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妖星(上)

“報!”

宋九也在西府焦急地等着前線消息。

說老實話,連他都讓遼軍殺得有些寒心,也怪不得有那麼多人想求和。

宋九飛快地從驛卒手中接過奏呈,打開看。

看後大喜,差一點又要與西府諸官吏來一個熱烈的擁抱,然後大聲說道:“徐河大捷!”

說完了,不等張齊賢他們看奏章,就帶着奏章匆匆向皇宮裡跑。

趙匡義看後同樣大喜,然後道:“李繼隆意欲何?”

“臣也不知。”

“朕擔心他因兩次勝利,驕傲自滿,畢竟前線兵力不多,若深入敵境,可能有意外發生啊。”

這是有可能的。

宋九在冥想,這同樣拖不得,奏章是快腳遞送過來的,它的速度要保證每天最少達到五百里,換人換騎,可能會更快一點,但不會長翅膀飛起來。因此來回得最少四天多時間。

若再拖,遼國那邊就有了準備。

一邊想一邊說道:“陛下,自此不同了。”

這兩次戰役意義重大,不管最後收穫如何,耶律休哥算是徹底底拉下神壇。

不僅拉下神壇,而是拉得爽快利落,兩戰勝都是以少打多,生生將耶律休哥打敗的,第一戰是硬憾之戰,第二戰是戰略之戰,並且皆是遼兵最善長的野戰將他生生擊敗。

耶律休哥一度成了宋朝的惡夢。

沒有這個人,遼國再也不會那麼可怕。

還有一個人,耶律斜軫。但他相比耶律休哥,要遜色很多。除了他們。遼國還有誰行?若行,打到現在早就脫穎而出了。

這一戰過後。漸漸將雙方傷亡數字追平。

遼國人人皆兵,然而抽到一定地步,遼國能承受嗎?那麼另一個問隨之而來,那就是比拼人口基數與百姓的恢復速度,遼國能比拼得起嗎?

自此不同!

如果宋九不急切,慢慢將西北融合,讓它不再成爲宋朝的累贅,從而增加更多的騎兵,那麼遼國將迎來一個可怕的惡夢。

趙匡義同樣想到了這一點。然後問宋九:“你有什麼想法?”

“以臣之見,還是穩妥一點吧。暫時不攏回李繼隆之權,讓他集中兵力,跨過易水,將易州收復,然而非是收復,而是將易州百姓繼續向後方轉移。再跨過拒馬河,臨近岐溝關或者涿州。究竟抵達哪裡,讓李繼隆看情況決定。兵力多少也由他決定。但勿必是全騎兵。將幽州餘下遼軍吸引住後,雄霸滄州三路兵馬齊發,正好北方缺糧,朝廷用諸多船舶運糧送向前線。讓他們用這些運糧船渡過拒馬河,挺進三到四十里,不得深入。誰深入追究誰的責任。然後將所有民舍財產一律焚燒,強逼他們遷向我朝。隨後全部撤回來。勿得久留。”

宋九做法與遼國做法差不多。

但不能說宋朝殘忍,宋朝被俘的兵士與百姓那是押向後方。成爲各部的奴隸,又生活在嚴寒地區,生不如死。

然而宋朝無論用什麼手段遷徙過來的百姓,那怕是隨李繼遷叛亂的各部百姓,一旦安排到後方,只要安份守己,都當成了自己的百姓,甚至還在他們開始遷徙到地方後,替他們蓋房屋,提供糧食農具,部分耕畜。

相對要仁義得多。

其實用意很簡單,就是削弱對方的力量,減少對方的百姓數量。

宋九又恨恨地道:“滹沱河北岸讓遼國生生打成閒田,臣也要使遼國幽州南部地區變成閒田。”

“卿着相了。”趙匡義笑道。

不過這樣一來,等於給李繼隆上了一道緊箍咒,不怕他胡來。於是趙匡義恩准,但這份詔書他是親自書寫的,措辭嚴烈。畢竟兵力太少了,讓人心中無底兒。

回到樞密院,宋九開始準備。

他等的就是這場大捷,能讓他做很多事。

捷報陸續傳出,潘憐兒提心吊膽,原來是害怕丈夫出事,現在變成了害怕女婿出事,每天跑到相國寺燒香拜佛。

但是這一役勝得無比光彩。

從徐河到拒馬河,宋軍一直在窮追不捨。

斬殺一萬三千多名遼兵,擊殺數員大將,抓捕戰俘四千餘人,實際抓捕戰俘數量更多,可是因爲遼軍的兇殘,使得前線將士憤恨,有的俘虜雖投降,仍被宋軍將士斬殺。

但實際遼軍死亡的數字會更高,許多人掉到徐河裡溺死了,這個無法統計。還有的逃入山林或者陷入沼澤湖泊裡死掉的,也無法統計。可能耶律休哥帶來的兵馬折損了將近六成。

因爲是潰敗,所帶來的牛羊器甲又一起被宋軍繳獲,同時再度得到近萬匹戰馬。李繼隆勒令三軍稍稍休息,就着遼軍的輜重糧草再度殺入易州。

易州遼國守將因兵力空虛,聽聞宋軍挾大勝之勢而來,匆匆忙忙帶着手下逃向幽州,卻讓尹繼倫與荊嗣二人追上,丟下幾百具屍體,落荒而逃。宋軍徐徐渡過拒馬河,在拒馬河邊李繼隆代表趙匡義弔唁岐溝關之戰死亡的官兵。然後徐徐兵臨涿州。

耶律休哥窮蹙,只好抱傷出征,手中也沒有兵了,更不大好玩了,只好拿出他的騷擾戰術。然而在東線,一隊隊宋軍同樣跨過拒馬河,開始強行遷徙百姓。

耶律休哥派手下大將耶律古裡去永清狙擊,然而耶律古裡遇到另兩個殺神,張凝與楊嗣。兩人一東一西夾擊,瞬間將耶律古裡擊敗,丟了近千具屍體逃向幽州。

不過李繼隆很清醒地見好就收,持續的時間不長,僅是十餘天。前後遷徙了六千餘戶百姓,不過有一千餘戶是原易州宋朝百姓。然後徐徐撤退。百姓不在於多少,相比於宋朝幾百萬戶百姓。這點百姓實在不算什麼。但如宋九所願,幽州南部靠近拒馬河的地方。真正的變成了閒田。

然後繼續丟下易州,道理連趙匡義都能立即明白。這一役後,可能蕭燕燕又會發狂,本來宋朝在北方兵力不厚,不可能場場都指望打出這樣的大捷。戰線拉得長,兵力就會分得更散,至少關北那地方可能又給遼國送點心的。不如將兵力繼續壓縮在關南,保持更大的優勢。

其實宋九高估了遼軍耐承受能力。

戰後,遼國幽州兵力暫時處於空虛狀態,加上部下又數敗。雖然僅是小挫,耶律休哥自己重傷,不能長久時間領兵,導致一部分關押在幽州境內的戰俘得以逃脫,將校孫崇柬便從遼國帶回來一則消息,說徐河一戰,讓遼國爲之奪氣,甚至一聽到尹繼倫名,則倉皇不知所借。呼之爲黑麪大王。

這一戰,將戰神耶律休哥終於打回原形,他也打得心寒了,上書蕭燕燕說燕民疲弊。省賦役,恤孤寡,戒戎兵無犯宋境。不能再攻打宋朝了。再打下去,遼國幾十萬兵馬就生生弄光了。

因此讓宋九十分不解。

他做了那麼多。肯定比史上好得多,可是看到宋朝將士悍不畏死。在史上也應當打出一些出色的戰績,爲何從專家的史書,到教科書,將宋朝醜化成那種地步?

這讓他十分不明白,而且宋朝經濟之繁榮,文化之昌盛,對周邊地區頗有吸引力,就象他聽到一些倭人婦女刻意向宋人借種,包括秦州那邊蕃子也是。漢人人種好啊。

宋九僅是覺得好笑,那是一萬步在笑五十步,而不是五十步笑百步。想了一想便不在想了,這次大捷可以讓他做很多事了。先將他的親家張去華,以及徐鉉等文筆好的臣子請來,給他們一場場戰役的軍報。

張去華感到不解,宋九道:“諸位,我想經你們之手,將這些戰役我朝將士表現勇敢的事蹟寫成露草,張布各州各縣,激勵民心與士氣。特別是李繼隆曾經說的,國辱君辱臣當死,尹繼倫說的,寧做忠義鬼,不做胡地鬼,還有楊業曾經說過,國爲重,家次之,呼延贊遍身刺赤心殺賊,在四個兒子耳後又刺出門忘家爲國,臨陣忘死爲主,這些感人的事蹟大書特書。”

張去華等人會意了,這是宋九挾借大勝之勢,激勵民心,不然這兩年來數次失敗,全國百姓士氣低落,甚至有人都以當兵爲恥,提起遼國,一個個戰戰兢兢。

而且也是一次宣傳大家愛國忠君的好機會。

這樣的事得多做做,皇上會喜歡的。

於是這些文學大家們一個個執筆沉思,一會兒開始書寫起來。

就沒有一個是差的,篇篇文章根據宋九給他們的軍報,將一場場戰役描寫得栩栩如生,蕩氣迴腸,催人淚下。

宋九又找到官匠將它們印刷,然後於各州各縣城門口張布。

然而還不夠,宋九又找來一些說書人,將一些保密的資料封貼起來,然後給他們做素材,讓他們寫成一個個故事,於市井瓦子裡開講傳唱。

趙匡義先是好奇,然後看着這些露草,微笑不語,由着宋九折騰,它是好事兒,讓百姓與將士忠於自己,愛這個國家,如果不是裡面一些詞語肉麻得都讓他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能主動嘉獎宋九做得好。

這是第一步。

效果顯著,隨着露草上的文章在傳頌,以及瓦子裡小說在到處傳唱,許多老百姓踊躍報名,要求參軍。還有的老百姓主動拿出財貨牛羊,前去軍營犒勞將士。

宋九乘熱打鐵,也寫了一篇露草,誰是最可愛的人,乃是大宋將士,他們用鮮血鑄就了大宋的安全,保護着大宋子民不受侵犯,維護着陛下的尊嚴。可是沒有寫好,最後無奈之下,找來他的親家張去華幫的忙,讓潘憐兒好笑,你是什麼文官?

但莫要小視宋九這次看似的胡鬧,全國上下瞬間民心就高度凝聚起來,前線將士也感到自豪。用崔翰的話來說,就是宋朝將士,從來沒有這麼活着有尊嚴。幸好這樣,不然再象以前那樣下去,三軍將士都沒有脾氣了,那還能打仗麼?

宋九做了第二件事,先是邀請趙匡義去河洲競技場看蹴鞠。

趙匡義莫明其妙。

宋九鄭重地說:“陛下,看完一場蹴鞠,臣將會說一件很重要的事。”

蹴鞠也是一件好事,給百姓帶來歡樂,給國家帶來收入,並且它也在變相地教導大家學會相互配合。

趙匡義帶着一些重臣來到競技場。

若非兵敗,應當來說這些年趙匡義內治做得不錯,比如說一斗豆僅值十文錢,如果用後世的物價對比,不能用糧價來比,那很不公平的,有布價,絹價,金銀價,鹽價,茶價,牲畜價,肉價,菜價,此時一文錢綜合起來會相當於後來五毛錢,甚至略多一點。鬥是體積單位,但豆與米密度差不多,也就是一斤豆現在只有四毛幾分錢。不管農民是不是因爲糧價賤苦了,最少大家溫飽肯定沒問題。實際若非宋九在三司一度調控過,江南嶺南與荊湖江淮如今都在搞水利開發,諸多圩田提前上演,那麼糧價會更賤。

只有一個地方是例外,巴蜀,就是宋九是國家宰執,若非國家需要太平,宋九想一想巴蜀那些豪強主戶的作爲,都恨不能王順李小波早一點出現。

那是無比黑暗的巴蜀。

除了那個由一個貪婪可怕的吸血蟲遮蔽住陽光的所在,其他地區內治都能算得上尚可,從江南到江淮,從荊湖到廣南,從關中到京東京西,甚至靈武定難地區也漸漸恢復平靜,只有河東河北百姓飽受戰爭創傷。

然而因爲大敗,百姓終有些怨言的。

現在勝了,而且勝得如此光彩,也知道背後原來有那麼多慘烈的故事,不但宰相不要命,連皇上都不要命地站在箭矢之下,親自指揮,那還抱怨什麼。

因此看到玉輅出來,一排排百姓伏下山呼萬歲,忽然人羣中發出巨大的喊聲:“寧做忠義鬼,不做胡地鬼!”

“國辱君辱臣死民死!”

趙匡義很得意,問道:“宋卿,這是你安排的?”

宋九搖了搖頭道:“不是,與臣半點關係也沒有。”

寇準正好站在身後,心裡想,當真沒有關係?這讓他產生與呂蒙正一樣的想法,宋公,皇上對你如此器重,你應當敢於發言啊,這樣才能替國家做更多的事。骨氣還是少了一點兒啊。

其實若真那樣,什麼事就做不出來了。比如這件事,如果不用點手段,能做好嗎?如馬上要做的事……(未完待續。。)

第259章 槍桿子第366章 幕後者第373章 原因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384章 雁歸來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473章 真相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423章 定(中)第278章 公主(下)第89章 結社第444章 高處不勝寒(中)第276章 良臣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528章 黑土地第78章 孤家寡人第333章 入相(下)第37章 果子(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517章 養豬第391章 打臉(上)第426章 上位(中)第3章 好戲第425章 上位(上)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32章 刁難外國去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217章 夜宴(二)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57章 可憐的老師(下)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223章 皇后(上)第493章 原因第243章 插花第46章 正八品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301章 高下(上)第333章 入相(下)第217章 歸來(上)第74章 南方(下)第145章 祭文第156章 清明(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246章 官家的妙算(上)第491章 狼來了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67章 高第215章 賀禮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96章 乾德三年的事(上)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242章 撫桑第371章 那一年第5章 損人不利己第428章 烏鴉嘴(上)第194章 快樂第424章 定(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387章 好人第314章 才子(下)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134章 荒野(下)第126章 影響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193章 朝會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133章 荒野(上)第149章 背後(下)第101章 宇文愷第513章 寓言第24章 父輩(下)第241章 金貴第117章 三肥土(上)第147章 迷茫第161章 提親(中)第493章 原因第218章 夜宴(三)第171章 死(上)第345章 殺氣第215章 踢第485章 南方(上)第84章 夜郎(下)第527章 好鄰居(下)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38章 信(上)第30章 這世界太危險(下)第266章 太狠了第392章 打臉(下)第137章 對峙第61章 愛因斯坦第442章 妖星(下)第126章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