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量度工具

老祖母看着地面上的五塊石頭,在思索着陳昊說的話。

其實部落人早就對春夏秋冬一個週期、早午晚一個週期有所認識,特別是像老祖母這種年長的人更是從歷代先祖的實踐中得到不少的傳承。

那些記事用的繩子、秋收冬藏等的知識便是媧氏部落世代積累下來的寶貴知識,人類文明也是這樣在一點點地往前行進。

老祖母以及部落人早就有時間的概念,但他們卻不知道什麼是時間。

現在經陳昊這麼一說,老祖母就明白到“早午晚”便是時間,而陳昊卻說有辦法隨時知道時刻,這是老祖母無法想象的。

陳昊看到老祖母在發呆,便不再打擾她,去忙自己的活兒。

首選要有度量衡,度量衡是科學之本,也是文明之基。

“長度!”

陳昊思考着,長度單位可不能隨便劃分,因爲以後涉及到自己學到的知識,所以不能隨便劃分長度單位,至少,不能相差太遠。

現在沒有任何精確的長度單位,所以得算出來。

人類最初的長度單位便是用自己的身體的某部位,而在人體裡,手的前臂骨叫尺骨,於是,華夏人便以尺爲單位。

無論是外國的英尺,還是華夏人的尺,兩者雖然存在着誤差,但一尺的長度都是與人的尺骨長度類似。

“一尺,定在三十釐米。”陳昊如是想着。

接下來,陳昊又問老祖母要了一段繩子,順便抓了一坨陶泥,他要去計算一尺(三十釐米)到底有多長...

這個就比較簡單,一般來說,一尺的長度單位是以成年男子的尺骨作爲標準。

於是,陳昊拿着一卷繩子,去量度部落成年男子的前臂骨長度,每量度一個人的尺骨長度就用陶泥捏在繩子上作爲記號。

就這樣,陳昊在部落裡,將二十個成年男子的手臂骨都量度出來。

接下來,他將這條六米多長的繩子的兩頭結在一起,也就是說,這合併的繩子大約是三米。

於是,他又找來幾根繩子,以此爲標準,不斷對摺,測得一米、半米、二十五釐米、以及十釐米等的等份。

最後,他又找了一根筆直的棍子,在棍子上面刻上了米、分米的長度單位。

再找一根棍子,以繩子對摺的方法,算出分米、釐米這兩種小型刻度,將長度單位小型化。

“長度單位出來了,誤差應該不會太大。”陳昊看着這兩根棍子和那五條繩子,滿意地笑了。

接下來,他決定製作陶泥尺。

首先要確定直角,這個原始世界根本沒有直角的物體,但要測出一個直角其實也不難。

於是,陳昊直接摘了一塊大樹葉,對摺了兩下,於是,一個方正的直角出來了,就是這麼簡單。

不過,當他確定下長度單位的時候,這已經是兩日後的早晨了。

部落人早就做完陶器,剩下一個乾硬的圓形泥板給陳昊。

老祖母知道陳昊要造先祖的禮器,所以她非常支持他。

陳昊再次找來高嶺土,和了一堆泥。

有了直角、長度單位就可以造出直角尺和量角器,但因爲器具的缺乏,他無法制出5毫米以下的刻度,不過,現在也夠用了。

數日後,他燒出了一套陶尺,其中包含量角器、直角尺、直尺、三角尺。

這是科學之基!

燒出陶尺後,他再次和泥,造出一個圓餅狀的日晷,並且用尺子在日晷上刻上準確的時區。

“時間、長度。”

大樹下,陳昊看着面前那完成的日晷,滿意地點了點頭。

在他身旁是這幾日來一直做他助手的風裡希,對面的老祖母和巫呆呆地看着他剛完成的這個日晷。

“昊,這個日晷怎麼用?”

老祖母看着這溼乎乎的日晷很是不解,她實在無法想象這東西怎麼能顯示時間。

“還沒做好呢,等燒好了,我再調整。”陳昊說道,又抓起泥巴開始造第二件重要的度量衡。

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以及容積單位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的。

重量單位和長度單位、容積單位一定要一致,這涉及到部落以後的科學發展。

隨着部落的私有制發展,必然少不了度量衡,度量衡就是因爲私有制的發展而產生的。

所以,陳昊決定現在將度量衡全部製作出來。

“接下來是容積單位和重量單位。”

“有了直尺,這兩個單位可以直接算出來。”

於是,他又玩起了陶泥,去造一個陶器。

不過,他造的這個陶器卻是一個正方體,一個內邊棱長爲一分米(10釐米)的正方體陶器,裡面還有刻度。

“這是邊長爲一分米的量杯!”

“水的密度是1000kg/m3”

“1噸水等於1000千克,1000千克等於1000升,也就是一立方米。”

“一立方分米等於一公斤水!”

“這正方陶量杯裡面裝的水,便是一千克水。”

“雖然長度單位存在誤差,而這一千克水也存在着誤差,但度量衡之間的換算卻是定下來的,這作爲我們部落以後的度量衡也足夠了。”

...

...

十數日後。

月明星稀,夜深人靜。

陳昊透過屋門口,看到外面的星空,便開始行動起來,他要確定擺放日晷的位置。

“之前一直吃魚肉,還專門吃魚眼,現在,我的夜盲症好了。”

陳昊從草窩裡坐了起身,發現自己的眼睛能在夜裡看清事物。

“昊...雞鳴了嗎?”身旁的風裡希察覺到他忽然起牀,便迷糊地問道。

“希,起來啊,起來幫我。”陳昊拉着她的手臂說道。

“去...做...什麼?”風裡希揉着眼睛,很不情願地說道。

“老夫要夜觀星象!”陳昊認真地說道。

風裡希也是懵然,才迷迷糊糊地跟着他走出了屋門口。

這個時間,部落的人都睡着了,部落十分安靜祥和。

大門口那處還有兩個看夜的男人沒睡,他們正圍着一堆火在看夜。

遠古世界多野獸,野獸都是晝伏夜出,所以爲了安全,部落都會有人看夜。

陳昊和風裡希出門的時候發出了動靜,火塘那邊的兩條狗就對着這邊狂吠了幾下,陳昊出聲說是自己,那邊的看夜人和狗才再次安靜下來。

接下來,陳昊便擡頭仰望,開始夜觀星象。

第359章 十年春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511章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539章第358章 給奴隸上課第185章 大開荒第232章 產鉗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115章 新飼料第553章第503章 孤軍第55章 遇豹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515章 狡與詐第283章 統治者與占卜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14章 巡山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290章 衛星城第416章 教育第45章 白龜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428章 銅與錢第359章 十年春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299章 處置奴隸(下)第351章 困難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144章 西河灣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387章 東方形勢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58章 招攬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139章 採鹽果第324章 偷鹽賊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397章 神秘人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94章 釣魚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278章 你們反了!(上)第434章 關口第311章 慄陸城第490章 援軍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14章 採花菇第476章 印染第483章 刺頭第313章 詭計第255章 整合第316章 兩難之境第421章 峽谷相逢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487章 關外異族第180章 戒指第65章 滿載而歸第166章 捕盤羊第61章 生變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310章 第八年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496章 善惡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101章 曬河鮮第31章 熱水第523章 殘酷第141章 大漆(下)第140章 大漆(上)第156章 小豹貓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253章 禍起第181章 慄祭第267章 防備第499章第555章第79章 柘桑第411章 象與駁第39章 長石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75章 收益與風險第92章 造鞋(下)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347章 軍法第131章 產後風第459章 平叛(上)第7章 釣蛙第311章 慄陸城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