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秋日的中原大地,濛濛大霧瀰漫在空中,使得整個世界看上去並不是那麼的清明。

一隊人馬,慢慢的行駛在整個原野上,迎着透着大霧天氣而有些發紅的天空,向着東方快速的趕去。

這是邊軍士兵。

騎在馬上的韓東看着前方那有些霧濛濛的天,輕輕的嘆了一口氣,然後繼續向着東方行去。

昨天制定好了戰略之後,韓東便沒有絲毫的猶豫,迅速的帶領着屬下的那些邊軍士兵向着東方行去。

而江曉也迅速的派出了屬下的那些錦衣衛的士兵們迅速給各軍的統領們傳遞了消息,齊陽所部的五德營士兵也從洛京城外面,繞道東南,向着許昌一帶趕去,而韓東所部則是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帶領着所部士兵一路向東,經過洛京城外圍,而向着汴京城趕去。

洛京城裡面還有一部分皇漢軍士兵,不過,此時此刻的韓東也沒有心情去攻打洛京城,於是便直接繞了過去。

韓東倒是不怕這洛京城裡面的這些皇漢軍士兵出城襲擊,畢竟,這邊軍的人數也有五六萬之多了。

北方的魏翔所部士兵也在整個冀州城附近搜索了一遍之後,並未發現那些皇漢軍士兵之後,便也就沒有閒着,按照從潼關城外面傳回來的韓東的命令,直接重整整個黑騎軍,帶着司馬雲夢運過來的幾大箱子東西,然後一起向着南方趕去。

從洛京城外一路向東,經過鄭縣,滎經等地便來到了汴京城的外面,韓東駐足看着面前這座已經見過兩次的汴京城,心中不免有些感嘆不已,回想起前兩次的時候,第一次是當牢犯進來這汴京城,但是卻是一身榮譽歷經,繼而便就任了邊軍的統領。

第二次來到這汴京城的時候,那是圍攻汴京城,回想許多年前的汴京之戰,韓東的心中還是有一些淡淡的得意,正是那一戰,奠定了韓東在整個中原大地上的位置,而從此之後,便在整個中原大地上真正的站穩了腳跟。

轉眼間,已經過去了這麼長時間,再一次的看着面前的這座有些巍峨的汴京城,韓東卻是淡淡的笑了笑,三次來汴京城,三次的身份卻次次不同。囚犯,統領,現今卻馬上要承繼大統,時光荏苒,一切便都已經改變了。

江曉快步的跑到了韓東的身邊,看着韓東,有些感嘆的說道,“統領……啊,錯了,錯了,主公,咱們又一次來到了這汴京城啊,希望這一次能夠收到好效果啊。”

韓東呵呵一笑,看了一眼面前的這座汴京城,然後笑着說道,“咱們這是落魄的秀才,進京趕考呢,這前兩次還不知道考場的情況,稀裡糊塗的,現在卻是把整個考場上的東西全部摸清了,這樣看來,我們這一次進京趕考,是志在必得啊!”

“進京趕考?”江曉哈哈大笑起來了,看了一眼面前的那座汴京城,然後笑嘻嘻的說道,“希望我們這一次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啊!”

“一定如此!”說着,韓東下定決心,用着有些冷冷的聲音說道。

江曉看了一眼韓東,然後慢慢的說道,“統領,咱們現在幹什麼?”

韓東看了一眼面前汴京城的城樓上,城樓上的那些皇漢軍早已經得知了遠方的情況,遠遠的便能夠看得見那些邊軍士兵的到來,所以,早早的便開始了佈防。

此時此刻的汴京城樓上,那些士兵們都嚴陣以待的站在城樓上,生怕對面的這些邊軍士兵立刻發動攻擊。而城中的將領們也早早的把此事稟報給了在汴京城皇宮裡面的劉希義。

看着外面的那個士兵慌慌張張的跑進來說出來的這一個消息的時候,劉希義的身體有些恍然無助的坐在了龍椅上,現在整個汴京城裡面的守軍士兵卻只有三萬人,當初的時候,劉希義便也想到萬一有士兵趁火打劫怎麼辦,所以,在洛京城和汴京城都留了一部分士兵,而其他府州縣,除了軍事重鎮意外,便沒有留士兵,這個時候看來,還是當初的決策比較正確啊。

不過,此時此刻的劉希義卻也已經無法安穩的想着自己當初怎麼的英明瞭,畢竟此時此刻的城外面的那些邊軍士兵的人數,卻不是城中的這三萬人可以比擬的。

“城外面……有多少邊軍士兵?”劉希義的聲音都有些輕微的顫抖,看着面前的那個士兵有些膽顫的問道。

那個士兵也是一怔,看着面前的劉希義不但沒有大怒,反而有些膽怯,也是一怔,不過,此時此刻劉希義問出來的話,自己卻並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有些吞吞吐吐的說道,“回陛下,這……這……屬下不知。”

說完,這個士兵便立刻低下了頭顱。

劉希義一陣恍惚,也知道面前的這個士兵不是將領,若是連他都能夠算出來來進攻汴京城的邊軍士兵有多少人的話,那豈不是整個汴京城內的諸多士兵不怕那些邊軍士兵了?

劉希義無力的坐在了後面,靠在背後的椅子上,然後看着面前的那個士兵,淡淡的說道,“宣李隆,劉海進宮。”

下面的那個士兵明顯一怔,有些驚愕的看着面前的劉希義,然後低聲說道,“啓稟陛下,劉海將軍一直再河東未回,而李隆將軍,陛下前幾天剛剛差李隆將軍到黃河邊,準備進攻……定北行省呢。”

劉希義這才恍然明白過來,整個汴京城此時此刻除了那些在朝堂上的大臣們,便沒有能夠獨當一面的將軍了,劉希義想到這裡,心中便有些苦惱,看着面前的那個士兵,再一次有些無助的問道,“齊政和李忠呢?”

那個士兵略微想了一下,便看着面前的劉希義,回道,“騎兵陛下,齊政將軍現在在洛京城,李忠將軍現在在東面歸德府……”

劉希義看了一眼面前的這個士兵,想了想自己當初的決定,這些將領們此時此刻確實是全部在外面,現在的汴京城裡面,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就是那些文臣們,這樣的局面卻是就連劉希義也萬萬沒有想到過。

劉希義猶豫了一會兒,也知道若是在這麼下去的話,整個汴京城可就真的要岌岌可危了,所以,劉希義猛然站起身子,看着對面的那個士兵,然後大聲的說道,“立刻帶我去城樓。”

對面的那個士兵一怔,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猶豫之間,卻見劉希義已經在旁邊的侍女的服侍下,穿上了鎧甲。

那個士兵也沒有過多的猶豫,君命不可違,所以,此時此刻的這個士兵也只好任由着面前的陛下說着了。

士兵沒有猶豫,立刻帶着劉希義向着西門快速的行去。

而超重的那些文臣們有聽到風聲的,也立刻緊閉着大門,躲在屋中,整個汴京城內的那些居民們此時此刻也躲着未出,看着整個汴京城街道上的那些士兵們來來往往的,也便早已經習以爲常了。

劉希義來到了汴京城的城樓上的時候,看着面前的那些有些黑壓壓的邊軍士兵,心中微微有些震驚,深吸一口氣之後,劉希義慢慢的尋找着當年戎馬歲月的精神,然後看着面前的那些邊軍士兵,大爺的估算了一下,對面的那些邊軍士兵的人數卻有五萬之多。

劉希義的估算也還是挺準的,對面的這部分近衛軍士兵此時此刻的人數也就只有五萬餘人,所以,自從對面的這些近衛軍士兵到來之後,韓東便沒有下命令,而是慢慢的開始命令士兵們就地紮營,看架勢有長期作戰的準備了。

劉希義也是有些不解,不過,也明白麪前的這個韓東是不想自己的邊軍士兵有過多的損失吧,不過,看樣子,這邊軍士兵還應該有援軍纔是啊。

忽然,劉希義想起了前些天李隆在前線傳回來的消息說,現在的邊軍士兵有了一種新的武器,能夠發出沖天的聲音,距離近的還能夠被震聾耳朵,而且,裡面還會發射碎鐵片。

劉希義想着這件事情,心中卻是微微一怔,也知道此時此刻的這些邊軍的士兵已經不容小覷了,看樣子,當初就應該聽從謀士的建議,直接消滅於萌芽之中。

此時此刻的劉希義也不知道面前的這些邊軍士兵究竟有沒有那種叫做驚天雷的武器,如果有的話,還應該多多的做出一些防禦纔是啊。

不過,劉希義看着面前的那些邊軍士兵竟然開始紮營之後,便也就有些安心了,這樣的架勢說明這邊軍要麼是在等援軍,要麼是希望以此來消磨汴京城內的皇漢軍的士氣。

劉希義也沒有辦法,只得對着身邊的將領大聲的說道,“立刻嚴密監視對面的那些賊子們的動態,有情況立刻回報。”

說着,劉希義便轉身向着城樓裡面走去。

走進城樓之後,劉希義想着有些不安心,便對着身邊的那個士兵說道,“立刻給洛京城和歸德府的齊政,李忠將軍傳令,命令他們暫時放棄兩府,立刻回援,即可出發,不得有誤!”

那個士兵有些詫異,不過,聽着對面的陛下說出命令之後,也便沒有任何的猶豫,迅速的向着外面跑去。

看着面前的那個士兵走了之後,劉希義便開始慢慢的想了起來,面前的那些邊軍士兵只有五萬人,而且自從來到這裡之後便開始停在這裡,而且還已經開始了安營紮寨,看樣子是有長時間在這裡耗下去的前兆。

不過,劉希義卻知道這些邊軍士兵肯定還有援軍要到來。細細的想了一下,現在的這些邊軍士兵五萬人都在西門,整個汴京城的其他城門卻是一個邊軍士兵都沒有,這樣的情況確實是有些讓人吃驚,不過,他這樣做卻是有一種極爲可怕的目的,想到這裡,就連劉希義也不禁有些微微詫異,既然其他三個城門都沒有士兵,要麼就是等待着汴京城內的這些士兵們出去報信,等待着附近的其他援軍士兵的到來,要麼就是希望汴京城裡面的這些士兵們趁機逃跑。

若是後一種的可能性,即便是劉希義想來也有些天方夜譚的感覺,畢竟那邊軍士兵黑夜不是白癡,希冀用五萬人士兵就想讓汴京城內的這三萬人不戰而逃,確實有些異想天開。

可是,第二種情況,等待着其他附近的皇漢軍士兵的到來,這樣卻有些不合時宜,畢竟,這邊軍士兵是想要戰敗皇漢軍士兵的,然後乘機統一中原。

可是,此時此刻的邊軍士兵若真是這樣想的,那整個汴京城的城防那可就是固若金湯了,這樣下去,邊軍士兵肯定不能夠從其中撈得到好處的。

那這究竟是爲何?

難道是想要一網打破?

劉希義倒吸一口涼氣,仔細的分析着這種情況的真實性以及可行性。潼關城外面的那些聯軍士兵此時此刻看樣子應該還有十八萬之多,邊軍士兵若想抵禦整個潼關城外面的那些聯軍士兵,潼關城裡面肯定是要有士兵,而且人數肯定不低於五萬人,現在的邊軍士兵人數應該有二十五萬人之多,既然邊軍士兵想要對皇漢軍一網打破,全部消滅的話,那就至少要出動二十萬人馬,而此時此刻的汴京城外面的邊軍士兵的人數卻還有五萬人,這距離二十萬還有很大的差距。

這樣看來,那城外面的這些邊軍士兵此時此刻並沒有立刻開始行動的原因便就是等待着援軍的到來,北面的魏翔所部的黑騎軍,還有還沒有現身的齊陽所部五德營,這樣看來,那應該還有羅明亮所部的重騎軍?

劉希義有些想不明白,難道這個韓東老早便已經開始籌劃此時此刻的戰役嗎?羅明亮所部已經調到這邊了?

想到這裡,劉希義有些倒吸涼氣,這樣看來,這個韓東的城府之深,確實是劉希義所想不到的,而且,這個韓東竟然還能夠預先就設定好了,那聯軍士兵還有自己所部的皇漢軍士兵那不都是被韓東牽着鼻子在走嗎?

想到這裡,劉希義有些微忿,立刻對着外面的士兵大聲說道,“來人!”

“在,陛下!”一個士兵快步的跑到城樓內,看着面前的劉希義,立刻跪下說道。

劉希義想了一下,看着面前的那個士兵,冷冷的笑了笑,說道,“即可給河東的劉海傳令,命令劉海立刻帶領全部士兵東進,進攻幽州城!”

下面的那個士兵明顯是一怔,有些詫異的望了一眼面前的劉希義,有些猶豫。不過,卻是立刻答道,“遵命!”

說完,這個士兵便立刻向着外面走了過去,走的時候還回頭看了一眼身後面有些苦惱,正閉着眼睛眼神的劉希義,嘴角卻是露出了一絲笑容。

……

……

城外面,邊軍營地

韓東慢慢的走出自己的帳篷,看着不遠處的那座有些巍峨的汴京城,微微的笑了笑,然後慢慢的向着營地的其他地方走去。

剛剛來到這汴京城外面,一切工作,邊都需要做,諸如安營紮寨,安防鹿寨等,以及燒火做飯,這些事情,確實是有些麻煩,不過,身爲主公的韓東卻不必爲這等事情操心,自有官員打點一切的。

韓東慢慢的在營地之中轉悠着,看着那些邊軍士兵忙忙碌碌的樣子,沒有說話,慢慢的走來走去。

過了一會兒,江曉快步的跑到了韓東的身邊,對着身邊的韓東說的,“主公,有情況了。”

“哦?”韓東有些歡喜的回頭看着身邊的江曉,連忙問道,“這麼快就有消息了,不簡單啊,來來來,說來聽聽。”

江曉笑了笑,然後看了看四周的那些邊軍士兵,然後低聲說道,“裡面的人已經說了,這一次劉希義實施的策略便是命令洛京城裡面的齊政以及歸德府裡面的李忠兩位率領所部即可回防。”

“和我預料的差不多啊,呵呵,”韓東輕聲的笑了笑,然後看着面前的江曉,繼續問道,“還有別的沒有?”

江曉慢慢的點了點頭,苦着臉,說道,“還有一點,這個劉希義這一次命令劉海即可率領所部士兵東進,進攻幽州城。”

“幽州城?”韓東一怔,不經意間擡頭看了看對面的那座城池,有些詫異的說道,“這個劉希義看樣子還是有兩手啊,這一招釜底抽薪用的確實是妙啊,我們幽州城現在確實只有長孫壽所部士兵和蔡慶忠所部的城防司士兵,這些兵力確實有些少啊,江曉,你立刻給幽州城的張睿寫一封信,立刻傳回去,讓他們堤防着一點。”

江曉點了點頭,看着面前的韓東,說道,“現在的幽州城確實是比較空虛啊,如果此時此刻的皇漢軍進攻的話,估計是會很容易就攻破的,所以,防範一下肯定是必須的,這長孫壽老將軍還是皇漢軍出身,而蔡慶忠的城防司士兵的人數也不是很多,確實是有些困哪啊。”

韓東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沒有說話。

而江曉則是眼睛一亮,說道,“主公,我還有一計!”

絕對不容錯過的

第15章 雪天裡的冤家路窄(上)第4章 榷場(四)第五十五章第11章 苦惱第29章 商議(一)第34章 猜測(二)第6章 剿匪(二)第30章 計議(中)第五十九章第43章 汴京之戰(三)第63章 上第三十五章第42章 大膽的想法第43章 汴京之戰(四)第三十三章第三十五章第5章 黑衣人(下)第25章 雲清觀(上)第4章 驚現西涼第10章 血戰(七)第12章 王權(二)第28章 震怒第1章 驚變第12章 薊州城外寒風吹(上)第五十七章第53章 書生意氣(上)完本感言汗第16章 豐碩的戰果第1章 血鬼魔第46章 蒲州第四十四章第9章 登基大典(二)第55章 嶺南軍變(上)第6章 剿匪(六)第22章 府議第2章 雪地裡的那些難忘的回憶第9章 靜海城外的第二戰(上)第四十五章第37章 生變(二)第13章 韓管領第16章 迷惘第43章 汴京之戰(七)第14章 西門雪飄千步紅(上)第20章 吐蕃(下)第19章 伏擊第40章 齊陽(四)第5章 書房之內的討論與傷勢第54章 凌遲(下)第16章 豐碩的戰果第四十一章第8章 靜海城的平靜與熱鬧(上)第39章 望族(六)第28章 密使?(二)第五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57章 司馬雲夢第36章 銀州城陷第16章 豐碩的戰果第44章 覲見(二)第43章 汴京之戰(十二)第32章 深情(三)第19章 渭城(上)第15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2章 定州(一)第3章 交接(一)第1章 血鬼魔第49章 雪地裡面的那一片片的梅花第6章 剿匪(五)第11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下)第18章 刑訊第43章 汴京之戰(八)第1章 血鬼魔第12章 王權(七)第8章 針鋒相對(四)第9章 登基大典(二)第10章 駕崩第10章 單挑與窮寇要追(上)第三十五章第63章 中第四十六章第7章 冬日*靜海*戰馬嘶鳴第40章 逃跑第6章 霧彈第40章 三當家(二)第14章 西門雪飄千步紅(上)第36章 銀州城陷第40章 三當家(二)第6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25章 雲清觀 下第2章 驛站第37章 新的憂慮第二十四章第42章 南下第36章 夜市(二)第12章 殺戮第45章 離別(二)第39章 望族(五)第8章 針鋒相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