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遠在平定雲南之後,很快就派出了使者進入川蜀,然後在重慶見到了夏政權的統領明升,大明的使者很快就說明了來意。
但是對於劉明遠的招降,明升絲毫不放在心上,他反倒認爲明軍如果攻擊川蜀,則是不仁不義之舉,並且大談當年明玉珍是如何抗擊暴元,解救川蜀百姓的。
明升認定自己也是抗元義軍,和明軍應該是一家人才是,所以直言劉明遠派兵攻打川蜀沒有出兵的藉口。
同時明升也說明可以投降劉明遠,但是要冊封他爲蜀王,繼續統領現在的川蜀之地,並且明軍不得進入川蜀之地,作爲投降的條件。
明升認定劉明遠一定會接受這樣的條件,畢竟這可以讓大明名義上完成統一,同時也可以避免明軍攻擊險要的川蜀之地。
並且在明升看來,雖然明軍攻佔了雲南,但是川蜀之地不同於雲南,川蜀之地高山林立,進入川蜀的通道很少,而且都是險要之地,就是明軍兵力再多,武器在先進,也很難逾越川蜀的險要。
明升心中自信,認定可以守爲川蜀,就是明軍攻擊也不懼怕,同時認定劉明遠一定會接受他的條件,認定劉明遠此時心中也不想攻擊川蜀。
但是明升猜錯了,他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甚至是可笑的,大明的使者根本就沒有提出任何條件,在得知了明升的想法和條件之後,使者就立刻返回了。
明升心中大爲歡喜,認定是自己的條件符合劉明遠的想法,不然使者爲什麼這麼快就返回了,於是心中大爲歡喜,就在等待劉明遠的冊封詔令了。
明升認定自己可以做當年的西夏國,雖然名義上臣服宋朝,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同時也認定劉明遠一定會接受。
但是滿心歡喜的明升沒有得到劉明遠的冊封,反倒是等來了劉明遠的憤怒和對川蜀攻擊的詔令。
同時明軍也全面封鎖了來往川蜀的通道,一些來往川蜀的商人被禁止行商,這些商人大部分都是從川蜀出來,然後來到大明治下采買貨物的,再運輸回到川蜀之地販賣,畢竟大明的物質非常豐富,尤其是手工業和工廠非常發達。
兩家之前都是和平相處,商人也就暢通無阻了,但是此時隨着劉明遠準備對明夏政權動武,兩家之前和平的景象完全不見了,明軍開始全面封鎖進入川蜀的通道。
明升得知之後,頓時大爲驚駭,他完全沒有想到劉明遠竟然對他動武,在明升看來,兩家之前一直和平相處,同爲義軍,不應該是敵人。
同時明升認定劉明遠出兵沒有任何道理,也不符合大義,但是這只是明升個人的想法,在劉明遠看來,國家的統一高於一起,劉明遠絕對不會接受大明存在兩個政權,同時川蜀這樣核心的地方竟然被別人控制。
至於大義,劉明遠認定現在大明的百姓就是大義,他們心中都渴望統一,此時在大明治下,呼籲出兵川蜀的聲音非常高,整天都有人在樞密院請命,希望明軍儘快攻擊川蜀之地。
於是劉明遠在得知明升不準備投降之後,立刻命令樞密院準備對川蜀的攻擊。
但是就在此時,一個突然事情打亂了樞密院的部署,同時也讓整個大明陷入了寂靜之中,但是大明的百姓都在盯着中樞內閣和皇帝陛下對這件事情的處理。
事情是這樣的,大明的一個李姓商人,家在金陵城,在大明治下經商了數年,也有些家財,於是李員外開始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將生意做大。
在大明做大生意的人大部分都是經營礦山或者海上貿易的人,但是這些領域的投入非常大,李員外有些承受不起。
同時李員外對於礦山非常感興趣,礦山雖然承包的價格非常高,但是一旦經營好了,用不了幾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然後在承包期內完全可以賺的盆滿鉢滿。
但是承包礦山的費用實在是太高了,而且還需要競標,能夠拿到這些礦山的都是財大氣粗的商社,李員外的小本買賣完全承受不了。
看着礦山豐厚的回報,李員外心中乾着急沒有辦法,一心想着能夠承包一座礦山,但是他沒有足夠的錢。
心中着急的李員外隨後在一個海商朋友那裡得知,大明的礦山非常昂貴,但是在大明的東面,有一個島國,名爲日本,那裡也有礦山,建議李員外可以過去看一看,那個島國還沒有被開發出來,說不定開礦需要的費用就少了。
李員外一聽,頓時來了精神,在大明他沒有錢承包礦山,說不定在日本那個小國沒準就可以了。
大明現在好多日本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日本女人,他們都是活動在一些娛樂行當,至於日本男子,則多數都是一些大明地主或者農場主們的奴僕,爲他們勞動。
於是李員外立刻啓程前往日本,通過來往日本的商船來到了日本,來到的地方是日本的南朝,也就是日本後醍醐天皇統治的南朝,此時日本正值南北朝時期,後醍醐天皇是北朝的統治者。
此時日本已經進入了幕府時期,並且分裂南北朝,南朝的統治者爲幕府大將軍足利尊氏,控制着北朝,擁立了光明天皇,然後和南朝開始對立。
幕府是日本一種權力機構,凌駕於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機構,常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來進行對國家統治,其高權力者爲徵夷大將軍,亦稱幕府將軍。
日本關東武士首領源賴朝首先創建幕府,隨後就開始了日本數百年的幕府時代,日本的天皇就成爲了傀儡,被衆多幕府隨便擁立廢除,並且日本的天皇和幕府之間進行了長期的權利爭鬥。
在元初的時候,幕府北條氏首領北條義時掌控着日本的國家權利,後羽上皇已經成爲傀儡,但是對北條氏懷恨許久的後羽上皇集合擁護自己的地方武士和貴族們,發動了對北條義時的戰爭,但是最後後羽上皇以失敗告終,北條氏依然是日本的統治者。
但是後來隨着大量窮苦百姓不滿北條氏的統治,於是幕府統治又出現了危機,同時此時又是元初,大元皇帝忽必烈兩次征討日本,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北條氏在戰爭中也損失不小,此時北條氏的頭領爲北條得宗,同時加上後來北條氏在封賞手下的時候,很多中小武士都沒有得到封賞,於是之前擁護幕府統治的武士開始出現叛亂。
此時日本後醍醐天皇看到時機來了,然後聯合一些反對北條氏統治的地方武士們,發動了對北條氏的戰爭,準備奪回天皇的權利。
此時北條得宗可謂是內外憂困,內部之前擁護他的中小武士紛紛叛亂,外面這是後醍醐天皇集合了一衆反對他的權貴武士頭領們和他對抗。
此時大量的地方權貴和領主們站了出來,擁護後醍醐天皇,他們其中就有勢力強大的足利氏,其中足利氏的統領就是足利尊氏,也是最強大的一方權貴,擁護後醍醐天皇,然後領兵攻打北條得宗。
北條得宗在內外憂困中很快就被後醍醐天皇組織的軍隊打敗了,後醍醐天皇奪回了權利。
奪回統治的後醍醐天皇爲了防止武士的權利太大,於是開始削弱武士和領主們的權利,頓時引起了足利尊氏的不滿,加上在攻擊北條得宗中足利氏立下大功,但是爲了防止足利氏成爲一下個北條氏,於是後醍醐天皇就沒有過多地封賞足利氏,這已經讓足利尊氏非常不滿了。
此時加上後醍醐天皇開始限制武士的力量,於是不滿的足利尊氏立刻發動叛亂,然後憑藉大量武士的擁護,很快就將後醍醐天皇打敗。
後醍醐天皇隨後逃到了南方,組建了自己的王國,繼續和足利尊氏戰鬥,同時足利尊氏也不承認後醍醐天皇,隨後擁立了皇族的另外一個聽話的人爲光明天皇,隨後整個日本就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此時李員外來到的日本正好是南朝統治的地方,也是後醍醐天皇的領地,此時北朝的統治者是足利氏的足利義滿,並且力量強大。
李員外來到南朝之後,很快就找到了一座銀礦,頓時大爲歡喜,因爲日本的開採技術非常落後,於是很多礦藏都無法被充分開發。
李員外發現了銀礦,頓時大爲歡喜,立刻聯繫上了當地的領主,也就是武士統領,然後交上了兩萬銀元,作爲開採銀礦的承包錢。
領主爲小野一郎,他那裡見過這麼多的銀元,於是欣然同意了,讓李員外開採他領地上的銀礦。
李員外頓時大喜,認定撿了便宜,又是很快就開始動工了,同時在大明找來了兒子李公子和十幾個夥計,然後僱傭當地百姓,使用大明的開採技術開採。
於是不到半年功夫,銀礦就開始出銀子了,頓時讓李員外歡喜不已,但是此時小野一郎也看到了銀礦裡面的銀子,知道李員外送來的兩萬銀元太少了,和銀礦出產的銀子相比,簡直就不值一提。
貪心大起的小野一郎隨後帶武士就對李員外動手了,將李員外和身邊的十幾個大明來的夥計全部殺死了,李公子當時不在銀礦,躲過了一劫,然後逃回了大明,隨後就來到了金陵城,跪在中樞廣場上舉着告示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