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每一百二十六章 建一個花園
完成了魯迅系列景點的參觀,解除了心中的遺憾,田川他們專門去了一趟塔牌黃酒的專銷門市部。在那裡,嘗過在售的幾種酒以後,田川覺得這裡賣的所謂的好酒,實在達不到他的心理預期。田川有些奇怪地問張文濤:“老四,在張爺爺那裡喝到的酒,我覺得要比這裡賣的好不少,爺爺不是說在塔牌這裡買的嗎?”
張文濤也覺得奇怪。他平時不怎麼喝酒,也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當即打電話給爺爺。聽了田川的疑惑,張爺爺笑了起來,說道:“你在我這裡喝的酒,不是那種對外銷售的大路貨,而是沒有進行過勾兌的真正陳年老酒,當然要比店裡賣的好不少了。至於你們說在那位趙老先生家喝到的從樹下剛剛挖出來的埋了十幾年的好酒,更是可遇不可求,喝到一次都是莫大的機緣。我認識酒廠的一個負責人,通過他纔買到的那種老酒。你如果想要,我和他說一下,可以買到一些。”
田川聽說這麼麻煩,連忙說道:“這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用途,隨便買一點就行了,不用麻煩別人了。”張爺爺說道:“也沒有什麼麻煩的,那人是我的一個學生,這些年一直相處得不錯,你付錢買酒,他也不會犯什麼錯誤,沒關係的。”
田川他們等在門市部,過了大概十幾分鍾後,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看到他們兩人,上前問道:“是田川和張文濤嗎?”見二人點頭,接着說道:“我是張發魁先生的學生,黃福林。”
田川二人連忙站起來,說道:“是我們,是張爺爺聯繫您的?這位是張老先生的孫子張文濤,我是田川。”
二人隨黃福林進了廠裡,聽黃福林問起他們的來意,田川直接說道:“我這次從北方過來旅遊,在張爺爺那裡喝的老酒很不錯,這不就想買一些帶回去。可是到了酒廠的門市部,卻沒有那樣的好酒,這才麻煩張爺爺給您打電話。如果不方便的話,我就在門市部隨便買一些也可以。”
黃福林說:“這有什麼麻煩的?很方便的事情。你想要多少都行。只是你要把老酒帶回北方,這運輸卻比較麻煩,託運什麼的都很容易被打碎。”
田川說:“運輸沒有問題,我是自己開越野車過來的,如果是50斤的罈子,應該可以裝四壇左右,再多不不好裝了。”
聽說要四大壇,雖然比黃福林的預計要多了不少,但還不算麻煩,他當即答應下來。這種陳年佳釀的價格比一般的黃酒要貴不少,要800多元一罈,合將近20元一斤。田川付了錢,將用草繩纏繞保護好的酒罈裝進車裡固定好,隨即又向黃福林問起在趙立恆家喝到的那種埋藏多年的陳年女兒紅的事。黃福林說道:“喝到那種好酒需要機緣,埋藏了十幾年,雖然不是特別少見,也不是簡單的事情了,有這種酒一般不肯輕易給人知道的。這樣的好酒,我們廠裡也有一些,但肯定是不會隨便賣出去的,要想買就難了。而且這種酒的價格很貴,我估計至少要賣到百元一斤。”
田川知道不容易買到,也就不再強求,謝過黃福林,就開車離開了。
又在張家休息了一晚之後,田川開車踏上了歸途。他返回的路線與來時不同,從這裡出發後,過湖州後轉向北,進入蘇省,從金陵過長江,然後沿皖省北上,從徐州蚌埠一線,穿過魯省,從滄州進入冀省,返回津市。
回去的路途比較順利,田川有些着急回家,中途只在徐州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天色剛黑下來時,回到了雍陽的家中。出去了一個多星期,家裡沒有什麼變化,村裡仍舊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家裡的蔬菜基地每天的出貨也在正常的進行着。
很快就要開學了,田川和許靜宜及表弟劉天錦聯繫好了,過兩天自己開車帶他們一同赴京。
第二天,田川約王大勇和田龍到家裡商量合作社的事。田龍說道:“我們已經和村裡的不少人碰過頭了,大家普遍比較支持搞這個合作社,持反對意見的主要就是那十幾戶種大棚的人家,另外就是有人擔心這些地被建成工廠,就再也回不來了。”
王大勇接口說道:“是啊,大家希望在協議中給出一個保證,就是不把土地用於耕種以外的用途。”
田川說道:“我想種這些地,也就是爲了種出比較健康的糧食。大勇叔你說的在協議中明確規定土地只能用於耕種的條款,應該是可以加進去的。不過,到時我會在土地上建設一些房子,用來存放農機具、辦公用以及建立面粉廠等,我會盡量不佔用好地,爭取在邊邊角角的地方來建這些房子,這不會有問題吧?”
王大勇說:“那肯定沒有問題。至於大棚的事,我們村的大棚主要建在村北的北崗,別的地方只有兩個棚,是高玉華家的。我們可以考慮把北崗作爲自留地,不加入合作社中,高玉華家的兩個大棚,我們可以幫他遷過去,他應該不至於不同意。”
田龍說:“我和高玉華談過了,他對於把大棚遷到北崗沒有什麼意見,只是希望在季節上照顧他們一下,等他們這一季的菜收了以後再搬。其實他現在大棚的位置也不好,離北崗的其他大棚太遠了,採摘時,不少顧客不願意走那麼遠的路到他那裡去。”
田川說道:“這沒有問題,我們在北崗可以先給他建好大棚,讓他能夠平穩過渡過去。”
最後田川又補充說道:“你們兩位是村幹部,要多爲村裡着想,把工作做細緻一些,如果有人有意見,一定要處理好,不要因爲這個事情,讓一個村的鄉親失了和氣。更不要讓人說,你們拿了我的什麼好處,出賣大家的利益。要知道人言可畏,我們千方百計爲大家做點事,如果到最後還被大家誤解,就不好了。”
“是呀,”田龍說道,“現在已經有人這麼說了,雖然只是偶爾的支言片語,讓我聽了也覺得不舒服。爲村裡做了不少事,卻落得個被人說閒話的下場,我們心裡也覺得挺不值的。”
王大勇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們也不要顧忌太多,否則就不用做事了。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該做的財務公開什麼的,一定要做好,至於那些不着邊際的閒言碎語,也顧不了那麼多。如果讓我聽到有誰亂傳謠言,我整治不死他。”
事情基本定了下來,村裡的可耕地,除了村北的北崗和村東的一片與村子緊鄰的傳統自留地以外,全部納入農業合作社中來,總面積是820畝。村裡不願入社的土地,轉移到村北的北崗,村東的自留地仍舊按原來的樣子保留。
北崗一共有不到一百畝地,除了十幾家的大棚佔用了四十畝以外,其他土地可以考慮分給各家或整體外包。最後徵求村民意見的時候,出現了兩種聲音。
一部分人希望把這部分土地分到各家耕種,每年可以收穫一些糧食自己吃。大部分人卻不想種這點地,這些土地一共只有幾十畝,分開後每家只能有幾分地,一年四季忙下來,該做的農活一點都不能少,收穫卻沒有多少,不值得。
最後在村民大會上討論的結果是把這部分土地整體外包出去,所獲利潤作爲村裡的福利,每年發放。
當時在會上,就有人提出承包這部分土地,但給出的承包款讓大家不滿意。有田川雙800的費用在前,一般人包地的收益都難以達到這樣的水平,付完承包款,不僅不會有利益,還可能會賠錢,誰幹呀。
開村民大會的那天,田川因爲學校開學,已經去了京城,並沒有在場。後來王大勇在電話中和他說起這件事,田川說道:“我暫時也對北崗那塊地沒有具體的想法,暫時也不想包。”
那塊地一共有50畝多一點,地裡散落着一個個的大棚,這些大棚並不像規劃好的一樣整齊,而是東一個西一個,散亂地排列着,剩餘的土地圍繞在一個個大棚間,被分割成了一片片不規則的形狀,對於耕作十分不利。而且北崗的地勢太高,澆水一直是個難題,經常要看天吃飯,雨水好的時候,收穫挺不錯的,而雨水不好的時候,產量就差強人意了。
後來田川反覆地想起北崗的五十畝地的事情,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做爲村裡旅遊採摘的基地,以及他自己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展現在遊客眼中的景色未免太單調了些,實在與旅遊兩個字不符。如果把這塊地整理一下,栽上果樹和一些花草,圍繞大棚的部分也植樹進行美化,修建成一個公園式的果林,應該有不錯的效果。但這個果林的效益能否支持承包費用和人工投入,還需要進一步測算。另外就是,如果把這裡的水果納入自己的會員銷售的話,可能會影響到表哥的果園,也需要注意一下。
在這個問題上,田川糾結了很久,後來腦中忽然靈光一閃:我爲什麼非要把這塊地和自己的基地捆在一起呢?直接建成村裡的一個旅遊採摘園,把村裡旅遊採摘項目都納入進去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