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一針回魂

孫沔來之前,老都監坐在地上是耍賴。等到孫沔到了,他起來站了一會,老了實在是站不住,乾脆還是坐到地上。現在向後一倒,正倒在孫沔腳邊不遠的地方。

這一下把孫沔嚇了一跳,今天的事情可沒有跟老都監商量過啊,這個人老成了精,又特別貪財,就連孫沔都不想招惹。他突然倒下,難道是真地病了?

那邊站着的分司官員面面相覷。老都監之所以一個人坐在那裡,就是因爲他老是佔別人的便宜,人人都躲着他。現在他突然間人事不知,反而讓一衆官員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孫沔捂着肚子,轉身對王堯臣道:“王通判,今天要鬧出人命來了!你快快把那些公吏差役攔住,要是真有人出了意外,脫不了他們的干係!”

王堯臣一時間心亂如麻,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只要人沒有傷病,今天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一羣過氣官員聯名上書根本就不用在乎,甚至河南府還能反過來說他們聚衆鬧事。吃着河南府的,喝着河南府的,還不老實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但要是真出現傷病可就不好說了,再要鬧出人命來,就沒那麼容易了結。

見王堯臣站在那裡神色難看,茫然不知所措,一衆分司官員氣勢立即盛了起來。有人喊着“掐人中,快打點水來給病人喝!”另有人就開始反過來去阻攔要離去的公吏。

正在亂成一團的時候,忽然有馬蹄聲傳來。

正束手無策的王堯臣擡頭去看,只見譚虎騎在馬上,護着兩輛牛車緩緩行了過來。

到了跟前,譚虎下馬向王堯臣叉手唱諾,朗聲道:“通判,都漕聽說今天御史臺這裡出了事情,分外焦急。因爲天氣炎熱,分司官員不少年紀也大了,太陽底下站得久,難免有人中暑生病。都漕生怕出了意外,特命下官帶了府衙的醫生來,以防不測!”

王堯臣長出了一口氣:“來得好!那邊真有幾個人倒地了,快快過去醫治!”

幾個醫生從牛車上下來,一起對王堯臣行禮,取了藥箱,走上前去。

州里有官府設的醫局,一是研習醫書,招人教學,再一個也對社會開放,裡面的醫生同樣出診。當然最重要的,醫局的醫生要防治各種疫病。

這幾個醫生都是醫局裡的,正在王堯臣管下,當然是聽河南府官員的吩咐。

一個老成持正的醫生走到倒在地上的老都監跟前,把手裡的藥箱放下,取了一根長長的銀針出來,給旁邊的官員看,口中說道:“我這一針不能治病,而是讓人痛入骨髓。”

有官員忙道:“只聽說中暑之後掐人中,喝點涼水,你紮了讓病人痛是個什麼意思?”

醫生不緊不慢地道:“中暑之後人的神志不清,這一針下去,是喚回病人的神魂。此後再用藥醫治,才能萬無一失,不然會留下後遺症的。”

官員中的文官有不少懂點醫術,從來沒聽說過這種說法,不過也不好出聲問。官府醫局裡的醫生都是當地醫術最好的,德高望衆,可不敢隨便質疑。在醫局坐館,一方面能夠從官府領些錢糧,而且免了差役,另一方面不耽誤出去診病賺錢,是個好差事。同時醫術有了官府認證,富貴人家有了病千方百計來請他們。

衆官員看着醫生手裡的銀針慢慢扎進老都監的身體裡,大陽底下,竟覺得身體發寒。

只聽一聲慘叫,老都監猛地從地上坐了起來,眼中含着淚水,看着醫生,想哭卻又哭不出來。醫生果然是實誠人,說痛入骨髓就真是痛入骨髓,一點都不打折扣。

在老都監坐起來的那一剎那,醫生出手如電,已經把銀針拔了出來。

收好藥箱,醫生才緩緩地說道:“原來老都監並沒有病,只是累了躺在地上休息。”

“我怎麼沒有病?剛纔明明昏了過去!”

看着老都監臉紅脖子粗的樣子,醫生緩緩搖了搖頭:“若真是昏了過去,我這一針是無論如何也喚不醒的。老都監,你慢慢休息,我去診治別人。”

說完,拎起藥箱起身離開,只剩下幾個官員站在那裡你看我我看你。

此時其他醫生也開始診治,都是同樣的步驟,先來一針讓你痛入欲生,把沒了的魂兒喚回來才動手治療中暑。可惜躺在地上的幾個人,都是一針就醒了過來,沒有一個例外。

譚虎站在王堯臣的身邊,把這景況看在眼裡,微微笑道:“來的時候都漕對我說,這樣的天氣要謹防人中暑,我們在嶺南待過的人,知道暑毒的厲害。不過都漕還說了,中原的天氣熱雖然熱,但不潮溼,要中暑也沒有那麼容易。真病假病,醫生說了算。現在醫生診治過了,一個病倒的都沒有,全都是在裝病。都漕說,這樣通判就好做事了。”

王堯臣鐵青着臉,重重點了點頭。都在裝病,當然是好做事了,簡直是太好做了。

大步走到孫沔身邊,看着一衆分司官員,王堯臣厲聲道:“醫生的話你們都聽到了,剛纔倒在地上的,沒有一個人中暑。那怎麼就突然就病倒了?——不要再給我裝神弄鬼!要聯名上奏章?要懲治河南縣的公吏?好得很!公吏今天做事是不對,不應該來堵你們,直接從留守司要賬簿對賬就好了!何必費那麼多手腳!我回去自會懲治!”

一衆官員噤若寒蟬,再沒有一個人敢吭聲。

“至於你們,身爲朝廷官員,本該以身作則,哪裡還用公吏找上門來?應該自己到河南縣去申報纔是!結果,聚衆一起鬧事,對抗國法,還裝病,無法無天!簡直比刁民還要混賬!藏着錢不想報官是吧?我告訴你們,從明天開始,分司官員有一個是一個,河南府會同河南和洛陽兩縣,一家一家去查,查你們個底朝天!”

說到這裡,王堯臣對身邊的隨從道:“這裡有多少人,你記下來,一個不許漏!”

長出了一口氣,王堯臣才轉身對孫沔道:“孫通判身體不適,辛苦你了。不過出了這種事情,總不能置身事外。我這裡記下人數,你把在此處的官員名錄官職記清楚,等到李知府回來,我們一起到他那裡說個明白。還有,明天我會派河南府的吏員去留守司,記今天發放俸祿的錢數,孫通判早派人準備。我府衙還有事情,就不在這裡多待了!”

說完,帶着隨從揚長而去。

李若谷是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是兩人共同的上司,這件事就看他是個什麼態度了。

第30章 殿試第25章 你不明白第44章 細鹽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47章 跑了的狀元第166章 初戰第45章 安撫第42章 方田均稅第7章 實際演示第230章 約定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9章 理通事順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185章 三司商鋪第5章 月是故鄉明第19章 遊園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75章 火海第46章 意料之外第67章 晾到一邊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70章 南下大道第71章 北巡第2章 秀秀(上)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36章 狂徒第8章 讀書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54章 好借好還第67章 猜測第6章 知州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62章 宰相氣度第97章 流年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43章 賜姓第96章 有錢萬事皆順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37章 逼迫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74章 砲戰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22章 試學士院第54章 狗眼看人低第91章 你只管去做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99章 傳承第19章 忠州小衙內第28章 出使歸來第53章 秦二第133章 矛盾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204章 焦慮的林素娘第25章 對決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201章 陛辭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09章 補天裂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0章 治術(一)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35章 詭異的局勢第24章 談判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07章 離別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0章 生財之道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47章 生意第160章 改天換地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7章 新的產業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231章 購物券第2章 黯然離去第27章 不羈的黃河第99章 刻書準備第143章 推卸責任第25章 你們不懂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115章 徐昌聽到的消息第158章 淥州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