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

夜色已深,徐平從案上擡起頭來,伸了個懶腰,站了起來。

要擔起重擔,不是說一句話,下個決心的事,而是要付出自己幾年的辛苦。大軍過蕭關之後,戰事已經不怎麼需要徐平操心。党項人心已散,宋軍取勝已無任何懸念,勝下的只是怎麼勝的問題。徐平只需要把握讎大局,指出方向,不要誤了與契丹耶律宗真秋後會獵於陰山之下的約定。

現在徐平的心力主要放在理順軍中的制度,重建軍中的文化上。這並沒有一個現成的答案放在那裡,徐平也曾經以爲他前世現成的制度就是答案,然而並不是。不管是古人還是後來者,都是歷史中的一部分,都有其歷史侷限性。沒有萬古不變,可以存之萬世的制度,後人怎麼笑這個年代的人愚昧,更後的人就怎麼笑後人愚昧。與其光棍承認願意被後世的人笑,何如自己就不笑古人呢?沒有萬世不變的答案,就要自己找出來。

如果讓徐平一定要說出一個自己比這個年代的人強的優點,徐平會認爲,當遇到自己不知道的問題時,去向實踐要答案。而這個年代,大家還是習慣鑽到天理、人性中去。

案几上是大量都護幕中的讀書人的書狀,徐平每天都會抽出大量時間觀看。作爲一軍統帥,徐平能從宏觀上把握住全軍,但軍裡每個人怎麼想,是他不可能瞭解到的。徐平的辦法是從內地招大量年輕的讀書人來,讓他們做一些雜事。比如幫着軍中將士寫家信,解決他們日常需要文化上的疑難,教將士讀書識字來解決。而最重要的,是他們要把自己的見聞整理出來,呈給徐平。從他們每天這些日記一樣的文字中,徐平了解軍中所想。

這種活當然不是白乾,除了都護府發放的錢糧,徐平給他們的優待是來年開科,他們不再參加各州的發解試,而是由隴右都護府發解,直接參加省試。正月已經定下來了來年進士開科,而且錄取人數增多,解決打下党項之後巨大的官吏缺口。

官員的選拔總要有一個考試的制度,而現在科舉無疑還無法取代。至於以後,用學校代替科舉等手段,也不用徐平去想,那本來就是歷史上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之一,北宋曾經用過的制度。就連考試的內容,不再用經義,都不用徐平去提,自有人會提出來。古人有侷限性,智力上卻不是傻子,找到了路,他們自己就會走下去。

站在窗前看着皎潔的月光,徐平無限感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本來也只是渾渾噩噩想過一世富貴日子,直到慢慢融入這個世界,知道了自己的責任,勇於去擔起重擔,纔算真的是這個世界的一分子吧。從在鎮戎軍想明白了,他就是這個世界的人了。

外面傳來喧譁聲,徐平信步走了出去。這就是來到隴右都護府幕中的一部分年輕讀書人,還有一部分散在軍中,他們輪流來向徐平奏報。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能到徐都護的幕中做事,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更不要說還有免發解試的好處。他們到軍中不擔重責,不上前線,也就沒有危險。

剛開始的時候徐平不向他們問計,不諮詢他們行軍打仗的事,還有人不滿,覺得受到了輕視,現在已經慢慢習慣了。過了幾個月,自己就知道打仗的事他們不懂,在軍中只能做那些雜事,指揮作戰還是讓專業的人去做。他們有這個經歷,知道了軍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同樣一輩子受用。

見到徐平進來,衆人急忙起身,躬身行禮。

讓大家落座,徐平讓譚虎找了一把椅子來,隨性地門口坐下。如果是以前,這些人剛來的時候,氣氛肯定很尷尬。以徐平的身份,應該坐在最中間,大家聆聽教誨,時常長了才習以爲常。儒生最講禮儀,軍中最重階級,徐平在軍中面對一羣儒生如此隨便,剛開始可是嚇壞了不少人。還好徐都護爲國爲民,勞苦功高,只好大家來將就他。

看一二十個人圍了一鍋煮爛的羊肉,隨性地喝酒,徐平對譚虎道:“雖已到暮春,西北夜裡還是冷得厲害。你去尋些好肉來,我與諸位烤了吃,隨興飲些酒,去去寒氣。”

譚虎應諾,轉身帶了兩個親兵去了。坐在人羣中的王向小聲嘀咕:“羊肉烤了之後又乾又硬,如何吃得?到了西北我看胡人最喜歡這樣吃,我們漢人如何能學他們?”

對面的張載正色道:“子直如何這樣說?這本是八珍之一,漢人數千年之食,豈是胡風!”

徐平見雙方意動,有辨論的意思,急忙止住。這些人從小讀的不知道什麼書,這種小事也能遠追上古,深探人性,一旦開了頭,不知道要吵到什麼時候去。飲食要看地氣,你在這個地方,還非要吃江南美食,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這羣人大致來分,可以分成兩個來源。一是關中士子,再一個是江南是特別是福建路來的讀書人。關中士子是地利,福建路的讀書人則與蘇頌有關。

蘇頌己經二十二歲,這幾年因爲徐平的推薦,一直在崇文院讀書。兩家都有讓他與盼盼結親的意思,不過沒有定下來。徐平是因爲盼盼還只有十五歲,年齡太小,小孩子心志不定,最好再等個一年兩年,盼盼自己覺得好纔好。素娘則是因爲蘇頌學問雖好,但終歸還沒有中進士,有些猶豫。以現在徐家地位,不說非要狀元才子,最少也要進士甲科吧。

蘇家是想攀這門親的,所以隴右都護府一說招募讀書人到幕中做事,他們立即把蘇頌派了過來。徐家終歸還是徐平說了算的,徐平只要同意了,其他人不好說什麼。

蘇家是福建大族,書香門第,蘇頌一來,跟着來了一大批同鄉的讀書人。他們很多都是關係聯着關係,親戚扯着親戚,從小一起讀書,有前程也一起搏一搏。

幾個月的時間,這些人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兩派。關中士子以張載爲首,福建路的讀書人因爲蘇頌性格關係,比較恬淡,並不是以他爲首,而是以劉敞爲核心。

劉敞是王堯臣的表弟,王洙的外甥,跟徐平從好多方面都能扯上關係。他是蘇家的世交,從小時候就曾經與蘇頌在一起讀書,來到西北不但有蘇頌引見,還帶着王堯臣和王洙的推薦信。兩個羣體,福建路的讀書人親友關係複雜,關中士子則意氣飛揚,平時免不了鬧點小矛盾出來。不過年輕人正是上進的時候,小摩擦天天有,但也沒什麼大的矛盾,關係總體還是融洽的。他們在最意氣風發的年紀,一起在隴右幕中見識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第230章 審計司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30章 瘋狂時代(一)第181章 錢明逸第102章 錢法類書第69章 失意者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43章 必先利其器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61章 意外第219章 星空(上)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19章 匪訊(上)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40章 誰承其後第63章 官聲第172章 你需忍耐第58章 夜戰(中)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86章 你有什麼可說的?第146章 印錢吧第17章 自己的路第53章 秦二第146章 泉布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278章 殺人越貨第196章 機遇第24章 賭鬥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2章 大秦國故事第38章 青苗貸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124章 誰願意掃垃圾第91章 災年第84章 重奪甘谷城第72章 魚水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156章 破城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106章 我怎麼小心眼了?第183章 我做三件事第298章 夜襲第157章 考察的外商第122章 白髮浪蕩才子第16章 如和縣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96章 移風易俗第45章 人總會長大第63章 官聲第255章 把放出去的錢收回來!第12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上)第33章 有錢纔好第58章 夜戰(中)第245章 養子秘訣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58章 說不到一塊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110章 過河拆橋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39章 文理荒謬第58章 夜戰(中)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72章 底氣第14章 規劃第4章 炒花生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92章 給我們看誠意第1章 徐家莊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168章 田園風第118章突然遭遇第180章 天章閣夜對(上)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39章 按律當斬第13章 才高八斗,不矜細行(中)第221章 細腰城第21章 同年第1章 徐家莊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112章 黑吃黑第20章 定計第237章 手眼通天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82章 祭奠續第48章 私鹽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