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瘋狂時代(三)

說到底,這個年代的銅錢不僅僅是貨幣,還是貨物的一種,一個地區的商業如果驟興驟衰,都會引起銅錢的短缺或者氾濫。正是因爲錢莊建立起來,一方便使大宗交易只是在錢莊過賬,減少了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錢莊積攢的銅錢增加了供給,才讓河南府在棉布交易突然興盛起來的時候,依然保持了貨幣體系的穩定。不然的話,今年棉布的巨大交易規模,不等河南府見到好處,洛陽城的經濟就先崩潰了。

徐平看着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羣,悠悠地道:“伯庸,等過了秋天,大量的棉布賣出去之後,只怕天下州軍,有一小半要欠河南府的錢。那個時候,嘿嘿——”

王堯臣有些茫然,徐平話說的是不錯,但到時該怎麼處置,實在是沒有想好。河南府兌了其他州軍的飛票,理論上他們應該運銅錢過來銷賬,不然河南府有多少銅錢也經不起這麼折騰。當然,正常情況下是由三司統一協調,讓各地的現錢基本平穩。但如此大的金額從來沒有遇到過,只怕已經超出了三司的調配能力,到時該怎麼做,誰知道呢?

天下都欠洛陽錢,又沒有能力償還,真到了那一步,難道三司帶頭賴賬?

歇了一會,徐平對王堯臣道:“走,我們到那邊的三司鋪子看一看。”

兩人安步當車,不多時到了三司鋪子前。門前小廝看見,急忙飛跟着去喊鄭主管。

看着門前堆積如山的布匹,徐平問來到身邊的鄭主管:“你們這裡布匹,是隻在城裡賣呢,還是也往其他州軍發貨?”

鄭主管道:“回都漕官人,三司鋪子發到其他州軍鋪子的貨物不從我這裡走,但是商人們買的貨,是從我這裡發的。因爲數量太多,他們自己運起來不便,鋪子裡便統一組織一起運送,分別到幾個大碼頭。向東是到開封府和許州郾城,向北到晉城,向西到陝州,這些地方的客商都是從小的這裡走貨。向南到襄州,是從開津橋的鋪子出貨的。”

徐平點了點頭:“怪不得你鋪子裡積貨如此之多。”

鄭主管苦着臉道:“可不是嗎,本來我這裡只是分號,哪裡想到現比天津橋的鋪子還要忙碌。白天城裡又不好走,只好等到向碼頭運貨,甚是不便。”

徐平看看王堯臣道:“實在不行,可以找河南府幫着運一運貨物。走遠了不方便,運到碼頭去總還是可以。當然,三司不差錢,也不能讓他白乾。”

“都漕官人說得有理,小的得空便就回去商議。”

給外地客商買的貨物編組,由三司組織人手統一運往各地的運輸中心,再由客商從那裡提走,算是三司鋪子提供的增值服務。三司屬下有自己的廂軍,也有能力做這些事情。

不過現在棉布的運量太大,僅僅是從鋪子運到碼頭去,就讓鄭主管招架不住。

太陽西斜,鋪子裡終於再沒有新的客人,單等着日落開始向碼頭運貨了。喜慶拍了拍手,對鄭主管道:“我去看一看孫二郎他們兩個,現在城裡不比從前,他們不要迷了路。”

鄭主管道:“快去快回,天黑了不要亂跑,現在這一帶外人多!”

喜慶答應着,一路小跑着出了鋪子,泥鰍一樣從人羣裡穿過街道。

沿着自己白天指給孫二郎的路,喜慶一路跑着,邊跑邊找孫二郎。這裡的道路他熟悉無比,拐了兩拐,便就到了場務工人住的地方。

大門口那裡,果然看見孫二郎和彭三叔的車子。孫二郎跑上去,看看空空的車子,對一邊的孫二郎道:“果然早早就賣完了,怎麼還在這裡?”

孫二郎拉着喜慶走到一邊,小聲說道:“你也不把路指清楚,我們順着你說的方向走進來,結果一個人影不見,還以爲走錯了呢。多虧兩位大姐,買了我們幾個石榴,嚐了之後覺得不錯,才領着我們來到這裡。喜慶,這裡的人真大方,一車石榴沒多久就賣完了呢!”

“那是自然!場務裡做工的人,每月都發現錢,手裡活泛得很!我跟你說,出手大方不在於有錢沒錢,而在於手裡有沒有活錢。你看鄉下的土財主,他們家裡的錢比這裡做工的人多得多吧,但向外掏幾文銅錢就肉疼得不得了。無他,家裡再多錢,都是死的!”

孫二郎想一想,好像真是這個道理。鄉下土財主再有錢,卻捨不得花,想讓他們買點石榴之類土產那可是千難萬難。這些做工的人就大方多了,覺得好吃,家家都買幾個。

低頭琢磨着這道理,孫二郎對喜慶道:“這纔沒多少日子不見,你從哪裡學來這些生意經?比我見識高了不知多少,真是士別三日,就當刮目相看!”

喜慶笑道:“我在三司鋪子裡,天天都跟生意人打交道,天天聽鄭主管講這些道理,耳朵都起繭子啦!對了,石榴賣光了,你們怎麼還不走?”

孫二郎拉過喜慶,附在他的耳邊小聲道:“這裡住的都是在場務裡做工的,他們家裡有便宜的棉布,還會裁衣縫衣。既然趕上了,我和彭三叔便做幾身衣服,帶給家裡人穿。他們說這種事不好叫外人知道的,你可不要出去亂說!”

喜慶笑道:“我以爲什麼了不得的事,你神神秘秘的!在這附近住的人,哪個不知道這事?你看我身上,穿的就是在這裡做的棉衣!你放心,這是平常事,他們是怕你們外地人沒有見識,不知出去傳成什麼,才特意囑咐你的!”

孫二郎聽了將信將疑,扯着喜慶身上的衣服看了好久,才道:“果然好料子!原來你們都是在這裡做衣服啊,我還以爲自己走了大運呢!”

“你就是走了大運啊!他們這裡雖然做衣服,但都是偷偷做的。棉布是工人從場務直接買回來,比外面賣的便宜,說好是做衣服自己穿,不許外賣的。大概是看你們兩個做生意老實,人家才願意給你們做。不然他們的棉衣又不愁賣不出去,輕易不跟外鄉人打交道。”

孫二郎點了點頭,似懂非懂,不過交好運這種事,總是讓人高興。

用徐平前世的話說,用出場價買棉布是給工人的福利,不許流向市場。但私下裡怎麼可能控制得住?官方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太過分開起鋪子大搞,也就由得工人們賺這外快。徐平態度也是如此,管理要鬆嚴適當,不要過死,只要不影響市場秩序即可。

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26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75章 僵局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40章 出人意料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1章 酒精燈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34章 瘋狂時代(五)第22章 忠州來人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30章 分道揚鑣第52章 如和風光(上)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242章 節制三路第145章 自殺的晉州進士第67章 選擇第154章 邕州舊部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43章 新車新炮第127章 大捷第134章 亂局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104章 天下人之天下第32章 長命縷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3章 秀秀(下)第206章 望遠鏡第303章 崇善州進士第6章 召對第137章 事不怕細第157章 手藝差了些第115章 詩文精進第120章你們都姓趙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245章 亡周室者秦第188章 我就是個土包子第59章 合謀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212章 滿載而歸第172章 農事第23章 又想錯了第47章 帶毒的餌第86章 猛虎入狼羣(四)第46章 意料之外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17章 盼盼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213章 預算第136章 小馬蹄帶來的戰事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0章 野味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41章 留你兩天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55章 利用第15章 擺攤第62章 算計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74章 再堅持一下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225章 新消息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25章 對決第61章 山歌好似春江水第52章 酒鬼亭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248章 送到口邊的肥肉第43章 插手忠州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50章 牛羊滿欄第31章 造紙第15章 閒事第77章 交涉第5章 高大全第111章 以假僞真第166章 我們不同意第148章 轉折第1章 桂州第186章 有錢人第122章 烈火燒城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56章 城狐社鼠第96章 三司刻書局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49章 伏閤夜對第308章 怪物第36章 組織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52章 糾纏第256章 身上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