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馬政

徐平很少到學士院,雖然這裡相距三司官署並不遠。在一般官員的心中,這是個很高貴的地方,能到這裡任職,可以說是達到了這個年代的頂峰。翰林學士也有諸多名目,也沒有定員,但除去在外兼職的,專職的翰林學士一般就是三人左右。凡是不經過中書和樞密院,直接以皇帝的名義下達的詔制,都是由這裡的翰林學士草擬。

特別是大除拜,像宰執的任命,使相的任命,親王等的恩典,都由翰林學士草詞。

這不僅僅是榮眷,而且是有極大油水的職事。每有大除拜,草詞的翰林學士都會收到大筆的潤筆費,如果詞句華美,對除拜的人贊眷有加,還會額外加錢,一次收數千貫也是常事。翰林學士清貴,地位高,油水大,除了宰執基本沒別的差事比得上了。

徐平這次來找的是梅詢,其實與學士院無關,而是因爲梅詢還兼任羣牧使。

以前羣牧使大多都是由樞密副使兼任,後來又有廢置不常的羣牧制置使是由宰執兼任的,羣牧使便改成了文官,最近幾任都是由翰林學士中的一人兼職。

羣牧司掌管天下馬政,而牛羊之類的官營畜牧則由牛羊司負責。從制度上,朝廷對馬政不可謂不重視,羣牧使的地位一向或是由宰執兼任,或是僅低於宰執一級。但從實際效果上,馬政則非常糟糕,羣牧司各馬監養的馬越來越少,質量越來越差,軍馬越來越依賴於西北的茶馬等貿易所得。

如果說是制度,層層的考覈體系也很完備,馬匹損耗的處罰,孳生的獎賞,各種人員的配備,都有例可循。技術上羣牧司也集中了天下的養馬好手,編的《馬經》是最上等的畜牧教材。但這一切,都止不住馬政一天不如一天的下滑勢頭。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不能歸結到主管的人身上了。這麼大一個衙門,裡面不職稱甚至行爲惡劣玩忽職守的肯定有,但哪個朝代哪個衙門能夠完全杜絕呢?找原因,還是要從體制和技術上找,人的因素是解釋不了這一切的。

體制上,主管官員不管技術,甚至完全不懂養馬,管理就是把責任推到下面的公吏和廂軍兵卒身上。獎懲條例再完備,也只是表面上的功夫,什麼損耗罰多少孳生多了獎多少都只是條文而已,並不能有效地提高馬政的水平。這些好處落不到最底層做事的吏卒身上,而處罰則由他們承擔,經年累月下來,下層無心做事,上層又怎麼光鮮得起來?

技術上來說,現在養馬包括《馬經》裡面都有不少玄學的成分,對於真正改良馬種的研究基本沒有。僅靠着從外部輸入良馬,繁育的則只計數量,不計質量,大宋哪裡來的那麼多好馬放到養到各地牧馬監裡。

管理也是學問,現在大宋朝廷的管理大多都有如此毛病,看起來條例細緻無比,但認真起來這些條例卻大多並無用處。不僅僅是羣牧司,以前的三司也是如此。

守門的軍將入內通報,不一刻便出來覆命,帶徐平進了梅詢的官廳。

學士院官員很少,地方卻很大,要梅詢的官廳比徐平的大氣多了。這裡沒有堆滿案頭的案牘,也沒有來來去去催個不停的公吏,只有整齊擺着的書架,甚至一張案几上還有展開欣賞的畫,旁邊散落着的圍棋。

進了官廳,梅詢迎上來,笑着道:“難得徐待制到學士院來,記得自從入館閣的那一次招試便就沒來過了吧,真是稀客。快快上座!”

梅詢一近身,一股濃郁的香氣便撲鼻而來。

在前世的時候,徐平記得男性用香水還不怎麼普遍。這個年代可就不同,家境中等以上的男子很多都薰香,香料是非常重要的物資。梅詢又是其中的僥僥者,儀容一向都收拾得一絲苟,身上香氣濃郁。

在客位上落了座,雜吏上了茶來。

飲罷了茶,梅詢問徐平:“待制這次到學士院來,可是找我有要緊的事?”

“是有事,不過是有關羣牧司的。學士當知道我家裡也有養馬,最近有些心得。”

“自然是知道,徐待制莊子上的馬在京城附近可是有些名氣,等閒都買不到一匹。怎麼,你有什麼好法子要獻給朝廷?這可是不得了的事!”

徐平笑了笑道:“是有,最近我莊裡養馬的人想出了一種繁育良馬的方法,不過這法子事關牡牝交配,卻不好細說。”

梅詢已經一大把年紀,百花叢中過,什麼公母交配在他眼裡稀鬆平常,還不至於像徐平一樣臉皮薄,聽了便道:“天分禽獸爲雌雄,又有什麼不好說的?待制只要給我說個大概即可,聽了自然知道這法子可行不可行。”

徐平從袖子取了一本札子出來,遞給梅詢:“幾句話說不清楚,我這裡寫昨有一份書札,學士可以從容閱覽,看過自然就明白了。”

梅詢接過札子,展開慢慢閱讀。過了一會,不知讀到了什麼地方,眼睛一下子就睜大起來,越讀下去,梅詢的表情越是豐富多彩。

要不了多大一會,梅詢把書札讀完,卻不說話,只是札子拿在手裡出神。

徐平不知道梅詢這個樣子到底是什麼意思,見他遲遲不開口,忍不住低聲問道:“學士,覺得我書札裡寫的法子如何?”

梅詢這纔回過神來,長出了一口氣道:“沒想到世間還有人能夠想到這種方法,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以前有人亂傳,說是張太尉家裡姬妾衆多,都安排住在馬廄對面,看着對面的馬交合,不由情動。此時太尉進去歇宿,所以子女衆多。我們熟識的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京城閒人亂傳的謠言,沒想到你書札裡的法子倒與此有幾分相像。”

張耆光兒子就有二十多個,在這個年代也是很少見的,於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京城裡面便有這流言,說是他家的妾侍平時都看着馬交配,所以****高漲,生的後代纔多。

人工授精確實與這流言有相似的地方,不過是雌的換成了雄的,人換成了馬而已。

梅詢連連稱奇,過了好一會才問徐平:“這法子果然可行嗎?可不要是你家裡的下人爲了貪圖賞賜編了這話出來,那樣我們當真可就尷尬了。”

徐平道:“學士安心,我何曾做事那樣浮浪不靠譜?實在是我莊裡幾百匹母馬,用這法子全部受孕。這還不算,莊子裡有幾十頭驢,也成功用公馬交配成功,日後可以得不少騾子。過幾天端午佳節,學士便隨我去莊子走一遭,親眼看一看這法子成是不成。”

第156章 說與做的規劃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108章 邕州的路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316章 大火第90章 捉襟見肘第297章 伎藝人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76章 血染清江水第40章 從前第41章 意外第198章 演練第106章 敗在哪裡?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158章 高麗商路第182章 天章閣夜對(下)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140章 先聲第29章 生活不易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185章 初稿已成第104章 學生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93章 新鐵錢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105章 先生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287章 大丈夫要有擔當!第184章 錢明逸的機遇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47章 應對第21章 矛盾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55章 攻城(下)第78章 彈劾第31章 端午(下)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58章 機器作業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37章 月夜雜談第144章 挖渠引水第23章 這就是俠客?第155章 五彩棉花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55章 攻城(下)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43章 盼盼要定親了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73章 田二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05章 神道設教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164章 口袋陣第119章 審問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60章 窮人當家第258章 有一種態度叫沉默第230章 審計司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331章 東頭西頭?上架感言第165章 連夜回京第166章 前線指揮第49章 應有權變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304章 話從前第215章 合夥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18章 種士衡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68章 立萬世法第199章 傳承第40章 誰承其後第9章 科舉冤家第312章 你們去偷襲第190章 原來是花槍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34章 雜事第46章 我們只收錢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188章 百官圖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82章 水淹三軍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88章 分岐第177章 決戰第48章 風波第198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