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知兵張濤

兩年前,外出朝堂,張濤也是悲喜參半。這樣的事情對於朝堂中人而言,有人認爲是好事。因爲從朝堂到地方,品秩上必然會升一級,但如果今後重回朝堂,又會調回來。

在朝堂中有升官邸機會,在外面自然也是。對於張濤而言,他在殿試之時,運氣不夠好,雖然被錄取了,但名次落到後幾名,使得他在這一年的進士羣體中,就沒有多少發言權。進士後的崗位實習期間,倒是運氣不錯,實習期滿,就留在京都。

之後,張濤一直覺得壓制了自己的才華,不得志,直到兩年前。徐金勝這個正三品的將軍上書指責朝堂對軍隊的苛刻,指責朝堂體系層層貪腐和盤剝,他找到機會,在朝堂上大罵徐金勝,得到不少人以及左丞相府的賞識。

隨後他從朝堂外任,到山東按察司做一個正五品的僉事。

這一次,蘇杭的倭寇進犯,山東那邊雖說沒有受到倭寇犯邊的衝擊,但山東是知道有這麼一回事的。張濤認爲,倭寇之所以不敢在山東攪擾,是他在山東做了不少防備舉措,攔阻了倭寇進入山東。

得知朝堂將他從按察司調去蘇杭那邊,參與剿滅倭寇。這是給他一展才華,彰顯他知兵的長處,對於他想發展爲儒將是非常有利的。

到京都之後,離開兩年的京都,他自然要找之前的同事、朋友、同年等,敘舊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探明這一次蘇杭剿滅倭寇問題上,朝堂都有哪些態度。只有清楚這一點,纔會到蘇杭後,做出符合京都利益的事情。

在朝堂接到任務後,對於限期到蘇杭,張濤自然明白。這個限期,是約束各地兵馬都,兵馬到指定集合位置後,實際上還要一兩個月進行整兵,不然,兵與將之間,彼此完全不互知,又如何作戰?

對於他這個監軍而言,只要起到監軍之責,人在何處,又有什麼關係?所以,徐金勝在接到任務後,幾次想要見他,張濤明知徐金勝的意思,又有什麼必要討論?

故意不見徐金勝,也是對徐金勝這位名聲不小的軍中所謂虎將,試一試他的真正能力。到底是虛傳還是真有點本事。

用兵之際,將領固然重要,但最最最主要的,還是監軍對軍兵的統轄。這是張濤認知中的最大事情。

運籌帷幄纔是真正知兵者,所需要做的,至於衝鋒陷陣,那是將與兵的事情。

知道徐金勝先離開京都,往蘇杭而去。張濤不急着離開,每天依舊與故友往來。上午必定要讀兩個時辰的兵書,這是張濤近幾年來,一直堅持不輟的事。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道,曰天,曰地,曰將、曰法。……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讀到這裡,張濤放下書本,站了起來。這次到蘇杭用兵,如何能勝?“將聽吾計”纔是關鍵。

徐金勝勇猛,但年紀不小,還能夠勇猛拼殺嗎?能不能拼殺,不重要。重要的是,肯不肯聽吾計?如若不聽,就得“去之”。

自己作爲監軍,要將徐金勝踢出去,換人來領軍,自然要在朝堂這邊爭取到更多的外力。外力源於何處?自然是要交好左丞相府。

他一直想親自拜訪左丞相,聽左丞相一番教導,但幾次前往拜訪,都沒有得到召見。這個事情,也讓張濤苦惱不已。他心裡覺得,到蘇杭之後,徐金勝肯定會與他意見相左,因爲之前的仇怨,徐金勝這樣的一個人,又如何不找機會報復自己?

這天,準備最後一次去左丞相府拜見,名刺昨天就遞進去了。相應的叩門禮也相當重,一百二十兩點銀錠,怎麼說也是大手筆了吧。

拿起另一冊紙頁,這是他蒐集和整理的東西。上面有他從各方面聽說的一些對戰計謀。讓他最爲喜歡的,就有好幾條:瞞天過海、釜底抽薪、渾水摸魚、關門捉賊、金蟬脫殼等等,還有比如聲東擊西之計,用得好,完全可讓倭寇們摸不着自己的軍兵在哪,就可將倭寇圍殲,一舉而平定。

最擔心的就是徐金勝不肯聽自己的計策,固執己見,難以成事。朝堂既然用自己監軍,爲什麼要用徐金勝來領軍?

再次到左丞相府邸外,敲門,看門人已經認識張濤。錢拿了好幾次,這一次張濤算是下了狠心,直接遞出去一百二十兩銀,就爲了爭取見到左丞相朱子善。

可門房見了張濤,問了好,卻沒往下說。張濤心裡一涼,感覺不妙,但依舊抱着期待之心,說,“請問,大人可在家中?只求見大人一面,得大人面授機宜,萬分感謝。”

“好叫張大人得知,你的意思我早就傳到了。我家大人沒有召見,我可不敢擅自做主,還請見諒……”

張濤自然不敢強求,到如今,也明白了左丞相府這邊不會見他。心裡不免存了重大失落,不知因由何在。這些天在京都,所見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在向自己祝賀,表示在蘇杭平定倭寇這樣的大事上,完全可一展才華,朝堂自然會看在眼中,凱旋之日,就是張濤敘功晉升之期。

但爲什麼左丞相卻不肯召見自己?回去的一路上,張濤總是想不明白,隨後纔想,只要自己在蘇杭平倭寇之事,露出猙獰頭角,自然會得到左丞相的重視。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對於倭寇,並非要戰而勝之,非得讓倭寇屈服,纔是平定倭寇的根本。如何做到這一點?那就要知倭寇,盡知倭寇而計出,對於這一點,張濤覺得完全沒問題,是他的最大優勢所在。

抱着遺憾、也抱着決心,張濤帶幾個人從京都出發,往蘇杭而去。一路上,都在誦讀兵書,琢磨兵書的精髓。唯有如此,到了蘇杭纔可能更好地用好計謀。

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644章 聚仙樓第39章 刺殺術威力驚人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1章 再抄詩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34章 碎馬腳第22章 刺 殺第535章 來戰——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379章 領軍需第61章 豹虎鬥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403章 三件寶第128章 聖學教化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566章 膠着與潰退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175章 斬馬腿第360章 覆 滅第443章 傳假令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370章 升山鎮李家第655章 勝三傑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17章 寄望皇孫第347章 芒勁角第360章 覆 滅第564章 攻寨手段第14章 巫 家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307章 辦學堂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398章 流民出路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68章 決戰起第689章 縣令張新遠第165章 竹 石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660章 了心願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572章 換角色第85章 刮骨療法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239章 新朋友第8章 闖王府第14章 巫 家第204章 賺大了第456章 追與逃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204章 賺大了第64章 巫虎逞威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692章 說服張新遠第75章 赴死之殺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280章 百十斤第396章 奇襲見湖鎮(八)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67章 一聲炮響第8章 闖王府第408章 好東西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170章 並肩而戰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83章 全 滅第78章 啞 巴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198章 降不降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18章 教 化第132章 談不攏第697章 欽差到第79章 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