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

景祐五年十月,元昊聽從親信楊守素的建議,正式叛宋。定國號爲“大夏國”,因拓跋氏被唐封夏州節度使而興,與三代的夏朝並無關係。元昊自號大夏世祖始文本武興法建禮仁孝皇帝,改元爲天授延祚禮法元年,並遣使送還宋朝封賞他的旌節官告。

樞密院在西北的情報系統早已完全廢棄,元昊已經反了,卻很久都沒有信息傳到朝廷中來。甚至就連西北邊地州軍,一時也摸不清情況,不敢上報。

正是在十月,徐平完成了三司編敕,正式上給朝廷,趙禎令頒行天下,著爲令。

這次的編敕跟以前的不同,不但刪並的法令成系統,而且在卷首正式提出三司料理錢糧是爲天下謀公利,是天下之大義,錢糧爲綱,四海安泰。這是用法令的形式肯定了新政的舉措,從公司到銀行,各種變革都成爲了國家的長久政策,不再有試行的性質。

也是在這一個月,司天監楊惟德上奏,下一次閏年在十二月,則第二年的正月晦日正好日食,請改閏的月份。趙禎不許,說閏所以正天時而授民事,豈能曲避。趙禎一向都不信天變這種事,上一次的閏年也有元旦日食,司天監說是人君之忌,要求移閏,趙禎一樣不許。對於軍事、經濟等事務趙禎或許不精通,但政治一向都是他的專長,後人所謂的百事不會做,只會做官家,正是說的他這個特點。年初天變,宋祁曾經上言,說趙禎不當把事情都交給大臣,而應自操權柄,趙禎只是看過就算。把事情都交給大臣處置,是因爲趙禎自己對這些大臣的心思基本能把握住,雖有偏差,離得也不會太遠。

秋高氣爽的日子,徐平在自己城外永寧侯府的後園宴請館閣官員。

衆人落座,徐平舉杯說道:“最近朝中無甚大事,今日天氣晴好,請諸位到這裡來散散心。再者館閣爲《富國安民策》做注,最近書成,也應該慶賀一番。”

兼判館閣的宋祁笑道:“爲書作注,本就是館閣官員該做的事情,何功之有?不過許久不曾喝到給事府中的美酒,有此機會來叨擾一番,正是美事。”

聽了此話,衆官員一起大笑。這兩年徐平公務繁忙,不像以前任鹽鐵副使的時候,經常請館閣的清閒官員飲宴,他家裡的好酒好菜確實好久不曾到口了。

開封府推官、直史館蘇紳道:“下官在崇文院,經常聽同僚們說起給事府里美酒天下第一,只是自下官到了京城,卻無緣到得口裡。今日終於有了機會,端是幸事。”

徐平看了看蘇紳,笑着點了點頭:“史館若是好酒,隨時可以來我府裡。”

蘇紳連道不敢,不過面上卻忍不住有得意之色,有些向同僚炫耀與徐平系的意思。年初災異,上書最勤的就是蘇紳,頗有些銳意進取的意思。

其實徐平跟蘇紳並不熟,對他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對他友善,還是因爲他有個好兒子。蘇頌是這個年代難得的又有學問,又對科學感興趣的,前幾年被徐平薦入館閣裡讀書,可以自由出入崇文院。徐平回京任官,仍然經常到徐府裡來請教,自是亦師亦友。

盼盼經常纏着蘇頌一起玩,林素娘也蠻看好他的,有意把盼盼許給他,曾經同徐平商量過。徐平因爲盼盼還太小,讓林素娘現在不要動這些心思,順其自然就好。

見蘇頌跟在蘇紳身後,徐平對他道:“此次開科,你爲何沒有應舉?”

蘇頌上前拱手行禮:“稟給事,學生在館閣,深覺學問尚不足,正應當是潛心學習的時候,是以沒有發解。等過了這幾年,多讀一些書,再應舉也不遲。”

徐平笑着點了點頭:“你有這點志氣是好的,不過中了進士一樣可以學嗎,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年齡已經到了,下次開科,當中進士了。”

蘇頌恭聲應諾。

這有些老丈人囑咐女婿的意思,周圍的官員看着鬨堂大笑,鬧得蘇頌漲紅了臉。

儘管沒有挑明,徐平對蘇頌的看重大家都看在眼裡,而徐平的大女兒盼盼也慢慢地長大,其中的心思自然不言自明。蘇頌顯然也不排斥,算是已經被徐平預定在那裡了。

盼盼今年十一歲,蘇頌十九歲,年齡差得其實還是有些大的。不過找這樣一個對自己胃口又大有前途的年輕人不容易,徐平也只好讓蘇頌多等幾年,男子三十娶妻,在這個年代也不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少年時寒窗苦讀,中了進士再娶妻,是這個年代不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徐平當年都是如此,讓看中的女婿這樣做又有什麼。

以現在徐平的地位,他看中的人,就沒有人會動心思了。政事上爭一爭,你來我往是官場上的常事,但私事上得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明擺着徐平前途遠大,又有李用和這樣的關係,在皇帝心裡的分量不一般,在私事上得罪他就是找不自在了。

衆人落座,酒過三巡,徐平才道:“《富國安民策》是當年我在京西路,與本路官員眼見國事不易,錢糧艱難,同心協力所做治國安民之策。到如今行之有年,別的不說,最少可以說一句從此策行後國用不缺。年前河東路大震,三州受災民戶死傷數萬,牲畜就更加不計其數。三司有了錢糧,兩三個月間,就從東西兩京運了數十萬石糧米過去,讓災民衣食不缺。若是往年,這種大事朝廷要大力籌措,還不一定能籌出糧來。現如今,救一場這樣的災對國事根本無絲毫影響,以前哪裡敢想?運糧之前,聖上還特意手詔問三司,若是錢糧籌措不易,可從內庫撥錢出來。聖上仁心,爲臣子的自該感激,不過這些錢糧,對現在的三司確實也不是難事,只好回絕了。”

徐平說完,衆官一片讚頌之聲。這倒不是恭維,是真心實意的。自徐平回到京城執掌三司,朝廷財政便就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大家都看在眼裡。兩三年的時間,民間的苛捐雜稅幾乎全被取消,官府手裡的錢還分外充盈。就是這些官員也得到了不少好處,以他們的品級,以前俸祿僅折支就要去掉一小半,現在全部發實錢,相當於普漲薪資。而且徐平對各個衙門的公使錢放得比前寬鬆,數額多了,花起來也不像以前那麼麻煩。只要不把公使錢向自己家裡拿,基本個人的日常用度都可以用公使錢包了。當然,公使錢寬鬆是配合着審計司查得更嚴來的,按規矩用的方便了,向自己兜裡揣的卻被嚴管。

在朝堂上做事困難重重,但在這些中下級官員眼裡,徐平卻是本朝第一能吏良吏。

第219章 降是不降?第151章 論事不得論人!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110章 小大人第153章 塵埃落定第3章 進城第30章 斥責第223章 軍國兩張皮(下)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254章 出路第205章 貨幣短缺第161章 開課第319章 和戰兩難第54章 買馬第78章 河南府來人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317章 財運當頭第313章 三司編敕第19章 匪訊(上)第135章 打探消息第316章 党項投宋的人第257章 快慢二策第51章 大案第302章 新制套曲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93章 新格局第54章 買馬第170章 思家的情緒第26章 前奏第293章 敕勒川第187章 包拯第217章 銀行(上)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88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下)第21章 割稻第210章 札付兩路第162章 看我打死你第62章 算計第1章 桂州第178章 你不是那塊料第87章 猛虎入狼羣(五)第131章 亂起欽州第17章 新的產業第148章 由他們去吧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章 召對第94章 輕兵過山崗第21章 歐陽修的疑惑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11章 李覯第307章 萬事皆要本錢第137章 何爲神?第94章 早晚要刷牙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34章 救星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9章 其心可誅第277章 狼狽爲奸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316章 大火第75章 契丹會如何?第38章 青苗貸第119章夜戰第294章 打出個太平第189章 棉花推廣第38章 再見故人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93章 多方牽連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35章 三輪車第111章 封堵第143章 舉手之勞第194章 此一策,可安天下(下)第252章 驚夢第33章 有錢纔好第283章 斬于軍前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117章 意外之喜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50章 露布報捷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195章 簡在帝心第195章 反攻第53章 一條出路第233章 學習第178章 大獲全勝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35章 邊民的選擇第25章 官身第153章 破局的作物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335章 錢糧準備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63章 你怕死人嗎?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