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章本來在距離戰線五十步外,由阿三和另外的精銳護衛在中間。原以爲這一波衝殺,會將敵手徹底擊潰,到時候,他們這一波戰力再對準楊繼業所在的殘餘進行衝鋒,必然可將楊繼業擒下或斬殺。
然而,隨着戰事的推演,雙方糾纏在一起,很顯然損失更多的是騎兵。他們在對手零散的小隊的衝殺、攢刺下,紛紛被刺下馬。空出來的戰馬,對方並沒有趕走,而是驅趕着戰馬往騎兵隊跑,這樣,對方跟隨掩殺。
這時候,雙方在糾纏和僵持之中,如果照這樣局勢發展,很顯然地會被對方將有生力量逐漸消耗掉。
看得出危局即將出現,朱成章雖然沒經歷過戰場對戰,但平時卻聽過不少。想要改變這時候的劣勢,發揮自身的優勢才行。
騎兵的優勢何在?那就是來去如風的速度,控制好自己的戰馬,用戰馬和速度不斷地衝擊對方,那麼,步兵就成爲待宰的羔羊。
帶的來精銳邊軍,這些人裝備固然精良,但要說控馬技術,與關外的蒙匈族、遠東的後金,都遠遠不及。蒙匈族等,他們是在馬背上生存,整天都騎在馬上,自然騎術高超,幾乎無需特意地訓練。
邊軍則不一樣,騎術高下,在於訓練多少。這時候的這些人,騎術不過一般般,在混亂局面下,想要將馬隊撤離,空出彼此的距離來,可不會順利做到。
巫虎也知道這時候要糾纏住敵人才行,當下雖不能離楊繼業遠走,他們卻跟隨過來,不斷地指揮自己的人馬,乘勝追擊,儘可能將敵人打落下馬。
雙方糾纏在一起,精銳騎兵損失越來越多,朱成章也是急了,對阿三等人說,“我們衝上去!”
這邊還有三十騎兵和阿三等,雖說彼此相隔只有五十來步,騎兵衝鋒遠遠不夠,速度上起不來,但加入對戰,人數上會有補充。
三十騎快速衝過來,向糾纏的雙方進行包抄,要以速度來困擾和斬殺步兵。按說這樣的策略也是不錯的,巫虎見對方將剩餘的兵力都投進戰場,也揮手讓這邊身邊的人馬過去應戰。
“二哥,我們也過去吧。”步兵都上前對戰,留下他們三個人在後方,很可能成爲騎兵突襲的目標,真這樣對衝襲殺,三個人在沒有步兵支援之下,被一隊幾十個騎兵圍殺,就很難保全自身。
對朱成章和阿三等人說來,這樣的局面他們樂意出現,圍攻楊繼業,將楊繼業擒殺,從而獲得勝利。
而楊繼業這邊的計劃,也想在混戰中沙甸阿三這樣的大宗師。因爲目前有楊猛和巫虎配合,真要在搏殺中將阿三這樣的大宗師除掉,難度固然有,可也有可能有機會。
楊猛的戰力如何,阿三是瞭解的,但巫虎的戰力如何,卻沒有暴露出來。另外還有一個佈局,就是在楊繼業身邊的十支小隊,始終是保護楊繼業的存在。他們即使上前準備與敵人騎兵交戰,但這些人的注意力全部留在楊繼業身邊。
朱成章將剩餘的三十騎兵帶過來,是有生力量。可之前九十人的對戰中,熟蠻的人已經佔據足夠的優勢,即使對方多出三十人來,圍攻之際,只要騎兵不逃走,並不擔心會輸掉。
兩方的所有人,都匯聚到戰場中心地帶。
劉浪在戰臺上,看着彼此之間的對攻、交戰,人喊馬嘶,偶爾傳出一聲馬的悲鳴。眼花繚亂的對殺中,他也看出楊繼業所帶的人馬逐漸地佔據上風,等朱成章將剩餘的人頭進來,馬隊似乎準備包抄,而楊繼業的人也衝上去。
“父王,誰會勝出?”劉浪說。
劉耀輝也看得出,今天兒子的變化。對戰局的走向和判斷,或許還不明瞭,可兒子心態的變化,顯然地提升。兒子也在擔心楊繼業會戰敗,便笑着說,“怎麼,在擔心楊詠石?”
“我不擔心他。”劉浪自然不肯承認自己對楊繼業態度的改變。
“擔心也是好事。不管怎麼樣,荊蠻楚地勝出,纔會對荊蠻楚地有利。”劉耀輝說,“騎兵固然有絕對優勢,不過,朱成章沒有什麼指揮才幹。這種小場地比試對戰,關鍵是看雙方人馬的個人素質、整體配合。
這一點,你也看得到,熟蠻的人馬,動作配合整齊,殺敵意志堅決。而他們所用的小組戰法、個人攢刺,都很了不得的。朱成章的人,根本就找不到應對之法。用不了多久,就會呈現一邊倒的局面。”
“父王,楊繼業之前是不是一直在裝傻?讓大家以爲他是書呆子,熟蠻都不知曉。這一年來,可厲害了。”劉浪感概地說。
“大智若愚,”劉耀輝給他的一個評價,要不然,又如何來理解目前的楊繼業與五年來楊繼業逐漸的巨大差別?“以後,可多同楊繼業走動。”
“父王,我明白了。”劉浪說。
劉耀輝對楊繼業的好感,主要是今天楊繼業將劉浪拉到戰臺,在全蠻族人面前,站出來,表明了鎮邊王府的立場,也促使了兒子在心性上的根本改變。
見楊繼業等人也加入戰團,朱成章在馬上看到了,很高興。這是獵殺楊繼業最好的時機,自然不會錯過。轉身對阿三說,“找準機會,一擊必殺。”
“一箭射殺而已。”阿三應到,對於今天的事情,他心裡自知。
“不可大意。”朱成章對阿三這樣輕諾,已經不滿了。知道楊繼業身邊的楊猛有多強,“楊猛會以死來保護楊繼業,具體你自己看怎麼做吧。”
朱成章交待好,策馬奔行,他不會湊到楊繼業前面,也明白,萬一被對方抓住自己,那就輸了這一戰,在荊蠻楚地丟更大的臉。
這時候的楊繼業和朱成章,分別處在戰圈的另一側,隔着戰圈,對望着。朱成章對楊繼業做一個斬殺的動作,惡狠狠的樣子。
楊繼業倒是不在意朱成章做什麼,而是看着他,顯得平靜。
楊繼業也沒注意到,在戰圈中,有六個人已經有意地向他靠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