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重貶

孫沔低着頭半天沒有說話,在徐平等得不耐煩的時候,他突然擡起頭道:“你作爲京西路轉運使,憑什麼來管我留守司通判?再者說了,我又沒錯,難道不許上章自辨嗎?”

徐平看着孫沔,臉慢慢黑了下來,緩緩地道:“從一進來,我便跟你說了,我現在是代表朝廷處置你。不是轉運使,我是龍圖閣直學士,奉朝廷旨意做事。孫沔,你一個區區留守司通判,在哪一位龍圖之前還有位子給你!該說的我說了,該給你的面子我給了,不該給的我也給了。你既然給臉不要臉,那我便再無話可說!”

說完,徐平對遠處的公吏高聲喊道:“拿紙筆來!”

公吏應諾,飛快地取了筆墨來。到了跟前,見徐平面色鐵青,是從來沒見過的,心裡有些打顫,放下便就飛快地跑掉了。

拿起筆,徐平對孫沔道:“本來是想讓你去做武安州的通判,貶官數級,以爲懲戒。可你怙惡不悛,毫無悔改之意,本官還在京官序列多有不妥。便就貶爲幕職選人,權假攝武安州通判,以觀後效!”

一邊說着,一邊重填了孫沔的官告。之前徐平已經得到了授權,官告手續齊全,只是空着讓徐平填寫而已。此時填寫完畢,孫沔的一應官職就正式改爲貶之後的了。

孫沔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幾句話之間,又貶了幾級,以前哪遇到過這種事情?他爲官多年,不過一直都在地方任職,沒有進過朝堂,跋扈慣了。地方上的官員一般都沒有直接處置他們這些京朝官的權力,必須要到京城走一遍手續,這中間便就有上下其手的地方。除非得罪得狠了,一般不會鬧到動本官的程度。他卻忘了,徐平不僅僅是京西路的都轉運使,還是龍圖閣直學士,只要有朝廷授權,不會跟其他地方官員那樣束手束腳。

把官告重新改過,徐平扔到孫沔面前,沉聲道:“你現在出門,漕司門口有人員送你到邕諒路上任。回去收拾行禮,天黑之前出西京城!”

孫沔傻愣愣地看看面前的官告,又看看徐平,直覺得做夢一樣,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地方官做得久了,習慣了官員之間來來去去扯皮,真正朝廷大臣處置這些事情的節奏還真是不適應。以前就是有官員再看不順眼,哪能幹淨利落地說貶就貶了。

徐平官廳裡的人都感覺到了這裡氣氛不正常,一個一個繞着牆邊,遠遠躲開。平時再是笑嘻嘻地好說話,直襬起譜來,現在洛陽城裡也只有一個李若谷比徐平地位高一點點。

見孫沔在那裡愣着,一動不動,徐平沉聲道:“譚虎,送孫沔出轉運使司!門外有京城來的人,你把孫沔交給他們,告訴他們天黑之前必須出西京城!”

譚虎應諾,走上前來一本正經地叉手道:“遵龍圖鈞旨!”

說完,指揮兩個隨從,把孫沔架起來,拿了他的官告,急匆匆地出門去了。

徐平看着孫沔離去的背影,臉色極不好看。本來他還是按照自己以前的習慣,給孫沔指明瞭一條能夠翻身的路,準備曉之理,動之以情,好好到邊疆去爲國家效力。沒想到孫沔是個冥頑不靈的性子,自己的媚眼拋給瞎子看,那就只有下重手了。

邊疆地區一般不用文臣知州,特別是新設的這種不安定的地方,通判實際上就是最高的民政主官。真是孫沔識時務,去做上一任兩任,哪怕無功無過,也可以盡複本官。現在一路貶到選人,想再升上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要人保舉不說,一年天下不過一百人的名額,可不是那麼好爭取的。

廣南西路地方偏遠,一向缺官,代理性質的假官攝官很多,跟其他地方不一樣,選人也可以做通判的事。假攝官本路轉運使就可以做主,這幾年孫沔連跟朝廷直接聯繫的渠道也斷了。等他真到了哪裡,纔會知道自己到底惹了多大的禍。

至於天黑之前出城,是對貶官加重的處罰。有門路沒有得罪人的,哪怕被貶了官,也可以磨磨蹭蹭用各種理由先不赴任,等着翻轉的機會。像孫沔這種得罪了人的,便就限定日程,要求什麼時候動身,每天要行多少里路,什麼日子到任,都被限制死了,一天也不允許耽擱。徐平還不算刻薄的,真要噁心孫沔就直接讓譚虎把他架出城了。

整個長官廳一時鴉雀無聲,徐平的手下還是第一次見到他下如此重手處罰人,一個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離徐平越遠越好。

徐平坐在石凳上,閉起眼睛,慢慢平復心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像孫沔這種人,是徐平最不想碰到的。給兩分顏色就想開染房,一不小心就不知道怎麼恨上了自己,除非你跟他一樣一心升官撈錢,狼狽爲奸,不然怎麼也處不好。就連官職高低帶來的身份差距,都不足以讓他清楚地認識自己,非要惹出無窮的事端。

過了一會,譚虎迴轉,交了差事,站在一邊,小心翼翼地看着徐平。

徐平想了一會道:“你去告訴楊副使,今明兩天有了空閒,一起與河南府王通判去查一查留守司的事務。告訴他們,留守司的事情理清楚了,去給李留守回報。最近出了這麼多事情,李留守那裡可不是一句不理政務就以推諉過去的。不過他是元老重臣,我也就懶得理會了,但今後,不能再如此亂七八糟了。”

孫沔走了,留守司便就暫時由王堯臣接手,一如他來之前孫沔那樣,直到新的留守司通判到來。留守司管着西京皇宮,還有一衆分司官員,還有各種祭祀,雜事很多,不可能由河南府通判一直兼着。

不過不管怎樣,對徐平來說,洛陽城終於是從此平靜下來了。全部的心思,可以轉到棉布帶來的巨大改變上,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分心。

第45章 安撫第200章 營田務第146章 分別第217章 追獵第95章 契丹的算盤第131章 一起發財第84章 三衙改制第57章 暗箭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32章 東華門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55章 徐徐而進第171章 隴右都護府第90章 發酒發肉第152章 糾纏第81章 臭味相投第98章 破上思寨第36章 組織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3章 人之將去第195章 大變第56章 錢入戶等第68章 交易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55章 藥銀第188章 百官圖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52章 童七郎第49章 事發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9章 黃師宓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12章 空調第19章 共剪西窗燭第195章 大變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16章 還錢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12章 治術(三)第53章 炭價風波第63章 放生池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07章 戰還是和?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6章 活在洛陽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第159章 喬大頭進京第49章 應有權變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100章 小人難防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53章 查稅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3章 蠻人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81章 錢明逸第43章 重逢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66章 金光洞第267章 許懷德也不容易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6章 酒第31章 牛官司第224章 數字會說話第14章 茶法第73章 點將第72章 底氣第73章 田二第295章 強兵策第101章 新法可驗第21章 矛盾第81章 臭味相投第137章 瘋狂時代(八)第23章 蔡襄之錯第99章 前奏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5章 歲除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92章 可以招兵第66章 無所建明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280章 善後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