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輕敵

宋九想了想說道:“其實昔日先帝就可以拿下太原了。”

趙匡義額首。當時若不是急着撤兵回去,再留下半個月,太原城牆自己就垮了。

然而他與宋九私下交流這件事時,宋九說了正反兩面,正面是提前得到河東,反面就是可能因爲這件事,契丹憤怒,兩國惡戰不休,不利於國家將南方全部統一。

但在那次交流中,宋九不懷好意地打了一個小報告,因爲趙普提出的先南後北政策,固當時趙匡胤出兵河北之時,趙普等人不贊成,上下不能齊心,也造成北伐困難。

趙匡義認爲說得對。

宋九又說道:“陛下,臣以爲可以伐太原,晉燕不滅,北方始終有警,終不利於國家也。人生起起伏伏,國亦如此。就算我朝世世代代有明主在位,還免不了有天災人禍。若是國家處於低谷之中,晉燕又爲北戎所控,那麼國家危矣。若爲國家萬年計,必收晉燕。”

“卿言極是,晉燕不平,我朝何以得安。”

“臣以爲河東可以拿下了,如陛下所言,先帝將河東百姓盡徙之於河洛之間,國力虛弱,我朝正相反,將整個南方收復,我強彼弱,何以不能平之?”

不僅有國家的大勢,還有宋九的功勞。

在武器研發上,一直很緩慢。主要宋九對武器不瞭解,無奈之了。然而宋九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比如冶煉業與開礦業,去年數量是最高峰,鐵課量達到三千多萬斤,但還是真正的鐵產量,民間開始出現許多私人高爐,導致大部分鋼鐵流向民間了,據三司估計,去年全國鐵產量可能達到五六千萬斤。

宋九未當一回事,那也只有三萬噸鋼鐵。並不算多。

然而與以前相比,這個產量十分驚人。

其他的金屬產量同樣皆提高了兩到五倍以上,僅是去年一年,就鑄錢三百七十多萬緡錢。

又因宋九的推動,雖然避免不了,一部分銅錢外流,不過金銀開始出現盈餘,特別是來自倭國的銀子,這使得銀價開始下跌,但它也解決了部分錢荒問題。

它是礦業。冶煉業與貿易。宋九帶給宋朝的變化。

還有種植業。養殖業,水利,圩圍田。

這些變化使是百姓更富裕,糧食產量也在漸漸提高。並且棉花在北方逐步普及,因爲那個新式紡織機器還沒有研發起來,所以沒有帶來棉布的影響,但北方出現了棉衣棉被。

正是這些變化,提高了百姓收入,也提高了國家收入,因爲宋九的調控,輕稅薄斂,國家盈餘不是很多。但給百姓帶來深遠的影響。最大的變化,就是人口逐漸激增。

這讓兩國國力懸差更大。

“固臣以爲國力對比如伐,中國分裂已久,百姓飽受苦難,因此吳越漳泉迴歸。京城百姓歡呼一片,民心可伐,爲了國家門戶也必伐。然而……”

“然而什麼?”

“臣以爲伐河東易,收幽雲難。非是幽雲不能收,但不可輕視,從軍隊戰鬥力來說,我朝仍不及契丹,想要收幽雲,必須採取先帝之想法,進行持久戰,用國力耗之。或者學習孫子伐楚,先慢慢將楚國削弱,最後一舉平定。”

“宋卿多慮了,”趙匡義一樂道。

太原還沒拿下來呢,想什麼幽雲十六州。

……

“朝廷要用兵河東了?”潘憐兒問道。

宋九未說,可這是大事件,想瞞也瞞不住。

“是啊。”

“官人,爲什麼你不大高興?”

朝廷用兵河東宋九不擔心,他擔心的是後續的事。

主要他記得的歷史知識不多,趙匡義兩伐幽州是記得的,潘美冤枉也是知道的,然而具體的就不知道了,甚至未來宋朝之前,還以爲宋朝軍隊戰鬥力很差,楊業軍事能力遠遠超過了潘美。

所以能讓他利用的金手指不多。

但正因爲知道趙匡義伐北漢後又伐契丹,所以他才擔心,因爲這次似乎是慘敗。

若是按照宋九的想法,先不急伐幽州,而是再等一等,先讓烏舍國得到大量的武器,這些武器必增加了烏舍國的力量,那麼他們必然向南發展,遼東南部地區多是女真人,現在說法是熟女真,渤海人,以燕頗的能力,就是得到這些武器也顛覆不了契丹,但會嚴重削弱契丹的實力,起到牽制作用,就象後來的西夏牽制了北宋一樣。

還有紡織機械,所有人都輕視了它,但宋九沒有輕視。阻卜人的力量不可小視,主要他們太貧困了,紡織機械的改進,不但可以織棉布,也可以織羊毛製品,那麼皮毛業就會爲阻卜人帶來龐大的財富,一旦與宋朝緊密聯繫在一起,一東一西牽制,就是宋朝不用兵,契丹也會頭痛了。

那時候纔是收復幽雲十六州的時間。

然而趙匡義十分強勢,例如處理政務,處理政務最多的不是盧多遜,也不是宋九,而是趙匡義。

現在宋九能給趙匡義帶來影響,趙匡義也看重宋九,但還不能夠讓趙匡義全部認同他的想法。

宋九喝着茶,坐在哪裡沉思。

“走,到你家去。”宋九道。

“我也要去,”宋玉在邊上鬧道。

“那就一起去吧。”

夫妻倆帶着一羣小傢伙來到潘美府上。

潘美家也有一羣小傢伙,潘憐兒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以及潘惟德與惟固的孩子,一大羣小孩子在玩耍。田氏站在邊上微笑,這是兩家人丁興旺的表現。

宋九卻在與潘美認真的談話。

“丈人,若陛下拿下太原,又連伐幽州,你認爲勝算幾何?”

“若那樣……”潘美認真的想了想說道:“如果陛下真有此意,必須速度快。”

“爲何?”

“幽州多是漢人,我朝大軍親臨,百姓必然夾道歡迎,況且幽州留守韓德讓乃是一個孺毛小子,因此必須快,搶在契丹反應過來之前。大軍抵達幽州城下,那麼就有八成把握拿下幽州。若是速度慢,就成了五五之數。”

若沒有金手指,宋九一定認爲潘美說得有道理。

但是宋九知道沒那麼簡單,特別是這個韓德讓,那可是漢朝的蕭何,要命的還有一個韓信!

從宋朝國力來講,應當總體國力更強大了,百姓多了,財富多了。它們也是國力。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必須有財政與一定的人口數量以及面積。特別是農耕國家,沒有充足的經濟與人口數量,根本難以打敗遊牧國家。就是唐初那麼強大,李世民軍事能力還遠在趙匡胤之上。手下猛將更勝過了宋朝,依然對突厥人隱忍許多年,直到國家平穩以後,纔對突厥人動手,而且每次都挑好時機才動手擊敗突厥人的。至於西漢隱忍的時間更長,經過漫長的文景之治後,才造就了漢武大帝。

隋朝的不算,那是在鮮卑人建立的北周國家身上的寄生胎。

因此,現在宋九瞭解得更多。更佩服後來的那個皇帝朱元璋,雖然他十分殘暴,可他纔算是真正的大帝,武功遠勝過了趙匡胤。

這是國力。

軍事上宋朝沒有衰落,除了總指揮趙匡義差了外。精兵猛將大多數還保留下來,因此南方的統一,這些年的恢復,總體軍事力量還在開國之初之上。

但契丹那邊更強大了。

並且越來越強大,這個強大有四個人,遼景宗耶律賢,讓宋九恨得咬牙切齒的蕭燕燕,韓德讓,耶律休哥!

然而岳父說他是孺毛小子。

輕敵啊。

宋九鬱悶地回到家,想了想,又來到書院轉了轉。

如今書院比以前更繁榮,擠滿了數千學子,然而宋九悲哀地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武學的末落。

纔開始成立時,因爲許多名將來講學,武學最受學子歡迎。也走出了許多學子,進入樞密院或者讓各節度使收召,造成武學一直生機勃勃。然而自從朝廷將節度使權利全部收回去後,這些做書吏的學子多轉爲各州縣胥吏,學習武學的學子也越來越少了。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徵兆。

宋九想了半天,心中默唸道:“再看看吧。”

宋九愁腸百結,其他人卻不清楚。

不久朝廷下詔以潘美爲北路都招討制置使。河陽節度使崔彥進攻其城東面,彰德節度使李漢瓊城南面,桂州觀察使曹翰城西面,彰信節度使劉遇城北面。

原來因爲曹翰職位最低,僅是觀察使,由他來負責攻打太原城難度最小的北城,但他不服氣,盯着了劉遇,說道,你不行,讓我來攻打西城。太原城西離北漢宮城近,防禦力量最強,由是曹翰吃定了劉遇。

劉遇大怒,誰怕誰啊,他同樣是一員猛將,皖江口一戰,吃掉南唐十萬兵馬。

兩相爭吵起來。宋九看着他們吵,有些撓頭,若是從將領能力上來看,真的不錯,潘美,崔彥進,李漢瓊,曹翰,劉遇,田欽祚,郭進,皆是拿得出手的名將。爲什麼會慘敗呢?

沒有人知道宋九的心情,敢搶功是好事,並且是爭着搶攻打難度最高的太原西城,說明大家有信心有勇氣,但不能讓他們一直吵下去。最後趙匡義看了看,比起曹翰這個屠夫,劉遇終是底氣弱了,於是將他們互換。

接着以八作使郝守濬充西面壕寨都監,馬軍都虞候米信,步軍都虞候田重進充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西上合門使郭守文、判四方館事順州團練使樑逈監其軍。

米信是奚人,生性殘暴,可同樣是一員虎將。郭守文也不弱,曾隨潘美平滅南漢,多立戰功。田重進同樣也不錯,郝守浚差了一點,但也有過輝煌的表現,採石磯那座浮橋就是他搭的,樑逈最差,然而做爲監軍問題也不大。

接着再詔郭進爲太原石嶺關都部署,西上合門使田仁朗、合門祗候供奉官劉緒按行太原城四面壕寨,閱視攻城梯衝器用。田仁朗與劉緒又是能拿出手的將領。

再以祠部郎中劉保勳爲行在轉運使,右補闕高繼申副之。

宋九忽然說道:“陛下,這個轉運使由臣來擔任吧。”

第454章 燕南歸第160章 提親(上)第121章 變化(下)第202章 佘太君(上)第173章 第一槍第462章 前戲(上)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158章 勁弩(下)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342章 親事第15章 非奸即盜第80章 **(上)第42章 真小人第159章 核心第17章 約戰(下)第383章 中策(下)第224章 誰敢惹(下)第299章 愛情問題(上)第211章 思念第157章 勁弩(上)第228章 猛人哥第189章 強上了第391章 打臉(上)第493章 原因第274章 反擊(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320章 大江(上)第158章 勁弩(下)第369章 拓跋第169章 寒瓜第452章 奇怪的授命第358章 想家的人(下)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381章 鬥吧第92章 地圖(下)第309章 碩麥(中)第402章 鐵血之路(二)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281章 可怕的誤會(中)第108章 走後門第524章 選擇題(上)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361章 黑遼河第476章 一(下)第236章 三槐王第512章 澶州大捷第386章 禮物第239章 太監國度第85章 內幕第499章 示弱第275章 反擊(下)第445章 高處不勝寒(下)第74章 南方(下)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385章 五十年第279章 二敲第33章 始識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197章 草帖子第109章 新任務(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364章 棄子(下)第373章 原因第101章 宇文愷第491章 狼來了第443章 高處不勝寒(上)第162章 提親(下)第447章 野望(下)第70章 神奇(中)第521章 無恥第323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178章 開業(上)第95章 一把手的問題(下)第172章 死(上)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349章 王氣第174章 嘉禾三百九十章 封禪下第131章 詰問(下)第26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上)第113章 教材(上)第453章 山後第88章 神靈第485章 南方(上)第294章 小魚(下)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384章 雁歸來第411章 鐵血之路(十一)第318章 搖擺第421章 飄搖(下)第261章 保護(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530章 軍事家(上)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21章 麻煩來了(上)第128章 雪話(上)第86章 巡察(上)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189章 強上了