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用番錢的人

納質院門外,一個賣馬鞍的攤子前,主人拿着手裡的一張紙幣看來看去,搖着頭對面前的人說:“哥哥,這裡是大宋的秦州城,你拿着番賊的錢來買貨物,莫不是想欺我?”

那買馬鞍的人有些猥瑣,縮着頭道:“主人家怎麼可以這麼說?小的不識字,只知道現在山外面通用紙幣印的錢,又哪裡知道是誰個印的?”

主人拿着紙幣,舉到買貨的人面前:“你不認字,難道還看不出來番漢文字不一樣?番賊的錢上面是番字,我大宋的自然是漢字,長得樣子不一樣還是能看出來吧?”

“我如何看得出來?都是方方正正,一樣的文字——”

那主人見糾纏不清,把錢攥在手裡,對旁邊的小廝道:“見了番錢必須報官,你在這裡陪着這位客人,我去找巡視官人。——記着好言好語,不要讓客人着惱。”

說完,向客人拱了拱手,徑自轉身走向納質院裡。

聽說報官,那個客人才慌了,向主人的背影招了招手,看看周圍人流不息,終是沒有喊出聲來。見主人家消失在納質院裡,客人小聲問身邊的小廝:“小哥,秦州城裡作番錢難不成還要收監嗎?我是外鄉人,又不知道漢錢番錢如何區別,無心之失。”

小廝道:“這兩個月在城裡用番錢的人不少,衙門有揭榜,商家見了,一律報官。聽說是先收到衙門去,給你紙批文,等到出城的時候再還給你。不過到了鄉下地方,要用紙幣必要找本地裡正書手,私下裡卻不許用,就是怕有人用番錢詐騙財物。”

那客人出了口氣,連連拱手:“多謝小哥相告,如此說我就放心了。”

過了不大一會,主人家從納質院出來,身後跟了一個吏人,到用番錢的客人面前道:“事情已經報過衙門了,你這便就跟着這位官人到裡面去,先收你的錢,給紙批文,等到出城的時候再發還給你。記住,大宋境內不許用番錢,如若再犯,要收監的!”

那客人連連點頭稱是,接過主人遞過來的自己的錢,向來的吏人拱手。

吏人上下打量了一番用番錢的人,淡淡地道:“隨我走吧,此事要見過官人,記下你的名字纔好。秦州不禁番人經商,不過用番錢總是犯科,不收監也得衙門裡走一趟。”

說完,當先而行,也不理身後用番錢的人,直向納質院裡走去。

見主人示意自己趕緊跟上,那用番錢急忙拿了自己的包袱,隨着吏人進了納質院。

納質院此時已經成了秦州城裡最熱鬧的商業區,各種各樣的鋪子應有盡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商賈川流不息。秦州在這裡設有管理商業的衙門,名字叫納質院商稅院,實際管理商稅只是附帶功能,最重要的職責是維護這裡的商業秩序,處理各種商業糾紛。

進了商稅院裡,吏人對跟上來的用番錢的客人道:“你在這裡等上一等,我去通稟。”

說完,徑直進了前面的官廳。那客人見不遠處站着巡卒,都是拿刀拿槍,面色甚是不善,不敢亂動,乖乖地等在那裡。

吏人進了官廳,到了一張案前,對案後的公吏拱手道:“節級,外面又來了一個用番錢的,還是跟前幾個一般裝束。我讓他等在廳前,如何處置,請降指揮。”

今日當值的專知官曹節級擡起頭來,揉了揉眼睛道:“今天就見了三個,看來範通判估計是番賊有意派來的,只怕不錯。他們這些人來,必有所圖,現在不需驚動,我們暗地裡看看他們是要到秦州來幹什麼。我到旁邊廳裡,你把人帶過來,收了他的錢,打發他去。”

吏人拱手應諾,轉身出了官廳。

曹節級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身,喚過一個散從吏人來,讓他去報商院監官知道,之後再到秦州衙門,報與通判範祥。這幾天發現了好幾起用番錢的事件,與以前不同,這次發現的人都是屢收屢犯,並不是無知小民誤收了党項的錢拿出來用。範祥判斷是党項有目的地組織人到秦州來做此事,必有目的,吩咐先不打優,暗地裡盯緊了他們。

派人出去報信,曹節級又召了幾個吏人,幾個巡卒,一起進了旁邊小廳。

那個用番錢的人早早等在那裡,見到曹節級進來,知道是主管的官人,忙躬身行禮。

曹節級在案後坐下,吏人取了紙筆,鋪在案上。曹節級喚過一個書手來,讓他按如煙自己的吩咐記錄,才問面前站着的用番錢的那個人:“你叫什麼名字?哪裡人氏?祖上三代姓名、籍貫,是怎麼收到番錢的?因何到秦州來?以前來過沒有?”

那人連連拱手,陪着笑道:“回官人,小的彭阿大,是天水縣鹽官鎮人氏,祖上三代世居那裡。上個月賣羊給遠來的客人,說是外面都通用紙幣,小的也聽說過,便就收了。因爲小的大字不識,卻被那個客人用番錢給騙了,這次到秦州來,是手裡有錢買些雜物。”

曹節級讓書手記了,再詳細詢問彭阿大的祖上姓名,住的是哪寨哪村,一一記好。

最後,才讓彭阿大把身上的党項錢全部交出來,對他道:“州衙早就各村揭榜,鄉下地方用紙幣,必須有里正或是鄉手做保人。有了保人,你收了假錢、番錢,都有保人賠付收錢的人。你不找保人,私下裡收錢,這就是你的不是了。秦州城裡不許用番錢,是以把你身上的錢收上來,等到出城再發還給你。這錢雖然不能用,終究還是你的,本官不貪你。”

說完,讓書手寫了一紙公文,用了自己的印信,發還彭阿大。

宋朝官府機構做事,最重吏文,公文的格式、用詞都有專門的系統。很多不通實務的官員被吏人欺負,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通吏文,公文必須倚賴公吏,自己寫不了,有時甚至讀不懂到底是什麼意思。徐平一向都強調規例,把所有的公文系統化、標準化,甚至做成統一的模板,便就是去除吏文的神秘色彩,讓不管官吏,一目瞭然。秦州也是一樣,只要是公文,都要報到州衙製成模板,統一印製成表格,發回來讓辦事人員填寫。這份發還帶番錢的人的證明公文,一樣是由秦州衙門印下來的,帶着官府印記,一眼就能看出來。

曹節級用眼角的餘光看着彭阿大接了公文在手,仔細看了看,才小心收入懷裡,不由冷笑。等他被吏人領了出去,纔對身邊的書手道:“這個撮鳥還着意看了看,好似是個認識字的樣子,哼,只怕不是什麼放羊的鄉下人。你把這書狀再抄一份,我派人飛馬到天水縣去,看看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個人。管他是人是鬼,仔細盯緊了就是!”

第109章 殺人越貨第23章 秋意第276章 想的太多第117章 門外來了青羅傘第312章 郵寄司第3章 屬下第9章 準備抓人第301章 談的人來了第97章 雪中論兵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186章 刻擺錯了第86章 徐昌的生意第195章 反攻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2章 秀秀(上)第146章 泉布第82章 水淹三軍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77章 賬目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214章 僵局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11章 封堵第136章 衝擊宰相府第64章 一拍兩散第168章 交權第45章 京城故事第33章 科舉第一步第59章 分歧第55章 合作社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72章 魚水第199章 三司的難處第26章 秀秀啊秀秀第34章 磨鍊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87章 攻防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311章 全國統籌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315章 結個善緣第65章 永寧侯府第256章 身上的刺第259章 要有自己人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39章 黃師宓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29章 攻略(一)第95章 河邊的官署第140章 先聲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22章 三司集議第211章 收錢大賽第203章 農工商聯合體第116章 場務戒嚴第55章 晏殊之論第190章 東還是西?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132章 柳八娘第291章 刀拿在手裡揮砍纔有用(下)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20章 破陣子第252章 驚夢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7章 學以致用第239章 馬帥第288章 分岐第41章 串香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96章 貴客盈門第215章 合夥第179章 你知道傻子多嗎?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28章 殿中議事第67章 選擇第20章 送行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51章 大典(下)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198章 演練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96章 貴客盈門第15章 理政(一)第62章 劉員外第300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209章 楊文廣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37章 中牟主簿第3章 進城第2章 黯然離去第50章 河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