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再嚇一嚇

看着前面大幕後的柴草越堆越高,石全彬喃喃道:“不知道番賊是怎麼想的,這裡號稱是一個監軍司,卻只是如此小城。若不是親眼來看,誰能想到!”

“本來這裡就只能是蘭州外圍,築小城以護蘭州。自蘭州沒於羌胡,土地荒蕪,那裡的人戶支撐不起一座大城了。党項是遊牧習性,這裡築座小城只是安頓監軍司而已,平時也不駐大軍,當然,駐大軍周圍也養不起。此次是昊賊行險,想從這裡偷襲榆中,才聚了這麼多人馬在這裡。野利遇乞說城中還有近萬大軍,估計當不得真,這小城哪裡能夠歇得下那麼多人馬,他城中的糧草也不足以支應。”

石全彬道:“那也未必,蘭州故城也不過五百步左右,這小城怎麼也有三四百步,萬把人還是歇得下的。只是裝得下這麼多人,糧草不足是必然了。”

城只是個據點,正常情況大部分兵馬都是駐在城外,分守各處要隘。元昊到這裡的時候,他的兩萬親衛大多便就只能在城外紮營,只有少部分人隨他入城。党項軍隊既不善於攻城,也不善於守城,城對於他們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是軍事據點,而只是居民點。正常的攻城戰大部分戰鬥都是發生在外圍,兵臨城下就到了危急時刻了。

党項沒有守城的概念,在卓羅城還是按遊牧的習慣來,大家各自在空地搭帳篷,被徐平直接在夜裡佔了這一帶的地利。到了現在,就只能任人拿捏。

徐平看着前方卓羅城上射下無數火箭,口中道:“不管城裡有多少人,現在我們把城門堵死,都是一樣。爲何兵馬少了不能修大城?城小了,攻城的一方每次到城牆下的人數便就有了限制,人數再多也是無用。如果現在城中真有近萬兵馬,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出城來戰,我們還要多費許多手腳。他們自己退進城裡,被甕中捉鱉又能怪誰?現在城裡射出火箭來,不知道他們有多少油來用。城裡放火,我們就近有喀羅川河水取用,等一會我們也放起火來,不知道他們要用什麼滅火。”

石全彬笑道:“不敢近水建城,是怕夏秋雨水多的時候,被洪水淹掉。建城的時候誰能夠想到被烈火來烤?這倒怨不得番人愚笨。”

徐平點了點頭。看着不遠處城裡射出無數火箭來,雖然厚氈上面不住地淋水,還是有幾個地方燒了起來,不過迅速被水澆滅。想了一會,徐平叫過王凱,讓他到前面找幾個身強力壯的,向城裡點箭的地方投一些火藥,不要讓番兵肆無忌憚地放箭。

大幕後面並不是用人撐起來的,而是一個巨大的木架,分成許多段,到了城附近之後再組裝起來。因爲這城實在太小,徐平實際上是又做了一個更大的木城,把卓羅城圍了起來,外面罩以溼水的厚氈。這樣做,就是明欺卓羅城裡沒有石砲,沒有牀弩,城裡的人被堵死了出不來。到這一步,其實不用放火燒城,用這木城代替雲梯,真接登城也能夠迅速破城。選擇火攻,一是減少傷亡,更重要的是一種震懾作用。

對於五萬大軍來說,這座城太小,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排到城下。閒着也是閒着,不如讓他們到附近的山上砍樹,在城周圍堆滿柴草。野利遇乞不想降,那就算了。

一直在巨幕下的賈逵聽說有這種事,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要求向城裡丟火藥。

楊文廣把綁緊的火藥包交給賈逵,囑咐道:“火藥炸起來是如何樣子,你也是見過多次的了,千萬要小心謹慎!在自己的手裡炸了,不是耍處!”

賈逵看了看手中的火藥包,笑道:“指揮,你看火藥外面都是溼布包着,如何會在我的手裡炸了?最怕的是扔不到城頭上的火堆裡,被党項人揀走了!”

“你知道就好!與你同去的都是平時投槍格外出色的士卒,你切不可出事!”

賈逵答應,拿了火藥包,與幾個選出來的兵士爬上了望樓。到了望樓上,打量了一下城頭,又掂了掂手中的火藥包,賈逵對身邊的兵士道:“直娘賊,在下面覺得極近,上來看了還是有些遠。那邊有大堆的炭火,党項人用來點火箭,我們一起向那炭火裡扔,旁邊拿火把的人就不要管了。一起扔那堆炭火,我們兩人總有一人能夠扔進去!”

士卒應諾,聽着賈逵的號令,猛喝一聲,兩人一起把手中的火藥包扔了出去。

這火藥包很小,只有碗口大,其實沒有多大的威力,最大的作用就是嚇人。若是太大了,哪怕從望樓向城頭扔是居高臨下,也扔不了多遠。

党項人射了幾輪火箭,見根本奈何不了面前不遠處的巨幕,已經不由心慌,突然看見宋軍投了兩個不知什麼東西過來,一起嚇得後退。

旁邊的軍官大怒,一腳踹倒身邊一個後退的士卒,喝令衆人向前。

兵士到底是練過的,準確地把火藥包投進了大火堆裡,賈逵就沒有那樣幸運,在城頭上滾了滾,才滾到火邊,被柴擋住停了下來。賈逵嚇了一跳,還好終究是到了火堆那裡。

城頭的党項兵見宋軍扔來的東西掉進火裡,並沒有什麼異樣,在軍官的喝斥下,畏畏縮縮的又湊上前來。紛紛搭箭,伸向火堆點火。

望樓上的賈逵看見,大罵一聲:“直娘賊,平時這火藥炸得厲害,用到了怎麼如此不濟!”

話音未落,變聽見一聲巨響,火堆上冒起濃煙,炸了開來。點着的木柴四處飛散,把城頭的党項兵嚇得四處亂竄,一時城頭亂作一團。

賈逵大笑:“直娘賊,這個時候衝上城頭,一刀一個也把這些番賊砍了——”

話沒說完,瞪大了眼睛看着城頭,自己扔的那個火藥包竟然沒炸,還在城頭上亂滾。

“這可如何是好?若是被番賊揀起扔過來,可是闖下大禍!”

急得賈逵恨不得一步踏上城牆,把那個沒炸的火藥包揀回來。現在欺的就是城中番軍沒有威力大的武器,打擊不了城外從容作業的宋軍,自己送過去一個火藥包,這算什麼!

正在賈逵心急火燎的時候,就聽城頭上又傳來一聲巨響,隨着黑煙冒起,他扔的那個火藥包可算是炸了。看着城頭的番軍驚慌得四處逃散,賈逵才長出了一口氣。

此時太陽高升,大幕後面的柴草越堆越多,很快就要超過城牆了。徐平也不知道在城外面點起大火能不能把裡面的人燒死,但最少,城裡的人被燒過是打不了仗了。

第20章 西行第58章 步步爲營第56章 緊急措施第12章 私下商量第18章 徐昌定親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24章 嫉妒第10章 新的生意第48章 好漢惜好漢第198章 演練第83章 以打促和第63章 在路上第215章 妥協第89章 你們要做點善事第31章 造紙第221章 細腰城第5章 和尚契嵩第18章 草市第264章 停發錢糧第14章 邊亂第60章 慶功第95章 看自己的人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75章 我自有大道第171章 大戰將起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90章 請廢西水磨務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164章 歐陽修第122章 甩鍋第21章 舊人第39章 文理荒謬第2章 以鹽制蕃羌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1章 購物券發行第142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章 生財之道第193章 威脅王城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87章 包拯第102章 首告第101章 莫做儒巫第150章 連你也說我?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6章 如和縣第59章 掃雪第152章 橫死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161章 文化往來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41章 購置新宅第275章 稅役改革第50章 朝廷定了,你做西平王!第37章 中牟主簿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7章 盼盼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11章 準備渡河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281章 西北同路人第52章 虛開中路第262章 戰是義戰第100章 儒者之僞第1章 回到從前第180章 重召舊部第144章 各司其職第181章 陳公永歸宋第99章 壞事總容易第289章 唐龍鎮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196章 機遇第50章 牛羊滿欄第53章 如和風光(下)第104章 多賣酒第49章 舊部第60章 窮人當家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114章 心經第124章 段雲潔的麻煩第189章 左右各不同第206章 兄弟鬩牆第35章 災民第188章 開戰第105章 大敗的消息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6章 買書第44章 增兵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164章 口袋陣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69章 國子監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125章 誰得罪誰?第29章 政本初心,從民所欲第122章 甩鍋第17章 卿非別人可比第62章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