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

微風吹來,一行人撐着木筏,在寬闊的河面上前行。

因爲是順水行舟,所以航行的速度比較快。

路過慄陸氏族的時候已經中午了,如果是步行就得花費一日的時間。

衆人在這裡簡單地吃了午飯,就繼續前行,終於趕在黃昏前到達陰康氏族。

“唉,太遠了,走水路還得走一日。”

“我們在這裡歇息,等明早,再出發吧。”

媧氏族、慄陸氏族、陰康氏族,這三族之間相距一日的步行路程,而媧氏到陰康氏族則需要兩日的步行路程,但這是順水行舟,所以比平時快了一倍。

現在剛入夏,正是雨水開始增多的時候,並不需要怎麼爲作物澆水,所以陳昊也抓緊時間,跟大家磨合訓練,每個部落只騰出十個男人,也不影響部落正常的生產。

陰康氏族也學習媧氏族修了方方正正的田地,在部落附近也有菜園、以及養殖場、果園這些農業設施,不過他們的發展規模不可與媧氏族相提並論。

陳昊大概地數了一下,他們竟然也有八十多畝地,菜園的面積也有幾畝。

就是他們的水利並不好,水溝很小,水的流量不足。

陳昊想了想,就覺得他們花了三年的時間能有這樣的規模也算不錯了,而那邊的慄陸氏族有一百畝地,要比他們好一些。

“阿太。”

“太昊來了。”

阿殼帶着陳昊他們進到村寨,村寨裡的男女老少都熱情地圍了上來。

“呵呵,你們吃。”

這些陰康氏人太熱情了,每次過來,他們都要給自己食物,陳昊此時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這個部落雖然開墾了很多畝地,但他們田地裡的、病蟲害、肥水管理跟媧氏族還有很大差距,估計他們的糧食畝產能有一百五十斤都不錯了。

來到了廣場一角,陰康氏老祖母又熱情地招呼陳昊坐下。

她在想,這個媧氏族的太昊實在太好了,不但賜予“土龍氏”保佑陰康氏族,還傳授了很多農業技術給陰康氏族。

現在的陰康氏族雖然還去採集漁獵和刀耕火種,但開墾的耕地能讓他們有一定的存糧,不像以前那樣,總是要爲食物而發愁。

“來人,去殺一隻雞,給太昊吃!”雖然部落養的雞不多,但這次太昊親自過來,陰康氏族老祖母就覺得一定要好好招待他。

“太昊,你們這次要去哪裡?”陰康氏老祖母問道。

“去傳授大家狩獵和捕魚的技術。”陳昊回道。

陰康氏老祖母不懷疑,就跟陳昊交流一下各自氏族的情況,陳昊也是毫不保留地將柏皇氏族遷徙到媧氏族的消息告訴她。

“真香啊。”

看着已經做好的燉雞,陳昊不禁流了口水。

這個陶鼎裡的雞湯裡面還有一根三指粗的人蔘,這真是下足料了,平時在媧氏族裡都是七八日才吃一次雞肉的。

“陰康氏,這個給你吃。”陳昊用他們的木筷子夾起一塊雞屁股。

“你吃你吃。”

陰康氏老祖母想拒絕,但陳昊還是一把塞到她的碗裡。

吃完晚飯,就在陰康氏族的一間民居里睡了一覺。

陰康氏族的屋子是架離地面的吊腳木屋,所以沒有什麼地氣,早上起來的時候,天才剛亮不久,陳昊就叫上大家出發。

陰康氏族處在東西走向的大河和南北走向的大河支流的交匯處。

這裡水草豐茂,常有涉禽掠過覓食。

早晨的河面上有霧氣,十五條木筏在陰康氏族的“碼頭”往東航行,陰康氏男子還帶了五隻狗。

“殼,你們部落會過來這邊嗎?”陰康氏族的東面是一片翠綠的蘆葦叢,有很多鳥兒和獸類在這裡活動,陳昊就問道。

“會,我們會撐木筏過來採集、狩獵。”阿殼說道。

“這裡的大鳥挺多的。”陳昊突然看到幾隻綠頭鴨從前面的水面掠過。

“是啊,不過大鳥不好抓,我們的木弓很難將它們射下來,用投矛器投矛又投不準。”阿殼說着就拿出一把木弓看了看。

木筏在前進,岸邊的風景在往後倒,河兩岸有數公里的草叢,更遠處還有連綿起伏的羣山大嶺。

陳昊覺得,風姓族羣生活的地方,應該是沿着這條大河兩邊的平地繁衍生息,族中老人說,風姓族羣的先祖是從前面(東面)遷徙而來,然後選擇在那裡定居。

不知不覺,兩側的山巒變得越來越開闊,而平地原野也是越來越多。

漸行漸遠,只見在河的北面竟然是一大片平坦的平原。

這裡有很多草、還分佈着不少的樹林,沒有山坡,越是往東,平原地帶就寬闊。

只是這大河兩側的地形有些奇怪,南岸是羣山爲主,而北面是以平原草叢爲主。

在這塊平原上,還有大象、犀牛、野牛、狼等的動物。

遠處的河邊處還棲息着一大羣長腿野鶴,常常能聽到野獸的咆叫。

“真多動物啊!”

陳昊不禁感嘆,這個世界的人類並不多,所以野生動物的數量非常多,尤其像這樣水草豐茂的平原更是野獸動物的樂園。

“這裡應該是河牀衝擊地帶,部落人喜歡在山坡裡進行刀耕火種,所以先祖們遷徙的時候,並沒有選擇在這片草叢耕種定居。”

“不過,原始人類在山坡上進行刀耕火種的生產,會慢慢過渡到在平原上進行淺耕、遊耕的農業活動,不知道東面的遠親氏族發展得如何。”

陳昊想着,但他知道,雖然在東面的一些氏族與風姓氏族名義上是有遠親的關係。

但那可是很多代人之前了,大家的語言風俗、甚至發展程度都會有所不同,要是遇到那些氏族,分分鐘會是仇敵。

或者,維繫大家之間的微妙關係,就只有那一面風姓氏族的圖騰。

媧氏族附近的氏族,共同的先祖便是風姓的一支,先祖們遷徙到這裡,然後繁衍出七八個氏族,組成一個新的族羣,大家共同信仰的圖騰便是那面代表血緣源頭的風姓圖騰!

“到了,我們上岸吧!”來到一處比較安全的河灣,陳昊就吩咐大家上岸。

第515章 狡與詐第437章 竹林裡的部落第294章 攻伐戎人(三)第268章 銅礦第372章 皮與肉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244章 居龍氏第540章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30章 搶收菘菜第441章 端午龍舟第98章 歲星第150章 部落的精神第16章 魚頭花菇湯第131章 產後風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545章第354章 計劃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72章 飛石索第373章 被吃的奴隸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228章 稅第231章 劣質鹽第184章 犁第411章 象與駁第136章 網罟第517章 軍中暗涌第522章 要走得更遠第485章 蕭關之戰第434章 關口第255章 整合第267章 防備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509章第394章 女媧氏的心計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156章 小豹貓第7章 釣蛙第233章 四年秋收143章 抓野鴨第187章 大山裡的粉條第401章 京觀第10章 抓野雞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01章 京觀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82章 市日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33章 潑水抓魚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144章 西河灣第61章 生變第21章 摘枇杷第54章 狩獵(三)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427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268章 銅礦第481章 奴隸的秘密第45章 白龜第83章 賣葫蘆第5章 採集第305章 貨幣第108章 春事第172章 換牛羊(上)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51章 抓知了猴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270章 植物城牆第299章 處置奴隸(下)第530章第543章第377章 附屬與宗主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231章 劣質鹽第275章 制化肥(下)第216章 果園摘果第145章 另一個族羣第473章 紡第156章 小豹貓第58章 招攬第511章第144章 西河灣第18章 原雞第462章 聯盟立法第388章 佈防第450章 躺着賺錢第37章 分配權與私有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49章 夜觀星象第331章 廟算(下)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340章 後勤第454章 朱襄族的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