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京師調兵

大同的急報猶如一份重磅炸彈在朝堂上炸開,餘留的震撼讓朝臣們頓時失聲。

在大明與蒙古數百年的對抗當中,大同一直是蒙古襲擾最多的地方,而且一旦蒙古人攻破大同,便會由此朝東進發,攻打京師。大明正統十四年,衛特拉部(瓦刺)首領也先入寇大同,英宗皇帝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全軍覆沒。繼而,蒙古人以五萬之衆攻打京師,若非有大臣于謙主持大局,蒙古人再次入主中原都可能。此後佔據了漠南的韃靼部,無論是小王子還是俺答汗都循着也先的步伐進犯大明,將大同攻破後才深入腹地。這種戰法是有效的,兩人都曾在嘉靖年間率部打到了北京城下。

蒙古人之所以從大同進犯,一則大同是距離蒙古最近的重鎮,二則大同過後,由西往東至京師這一段已經沒有險要的關隘。同樣是前線的宣府,後邊卻還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居庸關可守。這其中也是考慮到宣府距離京師太近,故而在居庸關再佈防重兵。大同雖距離京師較遠,但是由於蒙古人的主力兵種都是輕騎兵,攻破大同後數日間便可到達京師。是以漠南的蒙古人能夠如此直接威脅到京師的安全,大明每一朝都有臣子進言要遷都回南京。在朝堂上的大臣們熟知歷代往事,聽到這份戰報如何不驚!

過了一會,張惟賢首先打破沉默道:“皇上,現今大同危急,需得速發援兵。盧象升部雖然人少了點,但近在順義。微臣以爲,可以先發盧象升部前去緩一陣,朝廷再集結第二批兵馬。”

“准奏!”此時兵貴神速,能夠短時間內調兵到大同的只有盧象升部跟三大營。林丹汗十萬騎兵來襲,三大營又是京師的防禦主力,現在調動三大營是不明智的。所以我同意了張惟賢的提議。

“那第二階梯的援兵抽調何處兵衛呢?”

所有的朝臣見我相問,都把目光集中到張惟賢的身上。張惟賢說完方纔的話,似乎不爲所動,一言不發的站着,不知在想些什麼。

“王永光,你以爲用何處兵爲好啊?”我繼而轉向兵部尚書問道。

王永光苦瓜着個臉,戰戰兢兢的回奏道:“回皇上,臣以爲……在邊衛上調不出人馬來,那只有從內地的衛所抽調客兵。”

王永光的回奏算是老生常談,歷來無論是集兵作戰還是邊防不夠兵員,都是從內地的衛所調兵。

“那抽調何處客兵?”

“……”

不想王永光缺乏應變之才,一時不知如何答話,竟被我詰問得語塞在當場。我心裡微嘆了下,王永光也算是我手裡啓用的老臣了,但遇到事情還是不夠練達。這幾年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是靠着孫承宗在支撐着,偏我手中還找不到頂替的人。

“回皇上,臣以爲王尚書所提抽調客兵之意甚妥。”說話的是兵部右侍郎樑廷棟,想必是看到本部尚書張口結舌便出來解難,只見他繼續說道:

“退守錦州後,薊州調出兩萬人馬出關,此時無論是遼東還是京畿兵員都比較緊張,沿邊各省銳卒都已調到邊鎮,所留六衛不堪大用。三大營雖是我大明雄兵,然京師重地不能不全力確保。所以唯有從內地較寬餘的省份調兵,同時在山西緊急徵召兵丁入衛,以拖住虜兵。”

“那抽調何處客兵?”

“湖廣!此處人馬被開國公整頓後,已是今非昔比。再者各省兵衛裡就只有湖廣各衛曾在近年參加過實戰,戰鬥力應比其他處爲強。湖廣又離大同較近,再往南調兵恐時日過久。”

“嗯,樑侍郎的話各位以爲如何?”我問了下大臣們。

樑廷棟的一番話直說得大臣們點頭不已,王永光差點感激得掉眼淚,就連一旁想事情的張惟賢也眼睛裡透出一絲亮光來。

“樑大人所言聽起來似乎可行!”韓枋紫缺砹頌?br /

“樑大人所言可行!”其他臣子跟着說道。

我想了想覺得事關重大,便道:“即刻發旨意給盧象升部,令其趕往大同救援。抽調湖廣兵衛之事容朕思慮一日,明日聽朕旨意。”

下了朝,我心裡仍舊在想着如何解決大同的事情。慢騰騰走到乾清門外邊,卻聽到殿外廣場有呼喝聲,我疑惑的望過去。

跟在我後邊的方正華忙解釋道:“皇上,那是侍衛們在場裡練武。一直來內城的禁軍侍衛就沒有合適的地方進行羣練,不像皇城司與九門提督府,都有專門地方演練。前兒谷統領跟慧妃娘娘稟報說,想要一個地方給侍衛們練武免得武藝疏鬆了。慧妃娘娘說:“宮裡大把的空地,每個殿前殿後的廣場閒着也是閒着,你就在前邊選塊地,不要吵着人就是了。’就這樣,谷統領選了這裡。皇上今兒是下朝下的早,往日皇上回來的時候,他們都已經練好了。皇上要不要去看看?”

從方正華的話裡我隱約想到了什麼,突然間恍然大悟,我知道怎麼處理了。“不用了,讓他們練吧,咱們回乾清宮!”

待我在宮內剛坐下,就有內侍進來報告:“皇上,宋獻策求見!”

我暗自奇怪,他這個時候來幹什麼!想到林丹汗那邊的事情都是他在處理的便道:

“讓他進來吧!”

宋獻策哭喪着臉一進來就跪下道:“微臣萬死莫辭,請皇上恕罪!”說完連連叩頭。

看來宋獻策是聽到林丹汗南下的消息後,過來請罪的。畢竟結盟的事情是他一手操辦,現在還沒過半年林丹汗就落井下石,御史們鐵口無情,參劾他宋獻策自然是少不了的,他還不如自己先來請罪!

“起來吧,林丹汗那邊的事也不能怪你,畢竟結盟的事朕也同意了的。”

“謝皇上隆恩,臣辦事不力,以致那林丹汗南下進犯,皇上雖不怪罪,臣也有愧於心。”

我拿了把手爐暖了暖手道:“嗯,你說說看,林丹汗爲什麼會來進犯我朝呢?”

宋獻策見我不發落他,心裡定了不少,平日的機靈又回來了,思慮一會回奏道:

“北虜反覆,必是見我大明遼東失利後想乘機撈一筆。”

“那你以爲林丹汗爲何脅賞不成,會出死力進攻大同呢?”

宋獻策來前做過一番謀劃,倒也能答得上來:“應該是拿不到好處,便想在大同鎮劫掠一番。”

“你若是林丹汗,你會在這個時候出兵攻打我朝嘛?”

“這……臣不敢做這設想!”

“那你說,林丹汗兵掠大同,與大明交惡,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好處?”

“應該林丹汗是吃準大明現今全力防禦女真人,無力對付北面,他率蒙古騎兵來攻,是想逼大明求和,然後再獅子大開口,藉此來掠奪大批財富。”

我嘆了口氣道:“恩!分析得還算合理。這個林丹汗,朕倒是看走眼了。他發兵來攻,看似不錯,但實際來看,朕覺得他是走進了個陷阱。”

宋獻策不禁愕然了一下,道:“皇上,這是……陷阱?林丹汗落入了陷阱?”

“你以爲憑藉林丹汗的十萬騎兵可以攻破大明多少地方?”

“微臣不敢估計!”

“可以攻打下京師嘛?”

“絕無可能!”

“那就是了,蒙古人怎能一時滅得下我大明!一旦我朝與蒙古結怨,獲利的人只怕是皇太極啊!”

宋獻策畢竟也是聰明人,一點就通道:“皇上是說,一旦蒙古人退回草原,皇太極就會發兵攻打林丹汗。而我兩家結盟已破,大明將士也不願出兵,最終只能坐看蒙古被吞併。”

“嗯!”

“皇上,可蒙古畢竟也有十萬人馬,只怕皇太極一時也吃不下吧!”

“林丹汗要是能夠抗得住皇太極,就不會逃到歸化城了。”

“蒙古人會不會跟皇太極有什麼協議才先後發兵來攻呢?皇上,這不可不防啊!”

“不會,朕肯定林丹汗不會與皇太極結盟。”

“皇上爲何這麼認爲?那畢竟都是虜人!”

我輕笑了一聲道:“皇太極坐上汗位後的策略便是對抗我大明同時,不斷壯大其自身實力。比如說早先年攻打朝鮮,吞併遼東蒙古等等。皇太極是一帶雄主,他的志向可不是遼東這麼簡單,問鼎中原纔是他的目標。但女真人實在太少了,十萬之衆無論怎樣都不可能佔據關內。所以他必會吞併四周部落,以求得到更多的兵力。朕想着皇太極現在最首要的目標不是大明,而是林丹汗。”

宋獻策聽完,忙跪下道:“皇上聖鑑,微臣拜服!”

我揮了揮手讓他起來,眯着眼睛想了半會才道:“朕原先看着林丹汗也算是個霸主,幾年內刀兵不興,不斷集結實力,怎麼就會如此輕易跟大明開戰呢?朕倒是想不明白了,你上回去到歸化城,有沒有發現點什麼奇怪的地方?”

宋獻策聽我這麼一問,忙皺着眉頭思索,好一會才恍然大悟道:“若說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微臣在歸化的時候還真發現一點,不是皇上問起,微臣還不當一回事。”

“說!”

“當時微臣在城外跟林丹汗說破臉後,以爲結盟無望,沒想到過了幾天林丹汗就派人來請臣等,要與我大明結盟。就在那會上,微臣見到一個奇怪的蒙古人。”

“怎麼個奇怪?”

“他雖穿着蒙古人的衣物,但微臣覺得他是漢人,文質彬彬的象個讀書人,當時微臣打量他的時候,他也在觀察微臣。”

“蒙古人,象漢人,讀書人?”我頭腦有些糊塗,難道是林丹汗從擄走的漢人裡挑出來的智囊?範文臣第二!“他穿的是蒙古人的衣服?”

“是的!”

“既然能參加結盟大會,此人身份不低。又是漢人的話,應該是林丹汗的參謀。朕先前倒沒有看到過相關的記載,真是世事難料!”

宋獻策聽了我說的話一連迷惑,又不敢問我什麼意思,只好在一旁站着。我的原意是說我在明史中尚未看到過在林丹汗手下效力的漢人,看來歷史的轉變,使得許多東西偏離了原來的軌跡。這個問題想不明白,我就轉而問道:

“今日早朝,兵部提議調湖廣兵馳援大同,你以爲如阿?”

“湖廣的兵倒是可以,只是遠了點!”

“嗯,朕知道了。好了,你下去吧。”

“微臣遵旨!”

宋獻策出去後,我略休息了下便對方正華吩咐道:“傳朕的旨意,去把皇城司的指揮使黃得功找來。”

“是!”

皇城司由原來的御馬監演變而來,有勇士兩萬,分爲武驤、騰驤左右衛。我登基後爲了獎賞開國公,定國公兩人,遂將御馬監的提督之職由兩家世襲。此時常炎林與徐子文被調到湖廣,御馬監由兩位國公世子掛名,具體事務則是指揮使黃得功主持。

指揮使黃得功,開原衛人。少負奇氣,膽略過人。十二歲那年,他母親將釀熟的酒放在家裡,被得功偷飲至盡。母親責怪他,得功笑着說:“這個償還您容易。”當時遼事正急,得功持刀混雜在行伍裡,尋機而出,斬首二級,得賞銀五十兩,歸而送給母親,說:“兒就用這個償還您酒錢。”。又相傳他少年時做過商人,執鞭經過山東,遇到響馬,其他商人都逃跑了,唯獨得功手持兩隻驢蹄抵禦賊寇,所向披靡,格殺十餘人,衆人皆驚異。後來得功年壯出關,投經略爲親軍,積功至遊擊後調入京營。我對他印象很深,明史中也有專門的列傳記載,所以常炎林他們調走後,我就讓黃得功暫代御馬監。

沒有過多久,一個滿身盔甲的將領進了乾清宮,他單膝跪下道:“皇城司指揮使黃得功叩見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我打量了他一下,表情不卑不亢,生得孔武有力,他跪下時大腿鼓起的肌肉,讓人想起了蓄勢待發的豹子,果然是員猛將。

“黃愛卿平身!”

“謝皇上,不知皇上召見有何旨意?”

我沒有即可答話,默視了他一陣才轉而說道:“黃指揮使是卒伍出身?”

黃得功沒有想到我會問他出身,愣了一下道:“臣十七歲出關,投在熊經略帳下,做了二年士卒,二年伍長,四年把總,五年守備,方積功至遊擊將軍,後蒙皇上賞識才做到指揮使。現已有三年零四個月。!”

“三十四歲做到指揮使也算可以了!”

“全靠皇上信任!”

“嗯,但是把你這樣的戰將留在宮裡倒是可惜了,朕有意把你放出去,到沙場上爲朕征戰,你可願意?”

黃得功眼睛變得亮色起來,臉上也露出一絲喜色,大聲回道:“臣願意!”

雖然他只回答了簡短的三個字,但可以看得出他心中的熱切。有的人生來就屬於沙場,有的人不願終老於安逸的牀上。黃得功在邊關十幾年,自然不想練就出來的一身才能在皇城裡消磨掉。

“好,朕就等你這句話,你回去後即刻整頓兵馬,朕要讓你領着四衛的勇士去建功立業。皇城司的守衛朕會讓其他各衛接收!”

“微臣遵令!”

“恩,你們所行目的是大同,林丹汗兵犯大同之事,你們都知曉了吧,朕就是要用你們這些御馬監的勇士去驅除韃虜。朕會下旨意給開國公,定國公兩人,讓他們火速到大同主持大局,你以後就歸他們管了,他們也是你的老上司了,大略他們把握,不過這兵還是由你約束着。”

“微臣知道!”

“你們爲朝廷效力,朕自然不會虧待你們。朕聽聞黃愛卿年幼喪父,全靠母親一人撫養成人!汝母如此可敬,朕會封她個誥命,讓她好好在京師頤養天年。”

“微臣代母謝過皇上隆恩!”黃得功話語中竟帶有點哽咽,看來他是至孝之人。

“好了,你先下去吧,把朕交付你的事情辦妥,然後聽朕的旨意辦事,明白嘛?”

“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看着黃得功退出去的身影,我不由發了一下愣。皇城司四衛的兵馬我還是信得過的,黃得功的能力我也知道。明史中記載,黃得功在圍剿流寇中大顯神威,就是率領御馬監的勇士營,流賊望見黃得功軍都連忙避走。再加上有常炎林,徐子文兩人坐鎮,相信林丹汗也鬧不出什麼亂子來。

第二日,便發下旨意,一式三份。一份給內閣,一份給皇城司,一份六百里加急送到湖廣。

“鑑於大同兵事益急,特擢皇城司指揮使黃得功副總兵銜,率武驤、騰驤左右衛馳援大同。皇城司由濟陽、濟川、通州、大興四衛駐守,指揮使之職由開國公,定國公世子接任。調湖廣巡撫徐子文,湖廣總兵常炎林任甘陝晉三邊左右總督,總理三省長城北面事宜,旨到即刻往大同赴任。湖廣巡撫之職由吳貞疏暫代,楊世恩任總兵之職。欽此!”

第84章 釘子第138章 悉心運作第222章 驚秫第192章 兵臨城下(下)第49章 王京大火第207章 接應第159章 朵喀一戰第122章 紅袖不添香(上)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72章 南轅北轍第1章 夜看明書第75章 知己難求(上)第136章 網開一面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98章 屠戮(下)第46章 勢如破竹第106章 峰迴路轉第255章 探視第167章 圍城第274章 歸來第28章 正副失和(下)第164章 爭權第292章 心裡話第265章 分工第25章 廷訓第319章 待命第228章 善後處理第171章 聽案(上)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185章 明荷戰爭(中)第8章 南糧北調(上)第207章 接應第189章 通州之亂第237章 組建第152章 再據優勢第35章 攻城初戰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181章 會盟之行第259章 獨角戲第58章 爲難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52章 親征第171章 疑心重重第16章 另設太學第160章 同盟之盟第237章 組建第38章 朕是校長第71章 變數第235章 成效第208章 緊急軍情第261章 駐兵第89章 秋賦時節第164章 福晉的決定第38章 朕是校長第150章 逼敵來攻第52章 進退兩難(下)第79章 朝議第48章 糖衣炮彈第306章 問案第55章 壓力第307章 接連不斷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226章 調動第85章 南京兵部尚書第168章 宮門之爭第265章 分工第87章 朝鮮使者第142章 水師參軍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287章 重心在南(上)第129章 遠方客人(下)第36章 角逐第13章 遼東局勢第39章 東巡第121章 打探到底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58章 損兵折將(上)第150章 註定的緣分第166章 苦等第30章 憂天杞人(中)第44章 進犯朝鮮第179章 馬有失蹄(下)第2章 是夢非夢第145章 圍困第7章 突生橫變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240章 選擇第36章 一度失利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80章 放假&演戲第244章 誓約第15章 整頓後的三營第7章 新皇登基第144章 兩個侍衛第52章 親征第145章 簡單任務第299章 應勢(下)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