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朝爭

二月初一壬辰日,早朝。

朔望日早朝在前殿文德殿,不管匣務不匣務,升朝官都應該參加,人數重多,禮儀也極端複雜。按照常規,文德殿早朝一般不處理什麼具體政務,禮儀結吏,便就退朝。如果有什麼緊急公務,等到前殿退朝之後在便殿再行商議。

衆官行禮如儀,贊儀官便就要宣告早朝結吏。

御史中丞韓億突然出列,高聲道:“臣有事要奏!”

這一下突如其來,維持朝會秩序的官員一下子措手不及。

趙禎已經準備起身惦記着回去吃飯了,聽見韓億奏事,只好又重新坐下。

韓億道:“昨日旬休,臣與家人難得團聚,卻不想有三司公吏數百人,糾集在我家門前高聲辱罵,甚至用磚石瓦塊向院裡打砸。太平盛世,小吏們竟然如此侮辱大臣,目無綱世,若不嚴懲,置朝廷威嚴於何地!”

文德殿殿宇高大,韓億的聲音引起了迴響,繚繞不絕。

羣臣大多都知道了昨天發生的事情,聽了韓億的話,各種想法都有,神情更是形形色色,有義憤填膺的,也有幸災樂禍的。

韓億話聲一落,呂夷簡道:“昨天那些小吏也曾經到過微臣府上,爲免意外,我府里門戶緊閉。他們在門外鬧了一通,便就自行離去了,不曾想在韓御史府上如此胡鬧。”

到宰相和御史府上鬧事,簡直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趙禎氣得臉色都變了,沉聲問道:“他們還到過哪一家?一起說出來!”

王曾上前道:“還到過微臣家裡。”

原來兩位宰相一位都沒有漏下,趙禎聲音都有些顫抖:“有沒有鬧事?”

“那倒沒有。”王曾心裡嘆了口氣,搞不好今天自己做了惡人了。“微臣想來這些小吏也不會憑空鬧事,便給了他們紙筆,讓他們寫了書狀,本來今天正要上奏。小吏們只說是因爲韓御史奏請裁減三司冗吏,破了他們的衣食飯碗,所以鬧事。臣想事情或許還有什麼隱情,還是慎重裁處。”

呂夷簡不理什麼隱情的說辭,轉身問王曾:“那麼,相公那裡已經記下了昨天鬧事的小吏們的姓名?可曾記得周全?”

“不錯,都已經記下。”王曾只好硬着頭皮回答。

昨天讓鬧事公吏記下姓名寫書狀,王曾確實有留下他們的名字,方便事後處理的意圖。但天地良心,王曾也確實存了爲小吏們伸冤的念頭,如果他們確實有冤情的話。

不想昨天公吏們鬧得如此過分,不但衝撞宰相府,還到御史家裡打砸辱罵。事情到了這一個地步,沒有什麼道理好講,必須嚴懲了。

“有名字就好。這一次鬧事的人如果不重加懲處,以後哪裡還能夠管得了這些小吏。”呂夷簡一臉憤怒。“臣請事下三司和開封府,按王相公的名單抓人,爲首的決杖配沙門島,盲從的也要除名勒停,永不錄用!”

趙禎正要同意,王曾突然拱手行禮:“臣以爲決定不能如此倉促,昨天的事情還有許多地方不清楚,不好就此裁決,還請陛下三思。”

呂夷簡道:“還有什麼事情不清楚?衝撞宰相府,辱罵御史,事實俱在。相公那裡又有這些小吏的名單,只管照單拿人就是,何必多廢脣舌!”

王曾面色不變:“開封府何等地方?天子腳下,首善之區,光天化日數百人聚集,穿街過巷如入無人之境。敢問昨日開封府的人在哪裡?爲何沒有人出面制止。小吏們幾乎鬧了整整一天,又不是事出倉促,來不及出差。”

這個時候程琳不能裝傻,出列道:“昨天城外發生了命案,微臣帶着差吏一應人等一早就出了城,到太陽落出纔回來,委實不曾聽說過這件事。”

徐平在人羣裡聽到這裡,心裡冷笑。這必然是公吏們做好的手腳,大約他們沒有膽子特意弄出人命案來,但可以把發生的人命案剛好壓在這個時間報上去。都是巧合,一切都做得天衣無縫,上司就是查起來也不會有任何破綻。

而且,知開封府程琳會不會有意包庇他們也難說得很。這些小吏們成氣候可正是在程琳任三司使的時候,以程琳的精明能幹,若說一點消息都沒有徐平第一個不信。

王曾道:“知府不在,開封府總不能沒有其他屬官視事。”

程琳拱手:“下官出城的時候,把府中事情都託付給了推官明鎬。”

趙禎見事情越來越複雜,心中已是有些不悅,沉聲道:“明鎬,既然昨天你在府中視事,爲何沒有派公吏出來阻止?”

明鎬隨着閤門人員上前,躬身行禮:“稟陛下,昨天屬下當值,自早至晚都在查閱使院戶口錢糧,並沒有任何人來稟報三司公吏鬧事,微臣實在是無由得知。”

開封知府下設左右廳,由推官分掌,輔佐知府。名義上左右廳職掌相同,也同一個衙門辦事,分左右的意義只在讓他們互相監督。實際上推官還是各有側重,明鎬負責的是南司,主要督察府使院,管的是戶口錢糧等等,刑獄相對參與較少。

到了這一步,再往下查就不能在大殿上進行了,只好事後派員詳查。

趙禎忍着心中怒火,吩咐道:“下朝之後,御史臺會同開封府,嚴查昨天爲何京城會沒有差吏巡邏,出了這等大事也沒有稟報長官,查清楚之後上奏聽裁!”

韓億和程琳一起領旨。

這時候呂夷簡上前稟奏:“開封府的情弊可以日後慢慢詳查,三司公吏鬧事甚失朝廷體統,必須嚴治。請械爲首者發配沙門島,其餘盲從一律勒停,永不錄用!”

聽到呂夷簡一直講要立即懲處昨天的公吏,徐平越聽越覺得不對味。如果就此把那些人該發配的發配,該打發的打發,事後想查幕後主使的人也無從查起了。

見王曾也不再反對,徐平朗聲道:“臣覺得不妥,須詳查之後再作定奪!”

“徐平,出列上前講話!”

趙禎坐得高看得遠,見到人羣裡徐平反對,便吩咐上前。

徐平上前,行過了禮道:“臣以爲昨天的事情可疑之處甚多,需要時間詳查,不能倉促之間就下決定。還是先等一等,把事情先查清楚。”

呂夷簡看了徐平一眼,冷冷地道:“有什麼可疑之處?”

“前天朝廷決定裁汰三司冗員,僅僅過了一夜,昨天就有數百三司公吏糾集鬧事。別說這些三司公吏,朝中官員知道此事的又有多少人?如果沒有人在後面故意鼓動,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聚集起這些人來?至於爲首的那幾個,不過是前後行,他們何德何能鼓動數百人追隨?如果不把事情搞清楚,微臣只怕這種事情難以禁絕!”

呂夷簡皮笑肉不笑地道:“徐平,你對事情知道得比我們都清楚啊——”

徐平向呂夷簡拱手:“相公,下官是鹽鐵副使,管着兵案。昨天一得了消息,判官劉沆便帶了人前去打探。只是事出突然,三司裡的人手不夠,無法把他們驅散,只能旁敲側擊事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到底是什麼人在幕後操控。”

呂夷簡道:“那查清楚了沒有?”

“還沒來得及。早朝之前,我已讓劉沆按照昨天得到的消息抓人,只能等到審訊之後纔能有點眉目。”

到了這個時候,皇上趙禎也覺得事情並不簡單,問不說話的王曾:“徐平說得也有道理,宰相以爲如何?”

王曾道:“兵案正在鹽鐵司屬下,徐平正管着那些鬧事的三司公吏,臣以爲此事不能繞開他。可着御史臺和開封府會同鹽鐵司一起辦案,以鹽鐵司爲主。”

呂夷簡聽到這裡,面上露出不悅之色,正要上前反對,卻聽上面趙禎道:“便依王曾所言,此案由御史臺、開封府和鹽鐵司協同審理。韓億和程琳各選精幹官員,到鹽鐵司協助徐平,有了結果之後上奏聽裁。”

徐平和韓億、程琳兩人忙一起接旨。

皇上金口,事情便就這麼定下來。

呂夷簡雖然滿心不願,也只能閉口不言,狠狠瞪了一眼出來攪局的徐平。

徐平接旨之後便閉口一句話不說,誰也不看,老僧入定一般。

呂夷簡當政這麼多年,又愛玩弄權術,上下勾連起來官吏們形成一張大網也在情理之中。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朝裡立於不敗之地,哪怕把他的黨羽全部換掉,依然有辦法捲土重來。因爲很多事情,現在這種形勢下別人根本就處理不了。

不過朝堂之上,除了徐平,也沒人會懷疑到呂夷簡頭上。哪怕他再怎麼急着處理昨天鬧事的吏人,別人也只當是他要出府第被圍的怨氣。

至於徐平,心裡卻也明白,自己對呂夷簡也僅僅是懷疑,而且這懷疑永遠也無法得到證實。當朝宰相,會留下勾結小吏的把柄,呂夷簡如果會出這種紕漏,那就沒有今天的威勢了。有的宰相會出這種小錯,呂夷簡卻絕對不會。

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54章 出路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77章 你倒黴第144章 機動利器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36章 近視眼鏡第148章 軟着陸第147章 此事極易爲第113章 赤子與行者第22章 三司集議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193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中)第65章 因地制宜第64章 歸來第22章 星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188章 怎麼還是如此!第199章 外任第2章 夜談第250章 修兵書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3章 秋意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313章 揚長避短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11章 潑皮第88章 猛虎入狼羣(六)第61章 官吏鬥法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321章 兩萬匹馬第126章 你在騙我們?第9章 準備抓人第61章 意外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29章 山雨欲來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45章 京城故事第35章 我有三策第118章 突圍第64章 三路出擊第306章 獅子搏兔第250章 修兵書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50章 防秋第45章 扶你上馬可好第42章 方田均稅第210章 狄青第25章 官場浮沉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93章 王師北來第55章 哀民生之多艱第239章 馬帥第48章 下忠州第23章 生意第62章 這有何難?第187章 包拯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10章 巡視河道第10章 新的生意第288章 斬了就是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80章 轉機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25章 搜尋第330章 你去西北吧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13章 諸事要請示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55章 左右虞侯第34章 同年歡宴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74章 何必招安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41章 串香第50章 京城故人第185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51章 危機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80章 起風雷第152章 糾纏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4章 煩心事第11章 治術(二)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