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仁有自己的想法,對於生死,在這戰亂區域內,即使這次被救了,那下一次又是什麼情況,誰敢斷言?
問題的關鍵是,他這次是隨太子北上的。如今,被韃子騎兵追殺,不得已分成三路逃逸。他此時暫時安全六,可太子的生死如何?
加入,太子被擒或者太子被殺,那他這個隨行的文臣又有何面目去見朝堂衆人?哪怕解釋具體情況,相信的人又有幾個?
蠻族軍的人不多,要在韃子騎兵大隊中營救太子出來,那也不可能。這時候,追擊太子黨韃子騎兵,是不是已經得手?還有就是,先前分散成三路逃逸,太子好像是在右路。
奔逃之後,這時候到底在哪裡,也難以找到了。哀嘆一聲,韓立仁想着還是要先說明情況,“張先生,太子如今生死不知,我作爲臣子,如何迴歸京都?”
張靖海一聽,也懂得韓立仁的心思,說,“韓大人,還請您直呼小生名字吧。”張靖海行一禮,又說,“韃子騎兵破營,有多少兵馬?追擊南下,又有多少兵馬?再有,太子殿下在分頭離散之際,是走哪一路?身邊的強者有多少,追兵有多少?
韓大人的意思我們明白了,大人是想找尋太子。確知太子安危,對吧?我們也明白,救人如救火。可目前一無所知,又處在韃子騎兵肆掠的區域,稍有不慎,我們也會全隊覆滅。戰死疆場,對於蠻族軍而言不會在意,可這樣送命了,對太子毫無幫助,終是無益……”
“張先生……靖海,”韓立仁這時候安心多了,神色上也是有所緩和,看着遠處,身邊出現的人並不多,也不知張靖海所說的百人到底在哪裡。“對於韃子騎兵的情況,我之前有聽說的。具體準不準確,也不好說。
到金坪城外圍攻軍營的韃子騎兵估計在三萬,還有步兵一部,可能有一萬多。追擊太子的兵力,不會少於兩三萬,但前鋒不過幾千人馬。
Www• ⓣⓣⓚⓐⓝ• co
禁軍這邊,圍攻之前是三萬足,昨天與韃子對戰,傷亡一部分。突圍時,有將近一萬人向金坪城衝殺,誘導韃子過去,然後我們這邊才往南方向突圍成功……
目前,太子一行人到哪裡,確實不知。可如果不找到太子,我又有何面目獨自返回京都?最擔心的是,韃子應該是得知太子在軍中,他們是想擒住太子,辱我文朝……”
“韓大人……”張靖海也明白,韓立仁作爲太子身邊重臣,確實不能捨下太子而不顧。蠻族軍對於太子的生死、對文朝的勝負,說實話是不怎麼在意的。他們前來北地,就是爲了一個目的,而此時目的已經達到了。
按照之前的設想和打算,這時候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快速地帶着韓立仁脫離戰場,往蘇杭那邊退回去。至於韓立仁以後回不回京都,如何回到京都,都要靜等下一步的指令。
張靖海也不好擅自做主,黑小弟等人也聽到了韓立仁所說的話,都不作聲。
韓立仁見面前這些人都不說話,心裡也明白,這確實有些強人所難的要求。蠻族軍或許比較強,北上的人都是精選派出的。但終究百來人,面前所見,不過是核心成員,其他的人,都分散在哪裡?
張靖海也明白,韓學士心中所想必然是太子的安危,也是心之所向。蠻族軍這邊僅僅將韓立仁帶走,護住,今後未必就好。
“黑將軍,太子的安危,我們可能做不了什麼,但也不能完全不顧……”張靖海輕聲協商,調人手的權力在於黑小弟,他不可越權而爲。
“韓大人的意思小將也懂,”黑小弟說,“韓大人,我們蠻族人直爽,說話也直來直去。少爺雖然讓我們堅持進夜校讀書,可謂太笨,總是記不住。
有什麼話,我直接說,有冒犯的地方,請韓大人直接罵我,打也行……”
韓立仁見黑小弟這個態度,雖說以前沒跟蠻族交往過,但也能夠理解。這些人不過是看在楊繼業的面子,聽命於楊繼業的安排,與文朝和他以及太子殿下,都不會太在意的。說,“黑將軍言重了,男兒在世,勇猛拼殺,也是世間英豪。”
“謝謝韓大人,”黑小弟說,“韃子騎兵很可能沒有全部追擊,但追殺過來的不會少於兩萬。從凌晨到現在,禁軍逃逸的路程只有一百餘里,而太子殿下逃跑的路線也明顯,分三路之後,中路可能會有更多韃子騎兵追擊。
但追幾十裡後,他們肯定會分辨出太子黨行蹤和大致區域,韃子騎兵的人,也會集中搜索,要逃出搜索,幾乎不可能……除非,北上的王師到來,震懾力韃子軍馬。
只是,目前又豈能指望有王師到來?即使王師到來,未必是韃子騎兵的對手,也是潰敗的結果。
我這樣說,不是不願意去搜找太子,張先生,我們分兵兩路吧。魏進、譚必俊和張先生一起陪韓大人走,帶着雷寨主快速脫離戰場這邊,返回五義莊等我們。這樣可好?”
“我不走……”韓立仁說。
“韓大人,”張靖海也是頭疼,這種儒士很固執的,認定的事情難以改變,難以說服。“如若我們帶韓大人在戰場上走,穿插,速度上受到的制約太多,我們的戰力就發揮不出來。不僅找不到太子一行,甚至我們這些人都會死在這裡。
從蘇杭出發前,臨行之際,少爺交待過,要我們一百人北上,一百人返回蘇杭,一個都不能落下。前幾天在承平山莊那邊,與六百韃子騎兵硬戰,我們已經傷了兩人,好在不死……唉……”
“迎戰六百韃子騎兵?”韓立仁驚訝地看着張靖海,對於韃子騎兵的戰力,他親眼見到了戰場廝殺,自然有深刻的印象。“你們多少人?”
“韓大人,就是我們蠻族軍一百人啊。不過,韃子騎兵分成兩隊了,每隊在兩三百兵力。”張靖海說,“韓大人,我們如今有不少韃子騎兵的服飾,可在敵戰區渾水摸魚,安全上也不擔心。可如果韓大人您不肯離開……我們百人隊也唯有一條不歸路啊。
韓大人,我們不受怕死,但少爺給我們的將令,聲猶如在耳。蠻族軍是不會違抗少爺指令的……”
張靖海也明白,要勸說韓立仁先撤離這邊,唯有以楊繼業的將令來說事,用一百人的生死來說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