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軍對巴士拉進行了半個時辰的炮擊,讓守衛在巴士拉的奧爾汗心中驚恐不已,慌張地帶着衛隊逃命了巴士拉。
隨着奧爾汗的逃離,於是巴士拉變的更加混亂,尤其是明軍火炮的威力讓整個巴士拉城中的百姓和守軍驚恐不已,根本就沒有防守的鬥志。
隨着炮擊的結束,整個巴士拉的外海面上已經全部都是載着士兵的小船了,這些小船足有兩百多艘,上面全部都是猶太人的僱傭軍,這些僱傭軍拼命地划着船槳,然後朝着冒着濃煙和大火的巴士拉城外的海灘而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划槳,這些小船紛紛靠岸,上面的士兵一個個跳下海船,然後拿着武器開始朝着海灘衝去,同時他們身邊也開始響起一陣陣號子聲,這是大明教官在訓練中最長使用的傳令方式。
軍隊中的軍官使用哨子集合自己的手下,讓這些登陸的士兵能夠快速地結合起來,形成戰鬥力,然後朝着巴士拉城開進。
曼施爾一腳踩在沙灘上面,身上一身鎧甲,披着披風,這些都是大明將軍的着裝,曼施爾也爲自己按照大明將軍的着裝打造了一套鎧甲。
穿着大明的軍靴,曼施爾踏上了巴士拉的海灘,這裡對於曼施爾來說非常熟悉,但是這次有所不同,曼施爾這次是帶着軍隊來的,他身邊此時已經聚集了五千多人,後面還有上萬人準備登陸。
曼施爾心中一陣激動,他剛剛已經見識過來了大明帝國的威力,海軍艦隊的攻擊力量可以說非常震撼。
曼施爾此時一直在思索,爲什麼大明不派出一支軍隊,然後出動一支艦隊,來到這裡,登陸這些地方,就像當年的蒙古人一樣,對這裡進行統治。
在曼施爾看來,大明帝國完全有這個能力,但是爲什麼不這樣做就不是他知道的了,相反,如果大明派兵攻佔這裡,反倒是沒有曼施爾的機會了。
此時在曼施爾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永遠地執行大明帝國的命令,這是他立國的根本,他知道大明可以幫助猶太人立國,但是不代表就不可以推翻猶太人的國家,大明完全有這樣那個能力。
曼施爾看着身邊集合起來的軍隊,他們動作有些生疏,但是還是能夠按照之前訓練的方式完成集合,然後開始朝着巴士拉城衝過去。
猶太軍隊中猶太人不多,其中兩萬多人中,只有一千人的猶太人,這些人在軍隊中都擔任軍官的職務,也是猶太軍隊的核心成員。
曼施爾看着身邊更多的是日本武士和高麗人,南洋土酋士兵,這些人反倒是比猶太人好用多了,因爲曼施爾給他們開出的價格非常誘人,一個人一個月的軍餉爲十銀元,這可是非常高的軍費了,對於這些生活在下層社會的人來說非常有誘惑力。
曼施爾注意到這些非猶太人士兵也非常好用,他們服從命令,聽從指揮,雖然思維和反應有些緩慢,但是他們更好用。
相反,猶太人進入軍隊中,很多人都是被任命爲軍官,這也是曼施爾的無奈,即是爲了保證軍規猶太人的統治地位,同時也是因爲這些猶太人投奔到軍隊中之後,都認爲高人一等,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做士兵,都想要一個軍官身份,統領一些手下。
曼施爾心中憤怒和無奈,他對自己同胞失望之極,他也清楚爲什麼劉明遠可以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阿拉伯人可以建立一個帝國,當年的野蠻人日耳曼人現在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但是猶太人這麼多年都沒有自己的國家,就是因爲他的同胞已經是回去了血腥和鬥志,他們沉迷在高利貸和商業遊戲之中,根本就沒有這些民族的的戰鬥鬥志,如果這次不是大明皇帝伸出援手,猶太人永遠不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國家。
曼施爾心中一陣恍惚,似乎都忘記了這是戰場,此時隨着一整巨響,這纔將曼施爾的思緒鉤回來,然後曼施爾才注意到,巴士拉殘破的城牆被炸開了,然後猶太軍隊蜂擁而入,朝着巴士拉衝殺了進去。
曼施爾聽到的更多是日本武士的嚎叫聲,他們是軍隊中的主力,足有上萬人,此時開始戰鬥了,這些日本武士就開始哇哇亂叫了起來,但是他們的戰鬥還是非常勇敢的,大明軍官在訓練的時候也對他們非常滿意,最不滿意的就是猶太士兵。
曼施爾收回思緒,然後拔出一把長劍,隨後就領着身邊的士兵衝去了巴士拉城,此時在城中的街道上,已經開始了巷戰,巴士拉的守軍此時抵抗的不多,更多的人是隨着奧爾汗逃命了。
曼施爾在親手斬殺了三個奧斯曼士兵之後,戰鬥也隨之結束了,整個戰鬥不到半個時辰,猶太軍隊就攻佔了巴士拉,消滅了將近一千名奧斯曼士兵,攻佔了巴士拉城。
曼施爾心中非常激動,然後就開始按照大明教官教授的方式,開始組織憲兵巡視街道,維持治安,控制城中的倉庫和官府,最爲統治的基礎。
本來曼施爾是準備好好地接收巴士拉,然後作爲未來攻擊耶路撒冷的基地,於是在攻佔巴士拉之後,立刻下令大軍不得掠奪,並且派出憲兵巡視街道,維持治安。
但是結果還是出現了大規模的掠奪和屠殺,主要原因就是這一地區擠壓已久的宗教衝突,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衝突很快就在巴士拉上演了。
猶太軍隊中的軍官都是猶太人,他們信封的自然是猶太教,但是巴士拉城中多數人口都是信封伊斯蘭教的,猶太人作爲勝利者進入巴士拉,很多基層猶太軍官就帶着對伊斯蘭教的仇恨,在攻佔巴士拉之後,立刻開始對一些伊斯蘭信徒的家裡進行掠奪,在這些猶太軍官眼中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們要消滅伊斯蘭教,維持猶太教的統治。
於是這樣的掠奪很快就在全城蔓延開了,並且從一開始的掠奪變爲屠殺,隨後就是大規模的宗教衝突,猶太軍官最後認定城中的穆斯林造反了,於是開始大肆屠殺。
曼施爾看到城中蔓延開來的掠奪和屠殺,頓時驚駭不已,立刻派出憲兵維持秩序,平切傳令大軍推出城中。
等到最後衝突平息了,猶太軍隊撤出巴士拉之後,整個巴士拉已經成爲一片廢墟,人後減少了超過七成,大部分都死在了猶太軍隊的手中,讓整個城市徹底荒廢了。
曼施爾看着一片荒廢的巴士拉,心中非常痛苦,他是一個實用主義着,在曼施爾的建立的國家裡面,猶太教是和其它宗教都可以和平相處的,就像大明一樣。
這一點曼施爾吸收了大明的制度,那就是以開放的姿態吸收全部的宗教,百姓信仰自由,同時在制度上約束管制宗教,讓他們成爲國家建設的力量,同時限制宗教權利,讓宗教只是一種精神信仰,而不是權利機構。
但是此時看着巴士拉荒廢的城池,曼施爾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同時也清楚自己想的太簡單了,剛剛登陸就發生這種事情,以後對奧斯曼帝國的戰鬥,都是面對穆斯林的戰鬥,這都需要曼施爾處理好,不然最後建立的國家將只有猶太教,僅僅憑藉猶太人來維持一個國家,還是非常困難的。
隨後,曼施爾繼續按照大明教官的教授的方式處理站場,首先對屍體進行全部焚燒,這是繁殖疾病擴散最好的方式,然後曼施爾按照廖永忠的命令,在巴士拉城西十里的一個地方建立了一個登陸城,作爲暫時的基地,此時的巴士拉已經是一座廢棄的城池了,需要進行全面的清理和修復,然後纔可以作爲大軍的後方基地。
曼施爾心中非常憤怒,對於手下的猶太軍官很是不滿,這些人在進入軍隊中之後,就展現出了一副完全不以爲意的樣子,並且所要軍官身份,但是此時面對這些軍官思想覺悟不高的情況,曼施爾知道是要改變一下現在軍官的制度了。
於是曼施爾將軍中的一千名猶太軍官中的五百人全部抽調了出來,然後用這五百人組建了一支火槍部隊,然後提拔了在戰鬥中作戰勇敢,殺敵的士兵爲軍官。
曼施爾這樣這樣的舉動頓時招來猶太軍官的不滿,很多人開始舉起到曼施爾的帳篷外面進行抗議,這些猶太人不想進入火槍部隊,雖然他們依然保留着軍官的軍銜和待遇,但是這些人清楚在那個火槍隊裡面,他們其實就是士兵,雖然是軍官軍銜和軍官的待遇,但是他們知道他們手下沒有士兵,就是一個頂着軍官頭銜的士兵。
於是剛剛建成的登陸場很快就變的一片混亂,兩百多個猶太軍官聚集在曼施爾的帳篷外面,宣泄這心中的不滿和憤怒,要求曼施爾將他們帶回去,並且還要提拔他們,同時還有長軍餉。
這些人頓時將整個登陸場攪和的一片胡亂,很多士兵都紛紛圍觀了過來,都被這些鬧事的猶太人吸引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