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回 父子隙(四)

夏盡秋至,寒冬亦將過去。一轉眼,又到了臘月皇帝封璽之日。

這數月來,後宮裡果然風平浪靜,偶有幾個年輕世嬪間爭風吃醋,倒亦掀不起任何風浪。

皇后馮氏因常往永合殿內,加之有馮娷從中調和,馮氏雖談不上歡喜,卻不再似從前那般厭惡於禾。

右昭儀李氏,因恐皇帝知其病因而收回治宮之權,便令喬懷德隱下不報,故而這數月來李氏安心養病,除去與鄭蕎互有往來,示好太子外,亦未再生事端。

倒是彭城公主元鈺,又與李氏結了盟約,二人共助太子元恂復權,借了中元節與寒衣節入宮祭拜先太后之機,元鈺多番進言相勸元宏將太子解禁復權。數月來元鈺又動作頻頻,便是連朝中的大祭司亦爲其所買。

太極殿內,華燈異彩,朝中三品以上官員皆齊聚於此。

元宏環視衆人,朗聲道:“得上蒼庇佑,今歲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朝野上下戮力同心,令我大魏國泰民安,人物康阜。朕得衆卿輔佐,心存感念,特設此宴,以犒諸位。今日毋需拘禮,咱們君臣開懷痛飲。”

皇帝自親政以來,年年設此親臣宴,衆人自覺聖恩浩蕩,心內感激。席間衆臣舉杯齊道:“天佑大魏,新年勝舊年!願吾皇福澤綿長,萬歲萬歲萬萬歲!”

鼓樂齊鳴,鶯歌曼舞。衆人賞樂飲酒,或樽酒論文,或以詩行令,無不歡喜盡興。

待亥正二刻,酒盡意闌,衆人方纔起身退去。

大殿之內,任城王元澄與咸陽王元禧以及太師馮熙、太傅穆亮、少師郭祚與少傅李衝卻並無離去之意。

元宏心知彼等定是因了太子之故,卻只揮手示意衆侍撤去碗碟杯盞,並不急於開口。待衆侍退盡,元宏方纔道:“皇叔與諸位愛卿所爲何事?”

自是由元澄先答話:“陛下,明日便是臘月二十三,陛下亦要封璽過年了,陛下平日裡忙於前朝之事,如此普天同慶之時當與衆皇子、公主共享天倫。”

見元宏微微頷首,元澄接着又道:“太子爲衆皇子之長,宮宴之時當領衆皇子爲陛下奉酒迎新,以示我大魏江山永固,後繼有人之意。陛下將太子禁足府中已近半年,太子已遷善改過,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待元澄言罷,元禧與馮熙、穆亮、郭祚、李衝幾人皆起身離席伏跪於地,齊聲道:“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元宏見衆人如此,便朗聲道:“子恂乃朕長子,朕寄厚望於其。子恂欺瞞君父,朕未廢其太子位分,便是念其初犯,且又年少輕狂,倘若朕不施懲戒之舉,子恂又如何能痛改前非?”

示意衆人起了身,元宏又接着道:“爾等皆爲朕肱骨之臣,豈能不知朕用心之良苦?”

穆亮拱了拱手,道:“陛下,臣前幾日往太子府邸探望,太子正在書房內研習《大學》,太子言語之間盡是追悔之意,臣斗膽,望陛下饒恕太子,再予太子新生之機。”

元宏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子恂當真可領悟其中之意,亦不妄朕禁足他半年之期。”

穆亮道:“太子對臣言‘阿耶令吾修己,乃爲日後可治國平天下,吾若德行至上,那家國必安!’陛下,太子當真已幡然醒悟啊!”

待穆亮言罷,馮熙便接口道:“陛下,太子年少,雖犯下大錯,然其迷而知返,自是善莫大焉。”

元禧亦開了口:“陛下,論朝堂,陛下爲君,論宗室,陛下爲父,這君臣之義,父子之情,陛下又豈能割捨?臣爲太子皇叔,臣願爲太子作保,日後太子定不會再有迕逆君父之事。”

郭祚亦垂首接口道:“陛下,咸陽王所言極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乃爲人倫之本,所謂人倫睦,則天道順。太子雖有過錯,知錯而改,便是孝信道義。臣請陛下饒恕太子!”

元宏瞧了一眼席間衆人,獨見李衝緘默不語,於是道:“隴西公緣何不出聲啊?”

李衝聞皇帝出聲相詢,拱手道:“陛下,方纔任城王與諸位同僚已將臣心中所思道盡,故而臣無言可進。只是陛下,太子自幼由先太皇太后教養,倘若陛下遲遲不將太子解禁,那便是令世人覺先太皇太后未盡教導太子之責,豈非有損先太皇太后英名?”

元宏輕笑一聲,道:“隴西公言下之意,若朕不將太子解禁,那朕便是不孝之人了?”

李衝垂首道:“臣不敢!只臣知陛下待先太皇太后至孝,且與貞皇后伉儷情深,太子乃由先太皇太后養育,貞皇后所出,陛下又怎忍心年節裡不與太子團圓,以享父子天倫!”

元宏環視衆人,道:“朕先是君,後爲父,太子先是臣,後爲子,皇叔曾對朕言,天家父子本就不似民間百姓那般。朕欲經略四海,必要征戰沙場,朝中諸事縱是有爾等輔政,卻仍要由太子攝政定奪,倘若太子任性妄爲,這江山社稷豈非危矣?朕行此懲戒之舉,只爲令太子棄舊圖新,翻然而悟。”

見衆人垂首聆聽,元宏又接着道:“儲君被禁,易令朝堂不穩,朕知爾等所做所言皆爲安朝中衆人之心。皇后與左右昭儀多次相勸,六妹亦屢屢上表,請朕解了子恂禁足之令,子恂乃朕長子,朕又豈能無動於衷?只時日太短,朕恐子恂重蹈覆轍。如今既已半年之期,且今日爾等齊來爲子恂請命,那朕便赦了子恂禁足之令。”

衆人聞言急忙忙起身跪地,道:“陛下聖明,願我大魏江山永固,千秋萬代!”

元宏道:“太師,你待朕傳旨太子,開璽之日便着其回朝理事,元日宮宴亦可令其攜左右孺子同往。”

馮熙叩首行禮,道:“臣遵旨!”

擡了頭,馮熙又道:“陛下,臣還有一私事要稟。”

元宏道:“太師但說無妨。”

馮熙道:“陛下,先太皇太后與臣族中先人皆葬於平城,臣如今年事已高,趁着臣還可車馬勞頓之時,欲返平城行元日祭祖之事,臣望陛下恩准。”

元宏起身離席,行至馮熙身前,親手將其扶起,道:“朕準太師所奏,太師與皇祖母乃一母同胞,太師先祖亦爲皇祖母先祖,朕賜太師絹百匹,牛羊百匹,五穀百石,以做祭祀之需。”

第七十二回 真與僞(四)第十四回 鄴城宮(二)第一百二十五回 蠕蠕兵(二)第一百五十一回 火中慄(一)第十九回 情與妒(三)第十四回 鄴城宮(二)第八十六回 心難平(二)第一百八十九回 皇后儀(二)第一百七十一回 空穴風(三)第一百七十二回 空穴風(四)第一百四十三回 新年始(四)第一百九十六回 太子恪 二第一百九十一回 皇后儀(四)第四十七回 風雲起(二)第七十八回 車馬行(三)第一百三十三回 禍雙行(二)第八十五回 心難平(一)第一百七十一回 空穴風(三)第五回 母女會第十一回 伴君側(一)第十五回 鄴城宮(三)第四十二回 陰陽草(一)第四十三回 陰陽草(二)第一百三十六回 父子隙(一)第一百五十回 星象現(三)第一百一十二回 秘不宣(三)第四十六回 風雲起(一)第一百一十八回 聰明累(三)第二十七回 昭儀封(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厭勝禍(一)第一百六十八回 譖人言(二)第四十四回 狹路逢(一)第一百五十六回 厭勝禍(二)第十八回 情與妒(二)第一百八十六回 人心惡(一)第二百回 母子隙 一第五十九回 春庭月(一)第十九回 情與妒(三)第三十五回 擇孺子(三)墨魚感言第二十二回 桃代李(三)第十七回 情與妒(一)第一百六十五回 蘭心質(一)第一百二十六回 惑君心(一)第一百七十九回 生與死(一)第七十一回 真與僞(三)第五十八回 波瀾漪(二)第六回 定情物第一百四十九回 星象現(二)第一百四十四回 風雲起(一)第一百二十七回 惑君心(二)第一百零一回 李貴嬪(一)第一百三十六回 父子隙(一)第五回 母女會第一百六十一回 君歸來(一)第一百一十回 秘不宣(一)第一百三十回 亂心智(二)第二十四回 君王心(一)第一百六十二回 君歸來(二)第一百九十四回 親不睦 二第一百五十五回 厭勝禍(一)第三十一回 婦人心(二)第四十一回 兄弟鬩(二)墨魚感言第一百五十九回 權與謀(二)第六十七回 攻心計(三)第一百七十回 空穴風(二)第九回 聖駕至(三)第二十五回 君王心(二)第二百零一回 母子隙 二第一百六十六回 蘭心質(二)第五十六回 清明祭(三)第二十二回 桃代李(三)第九十九回 心所欲(一)墨魚感言第四十一回 兄弟鬩(二)第四十五回 狹路逢(二)第四十九回 風雲起(四)第一百四十九回 星象現(二)第一百三十二回 禍雙行(一)第七十八回 車馬行(三)第一百七十三回 因生變(一)第一百九十三回 親不睦(一)第一百九十八回 悲歡合 二第五回 母女會第三十七回 昭儀娠(二)第一百九十三回 親不睦(一)第一百九十五回 太子恪(一)第一百八十一回 生與死(三)第一百零二回 李貴嬪(二)第二回 高家婦(二)第一百二十二回 邑不樂(一)第一百七十六回 禍患遺(一)番外篇第七十三回 復歸來(一)第一百一十二回 秘不宣(三)第五十四回 清明祭(一)第四十五回 狹路逢(二)第五十二回 喪明痛(三)第一百八十一回 生與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