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大儒登門

收拾情懷,不管自家如何,在來客面前,韓立仁要表現出那種文人的豁達。

客廳有人在座,大兒子韓泉小心在陪坐。隨即,韓立仁見客人是誰,心頭一振,跨步進屋,說,“張老,您大駕光臨寒舍,是韓家榮耀。只是我失禮了,請張老包涵。”

來人是太子少保張洪庭,正二品的大員,關鍵是張洪庭目前是京都士林一派儒家之首領。人雖在太子府,但聲望正隆,逐漸替代當初的右相楊盛文。

這樣的名宿大佬到韓家來,那是韓家的榮耀,也可能會導致韓家處境的改變。不過,張洪庭目前的重心在養望,對官家皇權沒去分心。即便太子劉靜沒了,換一個人做太子,估計他依舊是太子少保。

張洪庭肯定不會閒着沒事到韓家來,韓立仁多少有些忐忑,卻不能表露在外。

“立仁回來了。”張洪庭站起來回一禮,他身份、地位和年齡都在那擺着,對韓立仁算是客氣。

寒暄之後,韓立仁陪坐。韓泉見父親回來,身上的壓力小一些,也是依舊陪坐一旁,這是對張洪庭的禮貌,也許聽一聽張洪庭這位大宗師的一些言辭,會讓自己在儒學上有所增益。

韓家目前的情況看,已經在朝堂沒有前路,只能走儒學一途。只要韓家兄弟在儒學上有所建樹,那勢必會讓韓家的地位提升起來。

“立仁,今天突然到府上來,打攪你家。也是受人所託,前來韓家求一寶。”張洪庭自然不會多廢話,寒暄之後,就說出自己的來意。

“哦,張老,韓家但有之物,儘可說來。韓家自不會吝嗇。”韓立仁當即表態,能夠讓張洪庭出面,會不會是親王府的動作?不過,韓立仁隨即否認。張洪庭這樣的存在,哪會爲親王府屈尊。

“老友所求,自然是韓府稀世之寶。老友原本該親自登門的,因由種種,他未能前來,才託請老夫。倒不是我那老友失禮於韓家,還要請立仁海涵。”張洪庭先不急着說出爲何事而來,卻表達了一些情由。

“張老客氣,張老到寒舍,令寒舍蓬蓽生輝。”韓立仁笑呵呵地說,見張洪庭越客套,反而令他更不安。

“其實,我對老友託請之事,也不知詳情。只是登門來請立仁給一個承諾而已,既然立仁覺得好,那位就直言了。”

“張老請說,自是無不可之事。”張洪庭親自上門,韓家又有什麼不答應的?也不敢不答應啊。

“那老夫先恭喜立仁,”張洪庭站起來,行一禮,韓立仁急忙還禮,張洪庭又說,“老夫的老友楊盛文,立仁沒忘記吧。他託請老夫到貴府來,請立仁答應將令千金嫁給楊家小兒楊繼業。

楊家的情況立仁也知道,他是不能到京都來的。這是皇命,不可違逆,倒不是楊盛文無禮,還請立仁和韓家多諒解。”

韓立仁聽說是這個事情,心中感嘆。該來的事情,總是無法避免的。好在楊家託請了張洪庭這樣的大佬,對韓家而言,也算是給足了臉面。女兒已經到了楊家,那是安全順利抵達荊蠻楚地,說到底,韓立仁心裡放下一樁牽掛和擔心。

“張老,不知小女目前……”韓立仁說。

“老夫也不知具體,你也知道,老夫與楊盛文之間雖是老友,但在儒學上各有見解,他是不會多說的。”張洪庭微微搖頭,然後也解釋一番。

對於這個事情,張洪庭自認爲是一樁美事,至少,楊盛文以後會承自己一份人情的。

韓立仁也知道,荊蠻楚地窮山惡水,不教化之地,也不知楊家是怎麼樣的水深火熱。而女兒到那邊去,得受多少苦難。再者,楊家那位小兒,是有名的書呆子,這種人或許不會欺負女兒,但有如何給女兒幸福?

如果當初楊家不定下婚事,後來不退婚,韓家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其他想法。可楊家已經退婚,楊韓兩家已經沒有那一層約束,再將女兒嫁過去,韓立仁是不捨的。

靜默一會,張洪庭也不催。韓家是什麼態度,對張洪庭而言沒有多少關係。他不過是受人之託,表達楊家的意思而已。楊盛文託請自己出面,那是給韓家很大的面子了,也說明楊家對韓家之女的重視。

“父親。”韓泉見老爸不說話,便在旁邊輕輕地說。楊家如何切不說,妹妹已經到荊蠻楚地了,楊家既然託請了張洪庭到韓家來,家裡還能改變主意的事實嗎?說不定,妹妹與那楊家兒郎都有夫妻之實了。

對楊家那位,韓泉也是有印象。不過,之前似乎又有所改變,據說《詠石》一詩就出自他的手。《詠石》詩在京都傳開,楊詠石這個名號,讓不少人傳頌,但這些人都不知楊詠石到底是何人。

韓泉是從妹妹那得知的,或許是這樣的詩,才讓妹妹下定決心去荊蠻楚地。

當然,罪魁禍首還是皇孫的壓迫,但韓家又如何訴這冤情?

韓立仁這時也是驚覺,當即對張洪庭說,“張老,下官失禮了。”

“立仁牽掛女兒,那也是人之常情。韓家有千金,楊家有才子。其實天早就作合,中途轉些波折起伏,以後必然是千古傳奇之美事。”張洪庭說,從衣袖裡拿出幾張紙,放在桌上,然後推給韓立仁。

韓立仁將紙拿起,其上有詩三首:《詠石》、《竹石》和《秋江獨釣》,三首詩中唯《詠石》一詩在京都傳揚,並傳出楊詠石名號。

韓立仁也有耳聞,這時候,看到《詠石》一詩,重讀起來,就感覺到詩者那種千古雄厚的意志和決心。再看《竹石》,詩中所言,恰好是楊家目前的境況,非常切貼。最後一首詩《秋江獨釣》倒是奇特,應用九個一字成詩,每篇詩的意境高妙,確實都是名傳千古的詩作。

韓立仁讀罷,看了一眼張洪庭,心裡終究還是疑惑,難道這都是楊繼業所作詩篇?

如此看來,這個書呆子還真不一樣了。環境改造人,能夠改變如此之巨大?

第198章 降不降第209章 遙聞楊詠石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400章 天不負第7章 鐵 叔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10章 孺慕心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230章 求 寶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243章 爭 辯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198章 降不降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225章 看不透第104章 汗如雨第380章 陷 阱第579章 挖 坑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48章 耶律鍾玉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84章 又見啞巴第497章 誰來主持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351章 購米糧的路子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72章 心與善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573章 失蹤了第88章 洗 臉第632章 幫妹妹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481章,倭寇噩夢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711章 三天後動手第28章 酬 謝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508章 教學理念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243章 爭 辯第173章 衝上去第380章 陷 阱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206章 謝禮和情誼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17章 夜校之議第21章 再抄詩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414章 張靖海第521章 託 付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130章 演 說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651章 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