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修不完的內政

我高興沒有多久,卻給些壞消息弄糟了心情。山西總兵盧象升帶着兩萬人馬前去剿匪,結果在山區忙了兩個月,任是沒有追到,反而還因爲各種事故損失十幾個人。既然在山西還沒有平,只好讓盧象升在山西整頓兵馬,繼續追剿。周遇吉在陝西邊境戒嚴,河南衛指揮使艾萬年在河南邊境戒嚴,不讓王自用進入河南,到處遊竄。

而我追剿的王自用卻在個山洞裡躲着,他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下山的兄弟打探,盧象升還在搜捕他們,去河南的路也有官兵把守。陝西是不能去,上一次把手下的兄弟都給打怕,心給打寒了。王自用想了想自己的去路,如果在不能找個地方落腳,恐怕這最後的兩百弟兄都會散去。北上是不行了,惟有南下。漸漸他心裡有了主意。於是他召集剩下的弟兄做了個轉移動員大會。

王自用站在山洞的高臺上,對着面有菜色的手下說:“兄弟們,我們在這快半年了,官兵一直在追剿我們,不消滅我們是不會罷休的。如今我們三面環敵,惟有走出去另立一個山頭,才能逍遙下去。”

“大哥,那我們去哪?”手下開始叫囂。

“我看去湖廣最好,你們知道什麼叫“湖廣豐天下足”,意思就是那裡有很多糧食,只要那豐收,全國都夠用。我們在那自然不會冷飢捱餓。大夥說怎麼樣?”

“好,我們就去那立山頭。”

經過一番動員,這些衣裳襤褸的流民沿着河南與陝西的邊境地區向湖廣進發。

明朝湖廣地區就是包括現在的湖北湖南兩省,由於在江漢平原地區,土地肥沃,因此耕地多,產量也高於別處,是米糧之鄉。原先朝廷在湖廣設立襄陽,荊州,武昌,長沙,嶽州等九衛指揮所,有兵丁五萬餘人,以保證這大明的糧倉安全。武昌鎮是湖廣的重鎮,不僅處於大明王朝疆土的正中腹地,北可直上京城,東到南京,南可下兩廣,西到四川。是個交通要道。現任湖廣總督嚴國燾就駐在這武昌鎮內。

武昌鎮有人口三十萬,端的繁華無比,可與江東的揚州,南京相比。鎮內城區中,靠漢江邊上的就是總督衙門,這湖廣果然是富庶之地,總督衙門起得甚是氣派,兩扇大門都用紅漆新刷過,門上的銅鼓也鋮然發亮。門口兩座過人高的花崗岩石刻獅子張牙舞爪的立在那,平添增加的許多威勢。

此時已接近中午,總督衙門外卻有個身穿七品知縣官服的官員在那苦候,他從谷城騎了一天一夜的馬趕來,就是爲了求見湖廣總督嚴國燾,現在已經在門外等了兩個時辰,內心焦急得不行,兩撮眉毛都皺在了一起。等了許久,他再一次向守衛的兵士打聽,士兵斜了他一眼卻不肯通報:“總督大人有令,今日不見客。”

谷城知縣嘆了口氣,咬咬牙,從懷裡掏出個手帕,把裡面的碎銀交給了兵丁。

“小小意思,勞煩大哥代爲通報,說谷城知縣有急事稟告。”

兵丁放在手裡掂量了下,臉上有了笑容。“那大人你就在這等着,我這就去通報。”說罷,從偏門走了進去。

過了一會,那兵丁出來:“總督大人叫你進去,你跟我來。”

谷城知縣跟着兵丁後面,左拐右拐也不知走了多少重門院,路上遇到的丫鬟僕人有數百之多。她們看到知縣的呆樣都不住的吃笑。最後兵丁才引他到一個庭院下,他看到總督大人身穿大長袍,坐在八仙桌前,兩旁丫鬟打着扇子。谷城知縣趕忙行禮,

“谷城知縣吳貞疏拜見總督大人。”

“起來吧,你急着見我有什麼事?”嚴國燾動了下他那顯得有些肥胖的身子。

“大人,今年春,谷城附近諸縣已交納兩分的賦稅,但襄陽府卻還要再徵收五釐,我縣屬貧瘠之地,民入不敷出。望大人能減免田賦。”

聽到這嚴國燾心裡開始不高興了,他今天原本在他新納的第十八房小妾這休息,兵丁來報說谷城知縣在門外等了幾個時辰。他想應該是有人送禮來了,於是很有心情的接見了他,沒想到這個知縣居然是要來免稅的。襄陽知府加稅,嚴國燾是知道的。收上來自然有他的一份,現在叫嚴國燾免稅,那不是挖自己的肉?!

“這賦稅是國家大事,怎麼可能說免就免。皇上已經發旨意下來,要力保江南地區的賦稅,這樣纔可以使國家安定,我們身受皇恩,豈能不替君解憂。”

吳貞疏連忙爭辯,“大人,我縣已經交納兩分的賦稅,那多出的五釐卻是襄陽府以河工名義徵收的。我襄陽府不靠長江,並無水患,如何多出這五釐的稅收?”

“你谷城在我湖廣境內,這荊州,長沙,武昌個鎮縣有水患,難道你谷城就不出力,下去收稅吧。送客!”嚴國燾一甩袖子就走了。

“大人!”吳貞疏一下癱倒,這最後的希望也沒有了,他如何回去面對父老鄉親。許久他才踉踉蹌蹌的出了總督府。

嚴國燾走到內堂,一個長着八字鬍的人迎了上來。“大人,這谷城知縣不識好歹,要不找人教訓下。”嚴國燾想了下,

“這事不用我們出面,把他來的消息告訴襄陽知府吧。”

“大人好計策,學生這就去辦。”

谷城縣衙。

縣衙看來已經很久沒有修繕了,門前的掃把滑過的痕跡表明常有人打掃過,一個嬌俏的女孩正在門口張望着。彷彿在等一個很重要的人。

“秀兒,你爹還沒有回來嗎?”一個有些病怏怏的女人走了出來,看年紀年近四十許,只是一臉的病容。

“娘,你怎麼出來了?這裡風大。爹等下就回來了。”這個叫秀兒的小姑娘扶住母親。“我們坐到裡屋去吧。”說罷,扶着母親就想往裡走。

“秀兒,讓我在這坐坐吧,總在屋裡,怪悶的。”

秀兒乖巧的搬了個小木凳讓母親坐下。自己依偎在旁邊擋風。秀兒娘慈愛的看着自己的女兒,摸着她的腦袋,心裡一痛。

“秀兒,讓你跟着爹孃受苦了,人家做官,你爹也做官,人家的女兒都是有人服侍的官小姐,你倒什麼都要自己動手,娘心裡過意不去。”

“娘,爹是個好官,不想百姓受苦纔沒有加稅。我們窮點也沒有什麼的。爹不是說,爲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嗎?!跟爹孃在一起,秀兒不覺得苦啊。”

秀兒娘知道秀兒懂事,不禁眼圈一紅,悄然背過去抹去眼淚。就這樣,兩人在門口等着。

快到黃昏的時候纔看到一個人騎馬回來,臉上帶回一臉的疲倦。

“老爺事情辦的怎樣?”

“爹,孃的藥買回來沒有?”

吳貞疏一臉愧疚對着母女倆,秀兒娘猜到結果,就讓秀兒迎着吳貞疏進去了,這一夜一家人都沒有說話。

第二天一早,一個衙役來報:“大人,襄陽衛指揮所的官兵來收稅了。”

吳貞疏趕忙穿好官服,“走,去看看。”

他還沒有走出幾步,襄陽知府郭如暗,帶着指揮使曾福就來到縣衙。他只好迎着他們進去,

“大人,我縣貧瘠,百姓尚不能自足,這稅可否減免點。”吳貞疏再一次求告。

“這事你就不用擔心,現在纔剛收早稻,自然還有存糧。收稅的事情本官和曾大人會解決。來啊,好好安頓下吳知縣,可別讓知縣大人出了什麼意外。”襄陽知府郭如暗說完,就有幾個如狼似虎的兵丁把吳貞疏一家軟禁在縣衙的後院。

襄陽知府郭如暗,指揮使曾福相視一笑,接着這幾天谷城整個縣哭聲一片,現在雖然各家都有糧食,可這些糧食要用到九月秋收,到了**月沒有糧食的時候,也一樣會出現饑荒。現在繳稅的官兵,卻是如強盜一般,有錢拿銀子,有糧就揹走,結果遭到的損失比那五釐的賦稅還多,這其中自然是襄陽知府郭如暗的授意。

等這些收稅的官兵走後,吳貞疏望着集結在縣衙門口的百姓嚎啕大哭,在場百姓無不下淚。是哭自己的無能?還是哭上天的不公?!

後來的幾個月,吳貞疏想盡辦法還是沒有找到個避免青黃不接的方法,但他還在爲百姓奔波着,這幾個月唯一讓他高興的就是,他夫人的病終於好了,這多虧縣城的郎中,贈醫送藥。

吳貞疏在谷城還安定的時候,他卻不知道附近其他的縣已經開始出現動亂了,丹江口,老河口,棗陽縣這裡的農民給收剮的很嚴重,而且知縣與襄陽府同流合污,鬧得是民怨沸騰。到了七月,襄陽府很多村落的百姓已經沒有糧食,靠野菜爲生,丹江口後面有個大湖,當地人叫杆子湖,當月無糧後,不分男女老少都在那捕魚,淹死者也不可計數。

中國的百姓,可以說是最善良最能忍的百姓,只要沒有逼到絕路,都會逆來順受下去,襄陽府打的如意算盤也原本不錯,可惜就在這年的七月,陝西的流賊王自用到了丹江口。聰明的王自用看到這裡的情況後,知道事有可爲,就在杆子湖邊立營紮寨。

過得幾日,湖中的淺水魚給捕了個乾淨,丹江口的百姓開始捱餓得時候,王自用開始出來鼓動了。六月二十一,這日兩千百姓沒有捕到什麼魚,聚在一起發泄脾氣,大罵狗官。王自用看時機到了,站在一高石上振臂大呼:

“各位老鄉,我原是從陝西來的,以爲你們這是米糧之鄉,來討口飯吃,沒想到你們卻落得這個田地。”

百姓聽到這麼說都是羣情激憤,他們不是沒有糧食,而是給那些狗官收了。王自用看挑動了民憤就繼續說道:

“我們陝西去年乾旱,結果大災,官府還一樣的要繳稅,百姓都活不過下去了。最後我們衝進了縣衙,殺死貪官,最後皇帝老爺並沒有怪罪我們陝西人,大夥招安後,政府就開始賑災,鬧事的人也沒有定罪。離這十幾裡地的河南省,他們只需要交納十分之一點五,而且不用交人頭稅,徭役稅。爲什麼會有這麼大差別呢?還不是襄陽的狗官不好,湖廣的狗官太壞。我們只有鬧他一鬧,讓朝廷知道,我們纔可以不用受苦,受累。”

王自用的這番話對這些填不飽肚子百姓有了很大的鼓動性,人最怕比較的,當他們知道就在隔壁的省所受到的待遇就完全不一樣,比他們這好上一倍的時候,心態上就馬上失去平衡。王自用再給他們一顆定心丸,那就是陝西鬧事都沒有怪罪,那麼他們鬧也沒事,不用擔心秋後算帳。

果然,大夥都嚷着要去縣衙,殺了狗縣官後,再去襄陽殺那天殺的郭知府。那些原本膽小怕事的人,受大夥感染,也是奮勇當先的吶喊。王自用理所當然的當上了首領的位子,一是王自用是有準備的,二是百姓也想有人當領頭人,就算以後有事,也是找這領頭人。這算普遍心理。

很快,在這樣的瘋狂鼓動下,王自用帶着這兩千人衝進了丹江口縣衙,然後把城內的錢財糧食收了一空。鑑於上次的失敗,王自用很快對這些人開始可整頓,組建成一支部隊,而不是鬆散的農民隊伍。因爲有飯吃,結果附近許多遊民,原來本地的土匪,紛紛來投靠。部隊很快就增加到三千人馬。

王自用派手下去佔領各處縣城,除了谷城沒有外,其他襄陽府的外圍縣城都給劫掠過。谷城不是王自用不想去打,而是他的部下都知道縣令是個好官,所以不去打。王自用知道後,也就同意了。現在他可不想丟了在部隊中的威望,就擺出副正義的形象。

不過令王自用吃驚的是,襄陽府的軍隊居然沒有來剿匪。而是讓他平平安安的發展起來,等襄陽指揮使曾福來的時候,王自用已經有五縣的土地,五千的人馬了。

這倒不是襄陽知府郭如暗不來剿滅他,而是襄陽指揮使曾福不願來,因爲曾福自以爲是的認爲,那不過是一時民憤,不久百姓就會散去。直到接到幾個縣都丟失的時候,他才正視起來。不過他並沒有把這些農民當敵手,他固執認爲只要自己大軍開過去,就可以把這些農民嚇得四處逃竄。

七月初六,襄陽指揮使曾福帶了四千人馬,往丹江口進發,一路耀武揚威,端的威武非凡,一個斥候兵都沒有。可惜這不是閱軍,也不是演習。等他們行到一線峽的時候,農民軍突然出現在兩邊,居高臨下就是一頓好砸。這些指揮所的兵士從未上過戰場,平常也不多訓練。看到滿山遍野的敵人,撒開腿丫子就跑,明軍兵敗如山。這一役,明軍全軍覆沒,指揮使曾福給人殺死在亂軍中。

戰敗的消息傳來,郭如暗嚇呆了。這時知府郭如暗知道事情瞞不下去,就急着找人替罪,曾福死了,只能說他剿匪不力,那還有誰可以替自己背這個責任呢?對了還有個吳貞疏,就是他了。郭如暗想把責任推到他的身上,整個襄陽府就他谷城沒有被流寇攻打過。這肯定是和流寇有來往,所以襄陽才鬧起來的。郭如暗“想清”前後因果關係後,馬上讓人去谷城請吳貞疏來,說是商量如何剿匪。

可嘆吳貞疏是老實人,怎會想到郭如暗這等奸謀,跟着就來了。一進襄陽城,吳貞疏便給捉進大牢。郭如暗一面向上呈報襄陽匪情,一面向湖廣總督嚴國燾求救兵,然後把吳貞疏也押解到武昌鎮。

湖廣總督嚴國燾本是文人出身,是天啓三年的進士。他走魏忠賢的門路才謀到這個肥缺。去年大清洗中,因爲崇禎皇帝想穩定大局,就沒有對地方官員清洗,給嚴國燾逃過一劫。如今在自己的治內出了這麼大個窟窿,自己得想辦法度過這一劫。還好襄陽知府還送了個替罪羊來,連罪名都弄好了。嚴國燾馬上叫人帶着銀子到京城活動,同時押解吳貞疏到京城。然後召集各路指揮使,看下如何鎮壓流寇。

七月初十,嶽州,長沙,常德,荊州指揮使都來了,嚴國燾主持會議,但出乎嚴國燾以外的是長江南岸的指揮使不願出兵,理由是他們那局勢也不穩。如果一旦南岸也鬧流寇,那湖廣就全爛了。這點也是嚴國燾所害怕的,於是他決定由荊州,武昌近六萬人馬去剿匪。

當他調兵遣將後,十三日出兵,還沒有到走到襄陽一半的時候,前方卻傳來襄陽被攻陷了。嚴國燾沒有想到那些泥腿子這麼厲害,嚇得不敢前進,退回武昌城內自守。

王自用滅掉襄陽指揮使後,迅速調兵去攻打襄陽城。襄陽城內已沒有重兵。而且一線峽一戰,已經打的明軍膽寒。沒有多大傷亡,王自用就攻下了襄陽。知府郭如暗一早逃往了武昌。原本無事的谷城,因爲襄陽知府捉走縣令,百姓也接着造反。整個襄陽府盡數給了流寇。

王自用拿下襄陽後,得到了大批的糧食和武器,裹脅的隊伍增加到一萬人。附近州縣的流民得到鼓舞,紛紛響應王自用。是年九月初九,湖廣,陝西,安徽,河南,四省匪盜齊聚襄陽,集得三營三十六家,三萬人馬。

其當家首領名字不可盡數如:

神一元,不沾泥,紅軍友,老回回,八金剛,掃地王闖塌天,破甲錐,邢紅狼,亂世王,混天王,顯道人鄉里人,活地草,革裡狼,左金王,曹操,關索混天星,過天星,獨行狼,蠍子塊,一字王,射塌天

混十萬,可天飛,混天飛,點燈子,王老虎,金翅鵬一條龍,滿天星,混天猴,上天龍,馬老虎,獨頭虎上天猴,黑煞神,飛山虎,一隻虎,撞天王,翻山鷂整齊王,紫微星,託天王,十反王,小秦王,混世王,上天王,一連鶯,一盞燈,鑽天哨,開山斧,一座城通天柱,爬天王,抓地虎,滾地龍,滾地狼

王自用自封襄王,總領全兵。可嘆大明的米糧之鄉就這樣踏入糜爛之境。

第49章 買賣第5章 皇帝病了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108章 兩個陰謀第110章 訓練京營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316章 試探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167章 今日免朝第61章 提前的叛亂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295章 輿論分化(下)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258章 冊封第211章 戰意第313章 觀望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212章 奪氣第180章 圖窮匕現第284章 較勁第173章 聽案(下)第54章 險勝第95章 平沈戰前第136章 皮島開始第151章 將軍第246章 遠征第271章 指婚第195章 破城(下)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116章 意外耽擱第44章 皇子第140章 有點意外第8章 閹黨盡除第163章 困擾第71章 兩位巡撫第18章 雪上加霜第205章 全局分析第96章 過河棋子第283章 富餘糧食第72章 冷處理第62章 醞釀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313章 觀望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30章 盤山選址第48章 糖衣炮彈第28章 海戰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95章 平沈戰前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281章 問題(上)第39章 東巡第134章 方案圖紙(下)第306章 問案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191章 兵臨城下(中)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30章 醉有應得第2章 是夢非夢第157章 交鋒第229章 該給的纔給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14章 越俎代庖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14章 第二次演習第126章 人盡其材第188章 一線機會第132章 一場虛驚第25章 驛館閒談第253章 迴鑾第30章 論才,論財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259章 獨角戲第137章 突圍而出第238章 條件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202章 算計(上)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24章 身份懸殊第261章 駐兵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72章 冷處理第97章 廣寧之失(一)第177章 峰迴路轉第41章 遼西大雪第155章 紈絝子弟第162章 法不責衆第104章 虛位讓賢第173章 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