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看了焰火,看着小魚兒撒了一回賞,也就轉回來歇着了。
紅菱姑姑早早將竹籬草堂收拾了,安置小魚兒和顧青茗一家。任南川和王瑗娘則住了玉蘭閣。
過完元宵,第二日,各自告辭回去。
江齊則在十九就緊趕着離了京,又去徐州疏河修堤了,瑗娘和兩個孩子自然地就住在了徐家這邊。
正月二十,徐襄上朝,江夏卻還未出月子,瑗娘在家,也正好照應着,頗爲得宜。
畢竟不是第一個孩子了,江夏又深知醫理,慣會調理的,雖經歷了一場生死,卻也慢慢地調理恢復起來。若不然,生產後二十天上,徐襄也不敢帶她去園子裡賞燈看煙火。
不過,江夏還是藉口生產時傷得過了,要做個雙月子,也就是五十天,要到二月十六。
這一來,省去了好些交接往來、諸般事物,只每日裡在家中看看各處報上來的賬目彙總,逗一逗孩子,再照看一下小三兒……徐襄也給小三兒起了名:徐揚,揚哥兒。
小東西生下來時五斤六兩,滿了月就長了三斤多,滿了九斤,到五十天上,已經將近十二斤,小臉兒上的皺褶全部掙開了,粉嫩嫩肉乎乎的,又不愛哭,不是吃就是睡的,特別招人稀罕。
與江夏這邊清悠閒適的日子不同,宮內卻頗有些不平靜。
菀嬪的義父獲罪,菀嬪非但沒受牽涉,反而恩寵更盛,大興帝但凡進後宮,幾乎不去旁處,只去景仁宮。正月末,菀嬪娘娘再次傳出好消息,有了身孕。即便菀嬪有了身孕,大興帝也仍舊不去其他嬪妃處,****只在景仁宮與菀嬪相伴。進了二月,因菀嬪孕期辛苦,大興帝竟命人將菀嬪接進承乾殿後殿安置,連同菀嬪所出的五皇子宋寅。
如此盛寵之下,前朝就有大臣奏請給菀嬪娘娘晉升妃位。大興帝明顯很高興,就要應允之時,睿王爺出列反對,言菀嬪雖育有皇嗣,但已升嬪位,不宜再升妃位。隨即,又有大臣出列附和,四妃皆在,再封新妃,不合祖制。
菀嬪進位被阻之後,大興帝當時也似未在意,甚至還笑了笑,道:“那就等菀嬪再誕下皇嗣之後吧!”
二月初九,靖南王府的世子樑崢,被派出京,往肅州和林巡按,一去三年。
二月初十,睿王府爆出側妃投井案,該側妃剛剛查出有孕,一屍兩命。大興帝發旨申飭,革睿王爺兩年俸,閉門思過半年。
二月十六,終於到了江夏出月子的日子。
這雙月子裡,江夏雖說從惡露絕了之後,就有淋浴,卻一直未能泡個澡。出了月子,舒舒服服泡了個澡,又換了輕薄的薄絲綿襖裙,整個人都覺得輕盈鮮活起來。
小魚兒和王瑗娘、鄭妡、林酈娘等人自然上門道賀。
邢夫人早早過來,送上自己親手給揚哥兒做的小襖子小鞋襪,一面再次抱着揚哥兒嘆息:“看着孩子如今這般,我終究放心了。”
那日之事,邢夫人也早早過來給江夏解釋過了,原本是時時備着江夏這邊的,卻不想,江夏提前了幾日。卻也恰好在那一日,她被一位宮裡出來的老姊妹千肯萬請了去,替那位老姊妹的兒媳婦孕檢,那位姊妹住的並不遠,就與王家隔着兩條衚衕。也正因爲隔得近,邢夫人沒有特別交代,讓徐府的人白跑了一趟。
江夏笑着寬慰:“事情都過去了,師孃也別想太多……要緊的是,咱們得找出那日是誰想害我母子性命,再來一次,難說還能做這般僥倖!”
邢夫人默默點頭,神色深沉道:“你也不必太憂心,咱們慢慢尋訪着,那人既然有心害人,必定還會露出蹤跡來。”
等小魚兒、林酈娘等人上了門,屋子裡漸漸熱鬧起來。
王元王閣老夫人、邢夫人等幾位上了年紀的,連通小魚兒一起,都在裡頭坐着說話,王瑗娘、鄭妡陪着江夏一起出來迎客。
等客人到的差不多了,大家夥兒又一起移到園子裡去,已經化了冰的湖面上停着兩艘畫舫,船樓之上,已經說起了最新書《水月劫》。另一個畫舫內,京城最好的戲班子已經裝扮上,只等着先兒的書一說完,這邊的戲就能開鑼,唱起!
春光麗日,柳絲攏翠,杏花吐蕊,衣香鬢影,麗人影重重。
入席時間還短,這些來客有些還是第一次見識徐相家的園子,即便常來常往的,這般景色也不忍辜負了,自然地放慢了腳步,三五位走在一起,緩緩而來,一邊走一邊欣賞起景緻來。
卻在這時,前頭傳了消息來,皇上有聖旨下來。江夏連忙跟身邊的客人們告了罪,匆匆往前頭接旨去了。
今日能過來的,無不是官家女子,自然比平常人對朝事知道的多些。於是,都驚異起來:往日臣工中有類似婚嫁滿月之類的事情,大抵都是皇后娘娘懿旨賞賜,個別恩重之臣,則是帝后一起下恩旨,還從未見過皇上單獨下旨賀小兒滿月的。
就在諸人驚異間,前頭已經傳來消息:徐揚這個還不到兩個月的小小子,已經封了驍騎尉,正四品。一片譁然。
少頃,就有人想起另一件事,江太保可是太子老師,之前,徐家有什麼事,太子總會親臨致賀,此次,皇上如此重恩,皇后無聲無息不說,偏偏皇太子也不見蹤影……
不由得,就有人想起了之前朝堂上的諸般種種。
就有人暗暗猜測揣摩,並有那按捺不住地,開始與親近之人交接私語起來:“……後位不穩?”
又有人跟進了一步:“儲位……”
也有人不以爲意:“前頭可是有一位臨海鄉主了,再來個驍騎尉,也不用大驚小怪吧!”
又有人附和:“太子從冬日即親督水利河工,經常出京巡視,或者,不再京裡吧……”
種種猜測揣摩,說出口的都是耐不住的,真正經過風雨的,卻無不謹慎小心,只在心裡轉圜。
江夏從前頭接了聖旨轉回來,一進園子們,就覺得無數道目光齊刷刷落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