙於公務時,她會很欣賞;當他日理萬機、案牘勞形時,會有覺得有些心疼。認識子龍的時間或許不夠長,但是卻讓她有着一絲的眷戀,就像流星一樣,劃過她內心的天際。
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感覺,不能稱之爲愛或是戀,但卻實實在在的縈繞在她的心間,就像是自己編織了一個幻想的美夢,不斷地暗示自己他對她有多麼多麼重要,時間長了,她就覺得那是真的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如同一部電影,開始時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會充滿忐忑,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和事,我們是否能夠友好相處?一直不斷的往前走,我們沒有退路,時間總給我們這樣那樣的禮物,年深月久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光影的定格里,在時間空間裡,從青澀到成熟,從陌生到熟悉,從疏遠到親密,從不瞭解到默契,帶給我們改變和影響,這個世界都包容着我們的所有。
蕙如從小就有着一顆帶有文藝的夢。學過唱歌,發現自己有點五音不全,放棄了;學過跳舞,那種苦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擺脫了;學模特吧,自己身高好像有點不夠,可惜了;學表演吧,要時刻代入到角色的精神生活中,自己那顆純淨的心實在無法駕馭這種雙重生活、雙重人格間微妙的平衡,悲催了;直到高中時接觸到了化妝這個行業,纔算是圓了自己的願望。
化妝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個藝術家,因爲能夠使一個東西變得更美,讓人們享受到視覺盛宴,所以在蕙如看來,化妝師可是一個非常值得人敬佩的職業。化妝師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在於爲角色做到性格塑造、造型塑造,而化妝師對於美的感受,通俗來說就是人們常說的藝術細胞。
藝術感受的培養離不開的就是化妝造型中最基本的化妝繪畫造型,是最常用的表現手法。繪畫化妝是利用繪畫的原理,如明暗層次、線條造型、色彩變化等,在演員的臉上表現體積,調整五官比例,改變服色,塑造形象,完成化妝設計的要求。
而要打好繪畫化妝造型這門功課的基本功,那就必須要學習基礎化妝素描,這又是造型藝術的基礎,在這方面,蕙如可是下了不少的苦功的。素描追求的是三度空間和平面的巧妙結合,畫家通過對線條、明暗、塊面、材料的運用,在一個二維平面上創造出具有真實感和藝術性的形象,在創作中很少受到制約。而繪畫化妝的對象是人,人的臉部和頭部是一個六面的立方體,由於個體差異的因素,通常只有在人物原型的基礎上進行改變,這樣就會受到人物本身形象的諸多限制。
素描造型的第一要素是線條,線條有粗細、長短、曲直、深淺等特性。化妝師在化妝過程中,利用線條的長短、粗細、弧度,以及明暗中的黑白灰、色塊面積的大小和暈染等手段,塑造和矯正臉型、五官,表現物象。
比如:長臉型的人適合平直且鬆散的粗眉,目的是縮短臉的長度;而圓臉型的人適合有弧度的稍纖細的挑眉,這樣的線條就會造成臉型的縱向延伸。眉毛下垂的線條讓人聯想到軟弱、可憐,而眉毛上揚的細線條使人感覺幹練、精明,正如曹雪芹筆下的王熙鳳“柳葉吊梢眉”的描述。線條的粗細、長短、弧度、濃淡都會造成錯視,從而改變人物臉型與五官的特點,影響化妝效果和角色的性格塑造。
性格塑造就是是塑造人物形象,是生理特徵和心理特徵結合起來的。心理特徵由人物的社會面貌、心理面貌和外形三部分組成,社會面貌包括一個人的出身、民族、生長環境、所受的教育、社會關係的影響以及本人的社會態度等等;心理面貌包括了一個人的民族性、氣質、理想、興趣等等;外形則包括容貌、表情、服裝以及語氣、動作的特點等等。生理特徵則是人臉上的結構、膚色、眼睛、鼻子、嘴巴等不同形狀以及毛髮的分佈、曲直、疏密、色澤等來區別這個人與那個人的不同。
真正要領悟這兩個本質,需要大量理論知識與實踐。蕙如自投入到化妝師的行業中就彷彿找到了自己的樂園,一發不可收拾,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大學時考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化妝系,畢業後跟了幾個劇組,不斷地學習着化妝應用的技巧,越發覺得化妝行業學無止境。
可是自從與天棟確認關係後,就一直留在家中,過着那種要麼睡覺,要麼發呆,身體與靈魂必須有一個在牀上的生活,文藝夢逐漸遠去。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化妝和遠方。直到現在到了子龍的公司,在這裡,一顆文藝的小心臟正在復甦。
當年禪宗五祖覺得自己大限將至,要將衣鉢傳給弟子,但是前提是所有弟子必須寫個偈語。其中一弟子神秀苦苦修行,沒想到最後人家考作詩,於是想着可能是方丈還讓我表一下對寺廟和佛祖的忠心,於是寫下了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沒想到五祖卻說他沒見本性。
這時候在寺院打雜的慧能知道了,立馬也寫了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沒成想五祖由此便偷偷將衣鉢傳給了慧能,最終將禪宗發揚光大。這就是文藝青年所謂的一朝悟道,快樂昇仙。
而這種心態在蕙如那顆充滿文藝的小心臟中也存在着。神仙飛昇前都要行善積德,所以她會有一顆扶貧的心,時常向窮苦人民捐款捐物;看到網上的醫療衆籌時,恨不得能把手術費給交了;看到新聞中的民間疾苦就會悲天憫懷,就差看破紅塵,出家修行去了。
她常常充滿了幻想,幻想着盛大的婚禮,幻想着浪漫的旅行,幻想着人生的未來,這或許不切實際卻更能予人安慰。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經說過:不要離開幻想,一旦幻想消失,你也許可以繼續安在,但生活將從此和你無緣。
一切文藝女青年,總是保持糾結別人或糾結自己的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她改變她文藝女青年屬性爲止。認識到這個規律之後,要做的就是,陪她們糾結,讓她們更糾結。保持一種捨不得、放不開的距離,會讓她們得到那種糾結的狀態而文藝起來,會達到兩人糾結在一起的終極糾結。
而此時她與子龍之間的這種糾結也可稱之爲量子糾纏。猶太裔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將量子糾纏稱爲“鬼魅似的遠距作用”(神鬼級的遠距離相互操作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糾纏是關於量子力學理論最著名的預測,它描述了兩個粒子互相糾纏,即使相距遙遠距離,一個粒子的行爲將會影響另一個的狀態。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文藝女青年對男人的興趣要遠遠超出男人的想象,但是好感主要來源於她自己的想象,而非男人本身。所以子龍對蕙如的這種好感並無所覺,這可能也是源於他自身安分守拙的實心眼兒。而蕙如也並不過於糾結於自己的這種狀態,只因這種心態能夠使她變的更加自信,心中時刻充滿着欣欣向榮的喜悅,能夠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與幸福。
其實一切都不重要,只要自己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