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打鐵趁熱

得了消息的徐平匆匆趕到高大全的擒戎軍府,就見到王凱和楊文廣兩人站在大幅地圖前面,不住地討論着相關局勢。都護府設立之後,指揮權下移,楊文廣被選了出來,掌管高大全一軍的參贊軍事司,一如以前徐平身邊的王凱一樣。

高大全和景泰兩人則在一邊,皺着眉頭想心事,一言不發。

徐平進來,幾人急忙行禮。

王凱道:“都護,剛剛得到的消息,扼住前去西壽監軍司隘口的番賊突然外出,可能是他們境內出了什麼亂子。柳州城的主將羅紀,看出此時隘口已空,便帶兵前去攻城。”

徐平不假思索,問道:“出發了沒有?有沒有等我們的軍令?”

高大全道:“已經出發了。他是一邊招集部伍,一邊向我們這裡送信。如果他估算得不錯,這個時候那處隘口應該已經攻下來了。”

“哦——”徐平點了點頭,在桌子邊坐下,低頭盤算。其他人不敢打擾,站在一邊靜靜等着。軍中一直是按先打天都山南院進行安排,西壽監軍司那邊突然來了這麼一出,後邊如何發展任何人都心中沒底。

想了一會,徐平才問高大全和景泰:“此事你們怎麼看?覺得該如何安排?”

兩人對視一眼,高大全道:“戰機稍縱即逝,前線主陣大將必須果斷!依羅紀所說的番賊突然傾城而出,留下一座空城,他帶兵去攻應該是沒有做錯。”

“當然沒有做錯,這在他前線主將的權責之內。戰機就在眼前,如果猶豫不決,這個人就沒有做前線主將的資格!”徐平擺了擺手,“我說的不是這個主將的對錯,而是如果他把那處隘口攻下來,我們後續該如何應對。你們一軍主力全在南邊,下了無數苦功,做了無數準備,不可能放着天都山南院不打。但是現在北邊出現戰機,你們估算一下,手下兵馬能不能支撐兩路作戰。實南虛北,機會來了把兩路一起做實又有何不可!”

高大全和景泰兩人到了一邊,小聲商量了一會,纔回來道:“都護,天都山南院那裡必須層層推進,又要求一旦攻下要點大人馬立即展開,需要的兵力少不了。如果再對西壽監軍司開戰,我們擒戎軍委實無法支撐,還是要派援軍來。”

徐平點了點頭:“好,既然如此,你們便還是把心思放到南線上。”

說完,起身到王凱和楊文廣身邊,看牆上的巨幅地圖。

過了一會,王凱道:“都護,要不要讓劉兼濟軍前移,讓曹克明部接管會州?”

徐平搖了搖頭:“不行,劉兼濟所部是準備策應高大全一軍,進攻天都山南院的。不能因爲北部戰事,亂了我們對南線的既定部署。兩軍全出之後,曹克明要駐軍會州,震懾周邊山裡的生羌。而且他這一軍是爲了防意外而設,不能輕動。”

過了一會,徐平斷然道:“命桑懌留下五千人在原地駐防,他的大隊主力立即過河!”

王凱道:“是不是再等一等?如果前邊真把那處隘口攻下來,而且番賊防禦空虛,再讓桑懌部參戰?前邊只是說隘口無兵,能不能打下來並沒有確切消息。”

徐平微微點了點頭,猛地又搖了搖頭:“不用等!戰端已起,又沒有打亂我們的既定部署,在北邊再開一處戰場也沒有什麼。今冬虛北實南,就連番賊都是心知肚明,西壽監軍司的兵力大多南調,防禦極是空虛。作戰要主次分明沒有錯,但也沒有道理一個方向打了另一個方向就不能用兵!傳我軍令,命桑懌立即整軍過河!”

王凱應諾,立即帶人草擬命令。數萬大軍出動,不是簡單一句話就可以的,涉及到地方、後勤、軍需等等方方面面,實際要下達的是一大長串命令。徐平說“過河”兩字,王凱便就要擬出與此相關的一系列軍令來,不能有錯漏。這是徐平這裡跟其他各軍不同的地方,一切都要正規化、專業化,不讓統兵官手足無措,也不給他們乘亂上下其手的機會。

高大全和景泰兩人聽了,也都站過來,看地圖上的形勢。

宣威軍是徐平手下兵力最多、戰力最強的一支部隊,之所以閒置,徐平本來想的是高大全攻下天都山南院,把党項軍向北趕的時候,他立即出擊攻靈州。一是拿下這個戰略要地,同時包圍殲滅撤退的党項主力,在靈州以南基本解決戰事。沒有這個打算,桑懌所部實際成了全軍最強大的預備隊,隨時可以投入需要的方向。

看了一會地圖,景泰道:“如果宣威軍在我們之前攻下西壽監軍司,豈不是就絕了番賊的後路?如此一來,他們還會死守天都山南院嗎?”

高大全指着地圖上到鎮戎軍的道路道:“絕不了昊賊的後路,涇原路大軍西出,攻白豹城,番賊可以從鎮戎軍左近去韋州。雖然失了天都山要地番賊不利,但他們的主力還是可以逃出去,依然與朝廷周旋。”

徐平道:“我們本來的打算,是先打爆天都山南院,讓昊賊無處容身。只要佔了天都山南院,西壽監軍司就對番賊無關緊要,他們不會死守,必然北撤。那個時候,桑懌所部隨後追擊,可以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結果昊賊知道了我們的打算,把大部兵力都集中到了他那裡,西壽監軍司變得空虛,我們更改戰略是理所應當。”

這個年代大軍過河不是容易的事,哪怕渡船齊備,往往也要幾天幾夜。桑懌駐地最大的好處是在黃河以北,有路直通党項腹地,不用過黃河,在要求迅速出擊追擊敵人的時候有很大好處。但佔住了西壽監軍司,卡死了葫蘆川,元昊在天都山就沒有意義了,戰局必然發生重大變化。先放棄靈州這個長遠目標,專注眼前戰事,是另一種打法。

景泰道:“宣威軍過河,那我們是不是也提前進攻昊賊?”

徐平點頭:“要的!等桑懌部過了黃河,糧草、軍需一切供應正常之後,你們便要與他一起進攻。戰事只要一起,便就手上的兵力全都投進去,不要猶豫!昊賊必然打着先去攻鎮戎軍一帶,到涇原路搶奪糧草的主意,我們先把刀懸在他的頭上!”

高大全和景泰叉手應諾,示意楊文廣開始重新佈置。

這一場仗徐平本來想的不是這個樣子,應該由夏守贇堵住元昊的門,自己這邊猛攻上去。前後夾擊,在天都山一戰,把党項的主力消滅。但事事都不順遂,最終以這樣一種誰都沒有想到的方式打了起來。

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55章 官衙送別第71章 廢后風波(上)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243章 存利去弊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77章 決戰第32章 各懷心思的同僚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58章 怪人知縣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57章 塵埃落定第55章 藥銀第104章 多賣酒第19章 遊園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04章 話從前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43章 重逢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242章 交涉第8章 雪第32章 小縣第36章 手舞足蹈第58章 夜戰(中)第152章 不可推行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27章 衝突第61章 入社第103章 必要嚴懲第55章 合作社第98章 定策第73章 童大官人第60章 陽光明媚第320章 不祥之年第83章 以打促和第34章 磨鍊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39章 別做書呆子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298章 試用期第64章 一拍兩散第51章 各有去處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35章 天機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213章 天下父母心第140章 先聲第63章 工場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章 徐家莊第148章 軟着陸第42章 方田均稅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14章 大戰將起第273章 算準了你會來第20章 定計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194章 立場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2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142章 配合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132章 兌水再賣第6章 召對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33章 迷惑第97章 布衣上書第34章 移民第11章 人選第312章 郵寄司第91章 不合規矩啊第123章 出書第163章 兩府議事第5章 歲除第38章 兩地第30章 男兒立功在邊關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67章 情報第129章 刻漏社第164章 口袋陣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93章 猛虎入狼羣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68章 示恩不招怨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2章 秀秀(上)第7章 我做好人第199章 追亡逐北第79章 麻煩看清楚第251章 多爭堂除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229章 相公之德,山高水長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37章 中牟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