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工具

在他眼中,數學只是一種工具,即便精妙之極,也仍然是工具。

這種工具,要應用到具體的場合,從須彌芥子到浩瀚宇宙的存在,才真正有價值;

這種具體的應用,歸納成學科,就是物理。

人類世界的一切科學成就,任何具體的生產技術,都可以歸結爲研究客觀世界的所得,近代的工業革命,基礎是牛頓三定律爲代表的經典物理學,第一次蓋亞大戰後的科技革命,則基於相對論爲開端的量子物理學,即便到今天,人類的科技成就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剝開核武器和電子計算機的外衣,內在的核反應與晶體管,仍然是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指導成果,是早在幾十年前就以研究完成的理論,在人類世界的具象。

然而開創性的物理理論,最近幾十年來,沒有一點新生的跡象。

理論,如果只是泛泛而談,建立虛無縹緲的數學模型、甚至自圓其說,這樣的東西在大學和研究機構到處氾濫,但是在得到實踐驗證之前,這些充其量都只是“假說”。

真正能驗證假說、甚至提供新思想的實驗物理,不僅多年來罕有建樹,越來越多的證據也令人不安的暗示,人類很可能已接近了客觀條件的絕對上限。

在方然所處的時代,西曆1469年,部署在尤洛浦的蓋亞最大粒子加速器,能夠將基本粒子的速度提升到光速的99.9998%,持續運行多年,卻沒有發現任何新的物質微觀構造。

面對上萬億電子伏的能量貫注,基本粒子仍堅若磐石,理論預言中的夸克一個都不見蹤影,科學家只能攤一攤手,轉身去修改理論,添加了“出於某種效應,夸克永遠不會落單出現”,然後繼續在紙面上推導更深邃的微觀世界。

現代物理的前沿成果,研究細節,方然差不多一無所知,也不想妄加評論。

但他卻知道,直至目前,人類的所有理論模型、科學上的假想,都需要獲得實踐的驗證,甚至可以這樣講,往往是實驗觀察所得,才能真正推進物理學的發展,但現在明擺着,耗費巨資的尤洛普“大型強子加速器”無力探尋物質更微觀層面的奧秘,而要建造更大規模的加速器,非但對人類世界是沉重的負擔,即便勉強建成,也很可能還是會一無所得。

實驗物理的停滯不前,或遲或早,會鎖死人類的理論物理成就。

即便以天才的頭腦,憑空構想出再怎樣完美的一整套理論,能夠在現有實驗事實的基礎上邁出一大步,讓人有了“理論超前於實踐”的幻覺,然而在這理論真正被實驗所證實/證僞之前,你永遠不知道,它是對是錯,也永遠無法將這完美而虛幻的臺階做實,好能踏上去再邁出下一步。

沒有實驗物理的支持,再怎樣的理論,也只能比實踐多邁半步;

邁出去的腳,沒有任何實地支撐,另一條腿也就永遠無法再邁向前,永遠邁不出第二步。

然而又能怎樣呢,再建造更大的加速器嗎;

更大規模的基礎實驗設施,估算報價,超過五千億馬克,相當於聯邦政府年度軍費開支,超過蓋亞百分之九十以上國家的年GDP,這樣天量的金錢,換來的卻很可能只是一句“沒有新發現”的輕飄飄陳述,即便沒有眼前的經濟危機,試問又有哪一個政府敢拍板,爲探索科學而燒掉如此天量的資金。

這還沒提到另一方面,即便不考慮金錢,在方然看來,人類的科技發展也註定將後繼乏力。

表面上,自從蓋亞的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十分迅速,甚至,在某些時期還有加速的跡象,尤其最近二三十年,理想聯盟的解體滋養了西方世界,冷戰時代積累的財富和絕密研究成果一下子被釋放,各種科技成就與實踐應用令人眼花繚亂。

然而拋開表象看實質,這種迅速的進步,卻是用越來越龐大的資源投入換來的,着眼未來,顯然不論從客觀上、還是主觀上,都無法持續。

回想遙遠的中世紀,西曆1000年前後的歲月,那時代的科學,發展並不快。

但那是建立在一個怎樣的基礎上呢,在舊時代,絕大多數古人終其一生,都不曾接受正規的教育,更遑論投身科學,不論自身有沒有天賦和意願,絕大多數人都註定無法加入科學研究的行列。

那時代的科學家,只是從人類的一小撮中脫穎而出,掌控的資源也極其菲薄,但是在科學的襁褓時期,即便如此微末的投入,也可以有巨大的成就。

但是在今天,並不誇張地講,科學研究者的選拔,原則上卻是從幾十億蓋亞的人口中來進行,拋開一些個例,在名與利的刺激下,大部分有能力也有意願投身科學研究的人,都會加入這支軍隊中。

這些科研工作者,即便分工不同,也會在應用研究到基礎研究的不同崗位上,協同運作,向客觀世界發起進攻。

如此龐大的軍隊,掌控的資源,相對舊時代也是無法想象之巨:世界每一年的科研投入,何止億萬,相對中世紀剛剛結束的西曆1000年,簡直是幾何級數的暴漲,科學技術的進步,就是用如此天量的投入才換來的,然而展望未來,蓋亞的人口,資源,甚至最根本的幾何尺寸,都無法再支持這種指數式增長的投入。

大型強子加速器,耗資八十億馬克,尚不足以得到開創性的新發現,各國商討中的超大型加速器,耗資五千億馬克,但新發現的希望也渺茫,那下一步,是不是要建造相當於蓋亞赤道那樣大的加速器,纔有希望窺見物質更微觀的奧秘呢。

這樣大的加速器,且不說會耗費多少錢財,以蓋亞的地質,是否有建造的條件,甚至能不能蒐括到足夠的材料,都是未知數。

如果基礎研究長期停滯,應用技術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遲早會無力解決一場經濟危機。

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五十章 條件第五九八章 至高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五十章 條件第二六二章 允許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四章 學習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四二四章 遷徙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六二九章 代價第四二九章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五二六章 警惕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一九七章 城區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七一三章 防禦第一章 列車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五九四章 投降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四十三章 生息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八五六章 坦然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八四章 月面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七一九章 病患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三〇三章 眼界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一八四章 郊野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七〇八章 拒絕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八七七章 木星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七十六章 工具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二〇八章 改造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四七一章 因素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四六六章 環境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八五一章 破解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四一六章 價值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五八三章 善待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七六三章 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