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先祖的指引

陳昊撿了半籃碎長石頭,石叔也撿到了足夠的形狀好的石塊,兩人回到隊伍中,跟隨陶女趟着小溪繼續前進。

衆人揹着背籃,手持長柄農具,一個跟一個地順着溪流前進。

兩邊都是一人高的草,清澈的溪水能見底,一路走來,有很多隻比拇指大一點的山坑魚驚得四處逃竄,不時能看到那清凌凌的水底下有一兩隻近乎透明的溪流蝦,還有依附在石塊上的山坑螺。

“這是一塊好地方,到處是沒有污染的野味!”

陳昊跟着部落人,看着腳下這條小溪,不多時,他眼疾手快,一把抓起一隻拇指大的溪流蝦,送進嘴裡,一股甘甜帶着些許鮮腥充斥口腔,十分鮮甜!

其餘的人也是嘴饞,經過這溪流的時候,也是順手抓一些蝦直接生吃。

“真是好吃啊。”陳昊抿了抿嘴,本想再抓幾隻嚐嚐鮮,隊伍卻停下來了。

原來來到目的地了,河流旁有一條明顯的被人開過的道,現在卻又長滿了雜草。

衆人上了岸,女族長拿着一柄綁着石刀的工具在前面重新開路。

陳昊跟在後面,並看着周圍那密密麻麻的綠草,草叢裡還傳出“吱吱”的蟲叫,甚至走着走着還有一些蛐蛐跳到人身上,那些女人直接拍死然後塞到腰間的的草帶裡。

部落人很喜歡吃各種烤蟲子,這種蛐蛐烤着吃老香了,她們想着中午的時候拿出來烤。

但陳昊卻沒多大興趣,倒是他身後的風裡希也跟前面的女人一樣把路上的蛐蛐收集起來,陳昊也是看得大皺眉頭,他心想,回去後就把她抓到蛐蛐丟給雞吃才行。

在這條道走了十多米,隊伍就停下來。

只見這裡的草叢裡佈滿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泥坑,一些大坑裡還積滿了水,大家走過來的時候,一隻只褐色的林蛙便從這些水坑旁躍入草叢裡不知去向。

來到這裡後,陶正就吩咐大家去挖土,不過她說是讓陳昊和風裡希這兩個新人看着,而石叔也是放下裝着長石塊的背籃,拿起石錛過來幫忙挖掘,

陶正和三個製陶婦女,以及陸叔拿着工具選了一個有水的坑的旁邊開始挖土。

只見她們清理掉地表上的乾草葉,露出了平整的灰白色泥土,她們用石錛鋤出大塊的泥土,又用骨耜將這些灰白色的塊狀土裝入背籃裡。

“昊、希,這就是造陶的土,你們記住了。”

陶正挖出一塊巴掌大的灰白土,掰開兩半,遞給陳昊和風裡希看看,還教導兩人辨認造陶的土。

陳昊接過陶土撫摸,這土陶的質地較軟,有點像粉筆的手感,裡面卻充滿水份,而且很容易摔碎。

這是高嶺土,還是軟質高嶺土,可塑性較強,高嶺土是自然界常見的、非常重要的一種粘土礦物。

它能夠像粉筆一樣在石頭上塗畫,而且摸完之後手上還沾着粉末的土便很大可能是高嶺土。

陳昊拿着這土蘸了些水,發覺它表面很容易就形成黏糊糊的泥巴,這是一種優質的製陶資源。

七個人將背籃都裝滿陶土就趕回部落去了。

回到部落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衆人將陶土倒在老祖母的家門前。

老祖母就讓大家將這些陶土打成小碎塊,並且挑出裡面的雜葉和石塊。

這跟陳昊之前在陶瓷廠工作的那樣,製陶先要清理泥土裡的雜質,清理完後,老祖母就說,要晾乾等一段時間。

到了第三日早上,陶土塊已經晾得十分乾爽,陳昊等人也繼續接下來的工作。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陳昊卻發現部落人的手法跟自己在陶瓷廠看到的不一樣。

部落人是準備將這些小塊陶土直接拿去泡水和泥!

這肯定不行的,這些陶土那麼粗,根本不能充分和稀,這樣燒出來的陶器就不耐用了,而且燒製陶器的成功率也會大大降低!

“太,陶正,我們不能直接用這些陶泥!”

陳昊可是要改進部落製陶技術,可不是單純的要造幾件陶器,如果部落的製陶技術不提升,部落根本無法進步。

這話一出,老祖母等人都停止搬動陶土,一個個驚訝地看着這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在她們眼中,陳昊一直是個弱智少年,只是在幾月前突然不弱智了,還多了點聰明勁兒。

倒是老祖母很快就想起了陳昊之前告訴過她,要改名叫昊,老祖母那個時候就開始覺得陳昊是上天先祖降下來部落的“神”,所以老祖母總是有意地遵從陳昊的建議,並且時刻去觀察陳昊,希望能從陳昊身上得到先祖的啓示。

“昊,這是先祖傳授予我們的造陶之法,先祖告訴你不能用這些陶泥造陶?”老祖母的臉十分嚴肅,雙目緊緊地盯着陳昊,眸裡還帶着一絲絲的期待。

“這....”陳昊眼睛一轉,說道:“沒錯,昨晚先祖傳授我新的造陶之法,先祖在夢裡告訴我方法,可以讓我們的陶器變得更好!”

“昊,夢裡的先祖可不能全信呀!有假的先祖會給我們假的指引!”老祖母的臉上緩和了些。

她想起了自己經常做的夢,夢是千奇百怪的,有先祖真正的指引,也有荒唐的指引,曾幾何事,老祖母夢到與逝去的先祖一同到河邊採集,有個先祖對她說,只要吃了一坨糞便,便能變回年輕,於是,第二天....,從那以後,老祖母就再也不會全信夢裡的事情了,不過,老祖母也有從夢中得到啓示幫助過部落,但這種情況很少。

“不,先祖是給我真的傳承!”陳昊海怕老祖母不相信,又說道:“那些釣蛙竿、地籠、蝦籠、種菜的菜園都是先祖給我的指引!”

這話一出,老祖母原本緩和的臉重新緊繃起來,這事情可就不簡單了!

“昊,昨晚先祖給你指引?”老祖母的聲音降下來,小心翼翼地詢問道。

“沒錯!”陳昊鄭重地點頭道,“昨晚先祖告訴我,如何將陶器造得更結實耐用!”

第168章 秋收第173章 換牛羊(下)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511章第367章 原始市場(四)第461章 算賬第255章 整合第35章 地籠第115章 新飼料第408章 樹葉第138章 新漁具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428章 銅與錢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61章 生變第112章 種田忙第371章 利益關係第411章 象與駁第49章 夜觀星象第282章 傳達工具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103章 生小狗與野柿脫澀第490章 援軍第287章 鹽的來源第79章 柘桑第483章 刺頭第353章 擊潰第471章 結盟書第444章 事故第73章 水中惡獸第443章 能源難題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433章 寒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130章 黃皮子第445章 會唱歌的鳥第74章 捕鱷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144章 西河灣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494章 守關第446章 煤礦排毒第203章 礦石第219章 黃雀在後第249章 搖籃143章 抓野鴨第254章 不能說的秘密(補上月30張月票)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194章 大豐收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330章 廟算 (上)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178章 建窯第454章 朱襄族的陰謀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83章 賣葫蘆第503章 孤軍第18章 原雞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388章 佈防第479章 脅迫第206章 大改造第530章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141章 大漆(下)第273章 竹票與統治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511章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453章 借糧第515章 狡與詐第165章 養魚業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45章 白龜第527章第240章 鹽貿(上)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552章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496章 善惡第29章 孵化和菜乾第400章 息壤第310章 第八年第349章 能源第85章 換骨耜(下)第45章 白龜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15章 “歷”的由來第440章 大散關第302章 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