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番外之元衡(一)
片刻後,秦王妃和秦王世子元衡進了仁和宮正殿。
“兒媳江氏,給母后請安。”秦王妃斂衽行禮。
秦王妃江氏,今年已有三十餘歲。不過,她保養得極好,容貌依舊美麗端莊,看着只有三旬光景。
秦王世子元衡也拱手行禮:“孫兒元衡,見過皇祖母。恭祝皇祖母身體安康!”
十七歲的元衡,身量修長,面容俊朗,滿身的儒雅斯文。令人望之生出好感。
裴太后含笑道:“平身免禮,坐下說話吧!”又特意將元衡叫到面前,溫和地詢問元衡的課業。
元衡一直在上書房裡讀書,他恭謹謙遜,讀書十分刻苦。太傅們都對他讚不絕口。
按着宮中慣例,皇子皇孫們在上書房讀書,讀至十五六歲也就不讀了,然後定親成親,進朝聽政,學着當差做事。
不過,元衡在宮中的地位有些微妙和尷尬。宣平帝不提,元衡也就一直在上書房裡讀書了。
裴太后張口詢問,元衡恭聲一一作答。
裴太后聽得滿意,連連點頭,對秦王妃笑道:“衡哥兒讀書勤奮用功,太傅們說了,衡哥兒若是下場科考,考個舉人不成問題。”
秦王妃抿脣一笑,柔聲道:“母后這般盛讚,兒媳心中也十分歡喜。衡兒生在皇家,科考是不必的。不過,兒媳想着,多讀書總是好事。”
裴太后一臉贊成:“說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些話是再錯不了的。”
顧淑太妃和瑜太妃也笑着附和了幾句。
秦王妃微笑聆聽,心裡暗暗唏噓。
帝后成親十餘載,膝下只有一個公主,至今沒有子嗣。元衡是嫡出的皇孫,也是宣平帝嫡親的侄兒。
如果她有野心,定會盼着宣平帝一直無子。天子以後要過繼侄兒,元衡是最佳人選……
可她從沒有這等野心。
她不願兒子被捲進宮中爭鬥。她只盼着自己的兒子平安長大,日後去藩地做一地藩王,過些平靜安逸的生活。
秦王妃打起精神,陪着裴太后閒話,有意無意地提起了元衡的親事。
普通百姓家的少年郎,十五六歲便娶妻成親。元衡已經十七歲了,遲遲沒定下親事。秦王妃這個做親孃的,心中着急不必說,又隱隱有着一層憂慮。
可惜,她不能也不敢繞過裴太后宣平帝爲兒子定下親事。
裴太后一聽話音,便知秦王妃來意。
裴太后沒有繞彎子,直接對秦王妃說道:“江氏,衡哥兒已經十七歲。你是不是急着想爲衡哥兒娶媳婦?”
秦王妃心裡一個咯噔,忙柔聲應道:“兒媳也只是隨口說笑罷了,並不着急。”
裴太后溫聲道:“你的心思,哀家都明白。按着朝中規矩,藩王世子成親有子了,便可就藩。哀家只有熙姐兒一個孫女,還有衡哥兒這個皇孫。衡哥兒的親事,便是你不說,哀家心裡也一直惦記着。”
其實,被圈禁的皇孫皇孫女,從禮法上來說,都是裴太后的孫子孫女。不過,裴太后“親生”的兒子只有兩個,嫡出的孫子孫女各一個。
她張口這麼說,誰也不會挑不是。
裴太后不疾不徐地說了下去:“哀家相中的孫媳年齡還小,衡哥兒怕是要再等上幾年。你若是願意等,就等過幾年再說。如果衡哥兒急着娶媳婦過門,就另擇一位名門閨秀。”
秦王妃:“……”
裴太后的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只要還有幾分智商,就知道該怎麼應答了。
秦王妃定定心神,笑着應道:“母后相中的孫媳,定是最好的。好飯不怕晚,兒媳半點都不急。”
衆人都會意地笑了起來。
裴太后舒展眉頭笑道:“不急就好。”
元衡臉皮嫩,聽到娶媳婦之類的話題,俊朗的臉孔泛着紅,很快低了頭。
……
元衡母子兩人,在仁和宮裡用了午膳。
裴太后有午睡的習慣。秦王妃領着兒子告退離宮。
秦王府離皇宮很近,馬車從宮門外緩緩啓動,一炷香時辰就到了秦王府。
“母妃,兒子扶你下馬車。”元衡孝順又貼心,扶着親孃下馬車。
秦王妃滿目欣慰,慢慢下了馬車。目光掠過左右被封的府邸,心中不由得長嘆。
十幾年前,幾座皇子府相連,每日人來人往,氣派又熱鬧。
五皇子死了,大皇子四皇子被關在宗人府裡,這些年幾乎連個音訊消息都沒有。昔日的皇子府,也都被封了。
只餘下秦王府,孤零零地在中間。
元衡見親孃目光黯淡,心裡頗不是滋味。
他以爲親孃是在爲自己的親事發愁。一邊走一邊低聲說道:“母妃,我不急着成親。等幾年就等幾年吧!一切都聽皇祖母的便是。”
秦王妃目中閃過一絲苦澀的笑意。
她沒急着說話,直到回了屋子裡,只有母子兩人了,秦王妃才輕聲說道:“你皇祖母說的是誰,你心中可明白?”
元衡有些不好意思,迅速點點頭:“皇祖母雖未直言,不過,兒子也能猜到一二。”
比他小了好幾歲的姑娘,現在仁和宮裡住着兩個,椒房殿裡也住着一個。
裴太后說的,必是其中一個。
秦王妃憐惜地看着兒子,輕嘆一聲道:“她們幾個都是好姑娘,不管日後指了哪一家的姑娘給你,我心中都高興。”
“只是,你眼下都十七歲了。再等個五六年,你都二十多了……”
“我願意等。”元衡飛快地打斷親孃:“皇祖母之前說過,我一旦成親生子,就可以去就藩。我想在京城多待幾年,遲些成親也好。”
好不好的,都得聽裴太后的。
秦王妃打起精神,笑着嗯了一聲。
過了片刻,秦王妃低聲說道:“衡兒,皇上一直無子,朝堂人心浮動,有些膽大的臣子上奏摺,請皇上選妃進宮。皇上一概置之不理。”
“這裡沒有旁人,只我們母子兩個。我現在問你一句,你老老實實地告訴我。如果有朝一日,皇上想過繼一個侄兒立爲太子,你可願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