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人是一箇中年,四十來歲,在文朝這樣的年齡不算小了。身材比較壯實,臉黑,有些威儀之態。
掌事人大步走過來,見人羣裡的楊繼業果然是年少舉子,不免頭痛。舉人在社會上的地位已經很不錯了,但如果是有舉人在涇延鎮出事,那地方上的掌事人也會倒黴,官府會追究他們保護不力。
如果是有歹徒謀害舉人,那就是更大的罪過,三族都會受到牽連。這樣的保護,也是讓文士在社會上有更好的保障。
“見過大人。”掌事人到來,先行禮,說話。在楊繼業面前,沒有絲毫傲色與冷落。
“客氣了,遊學到涇延鎮,也是聽說蘇杭倭寇之亂,特意來這邊看看亂情,想知道蘇杭在倭寇亂境中,民生之狀。”楊繼業平靜地說,表達自己對目前的情況是知情的,而不是過來胡鬧。
“大人,倭寇勢大。蘇杭一帶幾省都成糜爛之地,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據說朝堂派軍來剿滅倭寇,也不知有多久才能平亂。如今秋後,到明年春還不能耕作,蘇杭這片河山,唉……”
“幾十裡外,已經有駐軍到了。不過,剿滅倭寇的官兵是從不同地域調集而來,還要等軍兵聚齊,纔可與倭寇決戰。地方上期待大軍過來,大軍其實也期待有地方的人幫助。不然,大軍兩眼一抹黑,倭寇有什麼行動,都不知情,又如何剿滅倭寇?老先生,您說是不是如此?”
“先生微言大義,一語驚醒夢中人。”老秀才急忙點頭說。
“蘇杭這裡被倭寇侵犯,地方糜爛。要想盡快剿滅倭寇、海盜,說到底,地方的人也有出力之處。我不知蘇杭這邊的人如何想,對大軍到來剿滅倭寇會如何看,還想請各位教我。”
“不敢、不敢,先生言重。”掌事人在楊繼業這樣一個舉人面前,自然不敢瞎說,不管其他人怎麼想,他都必須說一些配合的言語,免得這位年輕舉人將涇延鎮作爲批駁的標靶。
“倭寇強橫,每到一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蘇杭是大城,目前尚能自保。最受苦的,就是鄉野的民衆。民衆也非甘願受其欺凌、荼毒,然一村一寨,確實無力與倭寇相抗。涇延鎮這邊,距離尚遠,倭寇一時間還沒侵擾到這裡來。若是有上百倭寇,涇延鎮即便將全鎮青壯集結,未必能夠抗住倭寇的掠殺……”
沒有組織的反抗,與肆意燒殺的倭寇拼命,確實不會有多少成效,更多的就是送命而已。但故土難離,敵寇入侵,誰有甘願捨棄家而逃離?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離開。
蘇杭大城外,難民無數,且無糧食。有些大戶發了善心,在城外開粥,也是杯水車薪而已。
與掌事人和老秀才交談,也知道目前蘇杭倭寇之患嚴重,地方沒辦法,而之前駐軍與倭寇對戰不少,可每次皆敗,到後來駐軍望倭寇之風而逃亡。
這樣的情況下,地方的反抗力量也就更弱,倭寇賊兵,更加得勢。朝廷派軍到蘇杭平定倭寇的事情,這邊也有宣傳,但地方上對軍隊的信心不大。
蘇杭幾省的駐軍,目前都龜縮在城內,不敢出城一步。外來剿滅倭寇的軍隊,如何在蘇杭這邊作戰,還得等朝堂委任的將軍和掌權的那文官決策。
目前,到來的軍隊就荊蠻楚地的王府軍一萬人馬,其他的據說還有四萬,但不知在何處。幾十會到,再有就是掌軍的人是誰,官職多大。這些事情,都與接下來的戰事密切關聯,楊繼業不能干預絲毫。
與老秀才和掌事人交流之後,倒是找到一家旅店,住了進去。蠻族軍和王府軍都在幾十裡外,有兩天的行軍路程。至於涇延鎮這邊會不會有倭寇前來襲擊,他根本就不擔心。
削勁的人馬就駐紮在小鎮外兩三裡遠,暴露在外的除了軍糧,人員不過幾十。但實際上,削勁這邊有幾百人的,只是撒了出去。得知楊繼業住涇延鎮了,鎮上也佈置一些隊員,必須嚴防楊繼業的安全。
在小鎮安頓下來,楊繼業自然不是來讀書的,旅店也簡陋,他們幾個人要來三間房,佔據一層樓,就沒有其他人住了。門店面賣飯食,但也是冷冷清清的。
小鎮本來是一條官道經過這邊,如今,官道上已經沒人。住下來,先與旅店到看守者溝通,旅店到東家已經逃往鄉間親屬家。如果不是掌事人和老秀才出面,也不敢收留楊繼業等人住進來。
第二天,楊繼業便在小鎮上,隨意地走,見到閒散的人都上前說幾句話。然後,在涇延鎮這邊,也有成爲大家熟悉的一個人,到下午,楊繼業主動去拜訪老秀才,兩人在老秀才家聊兩個時辰,還在老秀才家吃飯。
如此一來,楊繼業便算是涇延鎮的一個長客,不再受到排斥與好奇。而削勁的人偶爾給他帶來一些消息,也不會讓人太注意。
偶爾從鎮上的人傳過來消息,朝廷派大軍來蘇杭剿滅倭寇的信息,完全沒有封鎖,反而被蘇杭這邊的人大肆向外傳揚。也令楊繼業苦笑不已,這樣的軍事活動,本身應該悄無聲息派軍過來,對倭寇進行偷襲圍殺,纔會在第一次對戰中得到更好的利益。
可消息外傳,固然能夠振奮和安撫蘇杭一帶人民的情緒,給這邊的人一些信心,可倭寇那邊也會嚴防,收縮他們的戰線。過來剿滅倭寇的軍方,對戰中自然面臨更爲艱難的拼殺。
在小鎮再一次碰見掌事人,兩人招呼後,楊繼業說,“張叔,涇延鎮這邊距離倭寇糜爛之地並不遠啊,怎麼我看鎮上都沒有多少防範。不擔心倭寇突襲這邊?”
“擔心啊,大人。又有什麼辦法?白天還好些,到晚上,只能讓鎮上幾個青壯在街上巡邏。實際上,倭寇真殺過來,涇延鎮是擋不住的。只能逃走,再就是期望倭寇別到這邊來啊。”掌事人顯然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只能聽天由命。
“鎮子外的鏢局,你們怎麼看?”楊繼業說。
“能怎麼辦?鏢局車上的是軍糧,誰敢去問,也不知是真是假。這麼多糧,鎮上的人都擔心把倭寇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