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經費

信息極度不暢,在消息不完備的情形下參與一場博弈,造就了當今世界的怪異局勢。

一方面,忌憚毗鄰大區的武力,管理員的選擇近乎於一致,都會不約而同的調動所有可用資源發展軍力。

另一方面,不管這軍力膨脹到怎樣的程度,哪怕已遠超毗鄰大區,信息的匱乏卻讓其無從得知、至多隻能模糊的猜測這一事實,繼而,並無勇氣發動一場前途未卜的戰爭,結果讓世界暫時得享和平。

和平,甚或戰爭,這一切只對管理員有意義。

治下的無數民衆,從生到死,除非因能力出色而進入研發隊伍,否則就只能一直待在方圓十平方公里的定居點內。

他們的眼界、認識,遲早會滲透到意識層面,在長期的麻痹教育之下,說不得,無須多長時間就會產生片面而扭曲的認識,將廣袤的蓋亞徹底遺忘,甚至以爲這高牆電網之內的狹小空間,就是整個世界。

這種認識,並不利於人才的成長,方然卻無暇多顧。

相反,除仰賴AI打理“全產機”和暴力體系,將大多數資源投入軍備競賽的無底洞外,他更關注的還是科研。

科學,是永生的唯一希望,也是直面死神時唯一堪用的利劍。

以一個人的力量,發展這龐大而精妙之極的體系,方然並非不自量,而是在深刻認識到今日之世界的非同以往之後,自然而然的選擇。

NEP大區,北大陸西側的一片陸地,仍口一千餘萬,規模,怎樣看也並不算大。

舊時代的聯邦,領土面積近10,000,000平方公里,身爲超級大國而有若干僕從國、衛星國,幅員兩千四百萬平方公里的北大陸盡在掌控,頂峰時期年GDP接近二十萬億聯邦馬克,治下人口更多達三億。

不論人口,幅員,還是經濟體量,今天的NEP大區都無法與之相比。

但,在舊時代的社會體制下,聯邦的國力能有多少投入科技研發,投入嚴肅的、創造性的科學研究,就未必能超過今天的NEP。

一國的經濟總量,GDP數字,是還算湊合的表徵。

在西曆1470年代的巔峰時期,聯邦每年投入科研領域的經費,不過佔GDP的近3%,幾千億馬克的數目似乎十分巨大,但,撇開大量應用性質的所謂“科研”,真正投入基礎學科、基礎領域的經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聯邦產業巨頭的研發活動,從智能馬桶、到電動車,都一併計入科研經費總投入。

反觀今日的NEP,相當於十五億噸標準煤的總能量攫取值,其中的百分之五,換算成舊時代之聯邦馬克也有幾千億,則專注於基礎研發領域。

從這一角度分析,撇開原材料、實驗條件等客觀限制,今天NEP大區的基礎研發投入,甚至比舊時代的聯邦還要高,在規避大量無實際價值的應用研究、與大量商業與政-治壁壘的重複研究後,成效將會比聯邦更高。

NEP大區的科研體系,自底向上,以“數學”和“哲學”作爲基石。

在這之上,重點領域是“基礎物理”、“宇宙物理”、“計算與信息”、“量子力學”等圍繞數學、物理學的若干學科。

更上一層的領域,是“應用物理”、“天體物理”、“化學”、“生物工程”、“醫學”、“算法與運籌”等自然學科,以及專注於整理髮掘的“人文藝術”。

再往上,則是與“全產機”體系緊密結合的偏應用類領域,細分爲若干工程門類,也正是從這一層面開始,計算機與AI的組合,越來越多的接替人的工作,進而通過FSCIM體系將研究者的成果轉化、應用到工程技術層面。

科研體系的任務,在眼前,是爲“全產機”提供技術支持。

長遠的目標,則與人類千萬年來的目標一脈相承,在已有理論、條件的支撐下,嘗試探尋更高遠、更深奧、更本質的客觀規律。

不過更本質的客觀規律,是否能找到,不僅取決於研究者的頭腦、意志和運氣,

還取決於是否有適當的研究條件。

шшш. ⓣⓣⓚⓐⓝ. co

這一限制,至少在當下的世界,並非NEP大區能單獨解決。

在1491年度的研討會上,方然就已知悉,出於NEP大區的自然條件、資源蘊藏與地理位置等諸多因素,思維縝密的科學家們提出建議,暫時不開展諸如“可控核聚變”、“深空探測”、“高能粒子試驗”等方面的研究。

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研發地圖上的盲區,方然並不樂見,但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譬如“可控核聚變”,且不談理論上、技術上的困難,在NEP大區內是否有豐富的He3等資源,單從研究、設計與實施流程分析,這一領域在可預見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時期內,都無法實現“淨產出”。

說白了,這樣一個長遠或許有利、短期大量燒錢的研發方向,是決計無法承受的。

不僅“可控核聚變”研究,在慎重評估後,甚至於人類已掌握的“可控核裂變”與核武器等技術,也被專家們評估爲“不具備經濟性”。

這一點,方然起初有所懷疑,但在閱讀報告後便打消了疑慮。

核武器,曾經高懸人類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威力究竟有多大,這是一個看似不言自明、卻很值得商榷的問題。

剛剛經歷過一次全面核戰,對這問題,方然很有資格回答。

從“看門狗”到通用型AI的分析,早有定論,在機器、而非人爲主體的全面戰爭中,核武器的威力相對有限,威力與投資的比值很低,比很類常規武器的費效比都差,並不是一種值得大量裝備的武器。

核武器的威力,單看是十分巨大,但製造、存儲、維護和使用的代價也大。

其引以爲傲的光輻射、衝擊波、核輻射等殺傷手段,乃至對環境的破壞作用,在機器人蔘戰的大環境下,震懾力相對下降。

出於這種考慮,在制定《中長期科研規劃》時,方然只保留寥寥三所核物理研發機構。

第二三四章 無用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四九四章 創造第三七三章 斷網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五十七章 槍擊第七二六章 變遷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七章 生命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三十四章 種羣第四四一章 滴答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四十章 機會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一四七章 教義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三一〇章 爭奪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二八二章 醫療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一六二章 聯繫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七〇二章 甄別第三二三章 冷僻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九五八章 流星第十一章 中學第六七三章 染指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一六五章 接觸第六六九章 拉鋸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八二九章 醒來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三七九章 誇大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六一二章 中陸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五七一章 睡夢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九十八章 模擬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七〇〇章 塑造第七三三章 服務第一九五章 測度第十三章 沾染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一〇九章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