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我們錢多

看罷童大郎寫來的信,徐平放在案上,問在面前站着的範祥:“通判,你怎麼看?”

範祥道:“童大郎來的信裡面說張元並不在印的錢如何像朝廷的錢,如何精美上面下功夫,而只是要多印多用,花到那些不知外面世事的山裡人和心存僥倖的人身上,下官以爲如此做極難應對。正常的人,朝廷嚴加管控,自然會心裡繃上一根弦,防着假錢。可張元看準的這些人,你怎麼防都是沒有用處的,他們不管怎麼樣都會被假錢騙。”

“那通判覺得,張元如此做,哪些人會被他騙?”

範祥想了一會,道:“下官覺得,一些大山裡的蕃落,還有州縣城裡的牛鬼蛇神,是最容易捲進這裡面去的。那些專門鑽營、不事生產的城狐社鼠,自然可以重法懲治,而山裡的蕃落,卻不好下重手。州里不但不好下重手,還要盡力幫着他們減少損失,不然恐失人心。秦州治下番漢雜處,本來就多事端,失了人心愈加麻煩。”

徐平點了點頭:“不錯,此事難就難在番賊的這手段大多都會用在蕃落身上,只怕還有遠方來秦州貿易的番商客人。其實真正朝廷治下,番賊的這手段不足爲奇,什麼天下的傻子儘夠多,這種奇談怪論也只有張元這種不循正道、只會投機鑽營的小人才想得出來。天下自然有煌煌大道,大道直行,什麼陰謀詭計都不足一提。我們稟王命、治地方,只要事事爲百姓着想,他這種小聰明完全無用武之地。我們不能保證沒有人不被他騙,但卻能夠做到他即使騙到了人,也雞飛蛋打,沒有半分收益。只要上心,嚴控地方,做到這一點當然不難。所以應對此事,難處還在治外蕃落和外域商賈身上。蕃落應對不當,則失番胡人心,外域商賈應對不當,則秦州這種商賈雲集的局面無法維持。”

範祥拱手:“大府說的是,下官謹受教。朝廷編戶齊民、直接管下的地方,下官心裡已經有了腹案,無非各村保甲聯防,什麼妖魔鬼怪都無計可施。至於蕃落和番商——”

“這樣吧,朝廷治下的地方由秦州來管,行番法的蕃落和來秦州的番商,由蕃落使和都護府的機宜司來管。便暫定一個規矩,秦州只管朝廷所轄地方,其餘事也如此,如何?”

範祥道:“大府如此決定甚是妥當,下官遵命!”

徐平管軍,身份是隴右都護府的都護,管民則是秦州知州,模糊的地方是非朝廷直接治下的蕃落地區和秦州之外的其他各州。都護府初立,民政上用什麼官職朝廷依然沒有定下來,隴右的其他各州現在實際處於自治狀態。蕃落地區倒還好,有劉渙這個隴右招安蕃落使在,當時設這個官的時候不倫不類,現在讓他隸於都護府下,倒是正好補上空缺。

大府用以稱帥府知州,設了都護府之後軍政分開,範祥是秦州所屬官員,自然如此稱徐平。而都護府這一條線下,纔會稱徐平爲都護。這兩者之間,還有許多空白。

範祥出去,徐平一個人想了一會,喚過一個兵士來,讓他們招劉渙和譚虎到官廳。

兩人到來行禮如儀,徐平拿起案上的信給他們看。看過信,劉渙道:“這個張元,真是異想天開!世間事若是如此容易,朝廷又要我們這些人來做什麼!都護,此事必須要重挫番賊,以儆效尤!若是這次讓他們成事,不說損失多少,我們倒要被番人恥笑!”

徐平點了點頭:“我們與番賊作戰,是王師北來,弔民伐罪,很多歹毒的手段我一直不想用,以免失了人心。張元這廝搭上昊賊,臭味相投,各種下三濫的手段層出不窮,沒奈何,只好以毒攻毒了。秦州治下,已經並帳爲村,連村設寨堡,只要再加上保甲互保,番賊的這種雕蟲小技沒有用處。現在擔憂的就是蕃落和遠來的番胡商人,若是不管,秦州作爲隴右商貿重地的地位只怕會受到打擊。在這件事上,保他們,就是何秦州。”

劉渙想了想,道:“都護,要不我招集周邊蕃落到秦州來,把這事明講給各蕃落的首領聽,讓他們嚴加防範!只要首領看住了,下面蕃民哪個敢收來歷不明的錢!”

徐平搖了搖頭:“不行了,世道變得太快,現在的蕃落首領哪個還能跟幾年前一樣,在本部說一不二。只是明示他們,我們撒手不管,是不行的,倒是真出了事,讓他們覺得是我們在推卸責任。這種事情就跟打仗一樣,必須以攻對攻,把他們正面擊潰!這樣,我們分兩步,來對付番賊的這一毒計。劉渙,你讓各蕃落選送人手到秦州來,記住都要青壯且頭腦靈活,最好曾經在外走動過的,我們教給他們怎麼認真錢假錢。而後揭榜各蕃落,對用假錢、收假錢的的人開出賞格,不吝重賞!跟番賊相比,我們最強的地方在哪裡?就是錢多、糧多,用錢堆也能堆死他們!蕃落選出的來人到了秦州之後,我們除了教給他們認真錢假錢,還要編以部伍,同氣連枝。再讓他們隸各巡檢使之下,一旦發現,立即出重兵捉拿!蕃人愛財,此間關鍵是蕃人的賞錢,切記不可與巡檢兵馬一起發放,更加不允許由巡檢來決定,一旦發現有巡使官兵貪沒蕃人錢財,即予以嚴懲。發放賞錢,由你和屬下的官員來做,若是人手不夠,再從秦州城裡招募一些官吏,納質院裡的人就可用嗎。”

劉渙點頭稱是,現在他也不是空頭司令,都護府下設了蕃落司,配了屬吏。此次讓他做這件事,需要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數,必需擴充衙門。

張元說的不錯,這個世界上什麼都缺,但是從來不缺傻子。但他認識不到的是,這世界上的傻子雖然不缺,但從來都是少數,要想從他們身上得利,除非其他人坐視不理。如果人們連成一個整體,少數人的人容易被騙又如何?那些人只是大海里的一滴水而已。

蕃人愛錢,與漢人比起來特別明顯,他們對土地、房屋等這些興趣不大,特別鍾情於浮財。這是千百年來生產、生活習俗造成的影響,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秦州的工商業發展起來之後,蕃人的興趣便就轉到紙幣上來,用錢幾乎可以買到他們做任何事情。與他們比起來,很多漢人的村落幾乎不用紙幣,偏遠一點的甚至連銅錢、鐵錢都很少用,但再是偏僻的蕃落也通行紙幣。蕃落地區甚至有人會送牛羊給你,但錢卻看得比什麼都重。秦州紙幣的迅速傳播,與蕃人的這一習俗密不可分,他們接受起來比內地的漢人容易多了。

張元想用假錢來秦州買貨物,吸引力怎麼比得上徐平發出去的真金白銀?党項派多少人來,到了蕃落就是會走路的財貨,賞格開出去,不知道有多少眼睛發紅地在找。張元在党項印錢出來不值什麼錢,徐平就不相信他派出來的人也不值錢,抓上千百人再看。

第1章 太后崩殂第28章 殿中議事第194章 去往何處?第30章 分道揚鑣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46章 意料之外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3章 蠻人第82章 不好的預感第59章 洞若觀火第209章 截斷後路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59章 掃雪第12章 治術(三)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88章 改制第20章 定計第229章 講不清楚第107章 嚇人的錢數第20章 早朝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174章 公事公辦第29章 端午(上)第59章 分歧第82章 牙痛不是病第124章 死城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312章 郵寄司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120章 不如降了?第51章 大典(下)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96章 改天換地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92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上)第73章 田二第54章 家賊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81章 各逞其能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13章 教閱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134章 鬧事第220章 星空(下)第293章 皇子降生第226章 自助餐第69章 姚黃魏紫第37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46章 意料之外第50章 牛羊滿欄第36章 手舞足蹈第235章 天機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3章 蔡襄之錯第146章 分別第5章 家的味道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34章 移民第187章 頭重腳輕第82章 別機機杼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114章 盛宴第172章 農事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38章 青苗貸第7章 雜談第42章 方田均稅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205章 蛻變第65章 名將第78章 提攜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35章 節制兩路兵馬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25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4章 許願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62章 劉員外第301章 抑制清流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54章 心有不足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163章 邕州舊軍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54章 攻城(中)第61章 轉機第49章 現場演示會(下)第127章 這屆言官不行第289章 道理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