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用鐵與血”統一德意志——普奧戰爭

發生於1866年的普奧戰爭又稱七週戰爭,是近代戰爭史上發生在中歐地區的一場著名戰爭,是普魯士爲爭奪統一德意志領導權對奧地利進行的一場戰爭。這次所進行的戰爭,不是一次普通意義上的侵略戰爭,也不是一次征服性的戰爭,而是一次外交性的戰爭。普魯士的目的不是想屈辱奧國,也更不想削弱它,而只是要使奧國認清,在日爾曼,民族主義已經是大勢所趨,它要求統一,不準奧國加以反對。進行對奧戰爭,是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關鍵性一步,俾斯麥對此花費了巨大精力。從1864年10月即對丹麥的和約簽字開始,俾斯麥就領導普魯士政府積極投入戰爭準備工作,決心使用軍事力量來解決普魯士在德意志的霸權問題。這場戰爭的爆發,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意外,而且陣線早已分明。19世紀初,德意志分崩離析,四分五裂,隨着時代的發展需要,已面臨着一個統一的問題,在統一德意志領導權這個問題上,普魯士與奧地利相爭由來已久,普魯士雖然在德意志各邦國中實力最強,但比起畫城廣大的奧地利來說顯然尚遜一籌,長期以來,中歐大國奧地利一直居於領導地位。1848年3月,德意志聯邦的各邦代表,在美因河釁的法蘭克福召開了預備會議,會上選出了奧地利的約輸大公擔任臨時的德意志帝國首腦,但這個首腦形同虛設,並沒有任何實權,各邦的王公也根本不聽他的調遺。

1862年,俾斯麥被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爲普魯士的首相,主張用“鐵”與“血”來實現德意志統一的俾斯麥馬上開始策劃統一德意志的活動,要建立一個由普魯士主宰的德意志。在普魯士與丹麥的戰爭勝利後,俾斯麥又開始策劃對奧地利的戰爭。他認爲只有通過一場戰爭,才能完成統一德意志的宏圖大業。在發動與奧地利的戰爭之前,俾斯麥先做好了許多外交上的努力,先是跟與奧地利有衝突的意大利結成了反奧聯盟,讓它在戰爭開始後從奧地利的背後出擊,使奧地利處於兩面作戰的地步。隨後又穩定了當時的歐洲霸主法國,使法國答應不加干涉。當時的奧地利帝國在歐洲是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在法國的拿破崙三世看來,俾斯麥是在自掘墳墓,所以拿破崙三世不僅沒有做好乾涉的準備,反而擔心萬一普魯土輸得太慘,會不會使法國喪失對奧地利的戰略優勢。俾斯麥就是利用了拿破崙三世的這個心理誤算,加上又與俄國交好,成功避免了自己的多線作戰。在一切準備就緒後,俾斯麥向奧地利提出了貌似公允卻難以被對方接

受的條件:兩個從丹麥奪來的公國由普魯士親王管理,但是不併入普魯士。奧地利對普魯士吞併這兩個公國的背後企圖心知肚明,爲了打擊普魯士的野心,奧地利於1866年6月1日提出將兩公國的前途交由德意志聯盟議會表決,以便使普魯土與整個聯盟爲敵。

這正是俾斯麥等待着的機會,他立即宣稱,奧地利將兩公國前途交由德意志聯盟裁決的決定破壞了奧普兩國共管兩公國的加斯坦因協定,遂命普軍於6月7日開進了由奧地利管轄下的一個公國——荷爾斯泰因。

6月14日,當奧地利組織召開的德意志聯邦議會以9:6的票數通過了反對普魯士的方案後,俾斯麥立即公使聲明:聯邦議會無權以這種方式對待它的成員,並堅決要求解散聯邦議會。同時向薩克森國王、漢諾威國王等三個德意志邦國提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接受普魯土提出的《聯邦改革綱要》,並且允許普軍自由通過他們的國土。普魯士的過分要求自然遭到三個邦國的拒絕。當日,俾斯麥請一位法國記者和他共進晚餐,席間他將對三國下最後通牒一事透露給記者,那位記者當即將消息發往巴黎,這等於是公開向奧地利發起挑戰。奧地利在德意志聯邦中也是有盟友的,在德意志境內,中南部的邦幾乎一邊倒地追隨奧地利,在北部也不乏它的追隨者,但是奧地利的指揮體系效率太低,各邦之間的協調也大成問題。反之,普魯士則在開戰之初就利用它戰略性的鐵路系統快速搶佔要點,迅速控制了漢諾威與庫爾黑森諸邦,並佔領了德意志聯邦議會所在地法蘭克福。

14日,普奧戰爭終於在俾斯麥的策劃之中揭開了序幕,20日,意大利按照意普盟約對奧宣戰,普魯士利用同意大利的結盟,將部分奧軍吸引到南部戰場。普魯士方面戰爭的指揮者爲總參謀長毛奇將軍,他根據自己制定的作戰計劃,利用先進的鐵路運輸實施戰略輸送,使用先進的電報手段進行統一指揮,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25萬餘兵力和800門火炮集結到了薩克森和奧地利的邊境地區,使之在寬約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集結和展開。俾斯麥萬萬沒料到的是,意大利的軍隊居然不堪一擊,開戰設多久就因失敗而失去了對奧軍的成協力,這就使得預計中讓奧軍兩線作戰的設想落了空。普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然不再存在,戰局變得難以確定了。但在南部意軍失利的同時,北部的普魯士軍隊在短時間內還是控制了整個北德意志。

7月3日早晨,一大批步行的土兵和騎馬的軍官簇擁着四個騎馬的首腦站立在奧地利杜有村的一個山頭上,在中間的是成康一世,右邊是沉着而自信的毛奇將軍,左邊是普魯土的戰爭部長羅恩和志忑不安的伸斯麥。在他們的眼前是比斯特里茨河谷及周邊的大片荒原,在這裡即將進行一場決定命運的生死拼搏。8時整,卡爾親王的第一軍團奉命向奧軍陣地發起攻擊,歐洲有史以來參戰人數最多、流血犧牲最慘的一仗打響了!這一天在此參戰的雙方人數共有45萬之多。普軍第一軍團自西向東對奧軍發起了正面攻擊,由於地形有利和炮兵的有效支援,奧軍很快擋住了普軍的進攻,並且展開了反擊。第一軍團隨之陷人危急之中。卡爾親王極爲恐慌,曾要求派預備隊支援第一軍團戰鬥,建議第二軍團立即投入交戰。然而,毛奇對於自己的部署卻信心十足,他拒絕改變原定計劃。事實上,毛奇的決策是正確的,他之所以用第一軍團去做正面攻擊,就是要以此吸引和牽制奧軍主力,而以易北河軍團和第二軍團攻擊敵軍的兩側和後方,對奧軍實行南北夾擊。午後一時,俾斯麥忽然發現東邊地平線處有一行樹林似的東西向薩多瓦方向移動,有深入奧軍炮火火力範圍之勢,他問毛奇這是怎麼回事。毛奇用望遠鏡觀察了一會,然後神色莊重地向國王報告:“陛下已經贏得了這場戰役,而且也將贏得整個戰爭。是太子的軍隊到了,他們正在十分出色地分割奧軍,您將馬上獲得全面勝利,維也納即將俯伏在陛下面前。”

從側翼殺來的普軍勁旅使毫無防備的奧軍整個陣線頓時陷於崩潰之中,奧軍各部潰不成軍,三個小時後,薩多瓦戰役以普魯土全勝結束。此戰奧軍傷亡、被俘人員雖達45000餘人,雖然是潰敗,但奧軍總司令貝奈德克率領的15萬人總算是從戰場上安全_退了。普軍在作戰中傷亡達1萬人。此役決定了戰爭的命運、奧地利軍隊已無力再戰。

勝利之際,普軍上下興奮不已,軍事將領紛紛主張長驅直人佔領維也納,迫使對手締結城下之盟。俾斯麥毫不客氣地指出,那樣只能是讓法國漁翁得利,只怕普軍未入維也納,法軍已過萊茵河。再者俾斯麥還有更深遠的用意,打敗奧地利只是開頭,普魯士真正的敵手是法國,俾斯麥絕對不想把奧國變成一個死敵,因爲他知道有一天爲了歐測的霸權,德法之間勢必要做一次決鬥,所以到了那時,他希望奧國能保持中立。因此俾斯麥不僅不進軍維也納,反面主張與奧地利簽訂極其寬大體面的和約。當普魯士國王選擇與軍人保持同一立場時,俾斯麥斷然遞交了辭呈。最終在王儲的幹旋下,普魯士國王終於決定按照俾斯麥的意思辦。事實證明俾斯麥是英明的,在隨後的普法戰爭中,奧地利果然沒有乘機對普魯士下手,從而使普魯士避免了兩線作戰之憂。

7月26日,德奧締結停戰協定,8月23日奧普簽訂了《布拉格和約》,普魯土獲得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及漢諾威等地,而奧地利退出了德意志聯邦,昔日奧地利在歐洲的政治地位就此一去不復返了。普魯士因獲得漢諾威、石勒蘇益格、黑森和納紹而大大擴張了自己的版圖,與德意志南部各公國也分別訂立了有利的軍事盟約,次年以普魯土爲首建立了北德意志聯邦,基本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對當時的歐洲而言,普魯士取得的是一個魔術般的勝利,正在坐山觀虎鬥的法國完全沒有料到普奧之間的戰爭會是這樣一個結局,完全沒有給這個歐洲葡主插手的機會戰爭就結束了,拿破崙三世到這時才明白,一個新的強勁對手已然出現了。普奧戰爭後,由普魯土控制的北德意志聯邦成立了,但是南部的巴伐利亞、符騰堡、巴登、黑斯-達姆斯塔四邦仍然置身於聯邦之外。俾斯麥沒有因爲它們在普奧戰爭中站在奧地利一邊而懲罰它們,也沒有強迫它們加入北德聯邦。俾斯麥只是把普奧戰爭後法國對菜茵河諸邦的吞併野心通知給巴伐利亞國王及南德意志諸邦政府,從而在南德諸邦中造成了恐懼法國的心理。利用南德意志諸邦的這種心理狀態,俾斯麥獲得了它們的支持,促使南德諸邦與其締結同盟,爲下一步的普法戰爭做好了準備。現在,德國統一已經只剩最後一個障礙,當然也是最大的障礙,那就是拿破崙三世和他的法蘭西帝國。

在奧普戰爭中,普軍廣泛使用裝彈方便、發射速度快的線膛後裝炮,並充分發揮了火車和電報在戰爭中的作用,第一次成功地體現了“閃擊戰”的軍事思想,更爲重要的是,這場戰爭的計劃是由普魯士參謀總部事先經過周密計劃設計出來的,一反從前那種全靠戰場指揮官的臨場發揮的作戰方式,從而使德軍的參謀總部從此在戰爭中開始發揮重要的作用。當然,普魯士兩個傑出的人物也就此展現到了世人面前,他們就是首相俾斯麥和參謀總長毛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