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順勢而爲

楊文广部從會州北邊的埡口越過柔狼山,自鸇陰古渡附近直逼會州。在會州城下搶掠之後,過城不入,迅速捲過屈吳嶺以西的幾個盆地。天都山一下子沸騰起來,受到驚嚇的西壽監軍司派軍緊緊尾隨,天都山南院派軍在側翼遠遠觀看,任由他們沿着祖勵川一路北上,最後進入了劉兼濟部所在的會川城。

這一次突襲連徐平都沒有想到,更是遠遠超出了党項各軍的想象。這不是宋軍慣常的打法,宋軍沒有過這種一次行軍近千里,不攻城,不佔地,只是漫無目的的搶掠的軍事行動。把天都山一帶視爲自己穩固後方的党項極爲驚恐,戰線一下子推進到他們腹地了。

在興慶府監督紙幣印發的元昊緊急南下,帶大軍親自進駐天都山南院,坐鎮指揮。今年的戰事,似乎提前了幾個月,一下子就爆發了。

徐平得到消息,也是驚詫莫名。他本來想的是讓各軍從榆中縣出發,利用現在黃河水量不大的機會,尋機渡河,打擊卓羅和南監軍司的地盤。一是消耗党項的戰爭潛力,再一個也讓新編成的各軍熟悉戰事,特別是習慣長途機動的作戰模式。沒想到楊文廣這次鬧得這麼大,一下子插到了西壽監軍司的腹地。雖然只是一日遊,卻足夠嚇壞党項人了。

緊急安排了秦州的公務,徐平起身前往會川城,同時命王凱和李璋帶人前往。

“你們做得很好,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看準了機會就要牢牢抓住。作爲主將臨戰在前,就要有臨機處置戰事的能力。天都山空虛,在把握的前提下,去嚇党項人一次,讓他們驚慌失措,接下來我們的仗就好打了!”

這是徐平到會川城之後跟楊文廣和賈逵說的第一句話,兩人提心吊膽了好多天,見到徐平之後終於放下心來。這次是他們自主行動,做決定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白白在党項人的地盤上轉悠了那麼多天,連頓飽飯都沒有混上,總是覺得心有不甘。既然覺察到天都山附近党項人的警惕性沒有想象得那麼高,那裡又富庶,去折騰一次順理成章。到了會川城之後,跟其他將領交談起來,才被說得怕了。徐平在軍中高度強調組織紀律性,在沒有得到明確軍令的條件下,他們自作主張這樣做,可說不好是福是禍。

賈逵撓了撓頭道:“經略要早幾天來就好了,這幾天我們就不用擔驚受怕。”

徐平笑着問道:“你們怕什麼?奔襲千里毫髮無損,還帶了許多牛馬駱駝回來,這是大功一件。我在秦州一年多了,什麼時候功過不分?”

賈逵有些尷尬,急忙道:“諸將說起來,都說我們沒有得到軍令去天都山,此次擅作主張,回來之後只怕經略要罵。一時忘了我們繳獲衆多,還立了大功了——”

徐平看着賈逵,正色道:“你作戰勇猛,這幾次立功頗多,官職升得也快,按說可以獨當一面了。但遇事不夠沉着冷靜,還欠些火候,一軍主將,這種事情乞是那麼容易被人說動的?功就是功,過就是過,自己先要心裡有數,纔來想我會不會糊塗。”

說完,對楊文廣道:“你是一軍主將,拿主意的人,難不成心裡也沒有底?”

楊文廣叉手:“末將倒是沒有擔心,只是天天被衆人說,心裡難免也會嘀咕。春狩一開始的時候經略就說過,爲的是搶番賊的大牲畜,讓他們秋後再沒有來去如風的優勢。因爲蘭州北邊空虛,便以那裡爲主,但也沒有禁止各軍到其他地方去。末將想來,只要發現了番賊佈置空虛的地方,哪怕就是興慶府,也是可以去的。”

徐平點了點頭:“不錯,這纔是最重要的。你們並沒有違反我說過的春狩策略,只是大家習慣了蘭州以北,才認爲其他地方去不得。怎麼去不得?只要主將清楚,心裡有事,能夠來去自如,不要說天都山,興慶府一樣也去得!你們擔心個什麼!”

強調組織紀律性不是讓所有的人成爲木偶,不說就不知道去做。在有組織守紀律的同時,充分發揮主觀靈活性纔是對的,凡事不要死板,而是要辨證地看問題。守紀律的前提下又肯動腦能夠靈活完成任務的,纔是真正需要的人才,這種人當然難得,做不到的時候還是以守紀律爲先。諸將的議論很正常,這裡是會川城,他們並不知道榆中那裡各軍的要求,自然會有疑問。

安撫了楊文廣所部,徐平把王凱、李璋和劉兼濟、種世衡叫到了城主府。

衆人落座,徐平對他們道:“楊文廣此次從天都山掠過,驚擾了党項,連昊賊都帶人急速到了天都山。不管願不願意,會州都已經成爲戰場,你們怎麼看?”

劉兼濟道:“末將以爲,這是好事。現在正是夏天,番賊放牧牛羊,不能耽擱,正是他們實力最空虛的時候。昊賊身邊的党項精銳自然是不用耕種放牧,但西壽監軍司的兵卻不行,不然他們就不沒有糧食吃。再者番賊的負瞻寨婦等等輔兵是必須耕種的,沒有了這些負瞻給番兵牽馬運糧,他們還能打什麼仗?最少是出不了城了!”

種世衡道:“漢時冠軍侯取河西,也同樣多是在春夏用兵,無他,用天時也。我們的禁軍不需耕種放牧,一年四季可以作戰,這是番賊怎麼也比不了的。此時開戰,對我們沒有什麼影響,但番賊十分戰力卻剩不了五分,正當其時!”

見其他幾人也是一樣的意思,徐平道:“話也不能說得這麼死,其實我們一樣戰力也受影響。人在春夏自然不受影響,但牲畜不行啊。西北作戰,離了驢、騾、馬和駱駝,基本是寸步難行,這個季節用起來有諸多不便。特別是駱駝,在盛夏用它們,必然會有大量死亡,這是免不了的事情。這些大牲畜在本朝,無不代價高昂,這些不得不考慮。冠軍侯戰河西,一次出征廢掉的馬往往以萬數,一樣的道理——當然他們可從對匈奴的作戰繳獲中補充回來,但損失還是很大。楊文广部從天都山繞這一圈,不管願意不願意,天都山的戰事都已經起來了,我們只能夠順勢而爲,萬不可猶豫不決失了銳氣,這是一。在作戰的時候,一定要儘量減少大牲畜的使用,該採用什麼樣的戰法,必須要想清楚,這是二。”

衆人一同起身叉手應諾。

徐平又對王凱道:“監軍,你與其餘諸將,先按我剛纔說的兩點,擬一個大致的作戰方略出來,交給我看。限十日內完畢,我回秦州一趟,回來正式安排戰事!”

第196章 機遇第185章 路上要小心第167章 情報第161章 街上遇故人第154章 做事過急第99章 晚生司馬光第61章 按戶配炭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15章 軍改第209章 楊文廣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27章 小隱君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177章 重商抑商第13章 兩手都要硬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14章 治術(五)第69章 做做樣子第219章 再對天章閣(上)第159章 人手難題第204章 換相(下)第21章 割稻第61章 轉機第96章 貴客盈門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85章 閒適日子第88章 紙醉金迷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165章 版權費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16章 清理後患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76章 稅改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20章 市場的車輪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73章 田二第130章 我要做土豪第247章 大變將臨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86章 不要放走党項人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218章 意外之喜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63章 榮耀之戰第236章 新的算學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96章 改天換地第17章 自己的路第34章 期集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104章 黃從貴的末日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49章 串連第240章 道理第45章 白砂糖第182章 再起風雲第105章 同流合污第167章 情報第34章 都不可行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34章 磨鍊第2章 父老第175章 農事八字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77章 交涉第42章 強買第178章 重商理所當然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65章 你放心去吧!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83章 猛虎入狼羣(一)第95章 遷隆峒第236章 堵截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0章 除害第127章 大捷第107章 無奈和稀泥第115章 阿申的信第198章 演練第53章 查稅第34章 土豪的地盤第6章 買書第8章 交接第98章 破上思寨第30章 烈士暮年第223章 小術還是大道?第27章 夜宴第162章 你的尷尬我的機會第123章我們不能置之不理第112章 五軍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