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如和風光(上)

一輪紅日在天邊飄蕩,灑下漫天霞光,遠處的青山被描上了金邊,秀麗中又帶着一點聖潔。青山下邊,無邊無際的甘蔗林向遠方鋪去,像大海一般。

徐平和石全彬騎着馬,在甘蔗林中的路上緩緩前行。

“這片甘蔗林是今年新種的,季節晚了些,現在纔開始收割。”

指着甘蔗林裡忙碌的人,徐平對石全彬低聲道。

石全彬哪裡瞭解這些,他也是出自大戶人家,少年就入宮跟在皇帝身邊,不知稼穡,聽了徐平的話只是連連點頭。

雖然身上帶着皇上的密令,大多的地方石全彬也就是走馬觀花地看上一眼,偶爾聽上一耳朵,並不會去深入瞭解。邕州這裡卻不同,臨行前官家也是親自向他提過的,到底這裡是不是跟有的臣僚說的那樣,一夜之間就爆發起來,成了嶺南屈指可數的富庶地方。徐平這位一等進士小皇帝也還記着,自己親自指定的等次,沒讓太后插手,而且唱名的時候天現瑞光,他還念念不忘那瑞光到底是什麼吉兆呢。

今天一早,石全彬就讓徐平帶着自己出了門,要好好看看徐平這兩年打造的這處地方有什麼出奇之處。自己親眼看過了,回去才能在官家面前說得活靈活現,爲徐平美言幾句,爲他以後的仕途鋪平道路,也讓他記住自己的名字。

以徐平的出身,只要皇上親政,躺着也能混個宰執的位置,到了那個時候,自己還要靠着他提攜呢。真正的權臣,哪個沒有在宮裡的耳目?大事內侍幫不上,小道消息卻比誰都靈通,今天官家咳嗽了,明天官家興致好,最近喜歡上了哪個美人,討厭哪個大臣,對宰執這都是重要的情報。

當然真正的朝廷大事他們幫不上忙,別說內侍,外朝的宰相都不知道皇宮裡的內尚書省是個什麼情況,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這個機構罷了。

一路走下去,剛好看見前面黃牛拉着的收割機到地頭,石全彬一下興奮起來,指着道:“這個我見過,雲行莊裡用這個收稻麥,得利着實不少。近兩年開封府裡不少地方都用上了,全是你家賣出來的。”

徐平尷尬地點點頭:“閣長好眼力!”

這明明跟收稻麥的不一樣,收高粱的纔是這個樣子,這傢伙什麼眼神。

見到自己熟悉的東西,石全彬來了興致,不停地東張西望,口中道:“我說怎麼雲行一到邕州,這裡就突然成了大州,還是靠你的靈巧心思。對了,這附近一下種起甘蔗來,是不是因爲你制了這些新奇農具?還有哪些,都讓我好好看看,回去也好給官家說個稀奇!”

徐平想了好一會,才搖頭苦笑:“不瞞閣長,還真沒有新奇農具,無非還是我在京城裡搞的那些。真正讓這裡的甘蔗種起來的,是我們腳下的路。”

“路?”石全彬低頭看了看,“你不說,我還沒想起來。自到了嶺南,果然是一進邕州路就有他州不同,平坦得多。不過路跟種甘蔗有什麼關係?”

“一畝地產鮮蔗數千斤,如果只靠人背肩挑,怎麼能種得起來?本朝爲什麼以前蔗糖都是產在浙東川蜀,就是因爲那裡運起來方便,河流縱橫,有多少小船也能方便地運走。邕州這裡山路崎嶇,大多地方連牛車都不通,如果不先修好了路,甘蔗也是種不起來的。”

“有道理。你在這裡修路架橋,澤被後世,這功德又勝過種甘蔗了。”

沒有真正見過,石全彬還是很難想象路的重要,只是隨口恭維。

甘蔗的適榨期並不長,到了收穫季節大量鮮蔗集中,沒有像樣的道路是不可想象的。這一帶在徐平前世直到抗戰纔有第一條能走車的路,氣候條件再好,也只能在那之後才能發展起蔗糖產業來。也就此時沒什競爭,徐平可以慢慢榨糖,不然榨糖季是不會拖這麼長的。

走過幾里路,到了第一座榨糖場,徐平帶石全彬進去參觀了一下。

那一臺臺牛馬帶動的榨機,連續密閉的蒸煮系統,是徐平很自豪的設計。可惜石全彬在皇宮裡對民生實在陌生,竟然沒看出什麼門道來,只是隨口奉承,讓徐平很是失望。

這一天兩人都是山谷左邊的路行進,一直穿行在甘蔗林裡。石全彬再是不懂,這海一般無邊無際的規模還是給了他很大的震撼。本來還想靠自己舌戰蓮花爲徐平美言幾句,走完卻發現只要如實描述出來就足夠驚人了。

一直到傍晚,才走出了甘蔗的汪洋大海,到了一處寨子外面。

徐平呼了口氣,對石全彬道:“閣長,這一天你也乏了,今晚我們便歇在吳寨吧,明天再折返回去。”

石全彬點了點頭,卻沒有回答,只是看着寨外長龍一般的車隊目瞪口呆。

徐平好奇,順着他的目光看過去,卻沒發現什麼異常。

石全彬嚥了口口水,問徐平:“這,這裡怎麼這麼多車?”

徐平摸不着頭腦,沒看出什麼不對勁的,只好老實答道:“這是向邕州運糖的車啊,現在正是糖季,運到邕州纔好分發到各地方。閣長不知道,三司要的定額就有兩百多萬斤呢。可不想想,幾百萬斤的東西要多少車拉。”

“邕州有這麼多馬?”

“這是大理馬,花不少錢從大理買來的。邕州這裡悶熱潮溼,這馬用得了養不了,這裡馬場下的馬崽都不能用,每年可是耗費不少。”

石全彬不由苦笑:“這寨子外面可就有幾百匹,雲行啊,你也是從中原來的人,中原州縣也沒有你這裡這麼大的手筆。”

徐平想想,貌似還真是這樣。自己家的田莊原來就是牧馬監,周圍誰家有匹馬也寶貝得不得了,自己在邕州怎麼就突然不當回事了呢。

想了一會,徐平纔對石全彬道:“其實也沒什麼奇怪。閣長還記得柳河東文中有一句‘黔無驢’嗎?邕州這裡也是一樣,沒有驢騾,一切都用牛馬,與中原比起來,當然就顯得馬多了。”

石全彬只是搖頭,可不相信這句話。這裡的馬與中原一般,都是從外國販來,肯定便宜不了,馬多不是無驢騾,還是因爲這裡錢多。

自覺已經把徐平高看了一眼,認爲他比一般地方官能賺錢,真正到下邊來了解,沒想到比自己想的還要誇張得多。

(年底事多,今天只能更這麼多了,明天補上。)

第1章 太后崩殂第23章 秋意第103章 事發第172章 提綱挈領第202章 送到口邊的肉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125章 歸正人第234章 導洛入汴第284章 新軍第62章 新場務第55章 利用第38章 統計學第6章 知州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8章 種士衡第119章 小令與慢詞第171章 萬事操之在我第134章 鬧事第215章 統一指揮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123章 再嚇一嚇第84章 南線北線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48章 現場演示會(上)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297章 伎藝人第71章 少取多予第11章 回莊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21章 舊人第235章 天機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0章 繡花枕頭第234章 獨自撤退第134章 亂局第197章 最後時刻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239章 馬帥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155章 接風第208章 老花鏡第304章 話從前第16章 活在洛陽第71章 少取多予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67章 決心已定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297章 伎藝人第122章 火光沖天第73章 廢后風波(下)第230章 審計司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94章 大錢還是小錢?第8章 還是找自己人第8章 雪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64章 運籌帷幄第209章 送禮第293章 敕勒川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29章 邕諒路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74章 相互利用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9章 進殿面對第146章 立言之志第29章 其心可誅第31章 造紙第64章 不同的生產方式第21章 矛盾第42章 旬估第21章 忠州的故事第47章 一年一考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81章 我喜歡這個第181章 錢明逸第21章 衆人到來第102章 人情世故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69章 光耀門楣第85章 軍權的收與管第307章 來了就要打仗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92章 不許調一兵一卒第40章 清香白酒第33章 你是官了第244章 孤單應對第22章 兩個小孩第1章 購物券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