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

三司自然知道河南府欠錢最多的是京西路轉運使司,不過他們下意識地把王堯臣和徐平兩人看成一體,這債自然也就不是債了。哪裡知道徐平根本就不會這麼算,京西路所有州軍,不管是誰,債務必須清清楚楚,這是一年一考的重要依據。

徐平對棉布生意寄予的希望不是要賺多少錢,而是要用這一次機會衝擊原有的經濟體系,大破大立,從而爲商品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跟這一條違背的,都是徐平所反對的。

棉布這一條產業鏈,骨架在京西路治下,徐平要充分利用起來,理清新的經濟制度的很多問題,讓每一個人都明白。每一個環節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獨立覈算出來,絕不可以稀裡糊塗地糊弄過去。把這一條產業鏈理順了,對於很多有心的官員來說,便就有了未來將來發展經濟的藍圖,這比賺到手的錢重要得多了。

王博文見王堯臣的神情很認真,不似作僞,不由小聲問道:“伯庸,難道漕司還會向河南府追債?徐龍圖與你是同年,不會做出這種事吧?這就逼迫得過了——”

“怎麼不會追債?漕司最先追債的就是河南府!自入冬以來,漕司每天都有公文行下來,每項細列。而且還限定了時間,最晚到冬月的中旬,過期再不清賬就要收利錢了!王副使,三司不把我的飛票清了,這一年就相當於白乾,河南府的官吏會鬧上京城去!”

王博文沒想到徐平會這樣做,面露難色:“可是河南府手裡收到的飛票太多,三司到裡找那麼多銅錢給你?自徐龍圖主持鹽鐵司,確實每年收的銅錢多了不少,但是也是在徐龍圖的手裡,官吏兵將俸祿不再折支,一律發實錢,這又多支出了許多。一加一減算下,三司庫裡的銅錢也沒多出多少,實在力有不逮啊——”

王堯臣搖頭:“那是三司的事情,我是河南府的通判,管不到那裡。反正發出飛票的州軍必然是收到錢了,我這裡收飛票就必須要收到錢。這次不給河南府兌了,以後飛票還有哪個州軍敢收?太祖在世時,對飛票兌付管得極嚴,當日不能兌付就要嚴懲。有太祖成例在,商人拿着飛票過來,哪個敢拖着不兌?”

王博文沉默不語,太祖皇帝當政時理清了全國的飛票系統,也規定了相應制度,其中一條就是各地官府必須當日兌付商人手裡的飛票,砸鍋賣鐵也不能拖。有這制度在,河南府見到飛票必須兌,相應地也就要求三司必須無條件地清算。

正在這時,公吏進來通稟:“都漕官人徐龍圖到!”

王博文出了一口氣:“徐龍圖來了就好,我們當面慢慢商量。”

王堯臣起身:“既然都漕到了,我們便就到後花園開筵吧,不能讓官員久等。”

“好,邊吃邊說,邊吃邊說。”王博文起身,與王堯臣一起出了會客花廳。

迎到徐平雙方見過了禮,王博文拱手道:“我到西京城來,未去漕司拜會龍圖,甚是失禮。公務在身,不得自由,龍圖莫怪。”

徐平笑道:“哪有三司副使拜會漕節的道理,不過仲明到西京來,不發一封書給我,有點不厚道啊。雖然我現在京西路,一年前可還坐在三司衙門裡。”

“來得匆忙,考慮不周,龍圖莫怪。你是鹽鐵司老長官,不比別人,一切包涵。”

三人一邊說着,一邊到了後衙花設宴的地方。

河南府和留守司的一衆屬官早已經等在這裡,紛紛起身見禮,鬧了一會。

分賓主落座,王堯臣吩咐上了酒菜,領着喝了三巡,便命歌舞上來。

王博文心裡有事,沒有心情欣賞洛陽小娘子的歌喉,與一衆屬官寒喧一番,便對徐平和王堯臣道:“龍圖,伯庸,我們借一步說話。”

到這個時候,徐平隱隱猜到了王博文的來意,也不說話,與王堯臣一起到了旁邊涼亭。

初冬的夜晚涼風剌骨,王堯臣吩咐公吏端了炭來,三人圍着炭火坐下。

王博文在火上烤着手道:“看來今年又是一個寒冬,不好過哦——”

徐平道:“天冷了加棉衣就是。自上個月開始,營田務便開始運籽棉到西京城,城裡場務壓過彈過之後,便開始向外發賣,現在已經開始賣棉衣了。對了,今年京西路官員的冬衣不髮絲綿了,統一制了棉袍發下去。”

王博文好奇地問道:“龍圖,籽棉是什麼?與先前的棉花有什麼不同?”

“哦,籽棉就是沾在棉籽上的細小碎棉,不好紡紗,只好拿來做棉服棉被。你看棉花采摘下來是白白的一大坨,實際上軋過之後,只有一小半適合紡紗織布,稱爲皮棉。剩下的這些只能別作他用,最大的用處就是禦寒了。”

王博文愣了一會,才道:“我以爲棉布賣完今年棉花的行情就結束了,聽龍圖的意思是冬天還有一波?能製出來的棉衣多嗎?”

“多,本來很多棉布積壓着沒賣,就是等着制棉衣呢。不瞞副使,前面賣棉布只能算今年棉花收入的一小半,大頭還在冬天呢。”

聽了徐平的話,王博文久久不語。這前面賣棉布造成的窟窿就已經朝堂震動,三司上下束手無策了,怎麼後面還會有個大頭?這是要把天下的銅錢都吸到河南府來?

王堯臣見了王博文的樣子,以爲他是沒見過棉衣,轉身吩咐公吏去取一襲新做的來。

不大一會,公吏取了棉衣來,王堯臣對王博文道:“副使,這是新制的棉衣,準備作爲冬衣發下來的,你試一試。棉衣雖然比絲綿笨重,但好在厚實保暖,很是不錯。特別是颳大風的天氣,穿着這個比絲棉暖得多了,算是兼得絲綿和皮裘的好處。”

王博文將信將疑,取了棉衣,度着披在身上。整理好了,王博文站起身走了幾步,跺了跺腳道:“果然好物!笨重是笨重了些,但擋風禦寒,又比絲綿強了。”

實際上王堯臣說的棉衣兼具絲綿和皮裘的好處是誇張的說法,換句話說,就是兼有兩者的短處,怎麼也不能跟那兩者比的。棉衣最大的好處,其實還是量大便宜。

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50章 防秋第5章 報恩第38章 必勝之勢第3章 人之將去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7章 我做好人第49章 串連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26章 前奏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36章 手舞足蹈第4章 馬政第44章 細鹽第71章 少取多予第31章 攻略(三)第186章 有錢人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6章 仁義者何?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201章 提舉官第55章 晏殊之論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02章 何以道理最大?第187章 包拯第14章 茶法第10章 生財之道第49章 舊部第61章 入社第295章 強兵策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09章 補天裂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186章 應對第49章 舊部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00章 謹守其成第159章 新的考驗第270章 以仁爲本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86章 毛錐子能退敵耶?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199章 傳承第179章 意外第36章 組織第3章 屬下第182章 人事安排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15章 擺攤第66章 新鮮第7章 第一權臣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82章 祭奠續第30章 烈士暮年第48章 做假貨的第222章 恩歸於上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201章 提舉官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81章 天章閣夜對(中)第42章 動盪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62章 算計第134章 鬧事第16章 仁義者何?第78章 要知恥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123章 出書第180章 投名狀第115章 奇觀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24章 留客第37章 夜對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279章 黑吃黑第52章 從此各不相干第152章 糾纏第130章 重度近視第149章 席捲諒州(上)第99章 刻書準備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17章 回聲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225章 誘敵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